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朱元璋对南京不是很中意,为何最后还是在南京建都了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9 17:41:54

朱元璋对南京不是很中意,为何最后还是在南京建都了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结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统治,平定四川、广西、甘肃、云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明朝建立之处,在哪里建都朱元璋颇费了一番脑筋。

虽然已经在南京(应天府)称帝,但朱元璋对在南京建都并不是很中意。他认为,自古大的王朝都是在北方建都,南方毕竟偏居一隅,不太适合统治天下,且定都南京的六朝几乎都在魏晋南北朝期间诞生,国祚都相对较短,60年算是最长的了,也就算是个割据政权罢了。

洪武元年(1368)四月,朱元璋亲率大军北去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视察,想就北宋汴梁都城之旧日。视察后,改汴梁路为开封府,准备在那里营建都城。但是开封也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四面受敌,无险可守,当年北宋之所以弱,跟定都汴梁有很大关系。为了防御敌国入侵,北宋在汴梁集结重兵,号称八十万之多,以至于消耗太大,最终把国家拖垮,所以有历史学家认为北宋就亡在“养兵”。宋亡之鉴犹在眼前,朱元璋权衡利弊,把定都汴梁的想法放弃了。

经过反复斟酌和考虑,朱元璋决定以家乡临濠(濠州于1367年改为临濠府今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为中都。在洪武二年(1369),以新王朝之威势,集中人力物力,派李善长等督建中都凤阳。大肆营造宫室,雕龙画凤,一切堪称精美。

不想此举遭到群臣驳倒,大家认为凤阳并不适合营为都城,另外营造这样奢侈、糜掷强大的工程,和元末舍本逐末骄奢淫逸步履有何不合?群臣的慢慢相似当头棒喝,把朱元璋敲醒了,遂停建中都。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派太子朱标巡视关中,并详细考察了西安地形,倾向于选择西安为国都。然而世事难料,朱标第二年四月不幸病逝,年近七十的朱元璋受到沉重打击,迁都之事遂罢。

直到最后朱元璋才正式将南京作为都城。明初的南京城自外而内,有外城、京城(内城)、皇城、宫城四层。内城周长九十六里,外城周长一百八十里,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传闻,朱元璋在南京建都时命刘伯温占卜选址。当城墙修好后,刘伯温陪朱元璋巡视。朱元璋见工程坚固,很是高兴,说:“这墙谁能越过?”刘伯温随口答道:“除非燕子飞过!”南京城墙很坚固,历经600多年风雨,甚至在日军炮火下都坚决耸立。不过当时刘伯温的话里有话,一语成谶,数年后,“燕子”确实飞过了南京城。这只“燕子”就是燕王朱棣,攻破南京,夺去了江山。

朱元璋建立明朝为什么要定都南京?而不是合肥?

朱元璋是安徽人,出生于濠州钟离县(今安徽省凤阳县),当然在元朝和明朝并没有安徽省,安徽省在元朝的时候,皖南地区属于江浙行省,长江以北的地区则属于河南江北行省,在明朝的时候,安徽省和江苏省的大部分地区以及上海市同属于江南省,直到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安徽省、江苏省才正式建省。

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是,朱元璋是安徽人,曾经想过在凤阳定都,后来还把凤阳营建为中都,但是却没有想过在今天安徽省的省会合肥定都,难道合肥不比凤阳好吗?为什么,朱元璋在定都的时候,合肥没有被纳入选项呢?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在中国古代,长期以来,合肥其实是作为南京的第一道防线而存在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定都南京的政权中,合肥往往是南京的卫城,合肥为什么会成为南京的卫城呢?

合肥市与南京市的距离是非常近的,今天坐高铁从南京到合肥,不到一个小时,合肥与南京之间,纬度差不多,基本上是处于平行的位置,中间横亘着一个自东南向西北流的长江,在中国古代,想要攻占南京,从南京的对面横渡长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里的江面非常宽广,一般而言,想要攻占南京,有三个方向,第一个方向就是从镇江的对面扬州横渡长江,第二个方向就是从合肥方向攻入和县,在和县渡江,因为和县有一个江心洲,军队可以在江心洲稍作休息,再一鼓作气攻到长江南岸,第三个方向,就是从长江的上游武汉顺江而下。

(清朝时期,合肥的地图。)

曹操想要攻打孙吴,先有赤壁之战,后有合肥之战,赤壁之战就是从长江的上游,顺江而下,一举拿下孙吴的都城建业(今南京市),合肥之战,就是企图从合肥攻入今天的和县等地,从和县渡江,一举攻破建业,为了再次攻打孙吴,曹操营建了合肥城。

