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八百媳妇国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历史上的国名大多非常大气典雅,像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一些民族国家国名也很有气势,像突厥、契丹、西夏、大金。
但正史记载并不总是方正典雅,也有古怪到突破正常认知的。比如这个名字:八百媳妇国。
这个名字完全是村俗的俚语,却被二十四史之一的《明史》堂而皇之地收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东南亚丛林中的神秘国度
历来国名比较怪的,都是古代中原王朝的边缘国家。像匈奴、索虏、蠕蠕,这都是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国家的蔑称。
八百媳妇国也是个周边小国,其领土大致在今天泰国的北部,在清迈和清莱一带,位于浓密的东南亚热带丛林之中。正式国名其实是兰纳国(音译名),一点也不搞笑。
那么“八百媳妇”这个令人忍俊不禁的古怪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
据非正史《新元史》卷252《外国传》记载,这个国家国王妻妾成群,一共有八百个,每一个妻子管一个寨,所以称之为八百媳妇国。
无独有偶,《明史》也在东南亚国家的传记中这么记载八百媳妇国。
可以肯定的说,八百媳妇,完全是由于元明王朝的傲慢与偏见才得来的。在传统中原王朝的观念中,自己是天朝上国,四面国家都是夷狄,夷狄要什么好名字,能记住就行了。
百度百科
那么国王有八百个老婆是真的吗?
老婆多这可以理解,但八百个未免过于恐怖,这个数字恐怕只是道听途说来的。
也有学者研究认为,八百媳妇国大概处于比较原始的城堡、村寨状态,国家有八百个村寨,村寨首领是女人,所以中国以讹传讹,认为这些首领都是国王派出去的老婆。
国名虽然搞笑,但这个小国的实力却一点也不含糊。
八百媳妇国始建于八世纪,也就是中国的唐朝时代。到十三世纪末——相当于元朝初期,八百媳妇国出了一位了不起的国王孟莱王,在他统治之下,国家越来越强盛。
强盛之后必然伴随着扩张,八百媳妇国先后吞并了北方的哈里奔柴国和帕夭国,与南方的大城王朝形成对峙,进入泰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代。
哈里奔柴国历史上也是强国,曾经打败过南诏国军队,因为该国有过女王,唐朝曾称其为女王国。
八百媳妇干掉女王,唉,女人何苦难为女人!
八百媳妇国以前与中国没有来往,直到1292年吞并诸国后,才渐渐与元朝通使。
元朝虽说半是糊弄半是蔑视地给人起了个怪名字,但扩张狂魔的天性让元朝又动了心思,这个国家好不好吃,要不吞进来尝尝?
蒙古铁骑折戟八百媳妇
自1282年至1303年,元朝多次派兵攻打八百媳妇国。
其实严格地说起来,双方的战争倒也不全怪元朝爱扩张。
孟莱王吞并北方诸国后开始烧包,不自量力地继续向北进攻。当时八百媳妇国的北疆与元朝的云南接壤,元朝在车里(今西双版纳)设置了军民总管府。
元朝一贯是想打谁就打谁,谁招惹我了更要往死里打。八百媳妇国这个举动,立即惹恼了元朝。
1282年,元朝派总兵官达石八力等人率兵四万余人进攻八百媳妇,但战争过程和结果不清楚,《元史》没有记载。
1284年,元朝再派步鲁合答率兵进攻八百媳妇,同样没有取胜。
1300年,元成宗派云南行省右丞刘深,率领三万大军再度征讨八百媳妇。这次是元朝决心最大、准备最充分的一次。但过程之艰难令元朝最受打击。
首先是地理条件不熟。元朝曾经三次进攻安南,但都刹羽而归。安南与八百媳妇同处中南半岛,丛林密布,气候湿热,瘴气纵横,给北方军队带来极大困扰。
据元朝江南行台御史中丞陈天祥反映,八百媳妇地形“重山复岭、陡涧深林、竹木丛茂,皆有长刺”,有的地方狭窄难以通行,人只能牵着马一点一点穿过。蒙古军队向来以机动性强见长,在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纵横无敌,就是因为地形有利,可以发挥其优势,但在东南亚的密林中,元军真是一筹莫展。
八百媳妇国不敢和元军硬拼,实行坚壁清野战术,四散躲避到各处城寨,元军空有力量优势,抓不到敌军主力,就像一拳打到绵花上。
而随着时间推移,元军后勤跟不上,瘴气造成许多非战斗减员,元军还没怎么打仗,三万大军就死伤八成,随军保障的民夫死了数十万人。
元成宗对战争失利非常恼火,立即罢免了刘深,还相继撤了中书平章伯颜、梁德珪、段贞、阿里浑撒里,右丞八都马辛等中书省重臣,导致朝局发生重大动荡。这件事,被看成是成宗后期“朝廷更政”的一个标志,从那以后,成宗后期弊政渐显,朝政日渐衰败。
八百媳妇今何在?
