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元朝和朱元璋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元灭明兴,王朝更替,但灭元的主要功绩并非朱元璋,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朱元璋又是采取何种策略,最终夺了天下呢?
夹缝中求生存
元末国政腐败、横征暴敛、社会动荡,加之中原连年闹灾,逃难百姓无以计数,人祸天灾,渐渐为元灭埋下了种子。1351年黄河泛滥,元朝征召15万人修河堤,督河官吏贪污酬劳,致使民工挨饿受冻。韩山童、刘福通以此为由,首先发动起义,称红巾军。
自此各路起义军揭竿而起,到了5年后的1356年,各起义军初具规模,成割据之势。刘福通立韩林儿为帝,占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大片土地,并意图向北方发展。徐寿辉称帝于武昌,坐拥江西、两湖地区。张士诚则割据江浙一带,在苏州称王。明玉珍占领云贵川地区,意图称帝。以上4支起义军通过消灭黄河南岸主力元军,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
但这些义军,在“反元大旗”的名号下,都各自打着小算盘。对于其他义军,也是亦敌亦友的关系,谁不想有朝一日,一登天子堂呢?
回到故事的主角,朱元璋此时如何呢?朱元璋才起步不久,手中兵力仅有二、三万人马,只有安徽滁县、和州两块地区,根本无法与元朝和其他义军抗衡。因此对于老朱来说,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
避锋芒求发展
朱元璋为了建立自己的根据地,看中了当时还在元朝手里的集庆(南京),这里地处江浙、物阜民丰,曾经是五朝古都。因此他立即发兵,由安徽攻打南京,攻下集庆后,又继续向南推进,用了4年的时间,占领江浙金华一带。
此时历史给了朱元璋绝佳的发展机遇,张士诚、徐寿辉二人同刘福通相互敌对,而刘福通在北面又抵挡了元军,朱元璋利用各方互相牵制的时机,采取谋士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策略, 迅速发展自身势力。
这期间,刘福通大举北伐,几乎要将元朝消灭。但由于兵力分散,这支军队很快被元军逐个击破,最终元将察罕帖木尔打败了红巾军,1359年,红巾军被包围于汴梁(开封),后城破,韩林儿突围出走,刘福通被杀,韩宋政权就此灭亡。
可以说元军的主力,是被刘福通消灭的。
破陈汉建大明
1360年朱元璋割据应天后,此时面临的情况是,长江上游的陈友谅(已杀徐寿辉),长江下游的张士诚,东面方国珍,南面陈友定,川蜀明玉珍。但方国珍、陈友定、张士诚、明玉珍均无大志,元朝已内乱自保都成问题,朱元璋面对的最大敌人就是陈友谅。
1362年6月,消灭刘福通的察罕帖木儿,遭属下叛变被杀,元朝损兵折将,大势已去。朱元璋抓住这个战略机会,将首要作战对手,定为陈友谅和南方各义军。1363年在鄱阳湖,朱元璋大败陈友谅,拿下江西,1365年,攻下两湖、广东,1367年,统一南方。
此时,绰斯戬为元朝的丞相,通过印制假币发横财,并且挑唆南北元军,致使元朝内战不止。
1367年,朱元璋下令北伐,10月,常遇春、徐达率大军25万,一路向北、兵不血刃,所过之地元军无不闻风丧胆,举旗投降。朱元璋的军队仅耗时8个月就全部占领北方,势如破竹。1368年,朱元璋率军进攻北京,元帝逃回蒙古大草原。
就这样,朱元璋从南京出兵到北伐结束,仅用了10个月时间,便一统天下,建立了大明王朝。
朱元璋能够推翻元朝的统治很大的一个原因是靠的天下的百姓,因为此时元朝的统治已经变得腐朽了,百姓们在元朝的统治之下生活不下去了,于是这些百姓们就希望有人能够站出来,推翻元朝的统治,于是朱元璋等人战了出来,有着民心的朱元璋自然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元朝建立之初就想要让蒙古族和汉族融合在一起,当然,更多的是对汉族的压迫,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人都对元朝的统治不满。当然,刚开始还好,这些百姓们还能够勉强生活,只是生活水平变低了而已,可是之后却发现百姓们差点连活着都不能够做到了,自然而然地的这些农民们就会发动起义,于是像朱元璋,郭子兴,陈友谅,张士诚等人就发动了对元朝的征讨。
