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姜维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220年,关羽北伐失败,遭吴国武将击杀。刘备在蜀国震怒异常,决心对吴国发动进攻。刘备的反应这么大,一部分原因是与关羽的兄弟情,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因为吴国威胁太大。蜀国这会几乎是赤裸裸的摆在吴国面前,一旦吴魏联合,或是蜀国内乱而吴国趁机发动攻击,那么吴国足以顺流长驱直下,蜀国根本挡不住。
为了再次竖起关卡,蜀国向吴国宣战。然而此战损失惨重,蜀国虽然重新占据要地,可大批良将战死在此战中,以至于后来诸葛北伐连能用之人都没有。随着诸葛北伐失败,权利在交到继任者姜维手上时,蜀国已然是强弩之末。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一句话就不难看出这会蜀国到底有多惨。姜维手中无人可用,以至于后来魏国与蜀国交战,邓艾胜多,而姜维败多。邓艾轻视姜维,丝毫不将其放在眼里,蜀汉灭亡之后,更是以胜利者身份不断驱使姜维做事。邓艾真的远胜于姜维?后期是如此,但前期并不是。
姜维从诸葛手中接过重振蜀国的遗愿之后,便与刘禅商议北伐一事。初期颇见成效,陇西出兵北伐,李简降蜀,斩徐质大胜,收拢三县百姓。而后再次北伐,击败刺史王经,斩杀魏国几万兵卒。直到后来邓艾坐镇关中,姜维北伐才遭遇“滑铁卢”。
邓艾前来关中,还带来大量兵马,魏蜀之间的兵力差距本身就大。姜维能动用的极限兵马最多一半出头,然而光是邓艾此时镇守的关中,兵马数量就不输蜀国能出的全力。兵马数量本身就差距不大,姜维还是主攻一方,邓艾才是守城一边,要是不出奇迹,根本不可能破城。
姜维一方又是久战疲军,邓艾一方以逸待劳。急切的姜维派出奇兵,然而都被邓艾一一化解吃掉,才出现邓艾胜多,姜维败多的情况。姜维无奈之下,随后才会退守剑阁。最终魏国动用大量兵马压境,剑阁未破,是刘禅带人出城投降,姜维才无奈投降。
蜀、魏兵力不对等,局势不对等。但凡换一种情况,哪怕让姜维能指挥吴国兵马,都能与魏国试着打一架,可惜姜维身在蜀国,巧妇奈何无米之炊。
由于蜀国的国力有限,加上皇帝刘禅似乎智商长期不在线,因此这个偏安一隅的小国还是没能摆脱被强魏吞并的结局。但是,这些都改变不了诸葛亮为刘备、刘禅以及蜀汉做出的巨大贡献。
刘备能够从小手工业者翻身成了蜀国皇帝,诸葛亮当为首位功臣;而刘禅能够成功坐稳龙椅40多年,卧龙先生也算居功至伟。
从赤壁之战打败曹操,到帮助刘备夺取西川,再至把主公刘备推向了龙椅,诸葛亮都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
第一次北伐之时,百忙之中的诸葛亮还特地收服了魏国青年才俊姜维,并将其培养成了蜀国的后期名将。姜维能够横空出世,可以说主要得益于诸葛亮的有心栽培,而姜维也不负众望地成了他的接班人。
姜维能够吸引到诸葛亮,自然有很多的优点。
诸葛亮首次伐魏,这位20左右岁的姜维就曾多次计败诸葛军师,同时还可以硬扛赵云不输。此外,小姜维还表现出了出色的统兵能力。姜伯约的这些不俗表现,均打动了诸葛亮,更激发了孔明想要收服小姜维的决心。
姜维不但有智谋,武艺高,能够领兵打仗,而且还有个最大的优点:年轻。要知道,诸葛亮与姜维初次打交道时为公元228年,当时姜维才26岁。
26岁的小姜维可以用计策赢诸葛亮,这已经算得上是奇迹了。想当年庞统、周瑜、陆逊等个个才华出众,但他们都赢不了聪明的卧龙先生。这样一看,越发显得年轻的姜维聪明过人。
再者,诸葛亮北伐之际,蜀国已人才凋零。当时蜀国拿得出手的一流大将只有赵云、魏延,其中常山赵子龙已过了60岁,已英雄迟暮,而姜维就如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所以,怎么看诸葛亮栽培姜维都没有毛病。
诸葛亮死后,姜维独撑蜀国20多年,最终弱蜀才被强魏所灭。其实,诸葛亮在临死前曾留下27个字可以保蜀国不灭,只可惜姜维没能记住,后来忘了,这才导致蜀国灭亡了。
公元234年,诸葛亮临死前向众人交代后事,并且特地对姜维说了27个字:“蜀中诸道,皆不必多忧;惟阴平之地,切须仔细。此地虽险峻,久必有失。”
简单来说,诸葛亮在临死前特地叮嘱姜维一定要守好阴平,并且还强调这地方虽然地势险要,但难保以后没有魏国人来偷袭,所以必须小心防守才行。
然而,诸葛亮在人生最后时刻所嘱咐的27字遗言没有得到姜维的重视,最后果然成了魏国成功的捷径。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邓艾、钟会进攻蜀国,并且一战成功。钟会走的是正面进攻路线,并且与姜维主力蜀军在剑阁死耗。而邓艾则是不走寻常路,悄悄地从阴平偷袭成都,并且一下子就成功逼得刘禅投了降。
这阴平古道是一条通往成都的捷径,并且足有700里长的距离。阴平起至甘肃鸪衣坝,最终可以到达江油城。江油一过就是成都的门户绵竹,绵竹一破就是成都。邓艾就是从阴平古道一路连奔700里路,最后夺了江油,破了绵竹,这才逼得刘禅被迫投降。
可惜,姜维忘记了当年诸葛亮的叮嘱,忽略了阴平的防守,这才导致了邓艾偷袭成功得手。如果姜维牢记老师诸葛亮的27字遗言,那么蜀国就不会灭亡了。
