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司马懿高平陵之变夺权成功之后,司马懿为何到死都没有称帝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9 16:14:07

司马懿高平陵之变夺权成功之后,司马懿为何到死都没有称帝

你真的了解司马懿不称帝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说到三国中的各个谋士,我们印象中最深的还是数那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了,但是诸葛亮最终还是没能拼得过一直隐忍的司马懿,病死在五丈原。

诸葛亮一死,司马懿犹如困龙升天,扶摇直上,最终也是成功熬死了曹魏三代君主,并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成功夺取了曹爽的军政大权,此后一国军政尽握于他手中。

但为何司马懿夺权后,没有称帝?

1、曹魏当时国家的国情不许

司马懿辅佐了曹魏四代君主,可以说司马懿是从曹操开始打拼到后面曹魏强盛的见证和参与者,是自己用了五十年时间努力打拼的基业(虽然一开始是给别人打工),根长在了曹魏身上。

在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时,曹氏宗亲的势力犹在,司马懿也是用计谋才夺取了曹爽的军政大权,虽然后期曹氏宗亲被打压,但是根据还是有的,为了避免国家内乱,所以司马懿也做出了妥协。

2、社会文化因素

三国时期是一个文化程度较为重视的时代,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就算能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曹操,也不愿意去谋朝篡位,带上反汉的罪名。更何况是一直学习礼义廉耻、善长隐忍的司马懿。

所以司马懿一直恪守着忠君报国的思想,一世都为曹魏大臣,不愿自己带上谋朝篡位的帽子,流给后世评说。

3、身体原因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是公元249年,这个时候司马懿已经是71岁高龄了,这个年纪在古代可以说是高寿了,所以司马懿就算称帝,也熬不了几年,更会带来曹氏宗亲的反抗。

4、外部因素

这个时期的三国,其实还没有一统,我们熟读三国,也肯定知道三国的蜀魏吴,一直是一会强一会弱,完全靠的是谋士,如果蜀吴两国在出现一个诸葛亮或者陆逊,只要魏一动乱,那谁胜谁败还不一定,也不符合司马懿“苟”的性格。

那为何要等到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才称帝?儿子辈呢?

司马懿死后,其长子司马师世袭爵位,并留下了遗嘱:“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恐惧。吾死之后,汝二人善理国政,辅帝平九州,慎之!慎之!”

这几句话的意思就是,想我司马懿一生在魏国为官多年,最终位极人臣,地位够高了。然而大家都怀疑我有异心,这让我感到十分害怕。在我死之后,你们兄弟二人要好好处理国政,辅助皇帝统一天下,做事一定要小心谨慎呀!

所以司马懿的两个儿子也一直没有称帝,做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

从高平陵之变到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历经三代四人,大肆诛杀异己,独霸朝政,废立皇帝两次,司马氏才最后完全清除了朝廷内外仍然忠于曹魏的文武势力,用忠于司道马氏的人掌握权力。

最终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通过禅让谋取皇位,建立西晋,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篡位自立也是个技术活儿,需要高超的政治手腕和持续不断的政治运作才能最后取得成功,并不是谁都能轻而易举的成功的。

司马懿为什么至死都不废曹自立为帝?

司马懿在通过高平陵政变,除掉曹爽及其党羽后,整个曹魏政权中,基本上唯司马懿独大,朝堂上下也都是司马懿一人说了算。可是为什么司马懿却并不废黜曹芳自立为帝,要把这个机会让给后人呢?

我认为主要有这几个原因。

第一,司马懿并没有称帝当老大的野心。仔细看看司马懿一生,我们会发现,他之所以最后站在权力的最高峰,有三个字可以形容:熬、干、逼。也就是说,司马懿是熬出来的,干出来的,逼出来的。说司马懿是“熬”出来的,是因为在曹魏的权力结构中,他活得最久,因此最后资格最老。皇帝中曹操、曹丕、曹叡都活不过他,大臣中曹真、陈群、曹休都活不过他。

最有权力的君臣都先后死掉了,而他还活着,也就成了老资格。说司马懿是“干”出来的,是因为司马懿从曹操时代开始,历经曹丕时代、曹叡时代,他一直在兢兢业业地为曹魏帝国干事。或者在前方打仗,或者在后方准备粮饷,都干得有声有色,成效显著。说他是后曹魏时期的第一功臣,这句话并不过分。

说司马懿是“逼”出来的,是因为司马懿在最后只剩下他一个老资格的时候,他依然没有想过要擅权,是没啥本事又野心很大的曹爽想擅权。曹爽不断地逼迫他,最后逼得他无路可走了,为他司马家族的利益考虑也是为曹魏的江山考虑,他才不得不出手。总之,在这个过程中,司马懿一直没有要称帝当老大的野心。即便有这样的野心,他也没有表现出来。