很遗憾,这两场战役,曹操都失败了,所以合肥之战结束以后,曹操非常的郁闷,孙吴在合肥构建了严密的防御体系,意味着曹操在有生之年,再也无法实现其统一江南的愿望了。

要想守住南京,必须守住合肥,东晋时期著名的淝水之战,就是发生在寿春,寿春与合肥也相当的近,“合肥”之名称的来源即与淝水相关,东晋如果没有守住寿春、合肥一线,估计苻坚的军队会长驱直入,攻入建康(今南京市)。

既然合肥是南京的一道防线,是南京的卫城,那么要在南京与合肥之间,选择一个城市定都的话,毫无疑问应该选择南京,因为有了合肥,南京就安全了,定都合肥,起不到两城互为犄角的作用。

朱元璋为何建都在南京而不是其他地方?

南京可以说是一个风水宝地了,有六朝古都的美誉。自己现在就是生活在南京,我觉得可以说是很适合生活的一座城市了。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定都南京的多是悲惨结局,被中原政权灭掉,比如南唐。我们从历史常识可以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就是一个把国都定在南京的人。

我们要知道朱元璋打天下是从南往北而不是从北向南的。朱元璋在江南可以说是有很多对手,比如东吴,汉国,浙江的方国珍这些势力,他们都是在江南一带,朱元璋即使有心定都在北方,在当时都是没有条件完成的,而要在江南的群雄逐鹿中占有战略性的优势,就必须要有一个具有战略性的要地,作为一个国都。

这个时候朱元璋就看上了南京,南京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当时最符合条件的,也可以说是最适合作为国都的一个地方了。南京当时的周边经济比较发达,可以提供给军队一些粮食和物资。

朱元璋把自己的总部设在南京,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正确的选择,在对付江南几股势力的作战中,南京的战略性优势可以说是非常的明显。江南的几股势力被朱元璋直接是进行战略性的碾压。

有位谋士这么说过:定国都于金陵,可以向南拓地,若向北拓地不利,可守江淮。以江南的财力足以保证江山的安全,做好了这个战略打算,南京对于朱元璋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

明明知道个个都短命,为何古代帝王还是争相在南京建都?

导读:南京是中国的四大古都之一,号称六朝古都。但是在南京建都的朝代往往都非常的短命。即使是稍微长一点的明朝,也仅仅是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作为都城,到他儿子明成祖时就将都城迁往北京了。那为何这些古代的开国皇帝明明知道建都南京的朝代都短命,却偏偏还要前仆后继的选择在这里定都呢?

风水宝地

南京是一块风水极好的宝地,有虎踞龙盘之称。这玩意就比较玄乎了,现代人对这些没什么太大的感觉。但是在古代,风水可是相当重要,我们经常可以听说某某奸臣为了诬陷别人,就说别人家的祖坟选了一块有帝王之气的地,皇帝往往都会大怒着了奸臣的道,可见在古代风水是有多被看重。据说秦始皇知道了南京的帝王之气以后感觉自己压不住,于是修了条秦淮河,卸掉了南京的帝王之气,才导致定都南京的朝代都短命。

经济发达

自从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以后,江浙地区就一直都是经济非常发达的地方,包括现在也是。这里物产非常丰富,这个条件要是放在现在可能也不叫事,产的东西都往北京运呗。但是在那个年代,交通运输及其缓慢。而京城地区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粮食,布匹等等。

地理位置

南京位于长江中下游,地理位置极佳。一方面外地的各种物资可以通过运河,长江源源不断的运往南京,要知道古代没有火车。靠马车护送东西既不安全,消耗还很大,水路无疑是最最重要的运输渠道。另外长江作为天险可以阻挡北方民族进攻,特别是北方士兵不大适合水战,赤壁之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南北割据

中国的四大古都,三个都在北方,南京是唯一一个南方的古都,这说明南京是在南方最适合建都的城市。而我们看一下在南京建都的朝代,宋齐梁陈是南北朝中的南朝,东吴北方还有曹魏政权,而明朝建都的时候北方还都在元朝统治之下。可以看到南京作为都城一般都是处在一个南北割据的时代。而小编认为这就是定都南京的朝代为什么都短命最大的原因,中国古代的统一战争一般都是从北往南统一,南方打不过北方。所以南京作为南方割据政权的首都往往对峙一段时间以后就被灭了。

古人为何定都南京?

太祖

南京,号称六朝古都,就像洛阳长安一样,封建时代后期各大王朝都喜欢在这里建都。

永乐帝即使迁都北京,南京原班人马还在,为何?

难道真的只是为了给朱元璋面子?