八百媳妇国成功阻止了元军进攻,一度联合车里当地部族,发动对元朝的反攻。
但结果可想而知,双方都是主场龙客场虫,孟莱王失去地利,在元朝主场也打不胜,反而又招致元军小规模出兵。
到1312年左右,元朝和八百媳妇都认清了现状,终于从战争走向和平,元朝派使者招抚八百媳妇,当时孟莱王已经去世,他的子孙一改原来对元朝的强硬态度,转为顺服,并最终向元朝纳贡,1331年,元朝在八百媳妇国“置八百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以土官为宣慰使都元帅”。
后来朱元璋推翻元朝,兰纳仍按照与元朝的关系,向明朝纳贡。双方来回使节不断,形成了十分密切外交关系。明朝在四夷馆一度设置了八百媳妇馆,专门培养通晓八百语的通译人才。
八百媳妇国像所有王朝一样,也存在兴亡周期律。
十六世纪后,该国内忧外患不断,国力逐渐衰落下来。1556年,缅甸国新兴的东吁王朝强大起来,控制了中缅泰交界一带,出兵消灭了八百媳妇国,这个神秘国度从此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八百媳妇国的主体民族是泰人,国家虽然消失了,但民族还在。如今中国云南、缅甸东部和泰国北部,仍然广泛分布着泰、傣等族人民,八百媳妇国自强自立的彪悍精神也传承了下来。
二战时期日军侵略中国和东南亚,来到中国西南地区作战,虽然装备精良,但也克服不了东南亚丛林的地理障碍,日军的坦克开不进来,大炮拉不进来,山中雾气大,连枪都打不准。
而当地人凭借着对山林的熟悉,巧设陷阱,在地里埋竹签、挖大洞,将日本人引入瘴气弥漫的林中,利用地形把他们打得团团转。
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屡屡狂揍日军,与当地人民的有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幽幽丛林,散落着无数历史遗珠。而这些遗珠映射的,正是中国和周边国家、民族文化交流的宝贵历史遗产。
蒙古的军阵比较独特,蒙古对被征服地区军官以及兵源的收服力度在古代极其罕见。蒙古人游牧民族的战争习惯,不以败走为耻。战争记录里不少大范围撤退,然后围歼击溃追击敌军的记载。有的投降宋军的金军将领,被排挤得不得志,投蒙后就成了大将,灭宋战略得到了蒙元统治者的青睐。蒙古是个集合了被统治地区兵源,将领官员,和科技的庞大军事存在。
金,南宋分别被碾压当然正常不过。当然没有不自掘的坟墓。蒙帝国当初内部团结,是有着广大地区给蒙古贵族们去征服,当蒙古帝国滚雪球般越来越大,内部也就分裂了,当初吸收的各地官员和军头纷纷支持各自的蒙古汗王建立四大汗国了。
当时的蒙古军队,能随意分散合击,能多股部队穿插,在指定时间必然到达指定地点,这对古代军队来说极其难得,有众多反例,比如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战争,就经常出现几支部队不能完成配合,李广祖孙就被坑了。比如姜维因为胡济的部队失约不至,在段谷被邓艾打败。比如萨尔浒之战明军四路大军被女真各个击破。
还有部队耐力的问题,完颜金国的部队在破辽时也极能吃苦,但在吞并辽国又掠夺了北宋的财富之后就迅速堕落,几年时间就出现军官假死拒绝服役的情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颜女真崛起时全族不过几万男丁,但这几万部队能击败几十万辽国军队,而辽国败退下来的几万溃兵又能击败北宋的几十万最精锐的军队。
但不过一二十年时间,金国就被南宋中兴四将们各种以少胜多了,一方面是主体民族兵力少,大量依靠低素质的契丹、汉族伪军。另一方面就是被财富和享乐腐蚀了)。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军队,靠着干酪、咸肉、马奶、马血就能转战千里,保持战斗力,这种耐力也是世界古代史上的巅峰,没有这种耐力,很多部队是无法在缺乏后勤时保持士兵的士气和健康程度的。