第二,司马懿并没有完全收复人心。尽管在高平陵政变中,曹爽及其党羽已经被司马懿拿下,他们对他已经不构成威胁,但这并不表明,司马懿已经没有反对者。毕竟政变这种行为,就很难让人心服口服。实际上,有太多的人对司马懿表示不服。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此后发生的王凌事件。司空王凌联合一些大臣,密谋拥戴曹彪(曹操的儿子)为帝,废黜幼帝曹芳的同时,清理掉司马懿的势力。这个事件最终以司马懿的胜利和王凌、曹彪的失败告终。

不过这个事件也说明,不管是在大臣中,还是在宗室里,都有很多人对司马懿不服,想要把司马懿拿下来。不仅大臣和宗室中有太多的反对力量,就是在司马氏内部,这种反对力量都存在。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虽然协助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政变,但是他反对司马懿擅权,更反对司马懿称帝。当司马懿得势以后,他甚至从朝堂中退出来,选择隐居。后来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夺位当皇帝后,他还一直以自己是魏臣自居。既然有那么多反对力量,说明司马懿完全不具备称帝的条件,因此他不会称帝。

第三,司马懿要以曹操为榜样。东汉的政权能够很平稳地传递给曹氏家族,得益于曹操的正确经营。曹操就算是独掌朝政几十年,整个朝廷上下都是他的人,都真正地要奉他为老大,但是,他却一直没有称帝。直到他去世后,才由他的儿子称帝。司马懿认为,这实在是值得他学习的。

还记得早年的时候,司马懿曾劝说过曹操称帝,但是曹操并不同意。应该说,这一事件给司马懿的触动很大。曹操绝对是司马懿的榜样,是司马懿最佩服的人,因此,他必定要在彻底收复人心,让大家都认同的情况下,才会做称帝之事。如果自己生前办不到,他也不会贸然行事,而是要把机会让给后人。司马懿用曹操的办法,最多让他的后代夺取了曹操的江山。(参考资料:《三国志》)

曹操司马懿为什么不称帝?

曹操和司马懿的情况不同。

曹操是在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时候起兵的,而且打的旗号也和其它地方诸侯一样,诛除暴乱,兴复汉室。在这之前,他也曾担任过汉朝的官员,是正儿八经的汉臣。

汉朝绵延四百年,中间虽然经历了新莽篡汉,但是毕竟没维持多久就被灭了,天下还是回到了刘氏手里,还是汉朝。而且,无论西汉还是东汉,都是战国结束以来第一个建立了长期统治的王朝,天下人心对汉朝都是比较认可的。新莽篡汉失败,更是给了很多人一个心理暗示,这皇帝还是得刘家人当,别人不行,谁当都没有好下场。

曹操的青少年学习时期都在东汉晚期,而东汉是一个非常尊崇经学的时代,君臣之分是比较严的,一日为臣,终身为臣,君臣父子如同天地,判然有别。昨天还在跪拜汉朝的皇帝,今天就要汉朝的皇帝来跪拜你,这在曹操这代人心理上是一个很难过得去的坎。

而且,曹操和袁绍一样,青少年时期就已经很出名了,算是一时名士,既然是名士,学术和道德上就都得尽量经营和维护自己的公共形象,不能轻易去破坏已经形成的形象。所以,对他们这一代人来说,除了袁术称过帝之外,其他人哪怕袁绍已经坐拥四州之地,也仍然打这兴复汉室的旗号,并没有敢于称帝。

僭位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无法洗白的道德瑕疵。只要谁先干了,就等于给了其他所有诸侯势力以讨伐自己的合理合法的名义。袁术的下场那么惨,也就是这个原因。他称帝之前,孙策还没有公开反对他,吕布也和他眉来眼去,但是他一称帝,孙策就公然反对他,吕布在穷途末路之前,都不肯跟他通婚结盟。最后的下场也很惨,几乎谁都可以打他。

虽然曹操在世时基本统一北方,这时候的汉朝统治早已崩溃,但无论是别人反对他,还是他消灭别人,打的旗号都是一样的,兴复汉室,奉辞伐罪。虽然群雄已灭,但曹操临死时,刘备还在,孙权也还在,如果他先称帝,在大义名分上,就更加是授人以柄了。尤其是刘备,如果曹操敢称帝,刘备马上就会成为天下人心目中的汉室正统。

从曹操自身的需要来说,虽然不是皇帝,但是政由己出,连皇后他都可以以谋反的名义随便杀掉,皇帝不过是他手中的傀儡而已,就算真的当上皇帝,也不过就是个换了个名义而已。也就是说,称不称帝对曹操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不是皇帝胜似皇帝,一旦真当了皇帝,反而可能会遇到很多麻烦。

即便如此,曹操生前也做了一些准备,先进位魏公,后称魏王。在刘邦早就说过非刘氏不得王的汉朝,一般功臣都只能封侯,曹操称魏公,就已经是在试探篡汉能得到多少人的支持了。结果他一直视为心腹的荀挤炊浴?/p>

