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其实葬送蜀汉的不是刘禅,而是他手下的那一群奸臣

众妙之门 2023-06-19 10:35:43

其实葬送蜀汉的不是刘禅,而是他手下的那一群奸臣

刘禅,是三国时代一个非常难以令人评说的君主。一方面,他在位期间,毫无任何出色的军功和政绩,几乎可以说是尸位素餐无所作为。与同时代的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晋武帝司马炎等人比起来,他显得非常平庸无能,文治武功一无是处,没有任何亮点。

但另一方面,刘禅又是一个缺点和优点同样都非常不突出的人。他虽没有什么过人之长,但同样也没有什么大的缺陷和恶习,“勿以恶小而为之”,他是做到了,既没有贪花恋色,也没有屠戮功臣,一辈子都是个规规矩矩的老好人。他在位时间长达40年,成为三国时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统治期间蜀国也相对风平浪静,也实属难能可贵。

不过,从求全责备的角度出发,刘禅绝不是无懈可击,他有一个显著的短板,就是缺乏知人之明,在对人才的识别使用上,明显不如他老爸刘备。诸葛亮生前就看出这一点,在《出师表》种苦口婆心谆谆教诲:“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就是希望他心明眼亮,慧眼识人,学会鉴别贤才与奸臣,方能永保社稷。

遗憾的是,刘禅对诸葛亮的话貌似并没听进去,也可能是听懂了,但心有余而力不足。从刘禅在位期间用人之道来看,在“亲贤臣”方面做得还可以,蒋琬、费祎、姜维、董允、诸葛瞻等一批忠心耿耿、能力突出的大臣都能长期担任朝中重要职务和关键岗位,这一点做得确实没得说。

但另一方面,在“远小人”方面,刘禅却做得着实不怎么样。想当年刘备手下群贤毕至众正盈朝,几乎没有奸臣小人的位置。但在刘禅在位期间,奸佞小人却一个个冒了出来,他们百般阿谀逢迎,谄媚巴结,取得刘禅的信任与好感,并在蜀国朝廷上生根发芽,逐渐成为一颗颗毒瘤,对蜀国产生的危害日甚一日。

提到蜀国后期出现的奸臣,数量并不少,如黄皓、陈祗、谯周等人。黄皓是一个宦官,刘禅自幼在他陪伴下长大,刘禅登基后黄皓也随之一步登天,利用刘禅的信任作威作福干预朝政。

陈祗则是蜀国重臣许靖兄长的外孙,历任侍中、尚书令、镇军将军,在朝中地位一度超过姜维。他与黄皓一内一外,朋比为奸,“上承主指,下接阉竖”,肆行不法。谯周则在邓艾兵临城下之时,寡廉鲜耻地劝说刘禅投降,留下千古骂名。

不过,这些奸臣都是人所共知,刘禅手下还有一个潜藏最深的奸臣,关键时刻叛国投敌,断送了蜀国的最后希望。此人就是蜀国江油太守马邈。公元263年,钟会邓艾大举出兵伐蜀,钟会一路人马在剑阁被姜维挡住,寸步难进,邓艾则出奇兵穿越七百里阴平道,意图来个奇袭成都中心开花。

邓艾从阴平道出山后,必须攻克江油城才能进入成都平原。因此江油能否守住成为魏蜀双方此战的关键。但江油太守马邈却贪生怕死,畏敌怯战,在兵力完全占优势的前提下开城投降,叛国投敌,使得邓艾不费吹灰之力攻克江油,彻底打开了通往蜀国成都的大门,因此马邈堪称蜀国灭亡的罪魁祸首之一。

但马邈的家庭出身却非常显赫。他的父亲马延,担任蜀国振威将军,延熙十九年(公元256年),随大将姜维攻打魏国不幸阵亡。他的祖父,则是赫赫有名的蜀国后期名将、诸葛亮的得力助手马岱。在魏延叛乱的关键时刻,马岱果断出手斩杀魏延,一战成名。但没料到他的后代却出了这么个叛将,令人痛心不已。

蜀汉4大背锅名将,最后的结局分别是怎样的呢?

三国时间,刘备创建的蜀汉王朝虽然鼎足于三国,但由于蜀汉王朝是三国中第一个灭亡的,所以其国内的一些历史人物,有些会因为某些历史事件,或者人生经历而被后人误会或者贬低!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蜀国的4为背锅名将,可以说这四位个个都被后人误会上千年,不知道您会不会为他们鸣不平呢?

第一位:魏延

说到魏延,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骄傲自满,天生反骨之人。在历史上一直被后人当作反面教材看待。但历史上的魏延真的是这样的人吗?

