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死活不当官非要去种地,范蠡到底有多精明

众妙之门 2023-06-19 11:32:48

死活不当官非要去种地,范蠡到底有多精明

说到范蠡,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宛三户人,一生侍俸越王勾践二十年,最后在事业如日中天时却激流勇退了。那么,范蠡何以会有这样的举动呢?

范蠡是杰出的军事家,史上罕见的智士能臣,他不仅能预见到国家的将来,还能预见到自己的未来,所以,为了明哲保身,他很舍得放下一些东西,也因此,他能活到近百岁高龄,这跟他的机智分不开。

范蠡本身出身贫寒,但他聪明睿智,勤奋好学,年纪轻轻就学富五车,胸中极有韬略。但在当时的楚国,政治处于一片混乱之期,贵胄专权,人才并不为赏识,所以范蠡也没有出人头地。

敬王二十四年,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槜李之战,吴王阖闾阵亡,至此两国结下大仇,一直战乱不断,阖闾的儿子夫差为了给父亲报仇,与越国在夫椒大战,结果惨败,仅带领五千多兵马冲出重围,逃入会稽山。

这时候,范蠡看到了时机,于是弃楚投吴,为夫差献了一连串妙计,言夫差按这一计策行事,日后必有大成就。夫差深以为然,于是照做不误。

关于范蠡灭吴的最厉害的一个计策,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那就是“美人计”。范蠡在苎萝山浣纱河边找到美貌绝伦的千古佳人西施,动员她为越国献出自身,去到吴国作内应,以寻找时期灭了吴王。西施欣然应允,于是委身于吴王,与越国里应外合,最终一举歼灭吴国,帮助越王成就霸业。

越王勾践成功了,为他出谋画策的范蠡自然身份大增,被尊为上将军。但在越王设宴与全国一起欢庆的时候,范蠡却激流勇退了。

他来到齐国,隐姓埋名,带着儿子和下人们在海边住下,开荒种田,并发展副业,不过几年就积累了数千万身家。虽然范蠡有钱了,但他并没有忘记这些穷乡亲们,经常接济穷人,在当地拥有很高的声望。

于是,他又被齐王请入宫,赐官相国,不过三年后,范蠡再次辞官归隐。他深深明白,飞鸟尽,良弓藏,有些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如果他贪图高官厚禄的生活,那么下场未必会有善终,于是他宁愿当一个平民百姓。

当了平民百姓的范蠡也并不平凡,在他散尽家财的情况下,依然能寻到合适的商机,白手起家,用不了多久,又积累到千万身家。

从这几点不难看出,范蠡此人对于国事、家事的处理都十分睿智,对时机的寻找也十分敏锐,所以,范蠡能一直活到九十多岁高龄,这在历史上有名望的军师中,算是最有善终的一个人了。

其他那些著名的军师,最后无不是因为功高盖祖而被陷害或者早逝,独有范蠡,能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候全身而退,绝不贪图富贵,而他,也成为后世景仰的第一聪明人。

佐餐故事16:财神范蠡的故事(3):三散家财为商圣

第一次散财

范蠡和文种一起帮助越王勾践灭掉了吴国,并逐步称霸中原。

范蠡与文种自然成为越国最大的功臣,被尊为上将军,高官显位,荣华富贵,自不待言。就在这功成名就之时,范蠡却毅然向越王辞行,越王为了挽留范蠡,先是承诺富贵,继而威胁,然而范蠡最终还是辞掉了高官厚禄,将家产全部充公,离开了越国。这就是范蠡第一次散尽家财。

离开越国的范蠡,先是来到齐国,改名叫鸱(chī)夷(yí)子皮,他亲自率领家人在海边辛苦劳作,治理产业。他们垦荒种地生产粮食,还利用海边的渔业盐业资源,开展商业贸易。经过全家人辛勤劳作,只用了几年时间,就积累了数十万家产。

第二次散财

齐王听说了他的才干,便派人请他做齐国的宰相。而范蠡却喟然感叹道:“治家理财,有千金之富,又有宰相的官职找上门来,这些看似幸运的事情,对我这样的布衣百姓而言都是些不详的征兆啊”。

他归还了齐王的相印,邀来朋友乡人,把数十万的家财尽数分给他们,只留下些便于携带的珠玉,作为日后经商的资本。散尽家财后,他连夜走小道离开齐国。这是他第二次主动从事业的巅峰急流勇退。

