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武举人考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不论是现代还是古代,教育都是国家发展最关键的一个环节,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也是一贯行之的重要决策,自隋朝设立科举考试以来,封建社会的文人大多都选择通过科考来实现进朝为官的愿望。
科举考试刚刚设立的时候,只有以文科考试选拔文官的制度,直到宋朝时,国家对优秀将领的需求日益旺盛,才开始设立武举考试,选拔有真才实学,能够上阵杀敌,排兵布阵的将才和帅才,也算是为那些酷爱武学的人提供了一条出路。
一般来说,科举考试中状元为最高级别,而状元又分为文状元与武状元,文状元大多都在朝廷中担任举足轻重的文职,而武状元则在军营之中担任要职,武举考试主要考骑射,举重,兵法谋略等科目,大大小小的考试有500余场,需要过五关斩六将才有资格进行殿试。
但是相对于文科考试而言,武举考试受重视程度要低很多,不仅录取人数比较少,考试科目还比较难,能够从武举考试中脱颖而出的一般都是人群中的佼佼者,只有资质上乘,而且还肯下苦功夫去练习的人才能够成功。
参加武举考试的人首先要体质过关,而且很多科目都是需要后天努力才能有所成就的,根据史书记载,在当时参加武举考试的人家门口,大多摆放着很多巨石,上面有着明显的纹饰,而且有两个抓手,经过推断应该是参加武举考试的人用来练习举重的物件。
在门前摆放的这些巨石中,一块巨石动辄两百多斤,甚至有的都超过了三百斤,一般人是很难搬动这些巨石的,即使天生身强力壮的人也要费些功夫才能勉强搬动,可见想要在武举考试中拔得头筹,免不了要下些苦功夫,任何可喜可贺的结果都有一段艰辛的过程做铺垫。
但是武举考试在历朝历代的受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统治者重视武力安邦,这些练习的人就能有用武之地,有的统治者主张文以治国,便会废除武举考试,这些准备参加武举考试的人的汗水只能付诸东流,不仅让人感慨时事艰难。
古代科举中的武举考试项目有举重、骑射、步射、武功等。而武举之所以不受重视那是因为帝王需要武将保家卫国的时候,就对他们非常好,国家太平的时候,又担心武将威胁皇权,从而进行卸磨杀驴,因此在大BOSS的干涉下,武将地位一直都是不高的。
首先,我们都知道科举制度开始于隋朝,那是国家选拔人才设立的制度,同时也是国家给读书人进入仕途的途径,但是没有设立武举。那么问题就来,武举是为什么设立呢?这还要从武则天这边说起。
其次,武则天刚刚上台的时候,她还没有完全掌握国家局势,很多旧势力根本就不服从她,武则天想要全面掌握国家,那么就必须培养自己的势力,还要光明正大的,因此武举制度就这样横空出世。明面上武状元是国家人才,实际上就是壮大武则天势力范围,好打压旧势力,从而一开始就奠定了武将的地位不高。
接着,武则天为了培养自己势力,对武举考试项目进行严格规定,比如举重、骑射、步射、武功科目,每一科都要过人才有机会得到武状元。不过参加考试不是项目厉害就可以了,古人还对参加考试的同学外貌是有要求,要求?躯干雄伟、可以为将帅者?。(小声BB:古人不单单是拼才华,还要拼颜值,实在是太难了。)
最后,武将混到将军的级别,那就大权在握,随时有威胁皇权的存在,帝王相信武将还好,要是不相信,就要时刻防着武将,想办法卸磨杀驴,把武将手里的权力拿回来。因此古代帝王对武将的待遇一直都不太友善,需要人家的时候就高官侯爵,不需要就想尽办法夺权,或者是给武将空有一个名头,什么实权都没有官位。从而在古人的心中,混武官还不如混文官,尤其是宋朝的时候,简直体现淋漓尽致。
分类: 社会民生
问题描述:
因为在找科举的资料,突然想起了武举的事情,小弟在写<网游家庭之解迷专家>,因为写到科举,所以……
解析:
武举始于武则天时期,中国武举制度的演变:
