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死忠建文帝的大将徐辉祖,朱棣为何没有杀他

众妙之门 2023-06-19 12:59:47

死忠建文帝的大将徐辉祖,朱棣为何没有杀他

徐辉祖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徐辉祖,初名允恭,濠州人。乃明朝大将徐达之长子,颇有才干。众所周知,明太祖驾崩后,并未传位于儿子,而是传给了建文帝朱允炆。后太祖四子朱棣发动政变,皇位再次易主。在建文帝登基后,徐辉祖曾建议其除掉朱棣,可是意见却未被采纳,终于致使最后朱棣政变,建文帝下台。让人意外的是,此人死忠建文帝。朱棣登基后,对于徐辉祖这个一直建议建文帝将自己欲除之而绝后患的徐辉祖,只是将其囚禁,剥夺了兵权,却并没有杀他。虽然徐辉祖至死忠于建文帝,一直到死,都没有为朱棣所用。但朱棣却没有杀他,其中原因何在呢?

太祖一生之中,有二十几个子嗣。其中有四个是马皇后所生,乃太祖嫡子。早在其登基初期就立了长子朱标为太子。另有次子朱樉,三子朱棡,四子朱棣。分别被封为‘秦王,晋王,燕王’。长子朱标虽然得到了太祖的认可,怎奈天妒英才,还在他盛年之时,就早早的撒手西去。让太祖好不伤心。于是又把希望寄托在了他所中意的儿子的儿子身上,就是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这不禁让其他的皇子们心中生出了不满。

太祖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顺理成章,继成了皇位,年号建文。建文元年,太祖忌日,燕王朱棣派儿子进京祭拜。当时大臣徐辉祖已看出朱棣的野心,遂想除之以绝后患。所以便建议建文帝将朱棣的两个儿子留在京城,以防备朱棣一但政变,做为谈判的筹码。可是却未被建文帝釆纳。

建文元年,建文帝为了自己帝位的牢固,决定“削番”。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个决定正好给了早有野心的朱棣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发动了政变。朱棣声称,建文帝之所以决定“削番”,乃是听了身边小人的谗言。是一场灾难的降临。于是打出了“奉天靖难”的旗号,堂而皇之的发动了政变。

在和朱棣的争战中,建文帝重用了李景隆。可让建文帝失望的是,李景隆庸碌无为,连连失利,终于在白河沟一战大败而逃。更让建文帝没有想到的是,在他最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为他护驾的,竟然是一直被他忽略的徐辉祖。徐辉祖在护得建文帝安全之后,再次带兵和朱棣展开了大战。可就在徐辉祖意气风发,想要重创朱棣之时,耳软的建文帝却再次听信了谗言,将徐辉祖从前线调回了京师。这让朱棣有了可乘之机,军队调整之后,一路南下,再无阻碍。终于顺利攻下了京城。

京城被破之后,徐辉祖并未放弃对建文帝的忠心,只是一个人去了祖先祠堂。朱棣登基之后,虽想劝降徐辉祖,但终究未能如愿。只得削去官职,但却没有杀他。因为徐辉祖的父亲徐达,在太祖创业时,曾立战功无数。因此而获太祖御赐免死三次。就算是他的后代,也有两次免死的机会。朱棣新帝登基,当然不会去自毁声誉。更何况徐辉祖还是他的大舅哥。如今朱允炆一败涂地,再无音讯。就算徐辉祖再怎么忠心,也没有可保之主啊。既然已经对他构不成威胁,这个顺水人情他当然是要献给他的徐皇后啦!

朱元璋为建文帝扫清障碍,除去开国功臣,为何不杀朱棣?

这个主要是因为朱元璋觉得没必要去杀了朱棣,而且那种情况下杀了朱棣可能会造成很多的麻烦,所以朱元璋就只杀了很多的开国功臣却没有杀朱棣。其实本来朱元璋是没必要去杀那么多的开国功臣的,只是后来太子朱标的突然离世让朱元璋为自己的小孙子朱允炆担忧了起来。为了铲除可能会对朱允炆产生威胁的那些人,朱元璋便大肆的去制裁开国功臣了,只是由于很多现实的原因,朱元璋做不到对朱棣下手。

