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赵匡胤率军亲征北汉,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在平定荆湖、后蜀之后,原本按照先南后北,先弱后强的方案,赵匡胤应该继续向南进军,北方北汉虽然弱小,但有强大的契丹做后盾,不是那么容易啃的,而赵匡胤反其道而行之,选择先进攻北汉。赵匡胤的这一举措之后有什么深意呢?
一、机会难得,赵匡胤改变计划
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后蜀基本平定,国内的局势没有大的异常,赵匡胤一边谋划未来的进军计划,一边密切观察周边的动向。正月十五日,北汉偏城寨将领任恩来降,七月,北汉颖州砦主胡遇等人来投降。
作为当时中原最强大的政权,经常会有人头投靠宋朝,这没有什么稀奇的。然而在七月的一天,赵匡胤收到消息,北汉皇帝刘钧去世,其外甥兼养子刘继恩即位。权力交接之际,是一个政权最脆弱的时候,赵匡胤决定抓住机会,打北汉一个措手不及,等平灭了北汉,再去收拾南方。
开宝元年八月,赵匡胤派昭义军节度使李继勋出征北汉,在李继勋出征的同时,北汉内部再次发生剧变,刚上位没多久的北汉皇帝刘继恩竟然被暗杀了。
刘继恩即位之时,朝廷的大权掌握在宰相郭无为手中,刘继恩不想一直被人架空,他要夺回本属于他的皇权。在一次宴会中,刘继恩企图找机会杀掉郭无为,奈何郭无为老奸巨猾,竟然称病没去,而此时的刘继恩才是那案板上的鱼肉。
宴会结束,刘继恩回去休息,供奉官侯霸荣带了几十名刀斧手瞬间冲了进来,乱刀将这位刚刚即位六十天的皇帝砍死。
史料记载“至是谋持继恩首献太祖,遂乘继恩无备,白昼挺刃而入,反扃其门,继恩绕屏环走,霸荣以刃揕胸弑之,年三十四,时立六十日矣。无为遣卒登梯入,杀霸荣,立其弟继元。”
侯霸荣曾经投降宋朝,之后又回到了北汉,可以说侯霸荣就是赵匡胤留在北汉的“暗桩”。大致情况是这样的,郭无为和侯霸荣商议,在宴会之后对刘继恩下手,之后的分赃事宜,郭无为应该也已经分配清楚了。
等到事成之后,郭无为则露出了险恶的嘴脸,郭无为搞了一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伎俩,等到侯霸荣杀掉刘继恩,郭无为派人直接击毙凶手,杀掉了侯霸荣。侯霸荣本想拿着北汉皇帝的脑袋,找赵匡胤邀功,反而自己落得个尸首两分。
此后,郭无为依旧掌控大权,没人知道他才是杀掉刘继恩的幕后真凶,随后郭无为拥立刘继元为皇帝。一方面郭无为有投诚宋朝的想法,另一方面他还想夺得更多的利益。北汉乱成一团,给了赵匡胤充足的出兵理由,如果能抓住这次机会,覆灭北汉指日可待。
二、赵匡胤御驾亲征
之前李继勋已经出兵征讨过一次,宋军在涡河大败北汉部队,但李继勋无法攻克太原城。开宝二年,赵匡胤决定御驾亲征,李继勋为河东行营前军都部署,侍卫军指挥使党进为副手,宣徽南院使曹彬为都监,何继筠为石岭关部署,赵赞为汾州路部署。
赵匡胤武将的热血再次冲入体内,他将率领他的雄兵踏平太原城。李继勋等先头部队率先出兵,在太原城下大败北汉军。只不过天公不作美,赵匡胤的部队刚刚开拔,就被一场大雨浇了个通透,由于雨下得太大,宋军的精锐禁军也不得不停下脚步,十几天后赵匡胤才再次起兵。
三月二十八日,赵匡胤到达太原城下,马上命令军兵修桥梁、挖壕沟,此时的宋军和之后的宋军不同,赵匡胤手下的这帮大兵既保留了五代的凶悍,而且还有严明的纪律,可以说这已经是北宋军力的巅峰。
围城和进攻一直在继续,太原城池坚固,这注定是一场艰难的战争,左神武军陈承昭进言道:“陛下已经有了千军万马,为何不用?”赵匡胤有些疑惑,不知所谓何意,陈承昭指向了汾水,赵匡胤哈哈大笑,随即定下了水灌太原城的计划。
三、引水灌城
在古代战争中,水攻是常用战术,只要城池附近有大江大河,就可能被敌人利用,水火无情,排山倒海的洪水可以抵得上千军万马,既然有此机会,赵匡胤当然要好好利用。
李继勋在太原城南,赵赞在城西,曹彬在城北,党进在城东,按常理来说,围城需要讲究个围师必阙,也就是为了防止敌人狗急跳墙,总要留出个缺口,这是兵家常识。赵匡胤以汾水为后盾,精兵在左右,而且为防御契丹,也做了相应安排,所以赵匡胤敢于不按常理出牌。