蒙古两次西征能打下这么大地盘,主要是吃了宋金时期东亚军事技术的红利。蒙古在拿下金中都以后,攻城技术突飞猛进,虽然这时候的蒙古打西夏的小城还是几个月打不下来,但是西征打外族,却是所向披靡,巴格达500年国都,10天就攻下来了。蒙古对中亚的优势,早在西辽对塞尔柱的时候就提前上演了。
中国古代巅峰是秦军,另一个巅峰是蒙古军,非要排名秦军强于蒙古军。这两个都是赤裸裸极端暴力的意识形态,秦军更强是因为他有理想和政治理论。
两者都善于吸收一切军事技术服务战争,秦军主要是步骑,蒙古军主要是骑兵,按理说唐军是东亚骑兵的巅峰,但是唐人主要目标是建设文明不是毁灭文明,下限高掣肘了战斗力。战争最强大的力量不来自人体质也不来自武器,而是赤裸裸的暴力意识形态,虽然欧洲反犹世界反共,但当法西斯成熟时,全世界都知道必须合力绞杀不然其他世界都会灭亡。
蒙古的战略主要并不是兼并城池步步为营,而是和普通游牧民族一样烧杀抢掠,这才是主要目的,几十年才平定西夏和金的主要原因就是蒙古人前期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抢到东西,杀了有生力量,不断消耗敌人才是主要战略,而且征西夏并没有惨败。总之他和他的子孙是发挥了那个时代,游牧民族所具有的最大的战斗能力。
古代动乱时期一般都北强南弱,为何明朝的建立却是个例外
之前笔者发表了《为何古代战争会出现“北强南弱”,东晋与南宋就是最好的例子》后,有网友留言称明朝是一个反例。今天就来跟大家探讨一下,为什么明朝能从南方逆推北方,提供一种参考借鉴。
一、经济原因
自“靖康之变”之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完成南移,长江中下游流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元朝初年蒙古军对江南的洗劫以及元朝对江南财政赋税的巨大依赖(元末民谣称“贫极江南,富称塞北”)说明了江南在全国中的重要地位。
黄道婆(1245 ~ 1330年),又名黄婆或黄母,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
再加上黄道婆推广纺织技术使江南的手工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当元朝末年江南各地义军因无法忍受元朝高压赋税揭竿而起后被朱元璋逐步纳入麾下时,而元廷掌握的北方自蒙古入侵金朝以来人口仍未恢复(“曩时河上几人家,今日飘零竟无迹。”——元·贡师泰《书河上成安驿》、“二百万家族尽赤,八十里城皆瓦砾。” ——元·郝经《青城行》,其实不止北方,全国人口都未恢复,公元1259年底,蒙古占领的原金国境内和川陕四路加上此时的南宋境内总共为61,500,000人,据《元史》记载,到公元1330年元文宗至顺元年全国有纳赋户1386.0699万户,口59,510,000人。估计实际有60,000,000人),因此明朝占有经济上的优势。
蒙古大军
二、政治原因
自公元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以来,蒙古铁骑所向披靡,第一次西征消灭了西辽、花剌子模等强国,第二次西征(长子西征)直接打到匈牙利多瑙河流域期间与欧洲联军展开的里格尼茨战役一举击溃了三大骑士团(条顿骑士团、圣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第三次西征更是消灭了阿拉伯阿拔斯王朝(怛罗斯之战中击败唐朝、改变中亚走向的阿拉伯王朝)和阿萨辛派(电影和游戏《刺客信条》中所描述的刺客组织,英文Assassin的来源),一路打到巴勒斯坦艾因·贾鲁平原,最终在艾因·贾鲁战役中被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击败(改变了世界走向和伊斯兰世界的命运)。