第一个原因就是朱棣是朱元璋的亲儿子,朱元璋下不去手。俗话说虎毒不食子,纵使朱元璋再怎么心狠手辣,你也只是对待那些和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开国功臣才能做出来。而朱棣不仅是朱元璋的亲儿子,而且还是在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出生了,自小就跟着朱元璋受了很多的罪。再加上那时候大儿子、二儿子、三儿子都死了,所以朱元璋更加的珍惜老四朱棣。

第二个原因就是朱元璋觉得朱棣不会谋反,所以他觉得没必要去杀掉朱棣。虽然朱棣打仗是一把好手,但是面对朱元璋的时候朱棣还是显得非常害怕的,朱元璋把朱棣拿捏的死死的。再加上那时候朱棣在北方镇守,很多的武将都被朱元璋给杀了,再把朱棣给杀了的话那北方就没有合适的将领去镇守了,对朱元璋的江山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第三个原因就是如果朱元璋真的杀了朱棣,那会给朱元璋造成很大的麻烦。毕竟朱棣那时候表现的非常老实,如果朱元璋连这么老实的儿子都杀了,那朱元璋其他的儿子肯定都会感到不安,甚至会联合起来对方朱元璋。再一个就是朱元璋把开国功臣和有本事的儿子都杀了,那以后也就没人敢给朱允炆帮忙了。

朱棣夺取皇位之后为何要没杀建文帝的儿子,而是将他囚禁?

之前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讲到,历史记录了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夺取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皇位之后,建文帝两个儿子的下场。其中长子朱文奎(曾经被封为太子)在朱棣攻入南京时失踪。次子朱文圭便是著名的“建庶人”了,他曾经被囚禁在中都广安宫长达56年之久,后来被明英宗朱祁镇释放。

朱祁镇之所以对“建庶人”产生恻隐之心,就是因为朱祁镇本人也有过被软禁的经历——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大军俘虏,随后,他的弟弟郕王朱祁钰被大臣拥立为新君,是为景泰帝。朱祁镇就这么被遥尊为太上皇了。没想到,后来瓦剌又把朱祁镇释放回来,景泰帝当然不会把好不容易得到手的皇位再让出来,为了消除太上皇对自己的威胁,他便把朱祁镇软禁在了南宫,这一关就是七年。

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石亨等人发动了“夺门之变”,再次拥立朱祁镇为帝,突破樊笼的朱祁镇复辟之后却做了一件让大臣们都反对的事——他释放了“建庶人”。建庶人朱文圭被软禁之时还是一个不到两岁的孩子,他被关押的五十六年间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都已经相继去世,此时他也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了。但是朱文圭在被关押期间,完全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他甚至连话都说不全!

新生怜悯的明英宗决定将他释放,此事当然遭到很多大臣的反对——毕竟明成祖的皇位来路不正啊,建庶人万一被人拥立为皇帝怎么办?朱祁镇却说:“有天命者,任自为之!”意思是如果建庶人真是天命所归,那就由他当皇帝吧!

建庶人被释放之后回到了凤阳老家,明英宗允许他“婚娶出入自便”,并且赐给他“阍者(即看门人)二十人,婢妾十余人”,被关押56年的建庶人终于得到了自由的生活,但这种生活没有持续几年,他便去世了。

历史上的朱棣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为何对儿子毫无办法?

古代的每个朝代的开创都少不了浴血战场的开过功臣们,包括唐、宋、元、明、清等。明太祖朱元璋在建明国之后为了稳固政权,开始寻找筹划诛杀大将,不过徐达是其中的另类,因为明太祖朱元璋以前和他情同手足,而且在登基之后徐达对他表现得毕恭毕敬的,没有任何一丝开国功臣的骄傲之色。于是朱元璋封他为魏国公,并任命右丞相、太傅等重要的职位给他。

到了洪武十八年(1385年),年仅54岁的魏国公徐达因为长期劳累,而且在战场上积累了太多的旧疾,最终死去。当时明太祖十分伤心,还特意追封他为中山王,并承诺要让他的三代子孙世袭爵位。在徐达死后,他的大儿子徐辉祖世袭,徐辉祖小时候在父亲的精忠报国教育下也是一位忠臣、悍将。

其实徐辉祖原名是在允恭,不过因为当时建文帝朱允炆也有个“允”字,所以改名为“辉祖”。这个徐辉祖从小就习武,在徐达的栽培下已经是独当一面的将领了,他在成年之后就开始带兵演练,为日后可能发生的战争做准备。建文帝朱允炆十分信任他,在登基之后还让他当太子太傅,他对建文帝也是忠心耿耿。