通过魏延的人生履历我们可以看到,魏延投奔刘备后,不仅在为刘备入川立下汗马功劳,而且还被刘备破格提拔为汉中太守。刘备称帝后,魏延的职位仅次于关羽,张飞,黄忠,马超等人,可见其在刘备心中的重要性!

刘备死后,魏延被封为都亭侯,开始跟随诸葛亮北伐。在北伐战争中,魏延不仅一直单独统领一支兵马作战,而且当时随军参谋刘琰因和魏延不和,诸葛亮责备刘琰向魏延道歉。可见魏延在诸葛亮心中也非常重要。只可惜诸葛亮死后,魏延因和杨仪夺权,兵败被杀,从此魏延悲伤了奸臣的大锅。据据裴注引《魏略》所记,受诸葛亮托付兵权的是魏延,杨仪因怕魏延趁机相害,所以造谣说魏延要北上投敌,并发兵攻之。

第二位:姜维

姜维是诸葛亮兵法的继承人,也一直被后人当作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看待,那么蜀汉灭亡得到大锅,姜维到底该不该背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姜维北方对蜀汉的好处:第一,蜀汉当时是三国中国力最弱小的,只有依靠不断的进攻,才能做到不被灭亡。第二,当时蜀汉国内的派系斗争严重,只有通过对外战争,才能很好的缓解内部压力,从而凝聚蜀汉内部各派的力量。而且也正是因为姜维的多次北伐,才使得曹魏军一直被卡制在秦岭一线,无暇对蜀国发生大规模的进攻!

但是万事有利既有弊,也正是因为姜维的数次北伐,耗干了蜀国三十多年的积蓄,造成蜀汉“兵困民疲”的状态。但是这也并不是蜀汉灭亡的真正原因。蜀汉灭亡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国力弱小,且人才凋零,灭亡只是时间问题。所以蜀汉灭亡这个大锅,到底该不该由姜维来背,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

第三位:马谡

提到马谡,我们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纸上谈兵,言过其实的一个人。但是历史上真正的马谡就那么不堪吗?我们来了解下真正的马谡!

马谡因从小才气过人,而得到了诸葛亮的赏识,并任命他为参军。当时诸葛亮率军征讨南蛮时,马谡献计说:南蛮依据险要地形,叛乱已久。如今我们正准备积蓄力量北伐,短期内并不能杀光所以南蛮以绝后患,所以丞相的作战原则应该是,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以心里战为上,以短兵相接为下。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建议,很快就使南蛮归服,不敢再次反叛。后来诸葛亮北伐时,遇到了最头疼的敌人司马懿,于是马谡就为诸葛亮献上了离间计,成功使得曹睿罢免了司马懿。可见马谡之才,不次于三国任何一位军师!

然而在街亭之战中,诸葛亮料定魏军必夺汉中咽喉要地街亭,于是诸葛亮就命马谡,王平带领一万大军前去防御。但是令马谡没想到的是,来攻街亭的魏将是身经百战的张颌,而且张颌还携带精兵五万来攻。所以马谡在兵力悬殊如此之大的情况下,只能选择扎营山顶驻守,最后兵败。但试想一下,如果马谡不上山据守就能守住街亭吗?面对兵力悬殊情况如此大的境地,谁也不敢保证。所以马谡丢失街亭固然有错,但是也并不能成为他“言过其实”的弊端。

第四位:刘禅

提到刘禅,我们首先会想到:扶不起的阿斗,此间乐,不思蜀等名句。好像刘禅就是一个荒唐无能的君主。但是历史的刘禅真的是这样的吗?

刘禅十七岁就登上了帝位,刚开始是由诸葛亮辅政。后来刘禅慢慢长大后,就开始接触政事,并扶持自己的力量。据说有一次诸葛亮北伐时,在关键时刻,刘禅因听说诸葛亮有自立嫌疑,于是就书信责问,诸葛亮看到信后,马上撤军回京,以证清白。刘禅此举看似是被奸臣利用,实则这也是他内心真正的目的!

诸葛亮死后,刘禅任命费祎为尚书郎后迁大将军,主持政务,并牵制丞相蒋琬。蒋琬死后,刘禅大权独揽,彻底解决了蜀汉“事无巨细,咸决于丞相”的尴尬政局,刘禅的这些举措,也证明其并非庸才。然而刘禅最终还是难以抵挡天下大事的变迁,魏军入川。

刘禅举国投降,被送往洛阳。刘禅在洛阳生活期间,虽然有过:“此间乐,不思蜀”,但这句话透露出的并不是其昏庸,恰巧说明他有懂得自保的机智!由此可见刘禅被后人嘲笑一千多年也实在冤枉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02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