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北伐成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公元1368年,明朝以中国古代史上唯一一次的北伐成功而霸气开国,明太祖朱元璋可谓是打破了北伐不能成功的魔咒。
纵观中国古代史,北伐的次数很多,但是明朝是唯一一次北伐成功的。
而跳出古代史范围,也就是近代的民国北伐成功了。民国的北伐以常凯申为总司令,时间为1926年至1928年,虽然北伐表面上看是成功了,但只是形式上的统一,当时国内依旧有不少军阀割据,严格来说,并不像明朝北伐成功的那般彻底。
那么为什么除了明朝之外,历朝历代再没有朝代北伐成功呢,今天宋安之来说说。
明朝之所以可以北伐成功,有着各方面的原因,并非是一个两个原因的。
其实说起来明朝之所以可以成为唯一一个北伐成功的朝代,也是有着一定机缘巧合的,或者说跟当时的局势有关。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朱元璋在崛起过程中,从统一江南,再到北伐,元朝内部就一直不停的内乱,而且以内乱为先,给了朱元璋发展壮大,乃至颠覆元朝统治的时间和机会。
二是因为元朝在全国养马的关系,无形中方便朱元璋的部队找到好的,并且数量足够多的战马。
而正是有着这样有利的局势,所以朱元璋北伐是事半功倍,有着很大的优势。
我们再看看,古代最接近北伐成功的宋武帝刘裕北伐,刘裕这个人跟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相比,不说政治能力,军事能力是相当之强,跟谁比都毫不逊色。
刘裕的两次北伐,是灭掉南燕和后秦两个政权,还大破北魏,一举收复了山东,河南,关中等地,甚至连洛阳和长安两都都光复了,距离北伐成功其实已经很接近了。
但是刘裕没有成为大一统政权开国皇帝的命,在刘裕打下长安以后,史书记载:“裕欲留长安经略西北,而诸将佐皆久役思归,多不欲留。会穆之卒,裕以根本无托,遂决意东还”。也就是说他想以关中之地来发展,继续扩大疆域,但是手下将领思乡,不愿意长期待在这里,加之坐镇大后方的心腹刘穆之病逝,刘裕担心后院起火只能班师回朝,因为安排不当,最后没有巩固了北伐的成果,所以一年以后长安等地得而复失。
如果刘裕的大后方很是稳固,对手也是内乱为主,那么他真的可以提前快一千年实现第一次北伐成功,并且大一统的,可惜他没遇到那样有利的局势。
当然明朝北伐之所以可以成功,还与中国历史上南北发展有关系。
其实在古代南方压根不像今天这么发达,多是没有开放之地。像三国魏蜀吴,为什么蜀汉和孙吴看地图来说并不小,但是还要合起来对付曹魏政权呢,有一个原因就是,看似他们的疆域不小,但南方开发的程度并不高,而且是越往南控制力越小,不然怎么会有诸葛亮七擒孟获之事呢。
而自西晋灭亡以后,宗室南渡建立东晋,第一次衣冠南渡开始,南方才是真正的被开发起来。
到了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第三次衣冠南渡建立南宋,南方历经三次衣冠南渡,开发的可以说是很彻底了。原来北方的经济、军事实力都碾压南方,但三次衣冠南渡以后,别的不说,南方的经济是彻底碾压了北方,成为了经济中心。
而战争不只是靠冲锋陷阵,还拼的是后勤等综合能力,朱元璋统一江南以后才北伐的元朝,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这也是他成功的一大因素。
在明太祖朱元璋以前,南方可没有开发的这么彻底,并没有那么强大的经济实力,所以在南方偏安一隅的割据政权,在综合实力这点上,面对北方可谓是先天不足,所以北伐自然是难度系数很高。
最后个人认为还有一个原因,历史上之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是唯一一个北伐成功的朝代,有个重要原因在于自北而南的统一,相对于北伐太容易了。
我们可以翻翻历史,基本上不论哪朝哪代,南方的割据政权,只要丢了长江天险,就意味着离灭亡不远了。
可以说北方南下统一中国,只要越过长江天险,打下长江中下游区域,那么就等于是一锤定音了,统一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而反观北伐,就没那么容易,诸如刘裕北伐,一度都收复了洛阳、长安两都,夺取了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结果还不是照样没有以此迅速一统天下,如果换成南下,夺取了长江中下游的话,那么统一的肯定的。
总结来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之所以可以成为唯一一个成功北伐的朝代,原因是复杂的,有着局势有利于北伐的因素,有着南方自三次衣冠南渡得到彻底开发,可以为北伐提供坚实基础的因素,还有着其他各种各样的因素,本文也是不可能一一说清楚的,只能大概说几点,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不一样的视角。
