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关羽斩颜良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有道是“乱世出英雄”,在群雄逐鹿的三国时期便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期,除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军师们,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便是三国时期的猛将们了。比如说吕布、赵云、张飞、马超、关羽都是战场上以一当百的猛将,其中关羽在历史上更是有“武圣”之称。
关羽的出身很低,他原本是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因为早些年在家乡失手杀了人,为了避难关羽流落到了幽州涿郡,以卖枣为生,日子过得很是清苦。
到了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了,关羽结识了刘备和张飞,三人的性格极为相投,又同有救国之志,自然是一拍即合,三人的感情好到了在一张床上同寝的地步。
后来因为扑灭黄巾军的战争有功,刘备被敕封了平原相,便任命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不过黄巾起义之后伴随而来的又是董卓乱政,注定了兄弟三人要投身到乱世当中。
在关羽跟随刘备东征西讨的过程中,可谓是打败了不计其数的名将。但是要说关羽最为著名的战绩还是在投身曹操帐下时,斩颜良诛文丑的事迹。刘备和关羽在战争中被冲散后,关羽暂投到了曹操帐下。
曹操对关羽极为的欣赏,食肉先盛关羽,连赤兔宝马都毫吝啬的赐给关羽。关羽是一个极重情义的人,一心挂念着大哥刘备的安危,一面又想在战场上立功报答曹操,在公元200年2月袁绍进军黎阳,派大将颜良进围白马,关羽迎来了建功的机会。
颜良是袁绍部下的武将,与文丑一起作为袁绍军队的勇将而闻名。曹操麾下的战将上前应战皆不敌,最后只能让关羽出马,这段历史在小说《三国演义》和正史《三国志》中皆有记载。
《三国演义》中是这么写的:“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羽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
《三国演义》中写的是关羽仗着自己的赤兔马跑的快,所以在颜良还没有说完话,关羽就到了跟前,最后一刀就结果了颜良,多少有“偷袭”的成分在其中。
都说《三国演义》夸张了关羽的武艺,但是在斩颜良这段历史中,《三国志》记载的要可怕的多。《三国志》卷三十六 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记载:“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
这是什么概念呢?关羽远远望见了颜良的旗帜和车盖,然后于“万众”之中刺杀了颜良,并且将颜良的首级都给割了下来带回了营中,最后袁绍的诸多将领没有一个人可以抵挡的,此情此情不正是“千军万马之中取敌将首级”吗?
正因为有了《三国志》这段记载,人们对于关羽的武艺才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关羽既然能被称之为“武圣”自然是有一定根据的。对此你怎么看呢?
在真实的历史上,演义里关羽的故事只有斩颜良和水淹七军两个是真实的。关羽是《三国演义》里的一个重要角色,其中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等故事都为人们所知。但是实际上,华雄不过是胡轸手下一个部将,是被孙坚所杀,而文丑是在延津之战时中了曹操的计,被曹军击败,乱军之中战死,过五关斩六将更是虚构,关羽和张飞古城相会是所杀的蔡阳,实际上是被刘备击败以后斩杀。
《三国演义》毕竟只是小说,罗贯中为了丰满一个人物形象,进行一定的夸大和艺术加工其实也挺正常的。不过关羽虽然只有斩颜良和水淹七军两个故事是真的,但是这两战的含金量很高,可以说正史上关羽的形象一点不比演义中逊色。
正史中的斩颜良和演义上不同,关羽并非是靠马快突袭对方,而是直接冲阵,击破袁军众将的阻拦,将颜良刺死,然后斩首而回。这是《三国志》里唯一一个以对方主将为目标发起攻击,并成功将对方杀死的战例。
而水淹七军关羽更是先后击败了曹仁、于禁两个曹操主力军团,威震华夏,逼得曹操差点迁都。曹仁和于禁都是曹操手下的得力干将,曹仁曾经在江陵和周瑜激战差不多一年,互有胜负,后来因为后路被刘备、关羽切断才不得不撤军。而于禁是曹操手下外姓大将的第一人,五子良将之首。关羽能击败他们两人并不简单。
关羽能冲阵杀死颜良显示了他的武艺出众,而水淹七军则表明他的统帅能力也很强。所以正史上虽然关羽没有演义里那么多的故事,但是能力还是很强的。
