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开发江南:经济格局的变迁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1127年,宋高宗继北宋之后,建立了南宋。由于金军的追袭,宋高宗被迫带领着宗室南渡,最后在临安(今杭州)安定了下来。
南宋时,统治者偏安一隅,领土不到北宋的三分之二。但其统治地区,经济仍向前发展,尤其是江南地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逐渐形成了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的格局。
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了东南地区,南方人口大量增加,沿海城市迅速发展,交通和运输得到了巨大改善。
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北方经济都优于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在南宋之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三国时期,吴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但此时,魏国所在黄河流域的经济仍然是超过了蜀国和吴国。
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人口大量南迁,江南地区因此得到了开发。
隋唐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速度要快于北方,但起点较低,北方仍占优势。到了宋朝,经济重心已逐渐南移并最终完成。
当时,南宋朝廷为何要大力开发江南呢?
首先,南宋军民对金人的抵抗,保证了江南安定和繁荣。
南宋始终处于北方的威胁之下,抗金将领和广大军民为此英勇抵抗,保证了江南地区的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提。
1130年,金军遭受了韩世忠和岳飞的顽强抵抗,饱受打击,再不敢轻易过江。北方侵略行为虽未停止,但大都停在淮水一带。
北方的人民逃亡到江南,为生产提供了力量,也带来了新的生产技术。南北方的交流和百姓的辛苦劳作,都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
其次,在北宋经济基础上,南宋政府进一步提高。
北宋时,南方经济开始繁荣,有赶超北方的趋势。
当时南方的农民,已经普遍用龙骨翻车来灌溉。
宋太宗非常重视在南方兴修水利,成绩显著,有钱塘江堤和浙江捍海石塘等。水稻的优良品种也不少,占城稻就在江南地区得到了推广。
手工业、商业的成就也很突出,东南地区集中出现了麻纺织业,泉州和广州在当时就已成为了对外贸易的大都市。
可以说,南宋政府是在北宋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了江南百姓创造财富的积极性。
那么,南宋时江南地区开发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呢?
第一,农业生产发展较快,土地得到更好的利用。
南宋的领土较小,用于生产的土地自然有限。而统治者生活奢靡,所需费用巨大。为了提高农业产量,增加收入,政府对农业非常重视。
为了鼓励生产,统治者采取了很多措施。
1127年,高宗下令劝农民回归土地,归业者可以免征耕牛税。对于归业的农民,返还土地,如果土地已经被卖了或者变成了官田,就把附近的闲田和官田给他们耕种。
统治者对不堪金人压迫流亡江南的人,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把他们安置在旷土荒田上,贷给种子和耕牛,免租三年或数年。
当时,北方南逃的人很多,这些南下的百姓对南方农业生产,起到了很大作用。在政府的鼓励和百姓的辛苦劳动下,1148年,仅江苏仪征一个地方,耕地面积就增加了7万余亩。
江南地区河港纵横,地势低平,各地依据这些优势兴修水利,开辟出了很多湖田和沙田等。
此外,还修治了陂塘、河道,这些在农业发展上起了不小的作用。1137年,潭州(今长沙)东龟塘得到修复,灌溉了农田万顷。
土地利用的扩大,也反映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当时,筒车式的水车和龙骨车很流行,排涝效率很高。北民大量南下,南北技术得到了交流,其中江浙一带技术最为进步。
南宋时,江南地区除了稻、麦、粟等,还有很多的经济作物,如棉花和茶叶。茶叶生产,已比北宋扩大,名茶的产地很多,如浙东西、江东西、福建、淮南等地。
第二,手工业进步明显,纺织业和瓷器业等部门兴盛。
南宋的手工业,重要的有纺织业、瓷器业、印刷业、火药和火器制造业等,独立的小手工业生产和手工业作坊逐渐增多。
南方的纺织业中,丝织业占有重要地位。南宋在杭州、成都、苏州都有官办的织锦院,规模很大,工匠达数千人。当时的江浙和四川,所产织物精致美观、花色繁多。
瓷器业在当时是另一个重要部门,瓷器始终是南宋对外贸易的主要出口货物之一,远销南洋各地。宋室南渡,官窑也随之迁到临安(今杭州),继续生产。
当时的瓷器制造仍以北宋时兴起的景德镇为中心,仿制北宋的定窑,又被称为南窑。
南宋名窑众多,有龙泉(今浙江丽水)的哥窑、弟窑,德化的建窑,肇庆(今广东高要)的广窑等。
除此以外,造纸、矿业和造船业等,都很发达。南宋造的轮船,有的桅高十多丈,可用于作战、运输和娱乐游玩。还有远洋巨舶,也优于南洋等地。
第三,商业繁荣,临安等一大批都市随之兴起。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必然会促进商业的进步。南宋时商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都市的兴起上:
临安是当时的第一大都市,既是政治中心,也是经济中心。城内人口众多,城内外不下数十万户、百十万人口。当时,商品交易已有一定的集中场所,如米市、肉市、菜市、布市等。酒楼、茶坊和娱乐场所也很多。城内的“瓦”(娱乐场所),就有南瓦、中瓦等23瓦。宋室南渡仅50多年后,当地就已经很繁荣了。
除了都城临安,沿海的泉州、广州和明州发展也很快,是国际贸易港。其中,泉州是南宋最大的国际商港,南洋及西南亚的货物经过此地。南宋政府还在泉州设有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和税收事务。
沿江都市,有苏州、建康(仅南京)、鄂州(今武昌)等,其中鄂州为最大的沿江都市,楼肆林立,异常繁华。
第四,海外贸易繁荣,外商往来频繁。
南宋政府为了扩大财政收入,非常重视海外贸易,采取了很多推进措施。统治者鼓励外商来中国,凡是能够招徕舶船、扩大收入的,可以补官或加官。
当时,南洋、阿拉伯、印度、苏门答腊、波斯等50多个国家、地区的商人前来中国,有的甚至长期侨居。外商带来了珍宝、香药等商品,带走了绢、瓷器、铜、铁等。
南宋统治者在江南的开发,使这里逐渐变成了富庶繁华之地。同时,统治者安于享乐,并没有把财富很好地用在收复国土和进一步发展上,反而在江南醉生梦死,离恢复中原的大志越来越远。
不论当时怎样,长远地来看,江南地区的开发,无疑是经济地理格局的一次巨大变迁。南方经济领先的地位至今未变,这段历史,仍为我国今天经济格局的演进和发展提供着重要信息。