“勐庸”,元朝翻译为“八百媳妇国”,而明朝翻译为“八百大甸国”
公元1231~1273年九次征伐高丽,公元1274年、1281年两次征伐日本(文永之役、弘安之役),公元1284年、1287年两次征伐安南,公元1282年征伐占城公元1280年、1300年两次征伐缅甸,公元1293年征伐爪哇,公元1300年征伐八百媳妇国(今泰国北部、缅甸东北部)。被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占领下的汉族,也经历了一次民族性格上的输血,正如《狼图腾》所说:
“明太祖朱元璋和他的儿子明成祖朱棣,就是在经过输血的华夏大地上诞生的中国杰出帝王,在他们的身上具有汉人中少见的狼性性格,具有狼一样的凶猛、智慧、顽强、残忍、气魄和雄心。朱元璋能像唐太宗那样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占领南京之后又不像后来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洪秀全那样贪图享受,不思进取北伐,而是倾明军主力主将大举北伐,攻下大都。尔后,取四川、定云南,基本完成全国统一。”
朱元璋(1328年—1398年)
三、文化原因
元朝入主中原后,将被征服地区的臣民分为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十个等级(即“十流”),读书人社会低下,再加上科举制的衰落,使知识分子将注意力集中到底层人民的普通生活上,客观上促进了元杂剧、散曲等文学艺术的繁荣,反映了人民对专制的反抗和对理想的积极追求,一反宋朝程朱理学和陆九渊“心学”的那种脱离社会实际、压抑自然需求的做法,对于汉族而言某种意义上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西欧工业革命的开展是由文艺复兴做好了思想准备,中国五四运动和国民大革命也是由新文化运动做好了思想准备)。
而且元朝的四等人制也激化了民族矛盾(北魏孝文帝改革和金世宗汉化之所以能巩固统治就是因为他们缓和了民族矛盾),为明朝推翻元朝统治奠定了基础。
元末农民起义
四、地缘原因
前面讲到,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后因为东征西讨而成为历史上第二大帝国(330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公元1921年大英帝国的近3400万平方公里),后因世系分为钦察汗国(即术赤兀鲁思,铁木真长子术赤领地,后因大汗帐篷为金色而得名“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察合台兀鲁思,铁木真次子察合台领地)窝阔台汗国(窝阔台兀鲁思,铁木真三子窝阔台领地)、伊利汗国(旭烈兀兀鲁思、铁木真四子托雷之子旭烈兀通过第三次西征建立)和大汗汗国(即元朝)并因此而时常引发叛乱。
先是公元1260年~1264年的阿不里哥之乱(跟忽必烈争夺汗位),然后是公元1268年~1306年的海都之乱(报复公元1251年蒙哥从窝阔台家族抢走汗位)。
接着是公元1287~1292年的乃颜之乱(不满元廷加强中央集权而损害自身利益)
元版图
