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伯温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张良是刘邦手下头号谋臣,为刘邦的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刘邦建国之后,先后杀掉了韩信、彭越、英布等人,有人说刘邦弑杀,事实却并非如此。韩信的功劳很大,帮刘邦击败项羽之后,韩信的野心得不到满足,之后生出异心,刘邦才杀掉了韩信。
假如韩信能安安分分做他的淮阴侯,刘邦也不会杀他,彭越、英布同样如此,或许刘邦有意铲除异姓王,但彭越、英布也是反叛在先,所以刘邦不得不杀掉他们。张良的功劳那么大,为何刘邦没有杀他呢,可见刘邦并非无选择地滥杀。
刘伯温的死就不同了,朱元璋杀气太重,而且总是怀疑这个、猜忌那个,一旦被朱元璋惦记上,那几乎是必死无疑。比如蓝玉、傅友德、冯胜、王弼等人,都是被朱元璋的疑心病所杀,而并非犯下什么不可饶恕的大罪。
对于刘伯温,在很早之前,朱元璋就忌恨上了,刘伯温能力太强,而且深通权谋,这种人在己方阵营中是一大利器,而如果变成敌人,那是极其可怕的。为了防止变数发生,朱元璋有意无意间,让刘伯温死于非命。
史料记载“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其后中丞涂节首惟庸逆谋,并谓其毒基致死云。”
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派人护送刘伯温回乡,回到家仅仅一个月,刘伯温就去世了。在此之前,胡惟庸曾派人看望刘伯温,并给刘伯温带了药,刘伯温吃过药,感觉肚子里有石头般硬物。
史书上只是说怀疑是胡惟庸毒死了刘伯温,我们只能大致推测出刘伯温的死跟胡惟庸有关。胡惟庸本就和刘伯温不合,也就是说胡惟庸有理由杀刘伯温。其次,胡惟庸毒杀刘伯温可能是朱元璋授意的。
在刘伯温腹中积下硬物后,曾向朱元璋请示希望能回家,但朱元璋没有即刻予以回应,等到刘伯温已经起不来床了,朱元璋才下令让其回家。虽然不能肯定,但这其中多多少少还是跟朱元璋有关系的。那么为何刘邦放过了张良,而朱元璋没有放过刘伯温?
一、刘邦和朱元璋性格不同
在白手起家皇帝中,人们经常拿刘邦和朱元璋做类比,刘邦杀功臣,朱元璋也杀功臣,刘邦出身卑微,朱元璋也是出身布衣。然而,事实上,刘邦和朱元璋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刘邦虽然比较穷,但好歹还能混个泗水亭长,还算是个小吏。
除此之外,刘邦经常带着兄弟朋友到处蹭吃蹭喝,基本上还没有饿着过,在穷困的时候,吕公还把吕雉嫁给了一穷二白的刘邦,可见刘邦才出身比朱元璋好上不少。
史料记载“高祖尝告归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
刘邦父亲刘太公活到了八十多岁,刘邦的也曾过着普通百姓田园生活,吕雉在田中操劳,两个孩子在田间玩耍,刘邦则在外鬼混,哪怕过得不富裕,也算是安贫乐道。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极为深远,刘邦或许生活贫苦,但家庭健全,这使得刘邦的心智不至于那么极端。就好比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成长在五代乱世,而在他的父亲赵弘殷的努力下,家中吃喝不愁,也算是小康家庭。
在正常环境下的成长的赵匡胤,做事情大多深思熟虑,很少用极端的态度处理问题,所以他才能用他的仁德,阻止了五代乱世的继续。
史料记载“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
我们再反观朱元璋,不仅家庭条件极端贫困,父母兄弟还相继去世。要论最悲催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如果说他排在第二,估计没有人敢说排第一。朱元璋十七岁的时候,由于大饥荒,父母相继饿死,而朱元璋兄弟几人连给父母安葬的地方都没有,好心人刘继祖看到几个孩子可怜,才给他们找了地方安葬了父母。
朱元璋曾经流离失所,要过饭、当过和尚,全天下的苦楚他几乎全部尝了个遍,一方面这些痛苦的经历让朱元璋的内心变得极其强大,另一方面,也让朱元璋的性格变得多疑且极端。朱元璋的悲惨经历很多源自元朝官员的腐败、暴虐,所以朱元璋最痛恨的就是官员。
刘邦基本做到知人善任,在成就大业后对待功臣也算不薄。朱元璋则将其暴虐之心隐藏的很深,在统一之前,朱元璋很擅于收买人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而在立国之后,朱元璋便开始大肆杀戮功臣。
刘伯温之所以死于非命,并他做了什么太过火的事,而是朱元璋对其早有忌惮之心。刘伯温水平太高,以朱元璋的秉性,他是不允许这种人存在的,于是刘伯温无法得以善终。
二、张良更懂明哲保身,刘伯温比较极端
除了皇帝的态度,剩下的就是臣子的表现,朱元璋杀了很多人,也留下了几个人,比如汤和、耿炳文等等。汤和、耿炳文能留存下来,主要源自他们的低调和谨慎。
张良作为西汉顶级谋臣,自然对“狡兔死,走狗烹”理解得极其深刻。在国家安定之时,张良就退居幕后,尽量远离权力中心。刘邦曾想改立太子,吕后找张良出主意,张良当然是不想再趟这摊浑水,但碍于吕后的威势,迫不得已张良才让吕后请出商山四皓,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位。
张良曾对旁人说:“我以三寸舌为国家出谋划策,如今受万户侯,已经是平民能达到的极限了,对此我已经很满足了,我只愿抛开人间俗世,修习仙道!”可见张良早已顿悟,放弃了俗世的一切。
刘伯温在朱元璋即位后并没有即刻退隐归乡,而是继续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由于刘伯温的特立独行,将李善长、胡惟庸等人一并得罪。朱元璋曾问丞相人选,刘伯温将胡惟庸、杨宪、汪广洋一一品评一番,得罪了太多人,那么就可能遭到他人的报复。