可以这样给你解释(1)《汉书》反映了汉朝时江南经济很落后,基本上是原始的刀耕火种,而《宋书》则反映了南朝时的江南经济有了巨大发展,有很多地方甚至超过了北方。它们从总体上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的情况。(2)经济重心的南移引起了文化中心的南移。汉代北方经济发达,北方文化也非常繁荣。到南朝以后,由于南方经济得到开发,南方的文化也发展起来。由此可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互依存的,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建设也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问题一: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具体来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原因 第一个阶段,是从远古到西晋时期 此阶段的特点是北方经济的发展远远超过南方,经济重心在北方,尽管其间经济重心也有所变动,但始终是在黄河中下游一线东西移动。直到三国时期,孙吴地区的农业虽得到一定程度开发,但曹魏所在的黄河流域地区经济的发展仍然是超过吴和蜀两国的。 从远古到西晋期间,中国经济重心之所以在北方,主要是与北方的黄河流域自然条件较好,中华先民最早开发这一地区和主要王朝的都城都在北方等原因密切相关;三国时期,南方的吴国和西南的蜀国地区虽然开始开发,然其经济基础薄弱,这种开发仅属局部开发成功,曹魏地区经济的发展仍然是超过吴和蜀两国的,这正是日后西晋统一全国的基础。 第二阶段,从西晋末年至隋唐五代时期 此阶段的特点是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经济发展从南北基本趋于平衡到南方开始超过北方。西晋末年和十六国时期,南朝所在的南方得到进一步开发,南方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比北方快一些。但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否超过其它地区,不能仅看其发展速度。现实经验证明,由于经济发展的起点低,往往是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在起步阶段经济发展速度会大大超过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据此,我们不能说此时南方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超过北方,而只能说南方此时正处于经济开发阶段,南方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隋唐统一,南北经济得到盛大发展,但唐朝“安史之乱”前,经济重心还是一直在华北平原,北方经济总的来说在整体上仍占一定优势。直到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才开始南移,从五代起,南方经济才开始逐渐超过北方。 从西晋末年至隋唐五代期间,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之所以开始趋于平衡的原因是: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②从西晋后期,北方大量南迁人口,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③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比较比较安定;④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加速经济发展;⑤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唐朝“安史之乱”后到五代时期,经济重心之所以开始南移,其主要原因有:①自唐朝晚期以来,北方人民为了逃避战乱,大量中原地区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②南方战争相对较少,局势相对稳定,为江南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南方政权的统治者为发展实力,重视农业,大力兴修水利,鼓励生产,推动了经济恢复和发展;④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 第三阶段,从北宋到南宋时期 这是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并最终完成的重要阶段。北宋时期,南方经济继续持续发展,到北宋末年,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的历史进程;北宋灭亡,宋室南渡,南宋开始,标志着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东南地区,中国已稳定地形成了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的经济格局,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此后,历经元、明、清三代,经济上南重于北的形势始终没有改变,南方经济更加繁荣。经济重心始终在南方。 从北宋到南宋时期,经济重心之所以继续南移并能够最终完成的原因是: ①自然因素:宋代气候条件变化,使南方更适宜农业发展。同时,由于北方经济开发较早,水土流失严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而南方经过三国时期以来的经济开发,为经济发展打下一定基础,自然环境保持较好,从而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②政治因素:这表现为:一是两宋统治疆域大部分地区在南方,其中南宋时政治中心还移到南方,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经济......>>
问题二: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两大原因
一是政治方面的:北方战乱不断,辽人动不动就南下。
二是经济方面的:南方,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因为市舶司的开设,对外贸易频繁,工商业发达,经济繁荣。而且土地得到开垦,耕田面积增加,农业逐渐超过北方
问题三: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什么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2.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
3.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或者东移(如明朝和清朝),加快了南方的开发。
4.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而且对外贸易条件比北方优越。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1.在先秦和秦汉时期,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开发较早,农业发达,经济重心在北方。
2.东汉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出现了南移的趋势
3.东晋南朝:趋向平衡。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从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4.
隋唐五代:开始南移。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
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5.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6.
两宋时期:最终完成。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
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还大力兴办漕运和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
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
7.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02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