再接下来是公元1328~1329年的“三帝之立”(上都拥立泰定帝之子阿速吉八,大都拥立文宗图帖睦尔,上都得到辽东、陕西、四川等地支持但最终被大都击败,和世剌被拥立为明宗后暴毙,文宗图帖睦尔复位),最终在元顺帝时江南爆发反元起义时,华北的察罕帖木儿、扩廓帖木儿、李思齐、张良弼、孔兴、脱列伯、貊高、关保等元军将领依旧混战。
元朝的内讧也为明朝崛起提供了机会,甚至在明朝夺取大都后,退守漠北的北元依旧因内讧分裂为东部的兀良哈、中部的鞑靼和西部的瓦剌(即卫拉特),而公元1404年帖木儿东征明朝,根据《蒙古源流》的猜想,仍是假道灭虢实际上奔着北元汗位去的。
五、总结
综上所述,得益于政治、经济、文化、地缘等多方面的原因,明朝得以打破中国历史上“北强南弱”的常态而实现逆推,就像战国乱世后出现了秦汉时代、魏晋南北朝乱世后出现了隋唐盛世一样,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元朝建立
1260年三月,元世祖忽必烈在开平即大汗位,建元中统,任用汉地士人,建立起中书省、10路宣抚司以及负责中原汉地政务的燕京行中书省等行政机构,巩固了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地位。阿里不哥也在漠北称汗,据有漠北地区。忽必烈亲自率师北征。至元元年(1264)阿里不哥投降。至此,忽必烈控制了岭北局势。忽必烈在与阿里不哥争位战争之初,即已承认旭烈兀对阿母河以西土地的统治权,原来由大汗直接领有的波斯诸地遂变为大汗的宗藩伊利汗国。伊利汗国与立国于钦察草原的术赤后王(见钦察汗国)之间又为领土争端爆发了长期战争,大蒙古国分裂了。中原汉地成为忽必烈政权的重心。中统、至元之初,元廷博采汉族士大夫建议,遵循中原传统制度,同时也采取了充分保障蒙古统治者特殊权益的各种措施,大体奠定了元代政制的规模。中统四年(1263)以开平为上都 ,至元元年升燕京为中都 。四年,始于中都旧城东北建造新城。至元八年十一月,诏告天下,正式建国号大元。九年,升中都为大都。
统一全国
至元五年(1268)元军围困隔汉水相望的襄樊重镇,襄樊军民拒守孤城达6年。至元十年初,元军攻下樊城(见襄樊之元朝疆域图战)。次年六月,忽必烈命伯颜督诸军,分两路大举南进,宋诸帅皆不战而降。十二年二月,贾似道被迫督诸路精兵抵御元军。这时,他仍企图奉币称臣议和,被伯颜拒绝。十三年正月,宋幼帝赵?上表降元,宋亡。十六年,完全占领四川,又追灭南宋卫王于崖山,随着1279年崖门海战的结束,元王朝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藩镇割据以来国内的南北对峙、五六个民族政权长期并存的分裂和战乱局面,推动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远征海外
灭宋后,忽必烈对邻近诸国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十八年,分两路进攻日本。由于元军在日本鹰岛遇飓风,战船多坏,将卒溺死者众,几乎全军覆没。十九年,从广州渡海攻占城,连战逾年。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镇南王脱欢(忽必烈子)发兵侵安南(今越南北部),因暑雨不止、瘟疫流行被迫退师。二十年、二十三年,元兵两次从云南出侵缅国(今缅甸)。二十九年,从泉州起航出侵爪哇(今印尼爪哇岛),爪哇统治者降元。
与北方诸王之战
至元初年,忽必烈巩固对中原汉地的统治后,立即着手恢复大汗对西道诸王的政治控制。他诏令窝阔台后王海都入觐。六年,海都、八剌和术赤后王忙哥帖木儿联合反对大汗和伊利汗阿八哈。至元八年,忽必烈命皇子北平王那木罕出镇阿力麻里。十三年,那木罕所部宗王昔里吉(蒙哥子)等叛。八月,伯颜率元军破昔里吉于鄂尔浑河。二十四年,东道诸王以乃颜为首,又在辽东叛乱。忽必烈擒乃颜。二十六年,海都、察合台兀鲁思汗笃哇举兵击败镇边宗王那木罕以及甘麻剌(忽必烈孙),进据和林。忽必烈最后一次率军亲征,复和林,留伯颜镇守。至元三十一年正月,忽必烈在大都去世,庙号世祖。其孙铁穆耳即位,是为成宗。从大德元年(1297)至四年,元军与海都、笃哇在北边屡次交锋。海都先胜后败,受伤后与笃哇退出岭北,在这年秋冬之间病死。