一方面攻城在继续,另一方面北方传来捷报,何继筠在阳曲击败契丹部队,斩杀数千人,宋军士气为之一振。为了震慑城中的北汉军民,赵匡胤命士兵将那些缴获的契丹首级、盔甲陈列太原城下,别看北汉已经大厦将倾,太原城仍是攻不下来。
赵匡胤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好的宋军开闸放水,一股洪流冲向太原城下,东南城门被洪水冲倒,宋军将士划着小船就冲向缺口。太原已经是弹丸之地,然而城上的弓弩仍没有停息,宋军愣是冲不进去。
因为水已经灌城,宋军也只能坐着小船,机动力明显下降,马步军军头王廷义中箭身亡,殿前都指挥使都虞侯石汉卿中箭身亡。
四、赵匡胤选择撤军
战争已经进行了两个月,宋军却一直无法拿下太原城,看着战死将领的尸体,赵匡胤犹豫了,他开始反思这场战争的意义。
原本这场战争就是意气之举,既然将士们已经尽力了,既然牺牲如此巨大,赵匡胤决定班师回朝。除此之外,契丹的援军也相继到来,宋军在太原城下损失同样不小,如果再与契丹开战,情况可能极其不利,五月十六日,赵匡胤下令班师。
史料记载“是月,北汉主决城下水,注之台骀泽,水已落而城多摧圮。辽使者韩知范犹在太原,叹曰:宋师之引水浸城也,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若知先浸而后涸,则并人无类矣。”
没有预料到的是,宋军撤走了,契丹大军却没有走,大水下去之后,太原城墙却直接塌了, 这也很好理解,毕竟城墙内也没有钢筋,这就好比是泡了水的饼干,赵匡胤就差那么一点点运气。
如果宋军再晚撤一段时间,攻克太原城就如探囊取物,对于北汉皇帝刘继元,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赵匡胤撤军却并不灰心,如果将北汉灭国,宋朝将直接和契丹接壤,战争一触即发,而南方的南唐、南汉还未收复,作为缓冲地带的北汉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次战争,也极大消耗了北汉的国力,为了落井下石,赵匡胤撤军的时候还捎带了一万北汉百姓,对于本就弱小的北汉更是雪上加霜。赵匡胤很清楚,即便此次战事失利,北汉早晚也是宋朝的囊中之物,南方平定之日,就是北汉覆灭之时。
宋灭北汉之战是指宋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赵光义率军攻灭北汉的作战,那么你了解宋灭北汉之战的结果是什么吗?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宋灭北汉之战的结果,希望能帮到你。
宋灭北汉之战的结果
宋朝建立的时候中国境内有许多的割据政权,宋太祖赵匡胤从成为皇帝的那天开始就积极的筹划统一全国,赵匡胤采取了先南后北、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即使是这样宋对北汉的征伐一直就没有停过,但是都因为辽支援北汉而失败,赵光义继位之后发动了宋灭北汉之战,成功的灭掉了北汉,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宋灭北汉之战结果。
宋灭北汉之战结果一:宋灭北汉之战首先要说的是通过这场战役宋朝灭掉了北汉,北汉政权的统治者刘继元在战役中看到自己的大势已去,不得不出城投降,宋太宗赵光义封刘继元为右上将军、彭城郡公。从此宋朝完全统一了全国,结束了从唐朝中期以来藩镇割据,各拥重兵,国家处于动荡之中的局面,所以说宋灭北汉之战在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赵光义考虑到太原城坚难克,为了根除割据之患,于是将太原城毁掉了。
宋灭北汉之战结果二:宋灭北汉之战事前做好了充分的战争准备,并且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肃清外围,先阻辽援,后取太原。所以战役进行的相当的顺利,宋军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成功的灭掉了北汉,这一胜利使得宋太宗赵光义有点飘飘然,认为自己的能力要远远的高于自己的哥哥赵匡胤,应该趁著打了胜仗士气正高,攻打辽国。于是赵光义不顾群臣的反对,在灭掉北汉之后出兵辽国,结果被辽军大败,赵光义独自一人逃回了都城。
