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张鲁,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看看。
三国的三巨头曹操、刘备、孙权之中,论及重视人才的程度,很多人都会首先想起刘备。因为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时曾经三顾茅庐,传为千古美谈。其实曹操对于人才的重视心态丝毫不亚于刘备,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刘备一生只对诸葛亮三顾茅庐,而曹操曾经对司马懿、孙资等人才都有过类似三顾茅庐的举动,只不过不为人知而已。曹操不仅求贤若渴,更兼胸怀博大,所以他手下的人才储备兼收并蓄,数量和质量都是孙刘两家无法比拟的。
刘备手下的关羽,以忠义勇烈闻名于世,受到后世千秋敬仰。但关羽本人虽然名垂千古,但他的后代几乎都籍籍无名,不为人知。曹操手下一武将,在这一点上远远超过关羽。这个武将活着时名气远不如关羽,甚至一度受人鄙视,但他死后,他的子孙后代却一直受到世人崇拜,历代皇帝和民间百姓都对他的后代尊崇有加,历经一千多年而绵延不绝。
此人就是曹操手下的镇南将军、阆中侯张鲁。《三国志》记载,张鲁原先是益州军阀刘焉手下的督义司马。刘焉死后,其子刘璋上台,刘璋为人软弱无能,张鲁乘机占据汉中,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由于当时关西、中原连年战乱,而汉中在张鲁治理下相对安定,很多百姓流亡到汉中,使得汉中人口、经济实力日渐强大,张鲁因此成为三国军阀之一。直到建安二十年,曹操统一中原后兵临汉中,张鲁迫于形势归降曹操,成为曹操手下武将镇南将军。
张鲁一生波澜不惊,既无大善亦无大恶,但他却受到当时很多人的鄙视。《三国志》记载,刘备曾评价过张鲁:“自守之贼,不足虑也。”认为张鲁是个没什么雄心壮志的山贼,不足为虑。孙权也评价张鲁:“米贼张鲁居王巴、汉,为曹操耳目”,把他蔑称为“米贼”。不仅刘备孙权这样国君级别的人鄙视他,就连武将们也是如此。《三国志》记载,马超曾经短暂归降张鲁,但他认为“鲁不足与计事”,很快就抛弃张鲁,改换门庭投奔了刘备。
为何张鲁会被人鄙视?原来,这与他的起家之道有关。张鲁为了收买人心,使用宗教作为手段,奉行“五斗米道”。《三国志》记载,张鲁占据汉中期间,“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与众不同的张鲁,让同时代的军阀武将们侧目以视,都对他这种装神弄鬼、故弄玄虚的手段嗤之以鼻。加之张鲁满足于割据一方占山为王,毫无进取之心,而且在实力雄厚、兵强马壮的情况下,曹操大军一到他立即投降,显得毫无血性气节,凡此种种都引起刘备孙权等人的鄙视。
但张鲁死后,他的后代子孙却受到世人千年崇拜。张鲁的祖父张道陵、父亲张衡都是学道有成的高人,张鲁又占据汉中三十多年,在汉中百姓中广泛传道,使得道教中的天师道、又称正一道学派至此正式形成,并获得很大发展,在民间影响力迅速提升。张鲁的的子孙后代,也因此成为天师道的掌门人,民间习惯称之为张天师。
天师道和张天师家族,历经千百年风雨播迁,时代变幻,无论怎样改朝换代,都没能中断其延续发展,并且随着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扩大,不仅黎民百姓对历代张天师顶礼膜拜,奉若神明,渐渐连皇帝们也意识到,张天师家族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开始运用皇权笼络天师道为己所用。比如唐玄宗加封张天师为“三天扶教大法师”,宋神宗加封张天师为“正一靖应真君”,明宪宗加封张天师“正一嗣教大真人”,元顺帝加封张天师为“清微显教弘德真君”,几乎每一代张天师都获得皇帝封号,成为在朝廷和民间一支不可忽视的势力,也成为宗教发展历史上的传奇。
张鲁是张陵的后代,而他的爷爷去世了以后,他就跟随着自己的父亲生活,他的父亲去世了以后,就让他继承了父亲的位置,而他的母亲一直都非常喜欢养生,所以一直都在和益州牧有很多的联系,而通过他的母亲的原因他和刘焉家里的关系也非常的好,并且非常受到他们的信任,刘焉就曾经任命他成为司马,和别的部分的司马一起去攻击那个时候汉中的太守,而把汉中太守杀害了以后,张鲁就独自在汉中称霸,并且还拦截住了斜谷道,也是因为刘焉的授意,所以诛杀了很多的朝廷命官。
根据着史料记载,在刘焉去世了以后就把自己的位置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而他的儿子因为张鲁没有顺从着自己的意思,所以就把张鲁的家里人全部都给杀害,这对张鲁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而且刘璋还派人去攻打张鲁,但是多次都没有成功,张鲁的活动范围一直都在巴蜀地区,所以刘璋就让自己的将领去担任太守,而张鲁趁机攻取了那里,并且还在巴蜀地区称霸,也算是短暂的建立起来一个小的政权。
