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建文帝上位后做了很愚蠢的事,到底是什么事

以史为鉴 2023-06-19 11:11:55

建文帝上位后做了很愚蠢的事,到底是什么事

你们知道朱棣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公元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年仅21岁的朱允炆继位,改年号为建文,史称“建文帝”。建文帝是朱元璋的孙子,也就是说朱元璋去世后,绕开了自己的儿子,直接让孙子来接班。

这样的权力继承让大明帝国前途一时间变得不是很明朗,因为朱元璋的儿子们还在,尤其是实力雄厚的燕王朱棣,他对皇位早已觊觎。实际上,本来皇位还未轮到建文帝朱允炆。建文帝的父亲也就是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才是最先选的接班人。

奈何朱标福分太低,他还没有等到朱元璋归天,自己就先走了一步。对于朱标的死,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朱元璋十分伤心,于是就选了朱标的儿子也就是朱允炆为接班人。虽然秦、晋、燕王都在,但如果选了燕王,秦王和晋王会怎么想呢?

所以,朱元璋接受了学士刘三吾的建议,立皇孙朱允炆为皇太孙。“立燕王,置秦、晋王于何地?且皇长孙四海归心,皇上无忧矣”

因此,这样做的目的还有一个,就是打消其他诸王的念头。

朱元璋为了让他的孙子朱允炆顺利接班,还做了两个安排,一个是自己的丧失从简。 “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为什么要这么做,目的很简单,就是尽快结束自己的丧事,让朱允炆就能赶快登基,以免夜长梦多。

第二个安排是“诸王临国,毋得至京。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

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自己去世后,诸王们不要来给自己奔丧,留在自己国内即可。同时,每个封国的官员都要归朝廷安排。这样做的目的其实也很明确,就是为了防止他的儿子们,趁进京奔丧之际,企图谋取皇位。

通过这一系列的安排,我们发现朱元璋对于孙儿朱允炆,可谓是费尽心血。但结果呢?朱允炆还是没能保住爷爷留给他的资产,被叔叔燕王朱棣夺去了。朱允炆即位没多久,燕王朱棣就发动“靖难之役”,用了四年时间,成功将皇位从侄儿手中夺走。

那么,燕王朱棣为何这么快就动手了呢?朱允炆自己一手造成的,他的三个愚蠢动作,加速了燕王的叛乱,也加速了自己垮台。

第一个动作就是拿周王开刀。

“八月,周王橚有罪,废为庶人,徙云南。”

朱允炆五月即位,八月就开始削藩政策,而且第一个目标就是周王朱橚。为什么首先拿周王开刀呢?主要原因是周王跟燕王朱棣的特殊关系,两个人是一个妈生的。朱橚是朱棣的同母弟。

首先拿周王朱橚开刀,目的就是怕他将来给朱棣助力。燕王朱棣本来就是实力强大,如果他再与周王朱橚合力反叛,那是朱允炆最不想面对的局面。

建文帝的考虑没错,但他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打草惊蛇了,而且很明确的告诉朱棣,我的最终目标就是你。这不等于直接去挑衅朱棣吗?

接着建文帝又做了一件蠢事,那就是监视朱棣。

第二个错误动作,监视朱棣。

“冬十一月,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察燕阴事。”处置完周王以后,朱允炆立马派人去北平监视朱棣。

当然,监视也没错,错就是错在建文帝朱允炆用人不明。他用了一个张信的人,张信朱允炆派去的人,其中一个叫张信。张信和张昺、谢贵,都是朱棣派去监视燕王朱棣的人。唯一不同的是,张信这个人政治立场不坚定,很快就是叛变了,还直接说,他就是建文帝派去抓朱棣。

结果朱棣听说后,十分生气,决定起兵。

当然,朱棣之所以敢大胆起兵,最主要的是建文帝干得第三件蠢事,那就是放了朱棣的儿子。

第三个错误动作,放了朱棣的儿子。

朱棣的儿子本来在南京。“太祖之崩也,诸王世子及郡王皆在京师,遗命三年丧毕遣还,燕世子及朱高煦、高燧预焉”,当时朱元璋驾崩,留有遗诏不准藩王进京奔丧,于是朱棣让自己的三个儿子,代替自己去奔丧,三子就这样一直留在京师。