宋灭北汉之战的简介
宋朝建立起来的时候南方有七个政权,北方有辽国支援的北汉存在,宋太祖张匡胤采取了先南后北、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虽然有这一方针的指导,但是宋朝对北汉的攻伐一直以来就没有停止过,但是多次的攻伐都因为辽国出兵相助北汉而失败,宋太宗继位之后再次攻打北汉,史称宋灭北汉之战。下面做一下宋灭北汉之战简介。
在宋朝建立起来之后宋太祖张匡胤就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采取了先南后北、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虽然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宋军最主要的是要先统一南方,但是对北汉的攻伐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但是都因为辽军支援北汉而没有成功。公元975年,赵匡胤平定了南方,接着就开始攻打北汉,但是赵匡胤这个时候去世,因为国丧而退兵。
赵光义继位后,978年,赵光义吸取了赵匡胤多次攻打北汉失败的原因,制定了肃清外围,先阻辽援,后取太原的方略。并且积极的做好了战前的各种准备,979年,赵光义做好各种准备之后,开始攻打北汉,北汉立即向辽国请求援助,但是辽国的援军却被赵光义安排好的专门阻击辽军的郭进打败,从此不敢再轻易出兵。之后赵光义围困了北汉的都城太原城,并且开始肃清外围,北汉的外围守将纷纷投降,北汉皇帝刘继元看到大势已去,不得不出城投降。北汉灭亡,宋朝统一了全国。
宋灭北汉之战的经过
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正月,宋太宗决定再次进军北汉,
并采取攻城阻援的作战指导,其部署是:命宣徽南院使潘美为北路都招讨制置使,率崔彦进、李汉琼、曹翰、刘遇等军攻太原;命云州观察使郭进为太原北石岭关***今山西忻县南***都部署,阻击从北面增援的辽军;命田仁朗、刘绪负责侦察太原城四面壕寨并检查攻城的各种器材;命孟玄莆为兵马都钤辖,驻泊镇州,阻击从东面增援的辽军;命河北转运使侯陡、陕西北路转运使雷德骧分掌太原东、西路转运事,并命行在转运使刘保勋兼任北面转运使;宋太宗赵光义亲率主力一部出镇州***今河北正定***,牵制幽州的辽军大规模西援或南下。
太平兴国四年二月十五日,宋太宗率军由东京***今河南开封***出发,三月进至镇州,分兵攻盂县***今山西盂县东北***、沁州***今山西沁源***、汾州***今山西汾阳***、岚州***今山西岚县***等外围州县,以牵制这些地区北汉军对太原的增援。这时,郭进军已进至石岭关。
北汉主刘继元闻宋大兵压境,急遣使赴辽求援。辽帝命南府宰相耶律沙为都统,冀王敌烈为监军。率兵援救北汉。三月十六日,耶律沙率军日夜兼程进至白马岭***今山西盂县东北***,与郭进阻援部队相遇,两军隔大涧对峙。耶律沙打算等后续部队到齐后再战,敌烈等认为立即进攻有利,于是抢先渡涧进攻宋军。郭进军乘其半渡,突然出击,斩敌烈等五员大将,歼万余人,辽军余众仓皇逃走。北院大王耶律斜轸率军赶到,万箭齐发,宋军始退。北汉再次派人向辽求援,但使者被郭进军捉住,并在太原城下杀掉。北汉潜师出击,又被宋军击败,遂据城固守。
宋军打援获胜,乘势全线进攻。四月中旬,宋军攻下盂县、隆州、岚州等地区后,宋太宗率军至太原,以数十万大军,集兵围城。四月二十三日,巡城抚慰诸将,并致书招降北汉主刘继元,被拒。二十四日夜,宋太宗至城西督诸将攻城,未果。五月初一,又督渚将急攻城西南隅,陷其护围羊马城。北汉宣徽使范超出降。初三,宋太宗至城西北隅,北汉码步军都指挥使郭万超等先后出降。初四,宋太宗至城南,再次招降,同时挥军猛烈攻城。远在代州***今山西代县***的北汉驸马都尉贞俊向辽帝告急,耶律贤因辽军在白马岭新败,不能再发救兵。这时,宋太宗下令再次决汾水灌城,使太原城内一片汪洋。刘继元在外无援兵,内无斗志的情况下,于五月初六出城投降。宋太宗命刘保勋主持太原政务,封刘继元为右上将军、彭城郡公。同时考虑太原城坚难克,为根除割据之患,遂毁太原城。
至此,北宋统一战争以消灭北汉之战的最后胜利告终。
