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从吕布旧将到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揭秘张辽传奇的一生

众妙之门 2023-06-19 16:30:06

从吕布旧将到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揭秘张辽传奇的一生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张辽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说起吕布,那可是公认的三国第一猛将,但他下场却并不美好,被部下反叛,最终死于曹操的刀下。可吕布手下有位猛将,却在他死后归顺了曹操,还为曹魏立下了汗马功劳,甚至排在五子良将之首。曾在合肥之战中,仅以800精兵大破孙权十万大军,此战把孙权的胆都吓破了。

没错,他就是吕布旧将张辽。他出生在雁门,经常受到边塞的胡人侵扰,所以他从小就生活在战乱中,同时也练就了一身武艺。后来得到并州老大丁原的赏识,便把他推荐给大将军何进,张辽便开启了他辉煌的一生。

但是何进被宦官所杀,丁原又被吕布叛杀,刚跟的董卓也被吕布叛杀,所以当时最勇猛的吕布就成了他的顶头上司。

后来吕布也被部下反叛,张辽便跟着他一路东窜,从长安到荆州,再到兖州、徐州。最后曹操攻打下邳,吕布被部下绑了送给曹操斩杀,张辽也率军归顺了曹操。

而当时的曹操还面临着更大的对手,就是北方的袁绍,求贤若渴的他自然欢迎张辽来降,并把他拜为中郎将,顺势也将张辽所属的并州势力一起笼络到自己手中。

此后,张辽帮助曹操击败了袁绍,劝降了昌豨,北征乌桓,甚至在白狼山之战中,全权指挥曹魏大军,将骁勇的乌桓单于蹋顿斩杀于马下,可谓一战成名。

而后的合肥之战中,更是威震华夏。当时曹操率领大军西征汉中的张鲁去了,而合肥城中只给张辽留下7000多人。东吴的孙权看到合肥兵力空虚,于是率领十万大军亲征,将合肥团团围住。

张辽心知自己孤立无援,只能走一步险棋,恰好孙权统兵能力不足,虽然他手下有东吴十多位名将,但他们自持有10万大军自然会轻视合肥的曹魏守军。于是张辽连夜挑选出了800人的敢死队,第二天一早吃饱喝足向孙权的中军帐直奔而去。

东吴方面大惊失色,没想到区区800人敢来进攻,而张辽的勇猛也完全把东吴众将都震慑住了,吓得孙权赶紧逃到了一个小山坡上。你想啊,孙权都被吓跑了,别说是10万大军,就是再来10万也经不住军心不稳的冲击啊。