第三次乃至多次散财

古文中的数字“三”,本就有泛指“多”之意。

离开齐国后,范蠡迁居到陶,再次改名换姓,自称朱公,人称陶朱公,在陶地他率领家人重新创业,不久便再次成为当地首富,财产远远超过在齐国的时候。据史书记载,在他从商的十九年中,几次积攒了数以千计的黄金。“天下言富者,皆称陶朱公”,达到了富可敌国的程度,为当时天下首富。

司马迁曾评论他是“富好行德”。他富裕之后,没有象其他有钱人那样购田地,建城堡,而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当周围的民众遇到灾害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钱财拿出来布施,亿万家产,一日荡尽。

但,这次散财之后不到几年光景,他再次积累起了万贯家产,速度之快,非世人所能及。而且,范蠡的善举并不止步,当灾害再出现的时候,他就再次把全部家产布施了,这样的布施一连有很多次。

为富且仁,所以被世人奉为财神!

Ps:

鸱夷子皮chī yí zǐ pí

所谓"鸱夷"者,盛酒之壶状器具也,是一种皮质的口袋,用时"尽日盛酒";不用时,可收起叠好,随身携带。是古代民间普遍使用的一种韧性很大的"酒囊"。直到宋代仍有此物,苏轼曾在诗中写道:"不持两鸱酒,肯借一车书?" 。"子皮"者,"皮子"也,"鸱夷子皮",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酒囊皮子"。

范蠡为何会用这么一个看似粗俗的名字呢?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鸱夷子皮虽然原指古代牛皮做的酒器,伸缩自如,即酒囊皮子,看似粗俗,实则蕴含能屈能伸,包罗万象、吞吐天地之意。范蠡的境界达到了"空"和"忘我",挥洒自如,姓名更是如此,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其胸襟之开阔,超凡脱俗!这是范蠡用此姓名的最重要原因。

第二层原因是便于在陌生之地生活、经商和发展,范蠡经营的主要是饲料、繁殖、销售牲畜的农牧业,雇用了大批劳动力,要和农夫、驭手、屠户、运夫等"下里巴人"打成一片,和当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事业的发展,用范蠡的大名,显得冷僻严肃。而用通俗幽默的"酒囊皮子"介绍自己,恐怕话一出口,对方就乐了,雇主和雇工之间的隔膜也就会冲破。一个"外来客"想在陶地治产经商,不放下架子入乡随俗,不和当地人融在一起,是寸步难行的。

第三点是"鸱夷子皮" 具有营销思想,这个名字本身就具有广告、品牌效应。当人们对看起来很好听的名字感到麻木时,对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俗名"更容易记住和关注,中国历代的商业名家,不少人采用了"王麻子"、"狗不理"等俗而又俗的"字号",如今"撒尿牛丸"、"傻子瓜子""酒鬼"也都是声名远播,他们是否受到"鸱夷子皮"的启发,在下不敢妄言。但只要想一想当今人们在开公司、办实体时总要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设计醒目徽标,就会明白范老先生在两千多年前为何更名易姓了。

还有种说法,

“鸱夷子皮”是为了表达范蠡对伍子胥的歉意;又或说是为纪念西施

吴王夫差打败勾践后,伍子胥力谏夫差;指勾践不可信,应诛之免除后患。但夫差迷于西施美色;且见勾践尝粪示“忠”;加上太宰伯嚭受贿替勾践美言,遂不纳伍子胥之谏;更信谗言赐伍子胥属镂剑自杀。

伍子胥愤然对使者曰:“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也就是说:将我双眼挖下来挂在城楼东门上,看着东边的越军攻进来。夫差得悉此事,勃然大怒,便用“鸱夷”载着伍子胥遗体弃钱塘江,令其无葬身之坟。所以范蠡为了表示对伍子胥的尊重和歉意,取名“鸱夷子皮”。

再说勾践打败夫差,得以复国后,当年奉命迷惑夫差的西施仍在。勾践迷于西施,欲纳为己有,但遭其妻反对。勾践妻心狠手辣,为免夜长梦多,也用“鸱夷”封裹西施,沉于钱塘江溺毙,范蠡哀伤之余,为悼念西施,取名“鸱夷子皮”。

成功的商人范蠡三次搬家后发生了什么?



