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他为后世留下的一道难题。
作为三国时期有名的“潜龙”,司马懿煞费苦心,坚忍谋划数十年,最终为司马家族攒下偌大基业,其子司马炎顺利篡夺曹魏江山,建立晋朝。不过在一件事上,他的眼光却不够长远,并因此导致了极为严重的后果,令四百年之后的皇帝们吃尽了苦头,就连唐太宗李世民这样的一代雄主都伤透脑筋。
早在汉朝时期,中国东北一带就出现了一个名为高句丽的小国。虽然领土不大,但其野心不小,一面接受汉朝统治,一面又四处侵略周边小国,疆土迅速扩张。野心勃勃的高句丽国王甚至发动了数次叛乱,但王莽、刘秀都派兵予以镇压,因此高句丽虽然是个刺头但终究难成气候。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朝廷尚且自顾不暇,对周边藩属国的控制力更是无从说起。趁着中原动荡、群雄逐鹿的好机会,高句丽本想乘势而起,却不想军阀公孙渊家族长期盘踞辽东,对高句丽多次大打出手,甚至还攻破其国都丸都城。在公孙家族的强大压力下,高句丽的美梦破灭,发展速度极其缓慢。
然而到魏明帝曹叡在位期间,这样的局面却发生逆转。由于公孙家族长期在魏、吴两国之间摇摆不定,引发了曹叡的强烈不满。景初二年(公元238年),曹叡派太尉司马懿率军征讨公孙渊。公孙家族虽然厉害,也有不少良将,但和魏国比起来还是不够看的。战争结束后,公孙渊父子被杀,其家族势力被连根拔起。为永绝后患,司马懿还下令将公孙渊辖区内15岁以上男丁处斩或充入军营。司马懿铲除公孙渊,本意是为了巩固魏国统治,却忽略了因此造成的权力真空,更没有及时派驻部队予以管辖。压在高句丽头上的劲敌被除去后,再也无人能够阻止其发展,自此高句丽迅速崛起,成为辽东地区无可撼动的存在。在此后的南北朝时期,高句丽继续扩张,到隋朝初年已成为领土绵延数千里、独霸辽东的强大政权。
更要命的是,高句丽不仅兵强马壮,而且还对中原王朝充满觊觎之心。与北方游牧民族不同的是,高句丽同样以农耕文明为主,对土地的强烈渴望并不亚于汉人,同时又与抢了就跑的游牧民族充满本质区别,令中原政权的统治者们如芒刺在背。
于是从隋朝开始,统一的中央王朝就数次发兵征讨高句丽,想要彻底铲除这一隐患。然而以隋朝国力之强,却奈何不了高句丽。隋文帝杨坚出征一次,隋炀帝杨广东征三次,最多时发动近百万重兵,却都铩羽而归。唐朝建国后,李世民依然沿袭了隋朝时的做法——"九瀛大定,唯此一隅",必欲除之而后快。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在面对高句丽时,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亡国的巨大威胁下,高句丽爆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令唐军束手无策。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在司马懿平定公孙渊407年后,唐太宗御驾亲征,剑指辽东。这是唐朝开国以来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也是太宗即位后极其罕见的一次亲征。纵然是太宗亲自上阵,最终也没能完成既定目标。战斗初期,唐军战势还算不错,但随着战线拉长、水土不服,伤亡逐渐加重,只得屯兵于安市城下。寒冬临近时,天气格外严寒,唐军粮草又格外紧缺,太宗李世民叹息不久,只得下令班师回朝。为一雪前耻,李世民后期又数次下令征讨高句丽,但都未能取得明显胜利,直到高宗即位后才彻底平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02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