要知道在元朝的统治之下,汉人只能算是四等人,可想而知汉人地位之低,可是要知道汉人的人数可是占了一大半,这就让汉人们对元朝不满了,当然,除了元朝自身的客观问题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就比如说民众对朱元璋的拥护。
这里是对朱元璋的拥护,而不是其他的人,比如说拥护张士诚,陈友谅,这就能够体现出朱元璋的人格魅力了。这些拥护朱元璋的人比如说徐达,常遇春,还有李善长,刘伯温等人,这些人要么是在军事能力方面,又或者是在谋略方面都是相当出众的,有这些人的支持,朱元璋自然能够顺利。
而且,朱元璋在这过程当中也采用了良好的政策,比如说他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就让他能够在众多起义势力当中脱颖而出,并将对方吞并,最后强大自身,一举将本就腐朽的元朝给灭了。
对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历史上的元朝是一个庞大的帝国,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帝国,却被朱元璋率领的一支农民军给打垮了。也许,这样的事实让人难以置信,但是,它确实发生了。
其实,那个年代,全国四面八方都是起义军,而朱元璋率领的队伍只是其中之一。尽管,最终是朱元璋消灭了元朝建立了明朝,但是,他消灭的元朝军队数量却不是最多的。
那么,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元末末期,农民起义爆发,最早的起义队伍就是刘福通率领的红巾军。随后,各地才纷纷起义,成立了众多的起义队伍。随着几年的发展,各路起义军纷纷壮大队伍实力雄厚,使得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基本成为了 *** 的天下。
当时,黄河以南的主力军有四个,分别为刘福通、徐寿辉、张士诚、明玉珍四人,他们分别率领的起义军占据了大部分地区。这时,有人问朱元璋去哪了?当时的他根本不能与这些人相提并论,他刚刚继承了郭子兴死后留下的起义军队伍,仅仅占据了安徽地区的一小块儿地方。
这个时候,朱元璋清楚地知道,天下即将要被各路势力瓜分。而自己的这一点点势力,除非投靠别人,不然,便是要尽快与他人争抢地盘。可是,抢也抢不过别人,这又如何是好呢?因此,他仔细分析了一下当时的势力分布情况后,一个绝佳的机会被他发现了。
当时,元朝薄弱势力在南方,从江苏中西部到浙江中西部,这片地区依旧是元朝的所属地。而且,这里人口密集,物产丰富,如果,拿下这片区域,自己的势力就会瞬间扩大,和其它起义势力争抢天下的筹码也会增加。时不我待,朱元璋下令即刻发兵,用了四年时间,终于夺得了这片区域。
而这四年的时间也是他一生的抗元历史,后来,便能与其它起义军实力相抗衡了。在后来朱元璋与各路势力抢夺地盘期间,刘福通率领的红巾军势力发展迅速,集中了各路起义军,分四路向元朝的残余势力大举进攻。很快,便将元朝的大部分地区占领,一时间,号称百万的红巾军几乎掀翻了大部分元朝。
照此看来,刘福通确实可以一举消灭元朝获得最终的胜利。但是,问题却出在了战略布局,由于自己选择了兵分四路,导致了力量分散,使得元军可以逐个击破。而且,在此期间,元军中出现了一个奇人,他就是察罕帖木儿。因他精通兵法,善于作战,短短数年时间,他就建立起了一支新的元军力量。
最终,这支军队不仅打败了红巾军,还暂时保住了奄奄一息的元朝江山。
察罕帖木儿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元朝依赖他很有可能收复失去的大部分地区,恢复元朝统治。可是,意外总是不可避免,历史也总是因为某些意外发生极大的转变。
在红巾军溃败后,紧接着,朱元璋所占领的地区,就处于察罕帖木儿的威胁之下,一旦他挥师南下,朱元璋必定难以抵抗。这个时候,朱元璋的反抗之心开始动摇,主动向察罕帖木儿示好。原本,朱元璋以为留条命继续在元朝统治下弄个官混吃等死也是不错的。可是,很快他就改变了想法。
为什么呢?