就算燕王朱棣在怎么绝情,他的儿子还是有所顾虑的,所以他起兵前选择让自己的儿子从南京回来,“时燕王忧惧,以三子皆在京师,称病笃,乞三子归”。

当建文帝知道朱棣要求放他三个儿子回去的时候,一时间拿不定主意。他的谋士齐泰主张将朱高炽三人扣下来,留作人质,以此来挟制住燕王。

不过这个建议遭到了黄子澄的拒绝,他不这么认为:“如果真的将朱高炽三兄弟给扣留了,反而授予燕王把柄,他就以此为借口,真的发难,我们就失去了舆论的优势,倒不如放他们回去”

可笑的是,建文帝采取了黄子澄的建议,“遣燕王世子高炽及其弟高煦、高燧还北平。”

结果朱棣再无后顾之忧,于是“秋七月癸酉,燕王棣举兵反,杀布政使张昺、都司谢贵。”

公元1399年,建文元年六月,朱棣正式起兵,以诛齐泰、黄子澄为名,革除建文年号,仍称洪武三十二年。打出的旗号是“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以清君侧之恶”。从此开始了一场历时四年之久的战争,史称“靖难之役”。最终结局是朱允炆丢了自己的江山,不知所踪,朱棣称帝。

其实,建文帝的下场完成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他的三个昏招加速了自己的崩溃和朱棣谋反。

明史之疑

建文帝的结局到底怎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为明史第一谜案。因为建文帝在太祖严苛统治之后,力行宽政,所以他的遭遇引起了无数人的同情,他的下落就格外引人好奇,在各种野史、戏剧里可以看到人们无尽的猜测和演绎。
自焚说。《太宗实录》中记载,燕王进入金川门后,建文帝也想出来迎接燕王,然而又自叹道:“我何面目相见耶!”于是与皇后一起闭宫自焚。朱棣看到宫中火起,急忙命人前来抢救,可惜没有来得及。从灰烬中找到建文帝烧焦的尸体,燕王朱棣不胜悲戚,抚尸痛哭,说他只是前来帮助皇帝学善,你又何必自寻死路呢?事后,朱棣备礼以葬建文帝,遣官致祭,辍朝三日。近人孟森等学者持建文帝自焚说。

出亡说。《太宗实录》的可靠性为人们所质疑,因为朱棣就曾经三次修改《太祖实录》,目的就是要美化自己,为自己夺取皇位寻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太宗实录》所记的建文帝自焚事,就有很多人持怀疑的态度。由于永乐朝的政治高压、文网严密,对建文帝出亡之事没有留下记载。天顺、正德朝之后,严峻的政治环境有所好转,关于建文帝出亡说的史料开始多起来。我“天子”玺(白石)们发现,越是早的史料越是含糊,越是晚的史料越是具体。万历二年十月,12岁的神宗曾向张居正问及建文帝下落一事,张居正回答:“国史不载此事,但先朝故者相传,言建文皇帝当靖难师入城,即削发披缁,从间道走出,后云游四方,人无知者。”可见首辅张居正也倾向于建文帝出亡之说。值得注意的是,民间传闻已经入天子耳中,而且这时谈论建文帝出亡已经不再是禁忌话题。关于建文帝出亡一事,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的记载最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建文帝并为自焚,而是在大臣的保护下由密道逃出南京。

建文四年夏六月乙丑,帝知金川门失守,长吁,东西走,欲自杀。翰林院编修程济曰:“不如出亡。”少监王钺跪进曰:“昔高帝升遐时,有遗箧(qiè),曰:‘临大难,当发。’谨收藏奉先殿之左。”群臣齐言:“急出之!”俄而舁(yú)一红箧至,四围俱固以铁,二锁亦灌铁。帝见而大恸,急命举火焚大内,皇后马氏赴火死。程济碎箧,得度牒三张,一名应文,一名应能,一名应贤。袈裟、帽、鞋、剃刀俱备,白金十锭。朱书箧内:“应文从鬼门出,余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会于神乐观之西房。”帝曰:“数也!”程济为帝祝发。吴王教授杨应能愿祝发随亡,监察御史叶希贤毅然曰:“臣名贤,应贤无疑。”亦祝发。各易衣披牒。在殿凡五六十人,痛哭仆地,俱矢随亡,帝曰:“多人不能无生得失,有等任事著名,势必穷诘;有等妻子在任,心必萦系,宜各从便。”御史曾凤韶曰:“愿即以死报陛下!”帝麾诸臣,大恸,引去若干人。九人从帝至鬼门,而一舟舣(yǐ)岸,为神乐观道士王升,见帝,叩头称万岁,曰:“臣固知陛下之来也。畴昔高皇帝见梦,令臣至此耳!”乃乘舟至太平门,升导至观,已薄暮矣。俄而杨应能、叶希贤等十三人同至。