? ? ? 宋平南唐后,赵匡胤不接受群臣请加尊号“一统太平”,说:“燕(幽云)、晋(北汉)未复,可谓一统太平乎?”可见他对平北汉和收幽云,是视为统一范畴的事,认为太原未下,幽云未复,赵宋王朝的统一事业尚未成功。? 赵匡胤本拟按照“先南后北”的顺序实行统一大业,然而968年8月,北汉主刘钧(刘崇之子)死,其养子刘继恩继立,权臣郭无为掌握政权。九月,刘继恩宴请群臣,意图擒杀郭无为,反被郭无为派人杀死。刘钧另一养子刘继元继位。赵匡胤觉得北汉内乱,有机可乘,便临时改变“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决定先伐北汉。
? ? ? 开宝二年(969年)初,赵匡胤大举出征。当上皇帝后,赵匡胤颇维护自己的体面形象,很少像以前那样亲自领兵了,然而这次军事行动牵动了宋军各路方面的名将:党进、李继勋、赵赞、曹彬分别从东南西北四个方面筑寨合围太原城,负责围城打援的何继筠和韩重赟分别在石岭关和定州伏击两路来救的辽军,太祖不得不临阵调度、面授戎机。
? ? ?太原城久不能下,战事异常惨烈。赵赞在督战时,足部被弩矢贯穿受伤。宋军决汾河灌城,赵匡胤亲自指挥禁军乘小舟载强弩攻城,扈从的内外马步军都军头王廷艾被流矢射中脑部而死。殿前指挥使都虞候石汉卿中箭,坠水溺死。殿前东西班都指挥使李怀忠(978年卒)中箭垂危。殿前诸班卫士皆叩头请求急攻,愿尽死力,但赵匡胤不忍心这支精心训练、“以一当百”的亲卫军死光,说道:“汝曹皆我所训练,所以同休戚也。我宁不得太原。”众皆感泣。
? ? ? 由于宋军“顿甘草地中,会暑雨,多被腹病。”赵匡胤听了太常博士李光赞的谏言,下令退兵。第一次攻汉行动未能成功。开宝二年(969年)二月,赵匡胤第二次征讨北汉。这次征讨仍以多次对北汉作战的李继勋为统帅,率兵先行进攻太原,赵匡胤随后从汴梁出发,率军奔赴太原。三月,赵匡胤抵达太原,立即部署宋军对太原城进行包围。李继勋在南,赵赞在西,曹彬在北,党进在东。北汉的刘继业率军冲出太原城,进攻实力较弱的赵赞和党进,可是没有取胜,又退回城内。北宋军队加紧攻城,还挖了太原城周围的汾水和晋水灌入太原城内。契丹果然没有辜负北汉的期望,穆宗派出援军,与赵匡胤当初预计的路线一样,从镇、定和阳曲两条路线进军太原。
? ? ? ?早已在这里守候的宋军,击退了前来援助的辽军。契丹没有放弃,穆宗派北院大王耶律斜轸继续南下援救北汉。耶律斜轸选择两路宋军的中间点——白马岭为突破点,一举越过了北宋的防线,进抵太原城下。北汉坚守数月,被宋军打得无还手之力。北宋军队受大雨和疾病影响,也无法短期内攻下太原。契丹援军的到来无疑会打破这种脆弱的平衡,压垮的则将是北宋军队。太常博士李光赞劝说赵匡胤退兵,面对这样的局面,赵匡胤只好同意了。? 宋平南唐之后,南方除吴越、漳泉两个已经臣服于宋的小割据势力之外已全部归入大宋版图。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再次出兵伐北汉,命党进、潘美、杨光美、牛思进、米文义等率兵分五路攻太原,又以郭进等攻忻、汾、代、沁、辽、石诸州,所向皆克。9月,辽将耶律沙、塔尔(又译敌烈)等带兵救北汉。
不可取
第一次水灌晋阳:公元前453年水灌晋阳之战
公元前453年,晋国贵族之间发生内乱,智、韩、魏三家联军围攻赵氏家族据守的晋阳城,智伯决晋水、汾河灌城,大水一直淹到离城头三版的地方,晋阳城内一片泽国,百姓只能悬釜而炊。当时的晋阳城,位于现在的晋源古城营村一带。
第二次水灌晋阳:公元969年宋太祖御驾亲征
公元969年,为了消灭割据于山西的北汉小王朝,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御驾亲征,决开汾河、晋水漫灌晋阳,大水一度从崩塌的城墙缺口冲入城内,但最终在北汉军队的顽强抵抗之下,赵匡胤铩羽而归。
第三次水灌晋阳:公元980年宋太宗毁灭晋阳
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灭亡北汉,火烧晋阳。第二年,宋军决开汾河,冲灌晋阳古城废墟,将晋阳彻底摧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10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