一、创造了我国历史上官方空前绝后的一次大航海,郑和下西洋。郑和是举世闻名的伟大航海家,从一四零五年起的二十八年间,受永乐派遣,他曾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远达红海与非洲东海岸,遍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高超智慧和非凡勇气,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二、营建了我们封建历史上最有价值,最具智慧和最能代表中国汉文化的皇城,北京城,如果不是永乐,北京现在也只不过是一座很普通的城市,如果不是永乐,中国的汉文化就少了一座最有价值的丰碑。北京故宫是大明王朝的皇宫,是明朝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就是后来满清统治者入关后,也不由不惊叹明朝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自甘无法超越、望尘莫及才加以继续利用。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数百年来,散发着古老而威严的光芒。
三、朱棣在文治上也颇有建树,《永乐大典》的编纂就足以证明。《永乐大典》是解缙等人组织编修的,被誉为古代类书之冠。全书包括天文、地理、人伦、国统、道德、政治制度、名物、奇闻异见以及日、月、星、雨、风、云、霜、露、山海和江河等均随字收载。它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丰富而可贵的资料。
四、明成祖五次亲征蒙古,?水无常行,兵无常势,能因敌变化取胜者,得势者也? 明永乐八年至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朱棣五次御驾亲征漠北蒙古诸部,其气魄为历代帝王所罕见。经过五次亲征蒙古,有效地打击了蒙古贵族势力的侵扰破坏,保障了各民族的安宁,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一步巩固了中央政权的统治地位。
综上所述,朱棣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大手笔皇帝之一。他继承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诸多英明政策,战而不乱、开而不禁,保持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稳定。这位把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修复秦长城、扩建大运河、建造紫禁城、编纂《永乐大典》、爱好天文的皇帝,登高望远,看到了蔚蓝色波光的诱惑,遂出台一系列发展造船工业、海上运输和对外贸易的政策,由此,中华文明的脚步迅速从陆路向海上拓展
中国历代王朝统一的方向大多都是自北向南,自南向北的也有但是以失败居多。在这里我们讲一下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北伐——徐达北伐。这场战役也是战略决策与战争经过基本吻合的经典之战,值得我们借鉴和研究。
公元1367年,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任命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率领25万人北伐。在此后两年之内,明军和元军经过山东和河南之战、大都之战、山西之战等一系列战役将元军彻底赶出中原。这是自北宋灭亡之后,汉人政权第一次进入中原,让人自豪不已。这场战役大体上结束了元朝在中原的统治,使明朝的疆域大大扩展。
朱元璋的战略策划是北伐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此之前常遇春等人提出直接拿下大都等战略都被朱元璋否定。他根据元朝在各地的兵力部署和军事实力制定了先取山东,再下河南和潼关,最后攻取大都的战略。而徐达也大体按照朱元璋的战略规划执行,所以说此战是战略决策和战争经过基本吻合的经典之战。
对于北伐朱元璋相当重视,几乎是倾全国之兵。他自己更是坐镇汴梁统筹全局,直到徐达拿下元大都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在北伐中,最轻松的要数大都之战了。忽必烈营造的元大都,可谓牢不可破。如果元顺帝能够凭城固守,坚持两三个月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是他却带着自己的大臣和后妃仓皇而逃,徐达攻下元大都可谓兵不血刃。想想当年蒙古铁骑是何等的厉害,但是到了此时却是这样真的让人叹息不已。攻下元大都就意味着北伐成功了一大半,在此后的战役中,明军真的是摧枯拉朽统一了长城以内的所有地方。
纵观徐达北伐的整个战役进程,我们不得不佩服朱元璋的战略决策。试想一下,如果太平军能够借鉴朱元璋的北伐战略,那么这结果可能就是另一种情况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04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