成宗“守成”
元成宗委政于世祖旧臣,罢征日本、安南之役,内政以奉行忽必烈成规为务,国家相对安定,因而被称为守成之君。大德五年,元廷派刘深侵西南八百媳妇国(今泰国北部等地)。元军沿途骚扰。土官宋隆济和女土官蛇节举兵围刘深于穷谷,云南行省东部人民皆起而响应。十一月,诏刘国杰往镇。七年春,蛇节、宋隆济先后被俘杀,南征之师亦罢。大德八年,元廷与笃哇、窝阔台兀鲁思汗察八儿(海都之子)约和。大汗虽完整地保有岭北行省,但被迫承认了察合台兀鲁思控制哈密力(哈密)以西地区的事实。
“武仁授受”与南坡之变
成宗晚年连年患病,皇后卜鲁罕掌权。大德十一年初成宗卒,卜鲁罕与左丞相阿忽台等人谋立镇守河西的安西王阿难答为帝。右丞相哈剌哈孙则秘密遣使北迎出镇朔漠的怀宁王海山,南迎被卜鲁罕排挤出京的爱育黎拔力八达。三月二日,爱育黎拔力八达诱执阿难答,诛阿忽台等,奉御玺北迎海山。海山即帝位,是为元武宗。海山任用亲信,政令失当,朝政紊乱。至大四年正月,武宗卒。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于大都,是为元仁宗。他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积极采取措施,改革朝政和吏治。皇庆二年(1313)恢复科举取士制度;延佑初,元廷还派人检括河南、江西、江浙等地漏隐田土,核实税入。仁宗对宗戚勋旧过于软弱,在诸王压力下不断让步。他还背毁传位给武宗子嗣的誓约,立己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延佑七年, 仁宗卒,硕德八剌继帝位,即元英宗。英宗刚毅而思有作为,锐意于改革。朝廷召集有治国经验的退职老臣,优其禄秩;行助役法,以岁入助役;颁行《大元通制》,改变政令不一、罪同罚异的混乱现象;裁罢冗职,节省浮费,减免赋役,以舒农力。至治三年(1323)八月,英宗自上都南归驻跸南坡(内蒙古正蓝旗东北),为御史大夫铁失所杀。九月,也孙铁木儿(甘麻剌子)即位,次年改元泰定,史称泰定帝。
两都之战和燕铁木儿专权
泰定帝统治时期 ,元廷对贵族赐予益奢,兴役造作益多,国家财源已呈枯竭,吏治更加腐败。致和元年(1328)七月,他病死于上都。八月,留守大都的武宗亲信燕铁木儿(床兀儿子)迎武宗次子图帖睦尔入京。同月,梁王王禅(泰定帝侄)奉泰定帝年幼的皇太子阿剌吉八即位于上都,改元天顺,分诸道进攻大都。九月,图帖睦尔即位于大都,改元天历,并宣布待长兄和世?归自北边将立即让位。而辽东、关陕、川蜀等地先后起兵响应上都。两都之战发展成为大规模内战。天历二年(1329)正月,和世?在和林北即帝位,是为元明宗,随即启程南返。明宗擢拔不少亲信入省、院、台供职。八月,明宗中毒暴死。八月中,图帖睦尔再次即皇帝位于上都,是为元文宗。元文宗图帖睦尔复位后,以燕铁木儿独任丞相,总裁天下事。文宗初即位,就建立奎章阁,集儒臣于阁中备顾问,又置艺文监,以蒙古语翻译儒书 ,刊刻经籍。至顺二年(1331),敕编《经世大典》书成。至顺三年八月,文宗卒。临危遗诏立明宗之子为帝。燕铁木儿奉遗诏拥明宗次子懿璘质班为帝,是为元宁宗。宁宗逾月而卒。燕铁木儿在文宗后坚持下,被迫将放逐于静江(治今广西桂林)的明宗长子妥欢贴睦尔迎入京都。至顺四年六月,妥欢贴睦尔即位于上都,史称元顺帝。
矛盾激化
