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为何说于禁是最窝囊的五子良将他干了什么事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9 07:47:38

为何说于禁是最窝囊的五子良将他干了什么事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于禁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后将军徐晃。曹操在行军作战时,进攻时常常用这五个人为先锋,撤军时常用这个五个人断后。陈寿在撰写《三国志》时将这五个人列为一传,在进行总评时说:“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五子良将先后跟随曹操的时间不同,乐进、于禁加入曹操的时间最早,其次是徐晃、张辽,最后是张郃。然而最早追随曹操的于禁却是这五人之中最为窝囊的一个,他不但成为五子良将中唯一一个投降的将军,在死后更是被魏文帝曹丕赠了恶谥,谥曰厉侯(致戮无辜曰厉,暴虐无亲曰厉)。

于禁,字文则,三国时期魏国武将,本为鲍信部将,后属曹操,拜军司马。投靠曹操后的于禁好像是开了挂一样,不仅每战必先,而且能攻能守,曹操对于禁也是非常满意,称赞他可与古代名将相比。兴平元年(194年),于禁随同曹操到濮阳讨伐吕布,单独率兵攻破了吕布两座营寨,接着攻打寿张、定陶等地,占领了四座城池。又随曹操讨伐黄巾军刘辟、黄邵等部,皆斩之。同年,又从围袁术部将桥蕤、张勋等于若县,斩其四将。在这一连串的战绩之中,我们可以看出于禁的勇猛善战。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录于禁前后功,封为益寿亭侯。

于禁复从曹操破张绣于穰,擒吕布于下邳。在官渡之战中,于禁更因督守土山,力战退敌而让曹操对其更加器重。之后于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俱为名将,并称为五子良将。曹操每次征伐,不是用为行军前锋,就是用为后拒;而于禁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由是赏赐特重,封左将军,假节钺,分邑五百户,封一子列侯。然而在征战沙场多年之后,功成名就的于禁估计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会晚节不保,而让他晚节不保的人正是被后世尊为武圣的关羽,地点是樊城。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攻樊城,守将曹仁被困,曹操急忙派遣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前去樊城救援。由于对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缺乏了解,曹军错误地驻扎在了低洼地区,此后大雨连绵十余日,汉水暴涨,水高至五、六丈,于禁所率领的七军全为汉水所淹。关羽乘机领水军攻击于禁、庞德,于禁等部众尽失,无处可逃。庞德站在堤上,身穿铠甲,拼力死战,被俘后拒降而死。而于禁在全军覆没的窘况下,选择了投降,并被关押在荆州江陵。曹操得知后,哀叹良久,说:“于禁跟从我三十年,怎么面临险境,反不如庞德!”之后吕蒙攻破江陵,于禁从荆州获释而归。

此时曹操的儿子曹丕已经即位称帝,须发皆白的于禁回来后,曹丕表面上对于禁表示安慰,任命他为安远将军,实际上却恶其所为。为了让这个眼中钉早死,曹丕命人在曹操的陵墓内画上关羽战胜、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的壁画,让于禁在拜谒曹操的陵墓时恰好见到。不久后于禁就羞愧得病而死,谥号厉侯(致戮无辜曰厉,暴虐无亲曰厉)。曹丕还算是厚道,虽然给了恶谥,但于禁死后却令其子于圭嗣封益寿亭侯的爵位。

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是怎么死的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三国时期魏国武将。本为鲍信部将,后属曹操,曾于张绣造反时讨伐不守军纪的青州兵,同时为迎击敌军而固守营垒,因此曹操称赞他可与古代名将相比。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襄樊之战中,于禁在败给关羽后投降,致使晚节不保。关羽败亡后,于禁从荆州获释到了吴国。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孙权遣还于禁回魏。
于禁回魏后,却遭受其他人的嘲笑。当时于禁的胡须和头发都雪白了,脸又消瘦。曹丕表面上对于禁表示安慰,任命他为安远将军。 于禁拜谒曹操的陵墓时,曹丕却命人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于禁见到后,便因为觉得丢脸而羞愧得病死去,谥号是厉侯。有一子于圭。

为何说于禁才是曹操时期五子良将第一人,和什么有关?