武 举 是 以 选 拔 军 事 人 才 为 目 的 的 科 举 考 试 制 度 。 唐 武 则 天 长 安 二 年 ( 7 0 2 ) 始 置 。 应 武 举 者 , 于 每 年 十 月 由 州 府 举 选 送 至 京 师 , 十 一 月 于 尚 书 省 兵 部 进 行 考 试 。 武 举 考 试 的 内 容 有 长 垛 、 骑 射 、 步 射 、 马 枪 、 翘 关 ( 举 重 ) 、 言 语 、 材 貌 等 。 兵 部 考 试 合 格 者 依 其 身 份 不 同 而 有 不 同 的 待 遇 , 或 送 吏 部 参 加 铨 选 , 或 授 予 散 官 。 德 宗 时 , 曾 一 度 停 废 ; 宪 宗 元 和 三 年 ( 8 0 8 ) , 又 复 置 。
宋 承 唐 制 , 天 圣 七 年 ( 1 0 2 9 ) 置 武 举 。 皇 佑 元 年 ( 1 0 4 9 ) 罢 ; 治 平 元 年 ( 1 0 6 4 ) 再 置 。 三 班 使 臣 、 诸 色 选 人 不 曾 犯 赃 及 私 罪 情 轻 者 , 许 于 兵 部 投 状 应 试 ; 无 官 人 由 朝 廷 命 官 保 荐 , 也 可 应 试 。 考 试 分 比 试 、 解 试 、 省 试 、 殿 试 四 级 , 一 般 为 先 试 弓 马 , 再 试 策 及 《 孙 》 、 《 吴 》 等 兵 书 的 墨 义 ( 熙 宁 后 改 为 大 义 ) 。 殿 试 合 格 后 , 分 别 赐 “ 武 举 及 第 ” 、 “ 武 举 出 身 ” 。 其 授 官 , 北 宋 时 期 , 武 艺 与 策 皆 优 者 , 授 右 班 殿 直 ; 其 余 以 次 授 三 班 奉 职 、 三 班 借 职 、 三 班 差 使 等 。 南 宋 时 , 武 举 之 法 渐 与 进 士 科 相 仿 。 其 殿 试 第 一 人 赐 武 举 及 第 、 授 保 义 郎 , 余 并 赐 武 举 出 身 、 授 承 节 郎 、 承 信 郎 等 。
元 朝 废 武 举 。
明 天 顺 八 年 ( 1 4 6 4 ) 复 置 武 举 , 令 武 臣 子 弟 于 各 直 省 应 试 。 成 化 十 四 年 ( 1 4 7 8 ) 规 定 , 武 举 乡 、 会 试 例 , 均 仿 文 举 。 弘 治 六 年 ( 1 4 9 3 ) 规 定 , 武 举 六 年 一 行 ; 十 七 年 , 改 三 年 一 试 。 正 德 十 四 年 ( 1 5 1 9 ) 《 武 举 乡 试 条 格 》 规 定 : 武 举 乡 试 , 应 举 者 于 九 月 内 各 卫 所 送 都 司 , 各 府 、 州 、 县 送 布 政 司 , 均 由 巡 按 御 史 会 同 三 司 官 主 持 考 试 , 两 京 由 兵 部 选 官 考 试 。 共 试 三 场 , 初 场 试 马 上 箭 , 第 二 场 试 步 下 箭 , 第 三 场 试 兵 法 或 时 务 策 一 道 。 分 别 于 十 月 九 、 十 二 、 十 五 日 举 行 , 取 中 者 称 为 武 举 人 , 俱 送 兵 部 , 于 次 年 四 月 参 加 武 会 试 。 嘉 靖 元 年 ( 1 5 2 2 ) 《 武 举 会 试 条 格 》 规 定 : 第 一 场 试 骑 射 , 第 二 场 试 步 射 , 第 三 场 试 策 二 道 、 论 一 道 。 以 翰 林 院 官 二 员 为 考 试 官 , 给 事 中 及 部 属 官 四 员 为 同 考 试 官 。 取 中 名 额 , 临 期 取 自 上 裁 。 崇 祯 四 年 ( 1 6 3 1 ) , 始 行 武 举 殿 试 , 赐 武 进 士 及 第 、 出 身 等 , 悉 如 文 举 之 例 。
清 沿 明 制 , 乡 、 会 、 殿 试 均 同 文 举 之 例 。 其 举 人 、 进 士 、 状 元 等 名 目 亦 与 文 举 同 , 仅 加 “ 武 ” 字 以 示 区 别 。 其 授 官 , 初 武 状 元 授 参 将 , 武 榜 眼 授 游 击 , 武 探 花 授 都 司 。 二 甲 均 授 守 备 ; 三 甲 均 授 署 守 备 。 雍 正 时 规 定 , 武 状 元 授 一 等 侍 卫 , 榜 眼 、 探 花 授 二 等 侍 卫 ; 二 甲 选 十 名 授 三 等 侍 卫 ; 三 甲 选 十 六 名 授 蓝 翎 侍 卫 ; 其 余 武 进 士 以 营 卫 守 备 在 兵 部 注 册 选 用 。 干 隆 时 , 又 令 派 大 臣 对 在 兵 部 注 册 的 武 进 士 再 行 考 试 , 分 等 授 职 , 一 、 二 等 授 营 守 备 , 三 等 授 卫 守 备 。 光 绪 二 十 七 年 ( 1 9 0 1 ) 废 。
