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朱元璋来自民间,来自社会的最底层。对民间疾苦,对百姓的生活他是深有体会。所以,后来推翻元朝暴政建立明朝成了皇帝后,朱元璋十分注重民生。元朝的暴政之下,贪官污吏处处,弄的百姓苦不堪言。这一点朱元璋是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更是深有体会,所以他做了皇帝后,为了保护老百姓的权益对官吏要求的很严格。
朱元璋在位期间,不止一次的对明朝官僚队伍进行过重拳整治。因此不少贪官污吏都被绳之以法。为了表达整顿吏治打击贪官的决心,朱元璋不避权贵,只要你贪赃枉法了无论是谁都会从重罚之。因此,明初的官员们人人自危,而在这种震慑下官僚队伍也的确清明了一阵儿。
洪武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385年的这一年,朱元璋一来是为了对司法工作做个总结,二来是为了用一些典型案件来告诫臣民,于是他亲自写定了一部法典——《大诰》。《大诰》就是以诰文的形式,将一些典型的案件汇总在一起,颁布天下来告诫臣民。其中半数以上都是一些贪腐案件。
朱元璋当时反贪反腐败的力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然而在这种铁腕之下,也难免有人不听话,依旧我行我素的贪赃枉法。其中朱元璋的一个女婿欧阳伦就是典型的一个。欧阳伦是进士出身,1380年和朱元璋的第四女安庆公主成婚。
朱元璋子女众多,但安庆公主应该是比较受宠爱的一个。因为安庆公主是朱元璋和结发妻子马皇后仅有的两个女儿之一,也就是说是明朝开国皇后的嫡出次女。按理说,在当时谁娶了安庆公主都会受宠若惊。欧阳伦也不例外,这个进士出身的读书人,在他大婚那天估计比中了状元都来的欢心。
能娶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次女为妻,是欧阳伦的幸运。然而,这个读书人不思因此为国效力反而后来干起了扯明朝后腿的事儿。明朝初期,为了加强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于是实行了一个政策。那就是用中原地区的茶叶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马匹进行交换。
用茶叶换马匹,这种方法名义上是各取所需,实质上对明朝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有了茶叶,明朝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因此茶叶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成了一种战略物资,当时不允许私人出口。这是明朝中央的政策,是关系到明朝中央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关系的大事。当时基本上没人敢触犯,即使有些胆大走私的也都是偷偷的进行。
然而安庆公主的丈夫欧阳伦,却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竟然公开的走私起来。欧阳伦私自组织了一众人等,不仅擅自闯关,而且还动用官府的车辆运输茶叶,甚至还拒交各种税。就连欧阳伦家里的家奴周保,都蛮横无比,压根儿不把地方官放在眼里。甚至有的时候,还对地方官和把关的官吏进行人格侮辱和殴打。
当时碍着欧阳伦的身份,许多地方官只好吃了哑巴亏。但后来走至蓝田县时,欧阳伦的那帮人又一次对河桥司巡检税吏进行殴打闯关。这一次税吏是被打的鼻青脸肿,然而欧阳伦目无王法胡作非为的日子也在这里走到了尽头。
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因为被殴打的税吏不堪其辱,后来状告到了朝廷。朱元璋听说了这件事儿以后,非常恼怒。没想到在他的重拳下,还有不怕死的老鼠。于是朱元璋让明朝的司法官员整理到了欧阳伦犯罪的证据后,毫不犹豫地就将这位女婿赐死了。无论谁求情,就是马皇后本人求情都无济于事。这件事朱元璋做的果断而坚决。
明朝洪武年间,确实用刑过繁。而朱元璋的这种做法也是为了明朝的长远考虑,他杀自己的女婿也是为了公平考虑。如果作为法律最顶端的皇帝都营私,那么上行下效十几年来的司法工作都白做了。因此朱元璋杀欧阳伦,一方面是为了维护明朝法律的尊严,另一方面也只能怪欧阳伦倒霉,自食其果碰到了关键时期。
安庆公主是朱元璋的亲闺女,自己的女儿一生的幸福,朱元璋不是没有想到。然而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为了澄清吏治巩固统治,朱元璋不得不杀了欧阳伦。这背后的原因令人动容,为了法治不惜大义灭亲,因此又不得不让人对这位大明王朝的开国君主心生敬佩之情。