由此,士气低落的东吴大军只好撤退,而此战对张辽带领的曹魏军队而言却是大为振奋,一路追击孙权,几乎要把他活捉了。而死里逃生的孙权此生便永远活在了张辽的阴影之下。

以至于后来,孙权再次北伐的时候,听说生了病的张辽在海陵驻防,想起7年前恐怖的一幕,对手下诸将千叮咛万嘱咐,说别看张辽生了病,你们可千万要谨慎小心啊。

可见,孙权被张辽吓得不轻啊,甚至在东吴,张辽的威名也广为流传,有个“张辽止啼”的小典故,也就是爸爸妈妈拿张辽来吓唬啼哭的小孩的故事。

但一代名将终归有落幕的时候,54岁的张辽最终病逝于江都。

五子良将 生平资料?拜托了各位 谢谢

五子良将之首 张辽 张辽,原本姓聂,字文远,雁门马邑人。 张辽一生中有过四个主公,古时候的人对气节看得很重要,多次投降的将领一般不会得到重用。比如吕布曾经在丁原,董卓手下任职,后来就被人讥为“三姓家奴”,依此类推,张辽岂不是要称为六姓?但他在诸次战役中军功卓著,获得了曹操的赏识。 在刚刚投降曹操以后,他也是不得重用的,只是一个中郎将。后来累积军功也只做到裨将军,在夏侯渊手下任职。攻打东海的他做了一件大事,招降昌豨。并且亲自“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昌豨感激,遂降。曹操这时候真正注意到了这位良将,封他作了“中坚将军”。他终于成了可以带领部曲将士的将军。他“大破辽东贼柳毅”,又升到了“荡寇将军”。柳城一战中曹操遇到胡人的军队,他一力主战,打消了曹操退避之心,“大破之,斩单于蹋顿”。 张辽性情沉稳,心细如发。刘琮降曹以后,荆州其实并不安定。当时他也在荆州,有人在军中造反,营中喊声大作,军心大乱。他说:“不可能全部的人都反了,一定只有那几个鼓噪的人。”他命令“军中不反者安坐”,“亲兵数十人,中陈而立。”很快找出了主谋的人,平息的叛乱。 陈兰作乱的时候,他奉命前去征讨。陈兰在灊中天柱山据险固守,“高峻二十馀里,道险狭,步径裁通”,他说“一与一,勇者得前”,奋勇争先,扫灭陈兰诸寇。曹操称赞他那次是“荡寇之功”。 张辽武力过人,胆气盖天。他最著名的一仗是合肥一役。 当时曹操赤壁大败,回北方休养生息,留张辽,乐进,李典守合肥。“将千馀人屯合肥”。孙权率十万兵挟赤壁余威攻打,兵力是一比十四。众寡悬殊,“诸将皆疑”,各自畏惧,都欲坚守待援。张辽挺身而出,“比救至,彼破我必矣。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这话深合兵法,自古围城,最忌士气低落。出城趁敌方兵力未曾合拢冲阵,是当时最好的选择。但城外十万之众,到底应该分多少兵攻击?张辽只挑选了八百。他又作对了,兵贵精不在多,挑选死士,当可以一敌百。他的武勇在战场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其勇可比当年常山赵子龙长坂一战。他大呼:“雁门张文远在此!”一直冲到孙权麾下,以孙权这等一代豪杰,尚且只有“走登高冢”,不敢应战。这一仗,直杀得东吴人人胆寒。十万大军顿时没了士气。孙权围城十日,见事不可为,引兵退走。这还没完,张辽并不满足守城的胜利,他要扩大战果。“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典型的以少胜多。曹丕登位二年的时候,亲自在洛阳召见了他,并询问当日合肥战况,称赞他是“古之召虎”。 合肥之战后,他一直屯兵陈郡,遏制孙权。他病了的时候,孙权都不敢少动,孙权说:“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其威风如是。 他最后一仗是随曹丕,也就是魏文帝在江都征讨孙权的时候,“破权将吕范”。之后不久,他就病死在江都。 观其一生,武勇过人,谋略精深,果不愧五子良将之首。 [编辑本段]五子良将之臂 乐进。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容貌短小,胆烈。” 他是最早投奔曹操诸将之一。当时曹操并无势力,远远比不上那些世家大阀,他就此相投足见眼光卓越。 历史上对他的记载并不详备,曹操有语称赞:“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这些都是极高的评价。 他随曹操南征北战击濮阳吕布,打雍丘张超,被封为“广昌亭侯”。 征宛城张绣,围下邳吕布,杀射犬眭固,攻沛城刘备,“皆破之”。又被封为“讨寇校尉”。 官渡之战的时候,是他亲自斩杀乌巢袁绍大将河北四大名将之一淳于琼。大战黎阳的时候,他又斩其大将严敬,被封为“游击将军”。 定乐安郡,围邺定邺,破南皮雍奴袁谭,都有他的身影。这时候他已经做到了“折冲将军”。 经历战火的洗礼以后,他终于可以独当一面了。他远征袁绍余党高干,从北道进入入上党,从后面包抄。高干退守壶关,他每战必胜,“连战斩首。”以后他又奉命征管承,破之,一直追杀到海岛。荆州刘琮投降的时候,他屯兵阳翟。以后又协助张辽平定荆州叛乱,屯兵襄阳。关羽、苏非都曾经前来进犯,他守得是固若金汤。赤壁大战,他也有去。曹操败退后,留他和张辽、李典一起守合肥,足见对他的信任。 他也是病死的,死于建安二十三年。 人的手臂,是最忙碌的,乐进就如最忙碌的手臂一般,一生戎马,为曹操的魏国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编辑本段]五子良将之躯 张郃。 