在 「 万 般 皆 下 品 , 唯 有 读 书 高 」 的 社 会 观 念 下 , 即 使 设 立 武 秀 才 、 武 举 人 , 也 并 不 并不如文举的状元郎一样受 人 重 视 。
----偶是分割线-----
武进士,武举考试的最高一级选 *** 或者经皇帝认定的第一名,或者称为一甲一名武进士,就是武状元。武状元授御前一等侍卫,武榜眼、探花授二等侍卫。再从从二甲中选前十名,授三等侍卫。其余全在兵部注册授予守备等营职。
范进,看过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的读者对这一人物一定不会陌生。
范进直到50多岁的时候,仅还是个童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秀才,在古代,对于一个满怀抱负的读书人来说,这只是实现自己理想的第一步,想要更好的发展,便要去参加接下去的乡试,中了举人才可。
而他的乡试之路并不顺遂,直到60岁,范进才中了举人。在放榜这一天, 看到榜上有名的自己,他竟然喜极而 疯 。
看到这里,人们或许会觉得范进中举后的反应有些过于夸张,并且彼时的他已是一名年过半百的花甲老人,怎么还疲于参加考试?
但事实上,在古代,像范进这样几乎倾其一生花在科举考试上的文人并不少见, 因为那时候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为四个等级, 想要走到最后必须层层通关,不仅耗时长,最终能上榜的名额寥寥可数,其竞争的残酷性是现在的高考所不能比拟的。
难怪 中举 后的范进会疯,如此高难度的“高考”谁考谁都会疯!而如果能够回到古代,这样的“高考”你能过几关?
这里所指的等级就如工作面试中的初试、复试及三试。只有过了前面一关才能参加下一轮的复试。
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同样如此,它共分为四个等级, 第一级童试, 参加考试的人也被叫做童生,这一考试对于考生没有年龄限制,即便是白发苍苍的老者也能参加。
通过童试考试后的考生统称为秀才,并作为生员得到了在太学等处学习的资格,从而参加接下去的乡试。
如果童试的考试成绩非常优秀,便有资格保送到京城的国子监读书,成为贡生。
成为秀才以后,有些人会因为在接下去的乡试未中举便永远止步于此,《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便是如此,19岁取得了童试成绩第一名的蒲松龄,被保送成了贡生,但他在多次乡试中却屡屡失败,直到51岁仍在考,但始终没有中举。
由于古代读书人本就不多,一个乡镇能出一个秀才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即使之后一直没中举,回到老家做一名教书先生也是条不错的人生选择。
成为秀才以后,便能参加省一级的乡试考试, 这是四个科举考试等级中的第二个考试,乡试一般在农历八月举行,因此也被称为“秋闱”。
能成为乡试的考生,是已经经过第一批童试筛选出来的人才,个个都是普通人中的精英,它的录取率相对于童试要低了不少。
通过乡试的考生,便是举人, 直到花甲之年才中举的范进便是通过了这一阶段的考试 。
由于较低的录取率,成为举人的时候即使已到两鬓斑白的年纪,也能得到不同与以往的赞赏和待遇。
《范进中举》中,他中举前后,邻居们和其岳父对他的态度便能说明这一点。
如果说童试像中考,考的好的人便能进入到重点高中学习,那乡试便是高考,同一群和自己同样优秀的人竞争,争取进入到更高一层的学府。
只是高考以后,那些度过了9年义务教育和3年高中生涯的考生便能稍稍松一口气。
可是,在古代的科举制度下,通过乡试考试的人,等待着他们的是更为残酷严厉的会试。也就是四个等级中的第三次个考试,而会试是需要考生赶赴京城参加。
在明清时代,会试在北京内城的贡院举行,一共要考3场,每场3个小时。
在进入考场前,为了防止考生作弊,不仅要对每个考生进行搜身,搜身的范围不仅包括学生的辫子,就连臀部等部位也会要求被查看,不仅如此,还会让考生洗澡,而这也曾是古代防考生作弊的重要方法。
随后,进入考场的考生,每人会得到三根蜡烛,并且有属于自己的单间,进入单间以后,房门立刻封锁,考生就在里面答题,晚上休息也在里面,且中途不可外出。