所以曹操说,若天命在我,我愿为周文王。也就是说,我和汉朝的君臣关系持续了一辈子,现在也没必要颠倒过来了。毕竟曹操不是一个简单的军阀,骨子里有士大夫的一面,要脸。但他这话的意思又等于公开说,我不反对我儿子篡汉自立。为什么呢?因为他儿子虽然名义上也是汉臣,但是和汉朝的渊源要浅得多了,心理上没有君臣大义这个障碍。

司马懿的情况跟曹操就很不同了。

司马懿在曹操时期,先是丞相府僚属,后来是世子曹丕的幕僚。曹丕称帝后,他开始从幕府幕僚走向前台,担任朝廷大臣。但在曹丕时期,他始终是文臣,而没有机会典兵,典兵的都是曹魏外围宗室亲贵,还轮不到他。到明帝时期,夏侯氏、曹氏人才凋零,诸葛亮又多次出兵伐魏,孙权也多次出兵伐魏,明帝才开始让司马懿典兵。诛孟达,拒诸葛,抗孙权,平公孙渊,屡建功勋,地位才逐步提高。

但即便如此,草明帝去世,司马懿也没有在曹魏政权中取得绝对控制权,曹爽利用辅政的权力,能够轻而易举的逼司马懿托病赋闲,退出政治舞台长达十年之久,就说明司马懿当时的势力还不足以与曹魏亲贵抗衡。而高平陵之变,也是在曹魏非宗室的老臣勋贵支持下才成功,但直到他死之前,也没有完全清除朝中仍然忠于曹魏的势力。

从高平陵之变到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历经三代四人,废立皇帝两次,司马氏才最后完全清除了朝廷内外仍然忠于曹魏的文武势力,用忠于司马氏的人掌握权力。即便如此,在司马师临死时,皇帝甚至想通过政治手腕夺回权力,只是因为皇帝任命代统其军的人坚持忠于司马氏,急招司马昭到军前统军,才稳住局势。

所以说,篡位自立也是个技术活儿,需要高超的政治手腕和持续不断的政治运作才能最后取得成功,并不是谁都能轻而易举的成功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一点一点挖前朝的墙角,一点一点的壮大自己的势力,就想着一举成功,结果只会把自己变成董卓、袁术,死的很惨。

司马懿为何不称帝?

谁说司马懿得曹魏政权了?

司马懿逮捕曹爽后,有擅自诛杀曹爽(曹爽是朝廷会审宣判诛杀的)?欺负曹芳(司马师表示老爹你别提前抢我的事情做)?欺负郭太后(曹爽囚禁郭太后于永宁宫,后被司马懿救出)?史书明明白白记载:蒋济、高柔、孙礼、王观,皆魏之大臣,激于曹爽之专政而辅司马懿以诛爽。简而言之就是曹爽专权不轨才被大家讨论杀死的,司马懿只不过是他们推举的一个代表而已。事后,你见哪个魏国大臣说曹爽冤的?你见曹芳曹髦谁惋惜过曹爽或怪罪过司马懿的?

最近不少人说曹操专权,诸葛亮专权,因为他们身为人臣却具有开府、仪同三司的权力,已经是自立为帝的象征了。反观司马懿呢?曹爽死后,继续当太傅,曹芳赏赐给他的相国、加九锡统统不受,从来不像曹操那样不经曹芳同意乱杀人乱抓人。说句寒碜话,如果这就叫得政权的话,曹操、诸葛亮甚至他的儿子司马师都是名副其实的皇帝的平方了。

很多不了解后三国的,老是被罗贯中洗脑,天真地以为司马懿谋划多年要谋反……注意时间啊孩子们,高平陵时,司马懿都六七十岁的人了,下一秒呼吸说不定都咽气,他开上帝视角的知道自己可以活到251年?他和诸葛亮斗的时候就能预知自己还可以活十多年等曹爽专权?
曹爽伐蜀大败、对内专权不轨,引来群臣忍无可忍的反感(孙礼、蒋济的传记都有记载),司马懿快进棺材的人了,为了曹魏,为了魏帝曹芳毅然和群臣们逮捕曹爽,一不要钱二不要权,怎能叫谋划呢?难不成司马懿、孙礼、高柔他们不忠于曹芳还要忠于曹爽,你曹爽啥时是皇帝了。

司马懿的两个儿子才是真正的不臣行为,但兄弟俩的行为和司马懿无关,纯属典型的怪死人逻辑——举两个例子:1、如果你老爸临死前要求你从此不准吃东西,你是不是就像机器人执行程序一样不吃饭活活饿死?2、你如果考试考砸了或学习本来就不好,我能不能说按此推断,你爸爸和爷爷都是天生学习差的垃圾……得,你肯定想拿板砖拍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干嘛还用你不喜欢的逻辑来评价司马懿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09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