张郃,字俊乂,河间鄚人。 黄巾之乱的时候,他在翼州韩馥手下作军司马。后来韩馥投降袁绍。袁绍任命他为校尉,和公孙瓒对峙。和公孙瓒争河北的时候,他功劳很大,做到了“宁国中郎将”。 很快到了官渡之战。他曾经进言袁绍用包围计策,轻骑包抄曹操南面后路,袁绍不听。曹操派兵打乌巢,袁绍很着急,想用郭图所现围魏救赵的计策,派他和高览一起去攻打曹操本营。他又进言说应该先救乌巢,乌巢一失,军心必乱,大势就去了,而曹操本营必定戒备深严,一时半会是打不下来的。袁绍又不听。果然,袁绍兵败。郭图害怕袁绍责备,反怪他未战而先言败,他不得已归降了曹操。 曹操一开始就很信任他,封他做了“偏将军,都亭侯”。邺城,渤海,雍奴,柳城之战后,他做到了“平狄将军”。 之后他又征东莱,讨管承,破马超、韩遂,围安定降杨秋。张鲁投降后,曹操派他和夏侯渊等守汉中,抵挡刘备。汉中也是军事要冲,其要害处不下于张辽所守的合肥。他采用了坚壁清野的策略,“降巴东、巴西二郡,徙其民于汉中”。他屯兵广石相持阳平刘备。刘备用车轮疲兵战术,“以精卒万馀,分为十部,夜急攻郃”,他亲自上阵和刘备厮杀,刘备不能胜。 夏侯渊被黄忠在定军山斩首后,刘备大叹:“怎么杀的不是张郃?”足见刘备对他的忌惮。他接替夏侯渊的位置,做了总督军。“刘备保高山不敢战。” 曹丕登基的时候,曾经派他和曹真一起攻打东羌。这时候五子良将只剩下他一人。 曹睿登基以后,又派他率领大军抵挡出祈山的诸葛亮。街亭一战,马谡扎营南山山顶,“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 “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手足头颅皆丧,唯躯干长存。” [编辑本段]五子良将之胯 于禁。 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人。黄巾之乱的时候,他曾经在鲍信下一起举事。后来在兖州王朗手下任都伯一职。是王朗推荐他给曹操,并称赞他有大将之才。曹操要试他才能,封他为“军司马”,让他带兵攻广威,“拔之”。曹操升他做了“陷陈都尉”。 以后他开始了漫长的征战生涯,“讨吕布于濮阳,破高雅于须昌”。“从攻寿张、定陶、离狐,围张超于雍丘,皆拔之”。 宛城张绣叛乱,曹操军败。当时军中骚乱,逃兵无数,只有他所带领的数百人,“且战且引,虽有死伤不相离”。他断后阻挡了追兵。曹操对他十分赞赏,说:“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于是封他做了“益寿亭侯”。 他善守,官渡之战,曹操派他在延津抵挡袁绍。“绍攻禁,禁坚守,绍不能拔”。之后他和乐进一起反攻袁绍,大胜。 他法令严度。昌豨是他从前的朋友,昌豨叛乱,他前去围住,昌豨想投降,他说:“围而后降者不赦,豨虽旧友,禁可失节乎!”他哭着杀了昌豨。曹操也愈加的敬重他。 他是个不苟言笑,治军甚严的人。士卒都怕他,他在军中也很有威望。“然以法御下,不甚得士众心”。 然而这位良将终于也有失节的时候。 建安二十四年,使曹仁关羽大战樊城,曹操派他和庞德相助曹仁。关羽水淹七军,他被困水中,无所回避,被关羽生擒。这时的他主动请降,他已经老了。庞德不屈节而死。曹操听说后,哀叹了很久说:“于禁跟我一起打江山已经超过三十年,怎么到了危难的时候,还反倒不如庞德了呢?”后来孙权杀了关羽,他又成了孙权的俘虏。曹丕登基,孙权称臣,把他送了回来。 这个晚节不保的昔日大将已经是“须发皓白,形容憔悴”了。 曹丕派他去守曹操的陵墓,陵墓墙壁上画了关羽水淹七军,庞德就义,于禁降服的图画。他看了以后,很羞愧,没多久就病死了。 胯者,终究是有臭之物,于禁果然也免不了身后失节的恶名。 [编辑本段]五子良将之足 徐晃。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人。 以前他只是一个小小的郡吏,因为跟着车骑将军杨奉讨黄巾贼有功,升到了骑都尉。曹操后来攻打杨奉,因为见他“威风凛凛”,心里爱惜,派满宠前去招降。 曹操封他做了“裨将军”。征吕布,斩眭固,破刘备,从破颜良。 与袁绍争河北的时候,他“拔白马,进至延津,破文丑,拜偏将军。与史涣击袁绍运车于故市”,功劳最大,被封为“都亭侯”。 攻打袁绍余党的时候,曹操要对死守的屠城,他进言说:“今日灭易阳,明日皆以死守,恐河北无定时也。原公降易阳以示诸城,则莫不望风。”曹操听从。 他又征讨毛城,南皮,平原。做到了“横野将军”。 曹操到荆州的时候,他屯兵樊城,曾经征讨中庐、临沮、宜城。 此后又和满宠大战汉津关羽,和曹仁攻打江陵周瑜。 在征讨马超韩遂张鲁后,他被封为“平寇将军”。 曹操留他和夏侯渊在阳平关抵挡刘备。他在绝马鸣阁道打破刘备手下大将陈式,占住了汉中咽喉。 后来曹操又调他去援助樊城曹仁。当时关羽大军鹿角十重,团团围困襄阳,樊城,他以诡道,诈兵,埋伏三个连环技打破关羽。这一丈是他军事历史上的一个高峰。 曹操以后称赞他说:“且樊、襄阳之在围,过于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曹操以古代名将相比喻,褒赞之意甚隆。 他治军也是严谨的。曹操也曾经说他“有周亚夫之风。” 在曹睿即将登位的时候,他奉命守在襄阳,这个时候,他病死了。 足者,一生奔走,不得安宁,乃定天立地之物。 徐公明,是也。