如需上厕所,需举牌示意,会有考官陪同前去。
没有想到,古时候防止考生作弊所采用的刁钻方法并不比现代的少,也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会试的录取名额每个朝代都不尽相同,录取最少的一次是乾隆五十四年,只录取了96名,而录取最多的是在雍正八年,有406名。
通过会试的考试,便称作贡士,只是经过了童试、乡试,真正到达会试的人,已所剩无几 !
通过会试,离朝廷就近了一步,得失心也会因此变重,有些人就会因为自己的一时失败,而做出极端的行为。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他在会试中屡次名落孙山,愤恨之余,心有不甘的他产生了报复的念头。
会试失败,回乡不久的黄巢加入了起义大军,在他60岁时,攻入长安,登基称帝,两年后,被朱温赶了下来。
看来,古代的科举考试,真的会把人逼疯。
科举考试的第四阶段也是最高一段便是殿试, 只是殿试并不是真正的考试,而是给会试的合格者进行一个高低排名。
所以通过了会试,并且想在朝中有更好发展的考生,单通过会试并不够,而是需要让自己的成绩脱颖而出。
殿试是由武则天在神都紫薇阁洛城殿创制,因此从唐开始, 殿试的第一名便称作状元,第二第三名分别为榜眼、探花。
殿试的前三名会立刻授予官职,而其余通过殿试的进士们大都会成为京官。
在残酷激烈的科举考试中,能过五关斩六将走到最后的人必是人中龙凤,这就犹如高考中取得满分的人。
和科举考试的多个等级相比,它的考试科目却很单一, 从头至尾只考一门,题目是从《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里出。
这就需要考生对于这些经典熟读深思,烂熟于心,不仅要明白原文的意思,还要了解文章中的各种注释注解,这对于考生的阅读量以及记忆力是个很大的考验。
考试科目单一,而考试内容也只有论文一种形式,它就像现在语文科目中的作文一样,给一个主题,让考生围绕该主题自由发挥。
对于这样一种看似单一、自由的考试形式,如果不是以博览群书、满腹经纶的学识做积淀,那是很难在众多考生中崭露头角。
难怪自古便有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如” 这样的诗句,可以想象,像苏秦那样悬梁刺股的考生应该并不在少数。
而这也正是那些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的读书人在一次次的科举考试中总结下来的经验之谈。
古有科举考试,现有中考高考,可见自古以来考试在人们心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家都希望通过这些考试来或多或少的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条条大路通罗马,考试的最终目的只是用于检验我们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从小成绩优异的人进入 社会 就是无法习惯的大有人在,考试成绩平平,但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认可的也不在少数,考试或许是通向成功的其中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
读书学习是我们整个人生中获取知识的一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长此以往也能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我们需要记住这个初衷,因为只有这样,我们心中对于考试妖魔化的过分看重的心态将会变得客观许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98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历史上的蜀汉四相,他们最后结局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