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1,姜维,诸葛亮的衣钵继承者,号称“天水麒麟儿”“幼麟”,27岁被诸葛亮用计收服!姜维文武双全,“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说的就是他!但是他刚愎自用,不顾费祎劝阻,不顾蜀汉国力空虚,为完成诸葛亮遗愿,大举北伐,因黄皓专权,功败垂成!263年司马昭灭蜀,姜维打算利用魏国名将钟会的计谋恢复蜀汉政权,没想到计划泄露,魏将胡烈的儿子胡渊得知钟会谋反想要杀掉成都的魏将,带兵闯入成都,姜维和钟会被杀!
2黄崇,蜀汉名将黄权的儿子,在夷陵之战时退路被切断,不得已投降曹魏,后来复归蜀汉!公元263年,司马昭南下灭蜀!黄崇跟随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抵御魏国天才大将邓艾!没想到诸葛瞻连老爹十分之一的军事才能都没有,犹豫不决,不听黄崇劝阻,一意孤行,战死绵竹,黄崇一并死于乱军之中!
3,李球,蜀汉大将李恢的侄子!和黄崇一样,跟随诸葛瞻抵御邓艾,也是被诸葛瞻坑了,李球苦苦劝告诸葛瞻占据险要地段,和黄崇的建议一样,无奈诸葛瞻不听,无奈之下硬战,战死沙场!
4,张遵,他的名字很生疏,但是他爷爷大家都知道,张飞!这位也是被诸葛瞻坑到茄子地里去了!邓艾从阴平直插成都,张遵奉命死守绵竹,结果诸葛瞻战死绵竹,诸葛瞻的儿子一并战死,小张孤军奋战,战死!
5,诸葛瞻,是刘禅的驸马,没有老爹诸葛亮的能耐,坑了老爹一世英名,坑了亲儿子,坑了部下三员大将!不听部下良言,最终战死绵竹!时年37岁!
6,诸葛尚,诸葛瞻的儿子,诸葛亮孙子,和老爹一块战死绵竹,也是被爹坑惨了,死的时候才19岁!
7,赵广,父亲是大名鼎鼎的蜀汉常胜将军赵云,他是赵云的次子!哥哥是赵统!赵广跟随姜维征战沙场,封为牙门将军!263年,司马昭灭蜀,赵广为掩护姜维,战死沓中!
8,傅佥,傅肜之子!文武双全,司马昭灭蜀时,傅佥驻守阳安关,没想到被蒋舒出卖,被胡烈趁机攻城,傅佥死战不投降,血战而死,足以把刘阿斗那张虚伪的胖脸打的啪啪响!
9,蒋斌,诸葛亮丞相职位的继承人蒋琬的儿子!虎父无犬子,蒋斌5000人马愣是将钟会的1万人马挡了回去!颇有当年白耳兵统帅陈到的作风!可惜,后主刘禅投降,蒋斌被迫放下武器投降钟会,和姜维一样,死于成都之乱!
10,柳隐,是10大将军里面唯一善终的人!早期跟随姜维北伐!冲锋陷阵,司马昭灭蜀时,死活攻不下柳隐的黄金城,结果得到刘禅的命令,全部放下武器,全军投降,此时的柳隐,已经70岁了!
其他八人分别是:张翼、黄崇、李球、张遵、诸葛瞻父子、傅佥和赵广。这些人都是在战争中阵亡的,也成就了他们为蜀汉生为蜀汉死的使命。
第八,赵广
他是赵云的儿子,曾和姜维一同抵御邓艾讨伐蜀国。之后姜维和魏军交战,蜀国打不过敌军只得退守剑阁,但这一战也让赵广失去了性命。
第七,傅佥
他是忠烈之后,很受重用。钟会邓艾两个人伐蜀的时候,傅佥和蒋舒防守阳安关。后来魏军攻打阳安关,蒋舒带兵投靠了魏军,魏军就趁着这个时候猛攻,而傅佥带领剩下的人马全部战死。
第五六,诸葛瞻父子
诸葛亮一生为蜀国效力,他的结局是病死的。但他的儿子诸葛瞻和孙子诸葛尚的结局比他凄惨得多,都死在了战场上。
第四,张遵
他是张飞的孙子,邓艾入蜀之后,他曾经随诸葛瞻一同抵御魏军。后来诸葛瞻战死,他依然指挥士兵对战魏军,最终力战而死。
第三,李球
他是李恢之侄,和诸葛瞻提议分兵出城守住重要隘口,却没有被采纳。当魏兵打到城下,他随诸葛瞻一同抗敌,不幸战死。
第二,黄崇
他是黄权之子,有勇有谋。在诸葛瞻战败退守绵竹,黄崇知道此战结局注定,可依然激励士兵杀敌,在和魏军的交手中被杀。
第一,张翼
他是蜀汉后期的大将,也一直反对姜维北伐,后来刘禅投降,他就随着姜维一同投降于钟会。他对蜀汉非常忠心,想着如何复国,后来参与了姜维的复国计划,失败后被杀死。
公元263年8月,掌握魏国大权的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汉将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作为一场灭国之战,魏灭蜀之战自然带来了非常大的伤亡。尤其是蜀汉一方,多位将领在蜀汉灭亡之际战死沙场。其中,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就在绵竹之战中阵亡。
彼时,邓艾率领大军偷渡阴平,成功进入到蜀汉腹地,诸葛瞻率领长子诸葛尚、将军张遵、李球、黄崇等人防御绵竹(今四川省德阳市一带)。不听黄崇速占险要的建议,坐失兵机,出城与邓艾决战,兵败被杀,绵竹失守。在此背景下,后主刘禅出降,蜀国灭亡。那么,问题来了,蜀汉灭亡之际,除了诸葛瞻、诸葛尚父子,还有哪些蜀国将领战死沙场?
