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杨广三征高句丽到底花了多少钱,隋朝为何会出现天下大乱的局面

以史为鉴 2023-06-19 11:02:49

杨广三征高句丽到底花了多少钱,隋朝为何会出现天下大乱的局面

对三征高句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富强一时的隋朝

隋朝在历史上可以说算得上有功绩的朝代了,自强大的汉朝结束以后,中原地区一直没有建立起统一且强大的王朝,东西晋存在时间不长,也算不上强大,出了很多昏君,而且晋朝的统治也为中原地区的长期混乱埋下了祸根。

晋朝以后就是五胡乱华,南北朝并立,长期的各种政权林立让中原地区一直战乱不断,百姓始终不能得到安定的生活,苍生饱受涂炭之苦,尽管有一些小王朝建立让一些地区的百姓暂时摆脱战乱,享受一段时间的安定,但是这样的光景终究没能太长。

北周静帝禅位于杨坚,杨坚定国号“隋”,掌权后杨坚开始了统一天下,灭掉南朝陈以后天下结束了将近三百年的割据,结束了这分裂动荡的局面,使天下重归于统一,百姓再次享受到了太平盛世。可以说,隋文帝杨坚是一个好皇帝,登基以后他励精图治,做了很多有利于国家的工作。

因为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混乱时期,建立隋朝以后,杨坚着手在朝廷内和地方进行改个,对律法、制度和地方行政都进行了大面积改革,稳固了中央政府了权力,另外他还减免天下赋税徭役,采取了很多手段促进生产,一时间隋朝百业俱兴、政通人和,创造了“开皇之治”的繁荣局面。

隋朝在杨坚的治理下变得非常富强,周边各民族及隔海而望的国家无不臣服归降,那时候隋朝的人口达到七百多万户,国库丰盈,府库钱粮不计其数,足以维持国家许多年的发展,即便是有一些天灾,凭隋朝当时的实力也是可以平稳度过的。

贤明的父亲败家的儿

众所周知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它和秦朝一样经历过极度的辉煌,成为历史上一个很有地位的朝代,但是垮掉也是一瞬间的,在很短时间内曾经的辉煌就不复存在了,被后来人所取代。

强盛的隋朝就败在第二位皇帝杨广的手里了,杨广并不是个好皇帝,他设计夺取太子之位,他登基以后骄奢淫逸,挥霍国家钱粮,以重赋征天下,做了很多耗损国力的事为隋朝队覆灭埋下了祸根。

比如说杨广为了一己私欲建龙船,修大运河,动用了大量劳动力,耗费巨资,他还大修宫殿,比较有名的显仁宫、江都宫、临江宫、晋阳宫、西苑都是杨广修建,类似的巨大工程有很多,这些工程不但抽干了国库,而且使征集来的劳力都死于施工过程当中了,据说数量能达到十之四五,也就是一半左右。

另外还有一个耗费巨资的事件也是直接促使隋朝国力衰落灭亡的原因,从隋朝大业八年到大业十年,杨广曾三次出征高句丽,为准备几次征战杨广倾全国之力。为前期筹措钱粮和作战器具,杨广又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劳力,在东莱海口制造战船,工匠们没日没夜地泡在水里赶工,致使劳累致死者近半。而全国各地又在打造战车兵器等军需品,各地将物资和诸仓粮米运往集结地。本是富裕的隋朝,也难以支撑这样的军事成本,倾国之力也没有完成战争。

运送物资的队伍连绵不绝,数十万民夫奔走于路上,很多冻饿而死,以致饿殍铺地,尸横遍野,那时候已经民怨甚多,整个国家已经从正常发展到为战争服务。

倾覆大隋朝之战

孙子兵法里有一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意思就是说用兵是大事,这关乎着国家的生死存亡,用兵之前需要仔细斟酌,好好掂量掂量,不能妄言战争。

从古至今,战场上本身就难分胜利者,有些国家固然强大,面对弱小的对手可以以巨石压卵之势击败,尽管强大的国家不会在战场上战败,但是长期的战争会使其在战争中耗费许多国力,用去许多钱粮,知道动摇国家之根本。