就算刘伯温退隐还乡,也无法安度晚年,刘伯温必定能看透这一切的,但由于其刚烈的性格,他无法做到沉默不语,所以落得个凄惨的下场。
?我们都听说过一句话叫做“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说的就是那些陪着皇帝奔前走后,出生入死,辛苦打下江山的功臣,却往往没有好下场,而刘伯温正式其中的代表人物。
刘伯温是元末青田县南乡人,从小就机智过人,非常有谋略,当时的人甚至把他和三国时候分诸葛亮作比较。朱元璋起义之后,急需能人贤士,听说了刘伯温的才干后,便请求他出山帮自己,刘伯温常常能在千里之外运筹帷幄,朱元璋经常称刘伯温是自己的张良。但是,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开始论功行赏时,刘伯温只得了一个次一等的爵位,而且俸禄还是所有伯爵中最少的,甚至这样都不能打消朱元璋对刘伯温的猜忌,朱元璋经常把刘伯温叫到书房去进行看似闲聊,实则试探的一些谈话,最后刘伯温实在受不了了,干脆辞官回乡,即使是这样,朱元璋还是没有放过刘伯温,最后把他给杀害了。
我们知道朱元璋这个人原本是个农民,他当上皇帝之后对自己曾经的农民出身非常介怀,进而对过去所有知道自己的农民身份的人都比较介意,而且他自己并没有什么容人之量,对待像刘伯温这样的,既知道他过去的农民背景,又有比他高的才干的人,他是又嫉恨又忌惮的,这也就导致了刘伯温最后的悲剧发生。
相比之下,刘邦虽然对张良也有忌惮,但是刘邦自己也是心中有沟壑,非常有雄才大略的,所以他虽然忌惮张良,但却不会嫉恨他的才能。所以,刘伯温的悲剧更多的是由朱元璋对心胸狭隘造成的。?
我觉得张良的计谋不仅正而且有远见,同时还是刘邦的良师益友,但刘伯温和朱元璋的关系就没有张良和刘邦那么铁啦。更何况,张良出身是世家大族,并且早已看破权利,而且还很识趣一不沾权力,二功成身退。所以,刘邦不仅不可能杀他,而且还要好好的谢谢他。
虽然,朱元璋称赞刘伯温是吾之子房,而且还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好评价,但在朱元璋的心中,吾之子房并不只有刘伯温一个人,也可以说朱元璋并没有真正的子房,他自己才是最顶尖的子房。朱元璋看起来好像是很需要刘伯温的计谋和策略,其实他根本就是借鉴一下而已,用朱元璋的话来说就是“卿能言之,朕能审而用之”。也就是说,刘伯温的建议朱元璋还是要思考一下是否能用的。
关于刘伯温的死大约有两种猜想:一说是胡惟庸毒死的,朱元璋并不知情;二说毒死刘伯温是朱元璋指使胡惟庸干的。但我认为这两种观点成立的可能性都很小,当时涂节揭发说他毒死刘伯温,朱元璋还专门审理了此事,之后并无下文,应该不是胡惟庸的主意。而朱元璋杀功臣从来没有玩过阴的,都是光明正大的,所以指使胡惟庸杀死刘伯温没必要。
我倒是觉得,刘伯温一心想在朝政上有所建树,其实就是有权力欲,然其仕途不顺,在他觉得不可能拜相的胡惟庸做了丞相后,他就抑郁成疾,而且已经是65岁的人了,在古代应该算长命的了,所以,因疾病而死也是很正常的。
张良和刘伯温都作为比较受欢迎而且很有能力的谋臣,虽然说各为其主而且成为了后代有名的人。但是他们在各自的命运上却有着很大程度的差别。
刘邦本来对于张良就是特别的信任而且一直都是用人不疑,而朱元璋对刘伯温从开始就心里存在芥蒂,即使是刘伯温在为他的王朝付出了很大的辛苦,但是结局仍然比较悲惨。
当然,?一个好汉三个帮?,开国皇帝能成事,身边人的本事也很重要。比如汉高祖刘邦有?萧何、韩信、张良?这三大臂膀,也正因为这三大人才的鼎力相助,刘邦才能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打败强大的项羽,开创西汉的百年基业。同是草根皇帝,为什么刘邦能放走张良,朱元璋却不能放走刘伯温?
以至于四海升平后,有人问刘邦取天下的秘诀,刘邦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不绝于粮道,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克,攻必取,吾不如韩信。由此可见,西汉三杰对刘邦、乃至汉朝的重要性。
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张良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赶紧和刘邦划清界限,不在朝廷担任任何职务,最好不让刘邦找到自己了。当然了张良这样做不是不想当官,淡泊名利而是他发现刘邦这个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共享福。
功成名就之后,最后能够远离庙堂之上,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刘邦尽管说一再挽留张良当官,但,张良都不为所动。
让刘邦最放心的还是张良对于权力这方面的淡然,在汉朝建立以后,张良便放弃了自己位高权重的地位,回到自己的老家,这才让张良能够有一个很不错的结局。
刘伯温则是不同的,即使他在建立明朝的过程中也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朱元璋打下了天下,但是朱元璋本来就是一个会猜忌别人的人,尤其是在后来明朝建立以后,刘伯温三番两次的对朱元璋提出很多的建议,而且有当宰相的心思。
这对于朱元璋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虽然说刘伯温后来辞官回乡,但是还是一个隐患。在重大的压力之下,刘伯温终于重病缠身不久就去世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01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