喜欢的朋友欢迎点赞,关注小编,每日分享历史知识,历史趣事,历史见闻。
了解三国历史的朋友们想必都知道,关羽的实际战力一直是备受争议的,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关羽一回合斩杀颜良这一战。为什么说有争议呢。我们可以通过武将之间的对比来说明。
我们先看一下三位与关羽战斗过的猛将,以衡量关羽的实际战斗力。首先看纪灵:纪灵是一位山东大汉,擅使一把50多斤重的三尖刀。从这个重量我们就可以看出纪灵是一个力量巨大的猛将。在刘备和关羽去讨袁术的时候,纪灵带兵抵抗。于是,关羽和纪灵发生了大战,而且结果非常出人意料:两人大战三十回合,竟然打成了平手,谁也没能斩杀对方。要知道关羽擅长速战速决,但是三十回合下来竟然没有将纪灵打败,这说明纪灵还是很厉害的。
第二位是庞德。根据综合战绩来看,庞德的战斗力是在纪灵之上的。庞德这一生最著名的战绩就是与关羽发生的大战。当时关羽围困樊城,庞德领兵来救。双方交战,大战一百回合后,庞德不仅能和关羽战平,而且丝毫没有败像。于是双方约定再战,又战五十个回合之后,还是没有分出胜负。这时庞德做了一件非常聪明的事,可以说这件事就是关羽失败命运的开始。大家都知道,关羽擅使拖刀计,即拖着刀假装败走引对手来追,等对手追近的时候,回身一刀将对方斩杀。这颇有点像回马枪。但是这次,庞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起了关羽的拖刀计,假装败走,而拖刀计专家关羽竟然没有防备,兴冲冲的去追庞德,导致庞德得到机会,拉弓射箭,射中关羽的左臂。这对关羽来讲实在是一次耻辱的失败,而手臂的负伤也间接导致了他最后的兵败被俘。
第三位是大器晚成的黄忠。黄将军与关羽战于长沙,两人先后大战了三场。第一场一百回合,最终平手;第二场打到五十回合的时候,关羽想用拖刀计,假装败走。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黄忠在要追击的时候马失前蹄摔落马下,关羽的计谋未成。这也可以认为是一次平手。第三场较量了三十回合以后,黄忠也开动脑筋使诈,假装败逃,而关羽追击时被黄忠冷箭射中头盔,险些受伤。三场下来,双方苦战一百八十回合,还都使出了诈败诱敌的计谋,但最终还是打成平手。
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关羽和以上三人分别大战几十回合甚至一百多回合都没能斩杀对方,但是为什么他却能一个回合就把颜良给斩了呢?难道是因为颜良战斗力很弱?事实并非如此。颜良其实是一个战斗力很强的大将,曾经在一两个回合之内就斩杀了吕布麾下的猛将宋宪和魏续等。当然最能说明颜良战斗力的还是徐晃。徐晃是曹操的爱将之一,被曹操认作当世之周亚夫。但是徐晃和颜良交手的时候仅仅二十个回合,就被颜良打败。而在后来的樊城之战时,徐晃也曾和关羽交战过。双方大战八十回合,最终左臂受伤的关羽战败。虽然徐晃的这次取胜和关羽受伤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能和关羽战八十回合并取胜,这怎么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战绩。这样一对比我们就可以发现,颜良既然能够在二十回合内打败能与关羽一战的的徐晃,那么他就算是打不过关羽,也不至于完全没有招架之力,一回合就被斩杀。那么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要破解这个谜团需要靠一个细节,那就是:当关羽冲向颜良的时候,颜良并没有举刀迎战,而是想与关羽搭话,似乎是想问他什么东西。而关羽则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冲上来一刀把颜良给斩了。那么,颜良为什么不举刀应战呢?他想问关羽什么呢?
在原本《三国演义》中没有交代,但是在嘉靖版本的《三国演义》中却提到了两个关键的细节:一是在开战之前,当时身在袁绍大营的刘备曾偷偷见过颜良,并向他描述了关羽的相貌特征,希望他见到关羽以后,让关羽来找自己。所以当颜良看到关羽过来时,肯定是想问一下他是不是刘备二弟;再者,在关羽死后普净曾经念叨,说在白马的时候颜回根本就没把你关羽当敌人,没打算跟你打,但你却二话不说将他斩杀,颜良的冤魂定会恨你!
综合以上细节可以看到,作为当时河北地区的第一猛将,颜良是不可能一回合就被关羽斩杀的。颜良之所以那么轻易地死在关羽的手里,是因为他没有把关羽当敌人,甚至是把他当成朋友。而关羽对颜良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令人不耻。好好的一个猛将,就这样昙花一现,着实叫人惋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05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