文逆北
朱元璋在中国历史上以“反腐得力”著称。而朱的反腐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大的名声。不仅与朱在对贪腐人员的处理手段上冷酷残忍有关(如将贪官处死后剥下人皮示众),也与明初政府所颁布的一系列反腐条令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了,即使是在这样一种反腐败的大环境下,依然有人铤而走险、以身犯法,以致于落得身首异处。朱元璋的女婿欧阳伦就是代表。
欧阳伦本出身贫寒,只是因其学业用功,才得以通过科举的方式跻身于政治高层,朱元璋在对其进行殿试过程中,对他的答问十分赏识,在笼络人才等因素的作用下,朱元璋将自己的爱女安庆公主许给了欧阳伦,穷小子变金凤凰,欧阳伦从此逐步走上了他的人生巅峰。
(影视剧作中的欧阳伦)
不过,欧很快便被眼前的荣华富贵冲昏了头脑,除去接受他人贿赂外,为了攫取更多的财富,欧阳伦又串通官员做起了私贩茶叶(茶叶为国家管制的物资)的买卖,结果最后遭人告发而被朱予以处斩。那么问题来了,朱元璋为何要选择处死欧阳伦呢?难道仅仅是因为欧阳伦贪污枉法吗?笔者认为,这仅是其中一小部分原因。而更多的,则应从明初的大环境分析。
帝国的遗产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并兵分数路,发动了对元的讨伐战争。在徐达等部的连环打击下,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滋?径蠖急泵盘尤氪竽骶?菜忱?目舜蠖迹?笫埔讶ァ?/p>
(徐达北伐)
不过,元朝虽被明朝取代,但元时期业已形成的社会习俗与政治传统却不是一夜之间便可以全部改变的。例如,元的建立是建立在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之上的。所以草原传统也不可避免的充斥于农业社会当中,游牧民族的政治中没有所谓的君臣之别,而是以主奴关系为主干。
(即使是画作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存在于游牧社会中的这种主奴关系)
主奴同君臣相比,显然更强调服务与顺从,这不可避免的对中原王朝的士大夫政治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所以元代的文臣同其他朝代的文臣相比,身份显然要更加卑微一些,这种君臣关系的微妙变化自然也为明初政治所承袭。
毕竟是人臣
例如人们所知的,朱元璋因孟子有“民贵君轻”说而对其十分厌恶,在一些下达的谕旨中,朱元璋不断强调臣下与平民对自己的依附关系。欧阳伦案中朱元璋也是如此。
首先,欧阳伦是靠科举制跻身于权力高层的,他的权力的获得既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也是靠着皇权支配下的政治与文化传统的认可。所以他的第一个身份是人臣。
但是,与以往的人臣所不同的是,无论从心理认知上、还是实际的权力结构中,欧又同时在以一种皇权依附者的角色存在着,所以,从朱元璋的内心深处来看,欧阳伦的身份再高贵,这一切也是取决于朱元璋之喜好的,这种“主奴关系”的本质,已为欧阳伦的结局预先埋设好了一颗定时炸弹。
(影视剧作中的朱元璋与欧阳伦)
外戚干政?
其次,欧阳伦贵为驸马,属于外戚集团。纵观中国历史,外戚干政弄权之事屡见不鲜。朱元璋虽识字不多,但勤奋好学,尤其当上皇帝后,朱元璋经常请儒生为自己讲授历朝史事,所以朱元璋不会不明白隐藏于历史长河中的政治教训。这些都让朱元璋分外的小心。
仅仅是走私茶叶那么简单吗?
当然了,历史经验归历史经验,假如欧阳伦在贩卖茶叶的事上稍微收敛一些的话,朱元璋是不会痛下杀手的。但欧阳伦不仅不加收敛,还绕开皇帝直接向官员与民间施加压力,要求他们配合自己的走私行动。这自然是朱元璋所无法容忍的。
(电视剧中的明太祖问案)
因为,一次次的走私背后不仅是堆积如山的真金白银,更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利益集团。而这个利益集团的核心,便是我们的驸马爷欧阳伦。既然欧阳伦可以运用手中权力和所掌握的人脉来实施“经济犯罪”,那么实施“政治犯罪”又有什么不可能呢?
(欧阳伦与安庆公主)
你可以碰皇帝的一切,但你绝不可碰他手中的权力,尤其这个皇帝还是本对权力极度敏感且已杀人如麻的朱元璋。所以欧阳伦必须死,这不仅是因为他的贪污枉法太不给老丈人留面子,更是因为他的存在,对朱元璋所代表的皇权已经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而为了让自己幼小的孙子可以免去在自己死后被野心家玩弄于指掌间的悲剧(朱棣的夺权另当别论),杀一个欧阳伦又有何妨呢?