隋朝动用军队达到一百多万,负责为隋军轮输转运的民夫更是数以百万计,如果算上后方人员,这场战争的直接间接参与者可达到五六百万之多,如此大的规模每天消耗都是天文数字。屡次劳师远征,虽有胜利但也有数次打败,最后使得天下起义接连出现,将士无战心。

毁掉大隋江山的是隋炀帝的昏庸暴虐,但是三征高句丽之战可以说是直接导火索,长期的横征暴敛只是量变的积累,而三年的征战加剧了天下民不聊生,使得天下大乱。

隋炀帝可是率百万大军亲征小国高句丽,为何惨败而归?

隋炀帝可是率百万大军亲征小国高句丽,却惨败而归的原因在于他太过于骄傲自大,当时他其实已经攻下一座城,却没有乘胜追击,而是与高句丽一直打打停停的这样耗着,几个月之后,隋军变得疲惫不堪,然后高句丽就乘虚而入,很快扭转了战局。


高句丽不是个老实的国家,它占据辽东半岛与朝鲜半岛大部,有事没事就到中原来捣乱,当然南北朝北朝的胡汉军队也不好惹,经常暴打高句丽是常有的事,隋代北周后统一天下,高句丽剩乱攻占了不少辽东土地,杨广同学平定天下后在突厥看到高句丽的使者,命其来朝,高句丽答应来拜见皇帝,回家就改变不来了,杨广作为大国的君王,自然不会舍弃自己面子,所以就发兵高句丽。

所以攻打高句丽的战争开始,应该说,隋军队战斗力还是相当强的,虽然动员成千上万的军队,但只需要开头的军队就已经打败高句丽,高句丽在打不过的条件下选择投降,但是杨广这个时候跟随的是大部队,并还没有到达战场,所以先头部队也不敢私自接受投降,只能够这样僵持着等待着杨的到来,然而这个时候高句丽却暗中休整,加强巩固自己的防御,最后又再次开战,就这样多次的重复,隋军粮尽撤兵,高句丽军剩机掩杀,隋军损失惨重大败。


隋朝在这次战争中大失元气,损失了大量的军队和物质,这使得隋朝经济逐渐衰落,实力逐渐下降,这也是后来群雄起义,隋军无力平定的原因。

隋炀帝杨广三征高丽的影响有多大?隋朝为何灭亡呢?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继位之后,对高丽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高丽多次成功抵御隋军进攻,隋军损失惨重。之后,隋朝出现多次农民起义,导致国家灭亡。

隋炀帝杨广

在大业六年(610年),隋炀帝开始募集军队30万,军队集中在涿郡(位于北京通州),还加上后勤和运输的人员,人数大概在100万左右。大业八年(612年),大军开始出发,由于人数巨大,军队用了40天才出发完毕,绵延四百公里。由于高丽有些地域不适于大量军队正面交锋,在加上高丽军队的顽强反击,5个多月过去了,隋朝也没能拿下辽东。隋军从海上出发进攻高丽首都平壤,发现大门敞开,城墙也无人值守,在掠夺财物之时,被高丽军队偷袭,损失惨重,10万部队几乎损失殆尽。陆上进攻也十分不利,最终30多万部队仅有2700多人返回。

隋与高丽地理位置

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再次对高丽发起进攻,也无功而返。期间,杨素的儿子杨玄感在李密的辅助下发动叛乱,隋炀帝无奈返回国内镇压杨玄感叛乱。

杨玄感

大业十年(614年),在镇压杨玄感叛乱之后,隋炀帝第三次进攻高丽,由于高丽不断伏击并切断隋朝军队的补给线,隋军始终无法拿下辽水这条防御线,隋炀帝被迫接受高丽请降并撤军。

经过三征高丽,使隋朝国力锐减,数百万人死亡,民不聊生,爆发了多起农民起义,隋军无力镇压农民起义,再加上手下将领和大臣相继叛变,经过隋文帝杨坚?开皇之治?,国力强盛,人民富足的隋朝仅仅统治38年就灭亡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02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