在看《三国演义》的时候,大家会发现在其中有着很多的人物,都有着比较独特的人物形象,而且很多的人物他们的性格也受到了很多的争议。
比如说,姜维姜维在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是魏国的参军,但是在最后诸葛亮北伐魏国的时候便向蜀国投降,在此之后就开始竭力的为蜀国效力。有人对姜维在蜀国的所作所为感到非常的好奇,姜维作为一个投降者,为何在他叛变之后会如此的忠心于蜀汉呢?
姜维他在三国时期的时候是蜀汉非常有名的大将领,而且他的官至大将军,在最开始属军去攻打魏国的时候,有不少的人都已经在做了向蜀国投降的准备。但是在那个时候,姜维还并没有产生这样的念头,反而是一直跟随着魏国抵抗蜀军。
无奈最终魏国还是没能够抵抗得住属君如此猛烈的攻击,在当时即使已经面临着被降服的危险,姜文心中也并没有想要投靠蜀君的念头。
可是没想到在此刻马遵却直接抛下姜维独自离开,当姜维赶到马遵驻守的地方时,发现城门紧闭,并没有人愿意接纳他进入城中,所以最终将为才无奈的向蜀军投降。
在被抛弃之后,姜维便投靠了蜀君,在此之后一心的为蜀汉打江山,这其实和他的个人风格有着很多的相关。大家会发现姜维是一个非常忠心的人,在后来他受到诸葛亮的重用之后,才会在诸葛亮死后依然为蜀汉尽心尽力,这和他个人的忠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蜀汉大将军姜维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诸葛亮北伐的过程当中他归降蜀国,跟在诸葛亮的身边南征北战,在诸葛亮死之后,他更是平步青云成为了执掌蜀国兵权的大将军,身为一个魏国人,他却能够在蜀国做到手握重拳的大将军,他究竟都做了些什么使得他能够身居如此高位呢?
首先姜维的军事才能确实出色,归降蜀国之后姜维一直跟随在诸葛亮的身边,诸葛亮也一直把他当做自己的接班人培养,把自己的毕生所学毫无保留的教给了姜维。日复一日的学习让姜维逐渐成长为一位非常出色的将军,在诸葛亮北伐的过程当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正是如此出色的军旅生涯才使得姜维在诸葛亮死后能够成为蜀国的大将军。当然诸葛亮接班人的身份也为他加成不小,诸葛亮生前就十分重视姜维,诸葛亮在蜀国的地位毋庸置疑,他所重视的人自然也会受到后主的重用。
其次蜀中人才匮乏也是姜维能够平步青云的重要原因。?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毫无疑问蜀国前期的军事人才确实很多,五虎上将,魏延等人无一不是战功卓著的英雄,但这些人去世之后蜀国年轻一代没有能够续上火力,以至于廖化这种老将在战争期间也不得不再次披甲上阵。正所谓矮个子中拔高个,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拥有着出色战争生涯的姜维自然能够平步青云,执掌蜀国兵权。
姜维能够成为蜀国掌握兵权的大将军自然有他的可取之处,他有勇有谋,精忠报国,他没有一天忘记了诸葛亮和刘备北伐收复中原的愿望,一计害三贤既是他足智多谋的表现,也是他对蜀国忠心耿耿的证明。
蜀国名将姜维_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人物简介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因为父亲姜_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
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姜维不得已投降蜀汉,被诸葛亮重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_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维北伐总计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后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对姜维北伐,而宦官黄皓弄权,姜维杀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祸,后司马昭五道伐蜀,姜维据守剑阁,阻挡住钟会大军,却被邓艾从阴平偷袭成都,刘禅投降。后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见大势已去,遂拔剑自刎。
个人简历
姜维在诸葛亮去世后继承诸葛亮的遗志,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陈泰、郭淮、邓艾等多次交手。然而由于蜀汉国力弱小等原因、终究回天乏术。蜀汉灭亡后,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也被魏兵所杀。西魏时期追封开明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01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