相信你就太天真了,今天我们就从地理历史学来看看,南京到底重要在什么地方!

ps:满清入关18年后,顺治对南京所在的那个南直隶实在不放心,干脆把它拆了。这样才能睡个安稳觉。。。

中国地形图

中国水系图

一、先从华东地区开始说起(江浙沪皖)

朱元璋刚建立明朝的时候,定都南京。

为了拱卫京城,打造了一个南直隶(江南省),主体是今天的苏沪皖。

南直隶核心区是太湖平原。

至今还是中国九大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本来嘉湖地区也是江南省的,后来浙江太小了,就把嘉湖地区给了浙江。

请注意此时黄河的走向,经过徐州。

作为中国自古以来的经济核心区,首都所在地,江南省设立之初就有个重要目标就是保卫大明帝国的核心区域之一,太湖平原和京杭运河南段。

江南省的北部以徐州为界,西部以安庆为界。

为什么是这两个地方?

先来看看安庆

地图一眼看出,如果敌人从西方进攻,安庆是必经之路。

再看看安庆城的位置,本来大别山脉和皖南山区之间仅有40公里左右宽度,在安庆处又有大龙山的再次收束。

可以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看下安庆北方陆路的河流。

都是垂直于长江。

东西向唯一的可大规模用兵交通通道就是长江。

那么为什么不是铜陵?

可以看到,敌军可以绕过铜陵,选择从菜子湖北上庐江并进入巢湖,或者走南边七星河进攻南陵,宣城。

再看看铜陵,周边都是山啊。别人进攻庐江了,铜陵也做不到去攻击对方的后勤线,一个距离遥远,二个路上有山,三是铜陵本身太小。如果是南京倒是有余力守城同时去进攻,铜陵本身就不能屯多少兵。还是放在安庆去控制长江吧。

只有安庆是必经之路。

安庆的著名战役是曾国藩李鸿章与太平天国的战斗。

徐州

徐州历史太悠久了。

徐州是古九州之一。

最辉煌的时候应该是夏商周时期,徐国作为淮夷老大,带着群舒,巢等江淮小弟跟夏商周三朝对着干过。

徐州管辖的丰县,更是吹过“先有徐州后有轩,唯有丰县不记年”。

徐州是淮海地区天然的中心城市。因为行政规划的缘故(四省交界,仅和江苏的宿迁,沭阳,东海接触)发展的其实不算很好。

苏豫皖鲁四省交界处不少人一直有成立淮海省的呼声,钦定的淮海省省会就是徐州。

说到徐州,一定要记住,徐州是黄河和京杭大运河的交界处(明清时期,1855年之前)

这是中国的高等级航道图。

可以看见,江南省核心区域水运交通极其便捷。

密如蛛网的江苏水运系统。

徐州几乎就是这个水运系统的北部边缘。

徐州地形(偷偷笑,我看到枣庄了,那丫原名兰陵?)

几乎跟安庆一样,有山脉收束,控制一条水路交通要道(京杭大运河)

但是徐州跟安庆略有不同在于,徐州不光是为了防守,还有对外进攻。徐州背靠江南省水运系统,西有黄河水路(至少在古代,黄河用来运兵还是可以的。现代黄河无法走大船以及下游没有支流水系导致水运几乎废了)

有便利的交通,容易形成持久战,也方便屯兵屯粮。处在多个区域的交界处(山东泰山山地地带,河北平原地带,江苏皖南水乡)

处在南船北马的交界处。

对外用兵,对内防守,都是个极其重要的地方。

徐州的著名战争有,淮海战役等。

再说说徐州吧。

我再加一张图。

图我临时找的,还是2000年的。

不过大体没差就行,2000年人口稠密的地方,在古代大部分时期几乎也是人口稠密的地方,没毛病。

注意河南东部地区的人口密度。

可以看到,徐州,距离北方核心区域,河南非常接近了,还可以向北威胁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

以朱元璋北伐为例。

可见,朱元璋军队首先去了徐州东部(元运河与黄河交界处,就是现在下邳)分兵两路,平定山东地区之后,沿着黄河一线攻下了河南地区——对照人口密度图,我们知道,河南黄河沿岸是北方地区经济重心。

河南没了之后,元朝就很难筹措作战资源了。

朱元璋北伐之前,方案是两套的:

1.直取大都(常遇春方案);

2.先打下山东,再打下河南,再打下陕西,最后进攻大都。(朱元璋方案)。

朱元璋的理由是:“元建都百年,城守必固,若悬师深入,不能即破,顿于坚城之下,粮饷不继,援兵四集,进不得战,退无所据,必然陷入被动之中。”

里面有句话叫援军四集。

那么这个援军四集,援军从何而来??自然是河南陕西等地征召的。如果打下河南,大都就很难征调援军了。

要攻打河南,徐州是非常重要的基地。

在看另一个北伐。

这是刘裕北伐的路线。

彭城就是徐州。

徐州一路向西,河南无险可守。

利用黄河水运,后勤压力更小。

和朱元璋北伐选择几乎一致,从徐州开始向西进攻。

看看地形图吧。

整个河南经济区域都受到来自徐州的威胁。

徐州地形又是依山傍水,后有大运河作为后勤保障,有天然的防守优势。

徐州是逐鹿中原的起点之一。

二、华东地区其他较重要军事重镇还有淮南(寿县),合肥,南京,镇江等。

淮南(寿县),合肥可以算是一组。

守江必守淮,中国古代多次南北对峙,沿着长江的少,反而是沿着秦岭淮河的极多。

为什么守淮??