不过建文帝这个人心慈手软,建文元年(1399年)4月份是明太祖忌日,明成祖朱棣让自己的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入京祭祖。在当时徐辉祖已经察觉到了燕王图谋不轨,恐怕会谋反篡位,于是进言希望能够将他们抓起来,让朱棣不敢轻易动手。可惜的是,朱允炆却听信了文官的道德说辞,认为这样做有违伦理,是个不明智的行为,所以放走了他们,在日后追悔莫及。

建文帝朱允炆是个不善用人的皇帝,被朝廷的一帮腐儒文官左右了意见,没有主见。在靖难之役彻底爆发的时候他让徐辉祖跟随长兴侯耿炳文一起去对抗燕军,因为长途跋涉连日操劳,初次碰面的时候就打了败仗,这个时候朝廷文官以为耿炳文没有能力,于是建议更换大将为曹国公李景隆,可是这个李景隆压根不会带兵打仗,就是去给燕军送人头的。

建文三年4月他被派去营救李景隆,最后成功的救下了他。到了次年正月他又带兵到齐眉山与燕军交战,初战高捷,并把敌方大将给斩杀马下,本来这样下去可以团灭燕军。可是建文帝又听信朝廷文官,认为皇城没有徐祖辉把守很危险,于是下令让他回来,齐眉山没有他的指挥,最终反遭团灭,燕军一路攻破京城。

1402年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后因徐祖辉誓死不愿意承认其帝位,所以将其抓到牢里,在牢期间朱棣亲自前来规劝他投降,可是吃了一鼻子灰。心狠手辣的朱棣本来想杀了他算了,可是却因为他的两个特殊身份而迟迟没有决定:

第一个身份是皇后的弟弟,杀了他皇后肯定跟他一哭二闹三上吊;第二个身份是开国功臣徐达的大儿子,杀了他恐怕其他开国功臣后代会造反,在古代的时候开国功臣基本都有拥护的军队,徐达也不例外,朱棣担心军队造反。最后无奈之下只好把他放回去软禁起来,并将爵位和俸禄都给去掉了。

被软禁之后徐辉祖天天借酒浇愁,最后在永乐五年40岁的时候悲愤而死。看到他死了之后,朱棣假仁假义将他的爵位恢复,并让他的儿子徐钦世袭。每天要对着杀父仇人毕恭毕敬,徐钦当然不乐意了,在永乐十九年辞官被朱棣削为民,一直到了明仁宗登基之后才恢复了爵位。

魏国公徐辉祖为什么不帮燕王

徐辉祖为什么不帮朱棣
?

1.徐辉祖不帮朱棣,是因为朱棣是一个夺权之人,不是朱元璋名正言顺的皇帝继承之人。 魏国公徐辉祖是明朝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的儿子,其个人能力堪称明朝勋贵子弟中的第一人。在靖难之役中,朱棣受到了明朝军队的攻击,也给燕军造成了巨大的杀伤,使得燕军多名大将战死,也让朱棣损失惨重。而这一切几乎都是徐辉祖的功劳。

2.因为徐辉祖受朱元璋恩惠,他也是极其拥护朱元璋的,所以朱元璋选择的皇帝朱允炆也是他要拥护的对象。之所以不帮助朱棣,原因很简单,就是朱棣不是朱元璋选择的皇帝,而是一个谋权篡位之人。虽然一直帮助朱允炆,但他却不受建文帝朱允炆的信任,多次被调离战场,也让明军丧失了取胜的机会。

朱棣为什么不杀了徐辉祖?
因为徐辉祖是元勋之后,并且还有国舅之尊,朱棣在思考后没有杀他,而是将他“竟从宽典,止勒归私第,革其禄米而已”。永乐五年,徐辉祖在幽禁中去世,朱棣不忍徐达无后,遂令徐辉祖的儿子徐钦继承魏国公爵位,此后,魏国公爵位一直传承,直到南明弘光元年十一代魏国公徐文爵归降清廷而止。

徐辉祖是谁?
徐辉祖,原名徐允恭,是明代开国大将徐达的长子。徐达是明太祖朱元璋宠信的忠臣,并且在明朝开国的过程中履立功勋,深受朱元璋信任,身为徐达长子的徐辉祖,也有着很高的地位。因为他和朱元璋嫡长孙朱允炆的名字中都有一个“允”字,为了避讳,特意改掉自己的名字,而徐辉祖一名,也是朱元璋赐给他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05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