因为,在元朝军队中,还有一员大将,名叫博罗帖木儿,平定起义军的时候他也是屡立战功。由于,他出身贵族,自然看不起察罕帖木儿这样的布衣出身之人。面对察罕帖木儿和自己平起平坐的情况,他的内心是非常妒忌的,竟不顾国家危亡同室操戈,他们双方打了起来。
要知道,内讧是战争中的大忌。
其实,更直接的原因是后来察罕帖木儿的身亡。在他进攻山东之际,在山东地区的田丰和王士诚原本是红巾军,看到这样的情况后便立马投降元朝,并随之一起扫荡起义军势力。察罕帖木儿非常信任二人,可是,就在一座孤城久攻不下之时,二人又起了叛心,邀请察罕帖木儿来部队视察。
仅仅带了十几个士兵的察罕帖木儿就这样被二人置于死地,实在让人感到惋惜。察罕帖木儿的死,无疑是元朝的不幸。要知道,他是元朝复生的唯一希望,可是,一切都无法挽回了。朱元璋得此消息,也是非常的激动,没有了后顾之忧的他开始卯足干劲,和各路 *** 起义势力争斗,逐渐扩大了自己的优势。
几年时间,南方基本上都成了朱元璋的天下。后来,察罕帖木儿的养子扩廓帖木儿,虽然,侥幸收复了当初未能攻下的孤城,但依旧被博罗帖木儿针对,内讧依然继续。可偏偏在这种时候,元朝内部又出现了奸相绰斯戬,他为独揽大权在朝廷胡作非为。
这无疑是火上浇油,使得内战就这样无休止的进行了下去。
此时的朱元璋,顺势统一了南方,紧接着他又攻打北方。
可北方虽名义上是统一的,其实,早就已经四分五裂了,最终,使得攻打北方的战争,成了一件比较轻松的事。稳扎稳打用了十个月时间,便捡来了整个北方,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明朝。从整个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元朝的灭亡并非出自朱元璋之手,而是各路起义军的内部腐败和元朝内部同室操戈的结果。
这样,朱元璋才有机会捡这个大便宜。
朱元璋以多胜少战胜元军,他靠的是什么办法?1356年,朱元璋攻占了东南地区的军事、经济中心南京。 认真地说,朱元璋占领南京后,自身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 朱元璋以南京地区为根据地,逐渐开始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其实朱元璋攻占了南京的军事行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那么,朱元璋如何击败南京周边8万元的军队? 其实,当时的元朝军队中混杂着很多汉军,蒙古兵的比例不高。 然后经过漫长的歌舞升平后,蒙古军的战斗力也很一般。
朱元璋是如何击败8万元士兵,占领南京的呢?
元朝统治末期,中原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红巾军起义。 红巾军的主要活动范围是河南、安徽,当时在皇觉寺出家的朱元璋也加入了起义军。 不得不说朱元璋崛起的速度非常快。 不到几年,从普通士兵长大成为其中的军队司令。 朱元璋一直活跃在安徽中部地区,实力不是特别大。 朱元璋与其他起义军领导人不同,朱元璋从不宣传。 其他起义军首领,只有几千军队敢称王。
俗话说枪打头鸟,对元朝来说,谁先叫王先打谁。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周围有许多起义军首领被平定,但朱元璋什么也没有。 朱元璋觉得自己的谋略和见识有限,积极雇佣有识之士作为幕僚。 在此期间,朱元璋确立了广泛储备粮食、称王的战略。 朱元璋的实力不大,但缺乏必要的大城市。 西陈友谅统治武昌等地,东张士诚统治苏州等地。 对朱元璋来说,他瞄准了集庆,也就是后来的南京。
南京是东南地区的经济、政治中心,曾经有几个朝代定都南京,南京的地理位置也非常好。 但是南京很难打。 南京是元朝在江南重点经营的基地。 其他几个起义军入侵南京,被元朝军队打败。 对朱元璋来说,情况会怎么样呢? 朱元璋的军队也不是战无不胜,公元1355年,朱元璋第一次进攻南京,结果损失非常大。 这是因为轻视了南京周边的元朝军队,南京周边聚集了8万多军队,朱元璋当然没能攻下。
几个月后,朱元璋第二次进攻南京。 这次吸取了上次的经验教训,朱元璋没有直接进攻南京城,而是首先清除了南京周边的各路元朝军队。 经过水战、陆战等几次大战,朱元璋击败了几路元朝军队。 朱元璋很了解心理战,开始劝南京市内的元朝将军投降。 结果,大批元朝官员投降。 1356年,朱元璋进入南京城。 这场战役共俘获3万多元元朝军队,对朱元璋来说,占领南京后,自己占据了经济丰裕的土地,同时获得了战略重地。朱元璋是如何击败8万元士兵,占领南京的呢?
占领南京后,朱元璋以南京为中心,逐渐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两年后,朱元璋的势力基本上可以和陈友谅、张士诚正面对抗。 这样,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三大势力开始了相互利用、相互攻击的复杂关系。 顺便说一下元朝军队,据说元朝拥有百万大军。 真正的蒙古兵很少,大部分是汉军。 即使是蒙古军队,在经历了80多年的歌舞升平后,战斗力也非常堪忧。 看到朱元璋崛起,陈友谅对朱元璋发起了大规模攻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08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为何清朝时皇宫里人生病却故意不吃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