前面也说过,帝国的核心资产就是南京,以及南京背后的太湖平原地区,这片地区是怎样的不用我说了吧??

如果隔江对峙,敌人很容易就骚扰到帝国的核心区,破坏生产。

至少要把敌人抵挡在淮河以北。

还有个重要原因是,大运河江北段,可以用来大量运输啊。敌军在江北岸囤积军备,就能形成持久战形势,在江南地区打个半年的,就算把北军打回去,南方经济也完蛋了。

核心资产无险可守,暴露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太不安全了。

守淮,淮南(寿县)和合肥的重要性就凸显了。

(淮南是一座煤炭城市。寿县是淮南下属县,在煤炭兴起之前,寿县才是这片区域的核心)

这里,是个开口很大的口袋。淮南处在口袋中心位置。

江苏水网过于发达,北方不习水战较难从江苏进攻,通常情况下,是利用淮河支流运输,从江淮平原地区进攻南京及背后的太湖平原。

再回到刚才的水系图。

或者看看长江水系也行。

合肥处在长江流域。

而淮南,是处在淮河流域。

再放大一点。

箭头所指方向,是东淝河

红色画出来是河流

淮河水系和长江水系,之间这么接近,没想到吧??

安徽省在举全省之力打造一个江淮运河,就是要拓宽东淝河,让合肥沟通两大水系并成为安徽航运中心。

合肥,是江南水运系统的边缘区域,类似徐州。

淮南,则是延伸。

依托八公山和东淝河水运,淮南地区一直是守淮的核心。

寿县古城的交通和地理位置。

为什么不能绕过寿县??

可以看到,寿县以东,南京以北,有数片山区,虽然不高。看到山,大家第一反应,应该是——分水岭!

分水岭的存在,意味着便捷的水运没有了。只能靠陆路运输,极其低效。山地的运输能力又是特别差。不能形成拉锯战,只能速战速决,不能短期之内解决战斗,拿下城池,那就被后勤拖垮。

所以必须拿下寿县,合肥,步步推进到南京。

而且,无论是从淮南东部或者西部企图绕过淮南发起进攻,都会被南京方面派军从淮南或者合肥抄了后路,断了粮道。

所以寿县和合肥的古城,都是高配,用来长期固守待援的。

这是合肥的

这是寿县的

南京镇江

南京镇江跟合肥淮南一样互为依托,一个可以控制京杭运河,据江而守的情况下,不清理镇江话,从京杭运河下来的敌军也是不能绕过去进攻别的区域的,绕了就被镇江出发的水军去大运河烧后勤了。

镇江面对着大运河。

依托江边的山地和背后的水运系统,控制长江和南段运河,镇江这个镇字还是有资格的。

南京更是,本来就是首都,又是长江防线的大脑。

这两地属于核心区最后一道防线。

打穿就没了。

南京面向的是山区,滁州地区不少山呢。

南京自己又是非常靠近核心地区,容易调集大军以逸待劳,击退远道而来的敌军,所以,敌军一般也不从滁州过来。

都是打下淮南,合肥之后,从巢湖一路到长江。

可以看到,南京也是处在长江的收束处。

但是南京更多的不是起到安庆的作用,而是大脑和肉盾。

如果敌军进攻芜湖,从芜申运河方向进攻太湖平原的话,就会受到来自南京的夹击。如果进攻宣城再去湖州,那也会受到南京从长江方向的攻击。

除了芜湖呢??

***都是山,打无可打。

所以,南京的作用,其实就是,大肉盾,你不打不行的大肉盾。

只能顺江而下去进攻南京。

这个时候南京就可以靠着巨大的城墙,依山傍水的地形,还有秦淮河水运跟对方消耗了。

只要对方一时半会打不下来,那就得撤。

而且南京还可以调用江南地区的人工水系系统从各个地方进攻对方,比如就可以从芜申运河派点水兵去攻击对方的后勤啊之类的。

坚持不了多久,对方撤了,然后赶快把合肥和寿县收复回来,再准备下一次防守。

南方坚持多年,就是靠着这套层层防御的消耗系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11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