张遵、黄崇、李球
在绵竹之战中,不仅诸葛瞻、诸葛尚父子战死沙场,还有多位名将的后代也阵亡。其中,张遵是蜀汉五虎上将张飞的孙子,黄崇是黄权之子,李球是蜀汉将领,建宁太守李恢侄子。由此,在绵竹之战中,蜀汉无疑出动了最后的精锐力量,也即这些名将的后人,都为守护蜀汉而壮烈牺牲了。等到绵竹之战后,邓艾大军兵临成都,后主刘禅在谯周等人的劝说下放弃了抵抗。
赵广
赵广是赵云的后人。根据陈寿在《三国志·蜀书六·赵云传》中的记载:“次子广,牙门将,随姜维沓中,临陈战死。”在魏灭蜀之战开始时,姜维一开始驻军沓中,并且遭到了邓艾等曹魏大军的进攻。此战,虽然姜维成功突围,回到剑阁一带防守钟会,但是,赵云的次子赵广,则在这场战役中牺牲了。对此,在笔者看来,很可能是为了姜维的主力能够顺利撤回蜀地,赵广为了殿后而付出生命。毕竟,作为赵云的儿子,赵广自然不希望看着父辈们一手建立的蜀汉毁于一旦。
傅佥
傅佥(约220年—263年),义阳(治今湖北枣阳)人,傅肜之子,蜀汉后期名将。傅佥官至关中都督。魏国攻伐蜀汉时,傅佥和蒋舒防守阳安关,兵败战死。也即为了阻挡钟会大军突破汉中防线,傅佥付出了性命,在傅佥阵亡后,钟会大军成功攻破阳安关,朝着剑阁一带进军。值得注意的是,就傅佥的父亲傅肜,则是在夷陵之战中为了保护刘备撤退,才阵亡的。
以上这些将领都是在魏灭蜀之战中阵亡的蜀国将领,还有一些将领,则是在蜀汉后主刘禅投降后被杀的。
姜维
在魏灭蜀之战中,姜维率领大军退守剑阁,以此挡住了曹魏大将钟会所率领的大军。蜀汉灭亡后,姜维向钟会投降,姜维知道钟会有谋反之心,于是劝说钟会设法杀害曹魏将领,钟会一方面陷害邓艾,一方面准备起兵造反,但是,因为事情败露,不仅钟会被杀,姜维也被乱兵所杀。对此,在笔者看来,姜维可以说是为蜀汉倾其所有,竭尽所能。
张翼、蒋显
在三国时期,张翼历任蜀汉梓潼、广汉、蜀郡三郡太守,出任庲降都督,后随诸葛亮和姜维北伐,官至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初封关内侯,进爵都亭侯。在钟会、姜维策动的兵变失败后,张翼、蒋显等人也被杀害。值得注意的是,蒋显(?
—
264),荆州零陵湘乡(今湖南湘乡)人,是蜀汉大司马蒋琬的次子。彼时,蜀汉后主刘禅派蒋显到姜维军中,让姜维放弃抵抗。于是,留在军中的蒋显,最后也被乱兵所杀了。
将军的名字不清楚,不过有君主的名字。。。而且,这个国家的历史记载的并不详细。。。
蜀国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蜀族在现今四川建立的国家,后被秦国所灭。
蜀族是先秦时期一个不同于华夏族群的古老民族。“蜀”字最早发现于商代的甲骨文中,据记载武王伐纣时蜀人曾经相助。但关于蜀国的历史在先秦文献中一直没有详细记载,直到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蜀志》中才记载了关于蜀国的历史和传说。
古蜀人先祖为蜀山氏,有观点认为:蜀山氏与蚕丛氏是从岷江上游兴起的,是古羌人的一个分支。蜀国不只拥有单独一个王朝,在秦灭蜀之前,蜀分别由蚕丛氏、柏灌氏、鱼凫氏、开明氏诸族统领。开明五世之前,蜀国的都城建于郫邑(即今天的成都郫县)。到了开明九世建都于成都。开明十二世时“五丁力士”开辟了石牛道,打通了从蜀至秦的信道。公元前316年秦惠王在位时秦国灭掉了蜀国,蜀地从此成为秦国的粮仓,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秦灭蜀后,蜀人残部一支在王子安阳王带领下辗转南迁,最后到达交趾,在现今越南北部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并持续了一百多年。
君主
蚕丛氏(蚕丛王朝)
柏灌氏(柏灌王朝)
鱼凫氏(鱼凫王朝)
杜宇(号,望帝。他所建立的王朝只有他一位君主,他最后把君主位置禅让给鳖灵)
鳖灵(号,丛帝。建立开明王朝,成为开明王朝第一代君主)
卢保(开明二世)
开明王朝共历十二位君主。于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张仪,司马错等伐蜀,蜀灭。
据载,秦灭蜀,蜀一位王子(安阳王)南逃到交趾(今越南北部)建立了新的王朝。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04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