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韩信当初没有投靠刘邦而是一直追随项羽,韩信会不会有出头之日

以史为鉴 2023-06-19 15:48:36

韩信当初没有投靠刘邦而是一直追随项羽,韩信会不会有出头之日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项羽和韩信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韩信在项羽军中其实已经展现了一定才能。只不过谁都没有想到,此后韩信能够如此显赫于世,能够迸发出如此强大的能量。韩信是一匹极品的千里良驹,是一颗顶级的珍珠。项羽只是将韩信放置在黄沙之中,无论韩信怎么努力,都不可能有出头之日。刘邦却将韩信这颗珍珠放置在皇冠之上,发出了耀眼的光芒。

韩信在项羽军中就已经展现了一定才华,项羽军中的一些将领已经认识到了韩信的才能。韩信在项羽军中多次向项羽献上计策,但是项羽一直都没有采用。韩信始终没有受到项羽的重用,韩信自己曾经这样说:

“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

韩信在项羽手下得不到用武之地,才不得以投靠刘邦,并且得到了刘邦重用,成为我们熟知的韩信。

韩信在项羽阵营中和刘邦阵营中的表现应该差不多,除了项羽和刘邦之外,其他将领和大臣应该知道韩信的才华。项羽的大将钟离昧和韩信的关系非常要好,肯定了解韩信的才能。刘邦手下的萧何和夏侯婴等人也知道韩信的才华。但是最终刘邦听从了萧何的建议,给予了韩信极高的地位。韩信多次向项羽提出一些计策,项羽却没有重用韩信。

难道项羽真得没有看出来韩信的才能吗?我们不清楚项羽是不是真得没有看出韩信具有旷世才华。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即使韩信拥有旷世才华也不会受到项羽重用,韩信在项羽手下也难有出头之日。

项羽是典型的贵族,也被称为是最后的贵族。项羽身上有极强的贵族气息,也具有极强的贵族特质。项羽像是一个正统英雄,为人处世方面也符合贵族的气息。项羽对待人才,不仅看人才的“才”,更看重人才的“德”。在才与德之间,项羽更看重人才的“德”。项羽身边的人才,大多是德才兼备或者有德无才之人,都是一个个正人君子。英布这样出身的人才,在项羽阵营中非常少,受到项羽重用的“无德有才”的文臣就更少了。

韩信在淮阴之时,就已经背上了胯下之辱的恶名,还背上了乞食于漂母的骂名。韩信投靠项羽之时,就已经“臭名远扬”。韩信一生都背上了“跨夫”的骂名。韩信出身低微,又背上了“跨夫”的骂名。在项羽看来,韩信自然就是一个“无德之人”,这样的人很难受到项羽重用。陈平曾经如此评价项羽:

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项羽选拔人才的时候,不仅重德轻才,而且还重武轻文。项羽本人迷信武力,所以选用人才的时候,更加侧重于武力型人才。英布出生于强盗,但是武力超然,所以能够受到项羽的重用。项羽阵营的肱股之臣比如钟离昧、季布、龙且、周殷等人都是武力型人才,文臣则只有范增。项羽阵营中的不少文臣,多是项梁提拔起来的。项羽掌权之后,一些文臣便逐渐离开了项羽阵营。

韩信虽然以战功闻名于世,但是却不是武力型人才。韩信打仗更多的是靠脑子,而不是打硬仗。项羽看不上韩信这样的人才,更何况韩信这个非武力型人才的“品德”又有瑕疵。所以韩信在项羽阵营中得不到重用,也非常正常。

项羽的识人之能有问题,用人之能也有问题。项羽阵营的人才,大多是项梁时代提拔起来。英布、蒲将军、范增等人都是项梁提拔,项羽掌握楚国军政大权之后几乎没有提拔过什么人才,反倒是损失了不少人才。比如陈平、韩信、英布等人。项羽任用人才的时候,只相信自己的嫡系部队,相信项氏宗亲。即使有贤能之士,项羽也不愿意重用。范增对项羽如此重要,项羽却不信任范增;项伯多次偏袒刘邦,项羽对他却言听计从。韩信这样的人才在项羽阵营中得不到重用也非常正常。陈平曾经这样评价项羽用人:

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

项羽是妇人之仁,难以真正收拢人才。

韩信曾经这样评价项羽:

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陈平曾经这样评价项羽:

“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项羽手下之人除英布之外,大多将领没有得到应有的封赏,还有不少人遭到了项羽的猜忌。陈平一个拙劣的反间计就令范增、钟离昧不被项羽信任。楚汉战争期间,多数将领想要的不仅是“同甘共苦”,更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是真金白银和爵位。

项羽曾经称呼范增为“亚父”,可见范增在项羽阵营中地位。范增也是项羽的顶级谋士,对项羽阵营有卓越的贡献。范增如此对待项羽,对项羽如此重要。项羽都不信任范增,更不用说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韩信。韩信在项羽阵营中不可能迎来真正的出头之日。

项羽是英雄,只不过是一个孤胆英雄,也只是一个将个人英雄主义充分展现的英雄。项羽不能将所有人才集中在自己身边,只是靠自己的个人力量与刘邦集团对抗。刘邦将更多人才聚拢在自己身边,与项羽对抗。韩信则在刘邦的赏识下,充分发挥了自己才能,成为我们所熟知的“兵仙”。垓下之战,韩信亲自率领军队将项羽牢牢围困在垓下,汉军用楚歌将项羽最后一点军心唱散。项羽仅率领八百多骑兵从垓下突围,逃到乌江之时只剩下二十八骑。

我想:当韩信在垓下对项羽完成合围之时,一定是意气风发、一舒胸中块垒,项羽一定是悔不当初。

当时韩信因为什么原因离开项羽,投靠刘邦

因为得不到重用。

陈胜、吴广起义后,项梁也渡过淮河北上,韩信此时带着宝剑投奔了项梁,留在部队,默默无闻。?

项梁败死后,又归属项羽,项羽让他做郎中。韩信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不予采纳。刘邦入蜀后,韩信离楚归汉,刘邦没有发现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只封韩信一个管理粮饷的官职。?

韩信多次同萧何交谈,萧何也十分赏识他。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实为排挤到汉中),从长安到达南郑,就有数十位将领逃亡。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多次在刘邦面前举荐过自己而刘邦不用,也逃走了。

之后引出了“萧何夜下追韩信”的故事,从这时起韩信开始了他的传奇之路。

扩展资料: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韩信因不受项羽重用而离开项羽前去投奔了刘邦。有一天,韩信违反军纪,按规定应当斩首,临刑时看见汉将夏侯婴,就问到:“难道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

夏侯婴以韩信所说不凡、相貌威武而下令释放,并将韩信推荐给刘邦,但未被重用。后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为萧何所赏识。

刘邦至南郑途中,韩信思量自己难以受到刘邦的重用,中途离去,被萧何发现后追回,这就是小说和戏剧中的“萧何月下追韩信”。

此时,刘邦正准备收复关中。萧何就向刘邦推荐韩信,称他是汉王争夺天下不能缺少的大将之材,应重用韩信。

刘邦采纳萧何建议,七月,择选吉日,斋戒,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从此,刘邦文依萧何,武靠韩信,举兵东向,争夺天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韩信

韩信本来已经投靠项羽了,为什么后来又转投刘邦呢?