(影视剧作中即将被处决的欧阳伦)
参考文献:
张廷玉著《明史》中华书局2015年5月
孟森《明清史讲义》商务印书馆2011年10月
南炳文,汤纲《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2012年5月
吴晗《朱元璋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版
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
施治生、刘欣如主编《古代王权与专制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5月
李治安《元史十八讲》中华书局2014年9月
老朱自是喜欢安庆公主,也不希望公主守寡。但是,如果让欧阳伦逍遥法外,大明王朝法律无任何尊严,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朱元璋与马皇后一生挚爱。马皇后为老朱生育了5子2女。这两个公主是 一个是宁国公主,嫁给了开国功臣梅思祖族子梅殷;另一个叫安庆公主,嫁给了进士出身的平民官员欧阳伦。梅殷?天性恭谨,有谋略,便弓马?,在众多的驸马中最受朱元璋疼爱, 后来在靖难之役中有不俗的表现,不愧为老朱的乘龙快婿,没有让老朱白疼他一场。
而欧阳伦就一言难尽了。欧阳伦是进士出身,学识渊博、长相出众,本来该有大好前程。1381年,欧阳伦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功地娶得安庆公主为妻,成为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驸马,当时,万众瞩目,世人都认为一表人才的欧阳伦应该有个美好的成为附马后,欧阳伦也有一段谨小慎微的日子,两口子也算恩爱,波澜不惊中,人们都为安庆公主高兴,认为有此君陪伴,公主定有花好月圆的结局。
可世事难料,欧阳伦养尊处优的日子过久了,有了得陇望蜀之心,欲望膨胀起来了。开始追求穷奢极欲的生派,他将自己的驸马府修建得富丽堂皇,又从各地运来奇珍异宝装饰其中,直想把个驸马府修成皇官,但这些都是需要高额成本支出的。
那么问题来了,按老朱制定的规矩,驸马?不许入仕?,就是欧阳伦不能在大明中央当公务员,他只能凭一份驸马的俸禄维持生活。他在哪里弄钱来过富豪的生活呢?欧阳伦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开始做茶叶生意了。茶叶在明初是极为贵重的经济物资,带有战略属性。 由于 西域游牧民族以牛羊等牲畜的肉为主食,急需茶叶来辅助消化。对于西域游牧民族来说,茶叶是他们生活的必需品。问题在于,西域需要茶叶却因为气候问题又生产不出来茶叶,只能从盛产茶叶的大明王朝输入。老朱便以此为契机,出口茶叶换取西域的骏马,以充实国防实力。
明朝中央非常看重茶叶的去向,还在西域边境设置了茶马交易市场,方便官方利用茶叶换取马匹,这就是?茶马交易?。
正是因为茶叶有加强国防建设的功用,所以,老朱了颁布《茶马法》,规定由政府垄断茶叶的专卖权,不允许民间自由贩卖。而且,各级官员中有将茶叶私自贩卖出境的一定严惩不贷,驻守关隘的官吏因为失察造成茶叶流失的,也要凌迟处死,由此可以想像,老朱对茶叶的重视程度。。
欧阳伦被杀,是因为他犯了很严重的错误,身为皇亲国戚,既然公然与朱元璋唱反调,经商贩运,走私茶叶,有道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他犯得可是大忌。
原来,在明朝初年年间,宫中存在了吏治腐败,贿赂风行的乱政现象,这让天下黎明百姓感到非常的不满意,开始反抗起来,仅洪武年间,因此而公然抗议的事件就达一百八十余次。长此以往,朱元璋变得忧心忡忡,他怕时间久了,会失掉天下黎民百姓的民心,更怕因此导致不易得来的江山会付诸东流,于是便下定决心,开始整顿吏治,惩贪劝廉。
欧阳伦是朱元璋亲生女儿安庆公主的丈夫 ,权利也是非常大的,宫中所有人也都很给他面子,也不敢公然与他对抗。按理说,作为帝王身边的人,要懂得讨他的开心,然而他却犯了大忌,在朝廷三番五次下令,不准官吏经商贩运的情况下,他不仅没有与朱元璋站在统一战线,帮助朱元璋大力整治超纲,相反,他仗着自己的身份尊贵,不顾禁令,多次派家奴去陕西偷运私茶出境贩卖?。洪武三十年(1397)春天,欧阳伦又让人替他往河州(今甘肃临夏东北)走私贩卖茶叶。然而,这次的走私却不是很顺利,到兰县(今甘肃兰州)河桥巡检司处,双方一言不合,欧阳伦的家奴周保便殴打巡检司的小吏,于是小吏向朝廷告发了这件事。
朱元璋得知此事后龙颜大怒,于是下诏将驸马欧阳伦一并赐死,茶叶充公,不畏权贵的小吏反而得到了褒奖。试想一下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亲侄,跟着他战场厮杀多少,最终也没能有个好结果他欧阳伦那里来的自信可以瞒天过海,公然与之抗衡。不得不说欧阳伦的死是他咎由自取,怨不的别人,而朱元璋也因为整顿力度之大,大义灭亲这一举动可谓前所未有,也获得了后人的好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98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