范蠡生前既是官员,又是商人。起初,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他学习了一门技能。在楚国没有办法报效国家,于是投靠了越国,在范蠡的协助下,成功地恢复了越国。有远见的范蠡退休时是一名商人,由于他高超的经济技能,他成了一名富翁。


图片来自网络。


没有关于范蠡死因的详细记录。在文献中,只有一句话概括了范蠡的死,即他死于公元前448年,享年88岁。将近100岁的范蠡当时已经很老了,所以他是自然死亡,而不是因病结束生命。


带着朋友的文风离开楚国,去了越国,这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如果不是这样,我想范蠡在楚国仍然是一个装疯卖傻的废物,他那蓬头垢面的样子也不会让村民感到羞耻。范蠡为人直爽,放荡不羁,颇有道家思想,并有治国之志。


范蠡到了楚国,是越王的得力干将,但傲慢的越王没有听从范蠡的建议,因此遭受了惠姬的失败,于是他听从了范蠡的建议,忍辱负重,成为了吴国的臣子,努力工作,为国家的复兴而忍受。


在后来的范蠡等人的帮助下,越王洗刷了这次会议的耻辱,灭了吴国。范蠡知道他不能再当英雄和越王了,所以他在半夜逃离了这个国家。


此后,范蠡过上了商人的安逸生活,头脑精明,能够因地制宜地发展商业,赚钱,并慷慨地给予穷人支持。因此,范蠡称赞人民的智慧和美德。就这样,范蠡健康地活到将近九十岁,最后去世了。


范蠡的三招怎么了?


范蠡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聪明又博学。他帮助越王勾践恢复国家,也懂得明哲保身。之后,他通过经商致富,名扬天下。他一生没有被权力绊倒,也没有为财富发愁。他和他的三招相安无事,司马迁称之为“范蠡三招有口皆碑”。


越王勾践救活了越王,举国欢庆,的心情和越王一样沉重。越王想办法斩断这些复国英雄,以免被夺复国之名,而范蠡深刻剖析了越王的心理,深知“大名之下难久留”的道理,便悄悄离开,带着家人来到了齐国。


这时,范蠡并不富裕,所以他和家人一起努力工作赚钱。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儿子的帮助,没过多久,他的事业就发展起来了,家里的财富也积累到了几十万。于是范蠡的名声越来越大,受到齐国人民的称赞,所以他因其才能而被选中,于是他被邀请做宰相,协助齐王治理国家。范蠡知道他从一个平民上升到首相的高位并不容易。但长期被人尊为高位,有不祥之兆,于是留下丞相官印,再次携家带口,迁居定陶。


当时“定陶”叫“陶”。范蠡认为这个地方是贸易的主要道路,他肯定会在这里发财,所以他在这里定居。范蠡凭借其精明的商业头脑迅速聚敛了大量财富,而范蠡一向乐善好施,将自己的财富都给了穷人,赢得了极高的赞誉。


范蠡做生意的方式有什么特点?


范蠡是一个很有远见的名人,春秋末期的著名人物,不仅仅是因为他帮助勾践为国报仇雪恨几十年,更难能可贵的是范蠡懂得及时退出时政,离开州府务农经商,为商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成为民间“财神”向后人致敬。


图片来自网络。


据说范蠡在他的商业旅程中几次成为一个富有的商人,而且他很慷慨。他的钱被用来支持贫穷的远亲或贫穷的兄弟和人民。他能成为商业圣人,是因为他有自己的一套商业理论和先进的经济思想。


首先是范蠡的信念,认为我们应该任命智者,把握当前的商品市场,把握时机,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以及对季节的判断,提供市场最需要的东西。永远不要让消费者等你的货,这样总会拖慢市场。你要准备一些别人意想不到的东西,占领市场的最高点。


二是要懂得掌握“人弃我,人取我”的规律。可以低价买到现在不需要的东西,然后加工成消费者需要的东西。可谓低成本生产,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第三是范蠡非常重视的一点。我们应该注意诚实交易。范蠡追求薄利多销,而不是暴利。只有便宜的市场才能永远吸引消费者。而且一定要注意商品质量,不能有侥幸心理。建立消费者对自己商品的信任非常重要。


第四点,因地制宜选择好的商业区位,就像范蠡最终选择了定陶,一个货物四通八达的地方,商业各方面都发展得很好。


第五,范蠡不畏艰难,带动家人一起奋斗,把自己的钱分给很多需要帮助的家庭和人。他当时是个慈善家,名声很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03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