韩信本来已经投靠项羽了,那么为什么后来又转投刘邦呢,我觉得有以下原因。

首先,韩信出生在贫苦的家庭,在早年的时候经常吃不饱,经常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而他选择投靠项羽,主要是因为自己拥有一个强大的报复以及理想,可是当他满怀热情的去投靠项羽的时候,却没有被他委以重任,而项羽这个人又比较自大,之后韩信在项羽的军营里面觉得自己并没有发展的前途,所以就离开了楚军,而从这一点上看,韩信这个人的情商并不是很高,渴望被重视,但是又不善于对别人展露自己的优点,以至于到他晚年的时候落得不好的下场。

其次,韩信之所以能够顺利投奔到刘邦的麾下,主要还是因为萧何的推荐,在楚汉战争的时候,刘邦对于韩信的才能并不是特别的了解,可是萧何却十分的看重韩信的才能,当初韩信想要从汉军离开的时候正是萧何去追韩信,而当时的刘邦以为是萧何要离开汉军,所以忧心忡忡,对于韩信的出跑,刘邦却丝毫不知道,或者说至少没有任何的反应,但是萧何如果离开的话,那么刘邦肯定会大为震动,说明在刘邦的心里,萧何永远比韩信重要,当萧何回来以后,刘邦对于韩信的态度仍然是不屑一顾,可是萧何极力的劝说,这才让刘邦改变观点,对韩信给予了极高的肯定。

最后,所以韩信之所以转投刘邦,主要是因为项羽为人自大,觉得韩信只是纸上谈兵,并没有任何的才能,此外还有萧何的认可,而萧何是刘邦最器重的人才之一,所以刘邦才会慢慢的重视起韩信,这才让韩信心甘情愿地留在刘邦麾下,做一名大元帅。

韩信可以忍受胯下之辱为什么不能忍受在项羽手下当个小领导?

在我们的印象中,韩信是最能忍的。当年,淮阴的一个泼皮流氓逼韩信和他打架,说,要么杀了我,要么从我的胯下钻过去。韩信把对方看了几眼,啥话也没说,真的低下头,从对方胯下钻过去了。从别人胯下钻过去,这自然是极为耻辱的事情,一般人很难忍受。但是韩信竟然忍了下来。这说明,韩信的忍耐力是极强的。

韩信既然忍耐力是极强的,可是为什么,他后来到了项羽手下和刘邦手下,却都表现出极为不能忍的样子呢?有人说,这是由于韩信不想当小官,而是想当大官。当时项羽和刘邦都只是给了他小官当,所以韩信就走了。固然是这个道理,但这恰恰说明,韩信没有忍耐力。

项羽给韩信的是一个郎官这样的小官。虽说是小官,但是,这个郎官相当于项羽的秘书。秘书都是与领导朝夕相处的,就算项羽暂时不听韩信的,只要有忍耐力,熬过一段时间,将来当大官,肯定是指日可待的。韩信跟着刘邦以后,虽然当的只是一个管粮的官员,专业不对口。

但是,也并不表明,韩信以后就没有机会带兵打仗。一来,韩信与刘邦的司机夏侯婴关系不错,可以让夏侯婴在刘邦面前美言几句。一次不行,多说几次不就可以了吗?二来,韩信深得萧何的信任。而萧何是刘邦集团的二号人物,跟着萧何,最终转行带兵打仗,这个愿望肯定也是能够实现的。关键就是要有耐心,要等得,等机会到来。

本来很有忍耐力的韩信,为什么跟着项羽和刘邦后,却表现出极为没有忍耐力的样子了呢?我认为,这个问题,看起来关乎韩信的忍耐力,其实与忍耐力没有什么关系,而是与韩信的智慧有关。这么理解这句话呢?当年韩信之所以要从淮阴屠夫的胯下钻过去,并非他露怯,也并非他有忍耐力,而是他的一种广告宣传。

韩信自身身强力壮,后来更是多次在千军万马中冲杀,他自然不会露怯,要把淮阴泼皮打服,也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而且打服了淮阴泼皮以后,他还可以像刘邦那样,让这一帮泼皮流氓死心塌地跟随他。所以说,韩信实在没有必要从淮阴泼皮胯下钻过去。

但是他竟然钻了,这说明他是有想法的。这个想法,实际上就是韩信在为自己打广告,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特别能忍耐的人。在那个年代,“忍”是一个重要品质,黄石公把兵书传给张良之前,就多次考张良的耐心,看他能不能“忍”。由此可见,韩信这样做,实际上是在给自己打广告。与忍不忍没有关系。韩信在项羽那里,本来只要能忍耐,就可以当大官,为什么他不忍一下呢?