张辽和张郃同为曹操五子良将之一,他们各自都是什么结局?

在三国时期的曹魏,曹操手下有五位将军被合称为五子良将,与刘备麾下的五虎上将齐名。五子良将其中的两位便是张辽和张郃。大家都很好奇,他们两个都都姓张,经常会将两人近来比较,想比较一下谁更厉害,谁的功劳更高,他们的结局如何?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找寻答案。

张辽字文远,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他曾经的跟随过丁原,董卓,吕布,后来在曹操打败吕布以后,归顺了曹操。张辽的跟随着曹操的东征西讨,战功累累。与关羽一起,帮助曹操解了白马之围,后攻克邺城,斩杀乌丸单于蹋顿于白狼山,后讨平梅成、陈兰等贼寇。再后来,曹操赤壁败北,引军北还,留张辽与乐进、李典等固守合肥抵御孙权。后来,孙权率10万大军来犯,张辽趁着夜色,以800骑兵击其先锋挫其锐气,在孙权军退却时,率军追击,差点活捉孙权,威震逍遥津,这就导致了后来的一个典故,合肥之战,张辽大破孙权,致使东吴小儿闻张辽民不敢夜啼。后来张辽累官至征东将军。在曹丕时期,张辽染上疾病不久后去世。

张郃,同样是三国时期曹操手下的名将,之前是在袁绍手下,被称为河北四庭柱之一,在官渡之战时因郭图相逼,率军投降曹操,后跟随曹操受到重用。跟着曹操平定北方,远征乌丸,平马超灭张鲁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张郃跟着夏侯渊一起驻守汉中,在夏侯渊被黄忠斩杀之后,张郃代领全军统帅,收整残局。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张郃奉命救援陇右,又在街亭大败马谡。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张郃随司马懿前往抵抗,后诸葛亮退兵之际,张郃追至木门,被滚木雷石围在谷中,飞矢射中右膝而亡。

张辽和张郃都是曹魏的五子良将,按历史记载来说呢,张辽的功劳肯定是要大于张郃的,后世也将张辽列入了武庙之中。尤其是合肥一战张辽更是八百大破十万,这种惊人的以少胜多战绩足以列入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最伟大的战役之一。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09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