上面这段文字的真实性的确让人有所怀疑,可谷应泰偏偏讲得栩栩如生,真是令人真假难辨。建文帝到底是自焚而死呢,还是由密道逃离南京?史学家对此各持一说,尚无定论。当年清朝编修《明史》之时,明史馆中诸史臣即对此意见不一。撰写《明史?恭闵帝本纪》的徐嘉炎认为建文帝未死于火,而是逊国外逃。而同在明史馆的著名学者朱彝尊则相信《明实录》的记载,认为建文帝已死于火。于是,正如我们所见,《明史?恭闵帝本纪》便有如下的表述:“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看来当时谁也拿不出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只好选择这种折中的意见。

现在,随着对建文帝出亡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史料掌握的不断增多,相信建文帝未自焚而是出亡的人渐多。那么,明成祖朱棣礼葬的是建文帝吗?有人认为当时下葬的并不是建文帝而很可能是马皇后。朱棣在废墟中找到的尸身面目全非,难以分辨真伪。而且,史料没有发现安葬马皇后的记载。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明朝中后期竟然没有人知道建文帝葬于何处,可见当时的人也都不认为真的安葬过建文帝,因此不用祭奠扫墓,时间久远就变得无人知晓了。其实,朱棣本人也可能知道礼葬的并不是建文帝本人,但这并不影响举行礼葬仪式,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遮蔽天下人耳目,才可以名正言顺地坐上皇帝的宝座。

另外的一个疑点就是城破时没有发现建文帝的长子。当时建文帝有两个皇子:长子朱文奎,7岁,次子朱文圭,2岁。朱文圭,史称建庶人,被成祖幽禁在广安宫,直到英宗天顺年间才被放出来,当时已经57岁了。由于一直被关在宫内,出来时连牛马都分辨不清。然而作为建文帝长子的朱文奎却一直下落不明,《明史》中说“燕师入,七岁矣,莫知所终”。既然朱文奎可以逃脱,没有理由相信建文帝不能出亡。而且,所谓的“靖难之役”长达4年,并非朝夕之间,建文帝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朱棣进入南京时,江南、西北、西南、东南等大部分还都不在朱棣的控制之下,建文帝有能力组织有效的反攻。

那么,既然建文帝有可能逊国出亡,他又去了哪里呢?综合各种资料,有如下几种说法:

逊国为僧,云游四方正如《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建文帝从南京逃出后,带着杨应能、叶希贤、程济两比丘一道,隐名易服,云游天下。学者根据地方志、遗迹、遗址等资料考证,认为建文帝曾流亡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江浙、广东等地,《明史纪事本末》说他为逃脱追捕,“西游重庆,东到天台,转入祥符,侨居西粤,中间结庵于白龙,题诗于罗永,两入荆楚之乡,三幸史彬之第”。

建文帝的结局到底怎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为明史第一谜案。因为建文帝在太祖严苛统治之后,力行宽政,所以他的遭遇引起了无数人的同情,他的下落就格外引人好奇,在各种野史、戏剧里可以看到人们无尽的猜测和演绎。
自焚说。《太宗实录》中记载,燕王进入金川门后,建文帝也想出来迎接燕王,然而又自叹道:“我何面目相见耶!”于是与皇后一起闭宫自焚。朱棣看到宫中火起,急忙命人前来抢救,可惜没有来得及。从灰烬中找到建文帝烧焦的尸体,燕王朱棣不胜悲戚,抚尸痛哭,说他只是前来帮助皇帝学善,你又何必自寻死路呢?事后,朱棣备礼以葬建文帝,遣官致祭,辍朝三日。近人孟森等学者持建文帝自焚说。

出亡说。《太宗实录》的可靠性为人们所质疑,因为朱棣就曾经三次修改《太祖实录》,目的就是要美化自己,为自己夺取皇位寻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太宗实录》所记的建文帝自焚事,就有很多人持怀疑的态度。由于永乐朝的政治高压、文网严密,对建文帝出亡之事没有留下记载。天顺、正德朝之后,严峻的政治环境有所好转,关于建文帝出亡说的史料开始多起来。我“天子”玺(白石)们发现,越是早的史料越是含糊,越是晚的史料越是具体。万历二年十月,12岁的神宗曾向张居正问及建文帝下落一事,张居正回答:“国史不载此事,但先朝故者相传,言建文皇帝当靖难师入城,即削发披缁,从间道走出,后云游四方,人无知者。”可见首辅张居正也倾向于建文帝出亡之说。值得注意的是,民间传闻已经入天子耳中,而且这时谈论建文帝出亡已经不再是禁忌话题。关于建文帝出亡一事,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的记载最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建文帝并为自焚,而是在大臣的保护下由密道逃出南京。