其实,这也与“忍”没有什么关系,而是韩信已经看出,项羽是无法成就大事的,是不能成功的。在那样一个战争年代,无法成功,可能就是身首异处。就算韩信能忍耐,能够通过在项羽身边的机会当上大官。但项羽本来就不可能成功,那么,就算当一个大官,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韩信断然离开了项羽。韩信最后离开刘邦,其实也与忍耐力关系不大。

当时夏侯婴和萧何,都已经向刘邦推荐过韩信了,但是刘邦却一直没怎么看得起韩信。韩信知道,他就算继续呆在那里,作用也不大了。所以,他必须做出一个特别的动作。这也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很有可能,这是一次萧何与韩信预谋的故事,目的是要引起刘邦的足够重视。因为只有萧何不去追别人,却偏偏去追一个管粮食的官员,刘邦才会觉得这事不同寻常,才会认定韩信是一个不一般的人,才会把韩信派去带兵打仗。

也就是说,韩信一生与“忍耐”有关的这几件事,实际上与“忍耐”都没有关系。或者说,韩信已经超越了“忍耐”这个与个人性格有关系的因素,而上升到“政治谋略”的层面。恰恰是韩信能够在这些事情上表现出他优秀的“政治谋略”,最终他才能够取得大成功,成为汉朝首屈一指的功臣,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将军之一。(参考资料:《史记》等)

韩信因何断定项羽非王者之才,遂弃他而投刘邦?

韩信是西汉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我们可以断言如果没有韩信的话,刘邦就不会在楚汉战争中取得巨大的胜利,那么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大汉天下,但是韩信的一生却太过悲凉,韩信帮助刘邦打下了江山去,但是刘邦却对韩信忘恩负义,对韩信举起了屠刀,韩信是刘邦第1个杀的功臣,可以说这是一种莫大的讽刺,但是如果韩信当初没有投靠刘邦,而是继续待在项羽的辉下,那么韩信的结局会有所改变吗?小编认为那么韩信的结局也许会比现在更加的凄惨,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韩信放弃了项羽去投靠刘邦呢?下面就来具体的分析一下。

一:项羽的为人

我们要了解的是韩信当初是项羽手下的一名执戟郎,用现在的话说韩信是项羽的贴身侍卫,可以说韩信是最接近项羽的一个人,在日常的生活中韩信有这非常多的机会了解项羽这个人通过韩信的了解,他认为项羽这个人居功自傲目空一切,而且不会去听从任何人的意见,项羽的身边只有一个谋士范增,如果项羽能够对范增言听计从的话,那么很可能楚汉之争的结局会发生改变,但是项羽却对范增的话充耳不闻,连范增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人,项羽都不给予必要的重视,那么他更不会去重视韩信,所以这也就使得韩信离开了项羽。

二:项羽瞧不起韩信

上文中已经提到过项羽身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谋士是范增,范增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有眼光的人,他看出了韩信的才能,并积极的向项羽推荐了韩信,但是项羽非常的瞧不起韩信,他认为韩信曾经受过胯下之辱,韩信这样的人受了如此的屈辱而不反抗,所以他认为韩信是个懦夫,项羽自己认为我是个英雄,我怎么会让一个懦夫给我出主意呢?正是由于项羽的这种固执己见,才使得韩信最终放弃了辅佐项羽的想法。

三:张良的引荐

我们要知道,张良这个人在很早以前就认识了韩信,并且知道韩信在项羽的账下郁郁不得志,所以张良就把韩信引荐给了刘邦,并且向韩信讲述了刘邦这个人将来必成大器,韩信既然已经得知了项羽的真正为人,知道自己在项羽这里得不到重用,那么正好投靠刘邦也是一个选择,所以韩信也就离开了项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08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