而根据记载里面说,张鲁在汉中的时候,因为一直都在沿袭着自己祖父的教法,所以跟随着他一起学习的人也特别的多,并且他也一直都在教导着百姓们不可以做一些欺骗人的事情,而且制定了比较严厉的法律,从这一点上面来说,他也是一个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的人,并且也给很多的灾民提供粮食,而自古以来能够成就大事的人,都应该有着这样的品质才行,后来东汉末年的时候,关中很多人都逃亡去了比较安全的汉中地区,所以那一段时间来说汉中也是有着很多的百姓的。
并且那个时候张鲁还获得了巴蜀地区很多少数民族的支持,并且他采取的政策是非常的宽容的,但是也很有利于他统治汉中地区,而流离在外面的人也不敢不奉行这样的政策,而他的这种政策不仅让大家都遵守,还同时得到了很好的宣扬,在那个时候可以让大家有一个精神的依靠,也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能力,而他在汉中二十多年的时间,他的割据势力的人都非常的信任他。也帮助他建立了很强大的势力。
而当时曹操正在把持着东汉的政权所以就根本没有时间去顾及汉中这个地方,所以就让张鲁成为了汉中的中郎将,所以张鲁统治着巴蜀地区差不多有三十年的时间,后来有人在这里挖到了军印,所有人就想让张鲁自己称王,但是张鲁的谋士就在劝说他,这里的百姓人口已经超过了十万,并且大家的生活都非常的富足,而四周也非常的牢固,所以对上面就可以好好的扶持着皇帝,就像是辅佐着晋文公这样的人,而最差的也是一个好的皇帝,所以不可以失去这样富足的一个地方,而现在的制度设置官员,就已经可以自己决断很多的事情了,所以不用自己称王。
张鲁听了以后也觉得非常的有道理,所以就没有自己称王,后来曹操亲自带兵向西征讨汉中,在到达了阳平关的时候。张鲁就想要投降给曹操,但是张鲁的弟弟不同意,并且还带着很多的兵马去坚守着阳平关,但是被曹操给打败了,张鲁听说了以后就更加的想投降了,这个时候他的谋士又说,现在你是被迫投降的,所以一定不会受人重用的,不如先去抵抗一下,然后再去投降,这样也可以让对方看见你的才能啊。
所以张鲁就带着兵马去向巴中地区进攻,在临走之前,身边的人想要把仓库里面的东西给销毁,张鲁说,我现在已经有了想要投降的想法了,但是这样的想法还没有让曹操知道,现在我们离开,也会马上就回来的,所以这些东西还都是我们的,所以他们就把财产都藏了起来然后才离开。后来曹操过来果然对他很多的赞赏,并且也知道之前他就有归顺的意思了,就让他成为了镇南将军,而他的几个儿子也都受到了重用,在辅佐着曹操的这些年里面,他也是立下了很多的功劳,导致曹操不仅对他非常的友好,还给了他很多的封赏,以至于后来的时候,他去世,曹操也给他追封了谥号。而由他创立的组织,一直在东晋的时候还没有解散,并且一直延续了很久的时间。
刘备知道马超带兵前来后,非常害怕与马超正面交锋。于是刘备就收买张鲁的谋士杨松,让他去离间张鲁和马超的关系。最后张鲁对马超失去了信任,马超被迫无奈投降了刘备。从此刘备在马超的帮助下,很快取得了益州之地!
马超投降后,曹操担心刘备攻取汉中,于是他急忙亲率大军来征讨汉中。当时曹操来到阳平关时,因为守将是大将庞德,曹操进攻了很多天都没拿下,心中很是焦急。于是曹操也学习刘备,收买了张鲁的谋士杨松,最后曹操成功收降庞德,兵取得了汉中之地。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张鲁最鼎盛时,如果能够信任马超和庞德,估计刘备也不可能轻松拿下益州,而曹操也不会那么着急率兵来攻打汉中,说不定三国会变成日后的四国!对此不知道你有什么看法?
导读:公元215年,曹操亲率十万大军西征汉中,张鲁经过多次战败后,率众投降了曹操。至此,盘踞在汉中三十余年的汉中王张鲁正式覆灭。张鲁投降后,被曹操封为镇南将军,迁往邺城。那么作为盘踞在汉中三十余年的诸侯张鲁,就真的那么不堪一击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张鲁在最鼎盛时,实力完全可以抗击曹操和刘备,只因用人不善,导致走向陌路。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鼎盛时期的张鲁!
张鲁是沛国丰县人,祖上是刘邦的第一谋士张良。张鲁的爷爷就是五斗米道教的创始人张陵,张陵死后,张鲁继续发扬其道。后来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时,张鲁奉刘焉之命攻击汉中太守苏固。张鲁打败苏固后,就在汉中自立,和刘焉彻底决裂。从此,张鲁开启了在汉中长达三十多年的割据势力!
张鲁在汉中站稳脚跟后,就开始想着联系外部军阀,发展自己的势力。刚开始张鲁曾发兵帮助过西凉的马超,但是均被曹操军打败。后马超彻底被曹将夏侯渊击败后,率众投降了张鲁。张鲁因非常欣赏马超的才能,就奉马超为五斗米道中地位仅次于他的都讲祭酒。还打算把女儿嫁给马超,但在部下的劝谏下,没有实行!
马超在汉中的地位很快引起本地将领的不满,他们都担心马超实力壮大后趁机反叛,所以就以张鲁谋士杨松为首的部下,就想找机会灭掉马超。马超也知道他们的想法,只能处处提防。从此张鲁手下两方势力展开了较量!但是马超的到来,也让张鲁的军事力量提升不少,因为马超投降张鲁后,为汉中带来大将庞德和马岱,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05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