建文四年夏六月乙丑,帝知金川门失守,长吁,东西走,欲自杀。翰林院编修程济曰:“不如出亡。”少监王钺跪进曰:“昔高帝升遐时,有遗箧(qiè),曰:‘临大难,当发。’谨收藏奉先殿之左。”群臣齐言:“急出之!”俄而舁(yú)一红箧至,四围俱固以铁,二锁亦灌铁。帝见而大恸,急命举火焚大内,皇后马氏赴火死。程济碎箧,得度牒三张,一名应文,一名应能,一名应贤。袈裟、帽、鞋、剃刀俱备,白金十锭。朱书箧内:“应文从鬼门出,余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会于神乐观之西房。”帝曰:“数也!”程济为帝祝发。吴王教授杨应能愿祝发随亡,监察御史叶希贤毅然曰:“臣名贤,应贤无疑。”亦祝发。各易衣披牒。在殿凡五六十人,痛哭仆地,俱矢随亡,帝曰:“多人不能无生得失,有等任事著名,势必穷诘;有等妻子在任,心必萦系,宜各从便。”御史曾凤韶曰:“愿即以死报陛下!”帝麾诸臣,大恸,引去若干人。九人从帝至鬼门,而一舟舣(yǐ)岸,为神乐观道士王升,见帝,叩头称万岁,曰:“臣固知陛下之来也。畴昔高皇帝见梦,令臣至此耳!”乃乘舟至太平门,升导至观,已薄暮矣。俄而杨应能、叶希贤等十三人同至。

上面这段文字的真实性的确让人有所怀疑,可谷应泰偏偏讲得栩栩如生,真是令人真假难辨。建文帝到底是自焚而死呢,还是由密道逃离南京?史学家对此各持一说,尚无定论。当年清朝编修《明史》之时,明史馆中诸史臣即对此意见不一。撰写《明史?恭闵帝本纪》的徐嘉炎认为建文帝未死于火,而是逊国外逃。而同在明史馆的著名学者朱彝尊则相信《明实录》的记载,认为建文帝已死于火。于是,正如我们所见,《明史?恭闵帝本纪》便有如下的表述:“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看来当时谁也拿不出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只好选择这种折中的意见。

现在,随着对建文帝出亡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史料掌握的不断增多,相信建文帝未自焚而是出亡的人渐多。那么,明成祖朱棣礼葬的是建文帝吗?有人认为当时下葬的并不是建文帝而很可能是马皇后。朱棣在废墟中找到的尸身面目全非,难以分辨真伪。而且,史料没有发现安葬马皇后的记载。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明朝中后期竟然没有人知道建文帝葬于何处,可见当时的人也都不认为真的安葬过建文帝,因此不用祭奠扫墓,时间久远就变得无人知晓了。其实,朱棣本人也可能知道礼葬的并不是建文帝本人,但这并不影响举行礼葬仪式,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遮蔽天下人耳目,才可以名正言顺地坐上皇帝的宝座。

另外的一个疑点就是城破时没有发现建文帝的长子。当时建文帝有两个皇子:长子朱文奎,7岁,次子朱文圭,2岁。朱文圭,史称建庶人,被成祖幽禁在广安宫,直到英宗天顺年间才被放出来,当时已经57岁了。由于一直被关在宫内,出来时连牛马都分辨不清。然而作为建文帝长子的朱文奎却一直下落不明,《明史》中说“燕师入,七岁矣,莫知所终”。既然朱文奎可以逃脱,没有理由相信建文帝不能出亡。而且,所谓的“靖难之役”长达4年,并非朝夕之间,建文帝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朱棣进入南京时,江南、西北、西南、东南等大部分还都不在朱棣的控制之下,建文帝有能力组织有效的反攻。

那么,既然建文帝有可能逊国出亡,他又去了哪里呢?综合各种资料,有如下几种说法:

逊国为僧,云游四方正如《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建文帝从南京逃出后,带着杨应能、叶希贤、程济两比丘一道,隐名易服,云游天下。学者根据地方志、遗迹、遗址等资料考证,认为建文帝曾流亡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江浙、广东等地,《明史纪事本末》说他为逃脱追捕,“西游重庆,东到天台,转入祥符,侨居西粤,中间结庵于白龙,题诗于罗永,两入荆楚之乡,三幸史彬之第”。

好不容易才找着的!!!累!!