燕铁木儿死后,伯颜独秉国政,中书省、枢密院官员大都出其门下。大批蒙古贵族、官僚通过受赐、占夺等方式转化为大土地所有者。汉族地主也大肆兼并土地。这时,伯颜继废止科举之后进一步下令禁止汉人、南人学蒙古、色目文学,以阻塞他们的仕途;还企图废顺帝另立。他的所作所为使当时的社会危机更加深刻。至元六年,伯颜侄脱脱将他贬黜。顺帝起用脱脱当政,次年,改元至正,宣布“更化”,恢复科举取士,开马禁,减盐额,修辽、金、宋三史,政治一度较为清明。
元朝灭亡
至正四年(1344)五月,黄河决堤。十一年四月,顺帝命工部尚书贾鲁发汴梁(今河南开封)、大名等民工开凿新河道,时紧工迫,官吏乘机舞弊,人民痛苦更深。十年底,顺帝又滥发纸币,造成物价飞腾。贾鲁开河后,北方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及其教友刘福通等决定抓住这一时机,发动武装起义。起义军头裹红巾为标志,故称红巾军。至正十一年十月,徐寿辉称帝。以蕲水为都,建立政权,国号天完,改元治平。其他非红巾军系统的起义军,以方国珍、张士诚两支最强大,活动范围最广。十四年正月。张士诚自称诚王,国号大周,改元天佑。至正十五年(1355)二月,刘福通将韩林儿迎至亳州,建立北方红巾军的政权——宋,建元龙凤。韩林儿为帝,又号小明王。至正十八年五月,刘福通攻占汴梁,定为宋政权都城。元军于十九年八月,攻破汴梁城,刘福通保护韩林儿逃奔安丰。至正二十三年二月,张士诚进攻安丰。小明王遣人向朱元璋求救,二十六年十二月,朱元璋部将廖永忠迎归小明王至应天,途经瓜步,将其沉死,宋亡。二十年五月,陈友谅攻占太平 ,杀害徐寿辉,自称皇帝,国号大汉,改元大义。天完陇蜀省右丞明玉珍于至正二十二年三月建国大夏,改元天统,自称皇帝,占据全蜀。至正十七年,张士诚投降元廷,被封为太尉。二十三年九月自称吴王。二十四年正月,朱元璋称吴王。二月,陈友谅子陈理降朱元璋,汉亡。八月,朱元璋令徐达、常遇春率军攻张士诚。吴元年(1367)九月,张士诚被俘,自缢死。吴元年十一月,方国珍投降。次年正月,朱元璋即皇帝位,建国号为明,年号洪武。同月,福建平定,接着,两广也为明所有。吴元年十年,朱元璋命徐达、常遇春率军北伐。洪武元年七月,元顺帝率后妃、太子逃到上都。八月初二,徐达率北伐明军进入大都,元政权被推翻。元顺帝再往北逃,洪武三年四月病死于应昌。
当时蒙古铁骑血洗欧洲的时候,将中国先进的火器也带到了欧洲,后来欧洲人也开始研究火器,最终他们崛起后,用更加先进的火器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蒙古人是历史上扩张战战争打得最远的帝国,当蒙古人还在与金国战斗的时候,他们便开始用上了火器,不过当时他们的火器与金国和南宋相比要落后很多,但是当他们灭到南宋与金国之后,他们的对待这些有火器技术的工匠们非常优待,所以后来蒙古人的铁骑用的都是最先进的火器,他们的军队也从此所向披靡。
当蒙古人征服了中原地带之后,他们便将眼光看得更远,最后他们的铁骑来到了欧洲,如果不是蒙古人的衰落,很难说,这世界会不会大一统。当蒙古人来到欧洲战场的时候,他们的火器让欧洲人惧怕,欧洲人之前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会飞的火箭,更没有见过能够杀伤力这么大的火炮,欧洲人称蒙古铁骑是来自地狱的魔鬼,可见当时蒙古人的火器给他们带来多大的伤害。
可惜后来蒙古人内部发生夺权事件,欧洲人得以喘息,并且开始学习蒙古人的火器,最后在蒙古人的火器上开始改良与研究,最终欧洲人也掌握了火器技术,蒙古人最终还是衰落了,但是欧洲人从蒙古人带去的火器中,得到了火器技术,他们不断的研究与开发,最后他们拥有了更加先进的火器,远远领先中原地带,最后他们用这些火器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06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