明朝的建文皇帝怎么了

其他的就不说了,说一说建文疑案。很复杂啊。。。哈哈。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的军队进入南京。当朱棣来到皇宫时,“ 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 有人从火中扒出一具尸体,已成灰烬,分辨不出来是不是建文帝。这句话记载于《明史 恭闵帝本纪》,凡是有点历史知识的人,几乎能一字不差的背下来。而语义模棱两可,实际上正是建文帝下落不明的反映。据黄云眉先生考证,《恭闵帝本纪》出自徐嘉炎之手,而徐嘉炎认为建文帝未死于火,而是 “ 逊国 ” 外逃。清代的著名学者朱彝尊也在明史馆,他则认为已死于火,就像《明实录》中所记载的那样。明代嘉,万以后,社会上流传许多有关建文帝逊国的野史笔记。修《明史》的学者们意见不能统一,遂依违于二说之间,留下了这句模棱两可的话。黄云眉先生考证《明史》可谓用力最多,成就也最大,但他考来考去,最后也不得不无奈的表示:“ 不妨两存其说。”
据《明实录》记载,朱棣用天子礼仪安葬了建文帝,朱彝尊认为这不可信。实际上,仔细想一下,会发现这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在全国百姓的心目中,建文帝是合法正统的天子,朱棣要名正言顺的登上皇位,就要给全国造成建文帝已死的印象。不管火中的尸体是谁,反正面目已经无法辨认,用天子礼仪安葬一下,正可以遮天下人耳目。这样做,与朱棣起兵 “ 诛奸恶 ” 旗号相一致,本来不是要推翻建文帝,他自焚死,便依礼安葬他,天下人对朱棣无可指责。这样登位称帝才名正言顺。但是,从各方面的材料来看,那具尸体并不是建文帝的,而是建文帝的皇后马氏。她是光禄少卿马全之女,洪武二十八年被册为皇太孙妃。
纵观各种史料,建文帝确已出逃。这至少有以下一些证据:
第一,尽管礼葬了建文帝,但南京却没有建文帝的坟墓。《国榷》的作者谈迁是明末人,,他记道:“ 金陵故老,无能指建文帝葬处。” 这是本朝人记本朝事,相距还不算太远,此时就已指不出建文帝陵墓可见当时安葬虽用 “ 天子礼 ” ,但封冢肯定不大,时间稍久人们就无法辨识。更重要的是,因为明知安葬的不是建文帝,所以史牒中未予明确记载,太常寺不按时祭扫,时间用不了多久,坟迹就堙没无闻了。
第二,建文帝有两个儿子。次子文圭被朱棣幽禁于广安宫,死时年57。那么,作为长子且为皇太子的文奎哪里去了呢?据《明史》记载:“ 燕师入,七岁矣,莫知所终。” 看来是逃跑了。既然7岁的的太子可以逃跑在外,建文帝也可以逃往外地。
第三,有一次朱棣对左右的人说:“ 朕于宫中遍寻皇考宸翰不可得,有言建文自焚时,并宝玺皆毁矣。” 《明实录》中的这条材料是很关键的,也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宝玺即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玉玺。它和建文帝一起消失了,这是很耐人寻味的。由此可以看出,建文帝逃跑时也带走了宝玺。假使建文帝真的投火自焚,他没有必要带着宝玺去自焚。如果死在火中的是建文帝,即使宝玺有所损坏,也不至于无影无踪。相反,建文帝逃跑在外则要带上宝玺,这样,他既是正统的合法皇帝,又有着皇帝合法的印玺,号令就更加名正言顺了。因此这恰恰是建文帝未死于火的有力证据。
第四,从当时的形势来看,燕军虽然进入京师,但建文帝并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不要说江南还是建文帝的地盘,就江北而言,朱棣实际控制的地盘也不很多。当时,整个辽东还在朝廷的控制之下,孙岳控制着中都凤阳,铁铉控制着山东一带,驸马梅殷 “ 尚拥兵淮上 ”。因此,建文帝可以调动的兵力仍然很多,完全可以出逃,再图复兴,没有必要投火自焚。历史上类似的例子很多,建文帝也不会不知道。我们看到,朱棣进入南京后,建文遗臣除大量逃跑外,有太多的人抗节不屈,有太多的人受到株连,死的非常惨烈,但很少有人认真想过为什么。要知道,这时并不是臣下显示气节的的最佳时刻,因为它并不是改朝换代,依旧是大明江山,依旧是朱元璋的后人当皇帝,只不过是由儿子当还是孙子当的问题,而他们实际上都有资格。后来的李自成进京及满清异族入主中原也赶不上朱棣继位后那样惨烈,那样规模大。清初著名的文字狱中,株连最多的大概就是庄廷鑨的 “ 明史狱 ” 了,株连被杀者才70多人,数百人充军边疆。而朱棣对方孝孺一案被杀者即达873人,谪戍边疆者 “ 不可胜数 ”,至少比被杀的要多。其他建文旧臣受株连被杀人数几百人的有好几起。这不能不使人想到,建文旧臣中显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建文帝抱有复位的幻想。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建文帝并没有死于火。
第五,姚广孝在临死前,请求朱棣释放了僧人溥洽。溥洽是建文帝的主录僧,他因知道建文帝逃跑一事而被囚禁了16年。明末清初的大文人钱谦益在《初学集》中有过考辨,建文帝出逃时剃发为僧,出自溥洽之手。这有力的证明了,朱棣心里很明白,建文帝已逃亡在外。
建文帝是怎么逃出去的,逃到了什么地方,不只是当时的人很关心,后世人也常常提及,并产生了许多说法。明清时期的许多野史笔记对此都有记载,其中最系统的大概就是《明史纪事本末》中的《建文逊国》那一篇了。其他,如:《吾学篇》,《明朝小史》,《明高僧传》中的一些记载,都与《建文逊国》所记大同小异。最关心这件事的还是朱棣。他心里很明白,只要建文帝还活在世上,他就是一面神圣的旗帜,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随时都可以对自己的皇位构成威胁。因此,他派心腹大臣四出,有的是明言出使,借机察访,有的则扮成普通百姓,秘密寻找。私访建文帝最著名的大概就是胡荧了。在朱棣在位的二十余年间,他的主要活动就是四处寻访建文帝。
郑和下西洋实际上也有察访建文帝的用意,所以在郑和的使团中有锦衣卫的人员。这些在《明史 郑和传》中都有记载。明中期人郑晓也认为:“ 成祖西洋之舟发,不亦劳乎!郑和之泛海也,胡荧之颁书也,国有大疑云尔。” 这里所所谓 “ 大疑 ”,就是指建文帝逃亡在外一事。这些年来,研究郑和下西洋成为学术上的一个热点,但是人们忽略了一个重要情况,即朱棣为什么要用郑和这样一些宦官充任使臣。郑和的副手王景弘也是宦官;出使榜葛剌,尼八剌和中印度等地的侯显也是宦官;出使蒙古诸部的海童是宦官;出使西域的李达是宦官。都知道陈诚出使西域,是因为他留下了《使西域记》这本书,而他正是李达的副手。通常来说,以宦官为使,出使外国并不合适,因为宦官被认为是 “ 刑余小人 ” 。那为什么朱棣总是以宦官为使,难道只有他们才胜任,没有别的人才了吗?显然不是。建文帝对待宦官严厉,这使得宦官在 “ 靖难之役 ” 中纷纷叛归朱棣,透露建文帝宫中虚实,帮助朱棣夺位。这些宦官不像士大夫那样讲究忠义,朱棣认为他们最可靠,所以就以他们为使臣,“ 诏车四出 ”,暗中担负访察建文帝的任务。
朱棣直到临死前一年才对此事放下心来。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胡荧由外地回朝,“ 驰谒帝于宣府。帝已就寝,闻荧至,急起召入。荧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荧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至于疑虑是怎么消失的,已不得而知,但肯定得到了建文帝不会再为患的确切消息。另一件事就是,郑和连续6次下西洋,朱棣从此再也没有让他出使。第七次下西洋是在宣德年间进行的。这不应该被认为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而是与不必再察访建文帝有着内在的联系。《文汇报》的编辑徐作生原是学历史出身,他利用记者的方便条件,曾多次去南京,北京寻访,考证。后来又数次去江苏吴县鼋山和穹窿山一带进行实地勘访,在此找到了建文帝出亡的遗迹,遗物,如:雕龙柱础,御池,御池桥,神道,方台等。他经过7年的努力得出结论:当年建文帝出亡后,曾藏于江苏吴县鼋山普济寺内。不久姚广孝归隐禅寺,在姚广孝的监护下,建文帝隐匿于穹窿山皇驾庵,直至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病死于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02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