五子良将是曹操麾下五位能力出众的名将,分别是于禁张辽乐进徐晃和张郃,五人之中于禁和乐进是曹操的元从旧部,很早就跟着曹操打天下了,资格很老;张辽徐晃和张郃三人有个共同点,那就是三人都是曹操在历次征战中在不同的时期投降的都是降将,他们的资历比起于禁和乐进颇有不如。但是曹操用人讲究?唯才是举?,也就是说资历家世甚至于人品都不是最重要的,他看重的是你的能力如何?

后世对于谁才是五子良将第一人有不小争议,乐进徐晃张郃三人还好说,主要的争议点在张辽和于禁,毕竟张辽名声大,能力强,这一点于禁和张辽比有不小的差距,而且于禁还有个无法洗脱的耻辱那就是在襄樊之战中战败投降了关羽。从整个曹魏时期来比较五子良将第一人肯定是张辽,但是如果要说曹操时代谁才是第一人的话,张辽还真不如于禁。最直观和最有说服力的当然是看曹操时期两人的地位职位和曹操给予他们的荣誉待遇也就是爵位谁高谁低就一目了然了。

其实在张辽最先加入曹操阵营的时候,张辽的职位比于禁要高,曹操很大方直接给了张辽一个中郎将的官职,当时是198年,曹操自己也才是行车骑将军还远不是丞相和魏王封不了很大的官,一个中郎将在军中其实是个很够分量的职位了,于禁当时是平虏校尉,在职位上低张辽一级,不过这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比较新加入的员工总要对人家好一点才是,比如后面张郃一投降,曹操也是立马把他从中郎将直接提升到偏将军。但是在爵位上张辽就不如于禁了,曹操在拜张辽为中郎将的同时给了一个关内侯的爵位给他,于禁在197年就得到了益寿亭侯的爵位,亭侯显然比没有食邑的关内侯要荣耀得多,这一回合两人算扯平吧。

从官渡之战后两人就慢慢拉开了距离: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击败袁绍后,于禁几乎是官升三级从校尉跳过了中郎将和裨将军直接升到了偏将军,张辽也升了,不过这次曹操没那么大方,张辽只是官升一级从中郎将升到裨将军,位在于禁之后,两人爵位也没变。赤壁之战前曹操因为平定了北方而且做了丞相有了更大的权力可以封更大的官,于禁和张辽也升官了:于禁是虎威将军,张辽是荡寇将军,这两个都是杂号将军比偏将军高但是低于四平四安和四镇四征将军,职位上两人算是持平,但是于禁益寿亭侯的食邑增加到了1000户,当然张辽也由关内侯提升到了都亭侯,但是都亭侯不如亭侯,而且张辽都亭侯的食邑是多少不清楚但绝对没有1000户甚至500户应该都没有(因为同一时期的李典也是都亭侯,食邑是300户),也就是说在赤壁之战前夕,两人虽然军职差不多,但是爵位相差有点大,张辽显然还是不如于禁。

赤壁之战后于禁更是一飞冲天,不清楚于禁到底立了什么大功,曹操居然授予了他左将军衔,同时还赋予了他一项特权就是假节钺,具体时间也不清楚,但是应该在215年张辽威震逍遥津前后。这个假节钺可是非同一般,战时可以先斩后奏,以前有句话叫?如朕亲临?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要知道当时就连掌握曹魏军权的夏侯惇和曹仁等人都没有这个特权。而215年逍遥津之战前张辽依然是荡寇将军不过也获得了假节的权力(假节不如假节钺,而且战时假节钺有权处置有假节的大将),直到威震逍遥津后张辽立有大功,曹操才升他为镇东将军,即便如此,一个假节的镇东将军加上都亭侯的张辽和一个假节钺的左将军加上食邑1200户的益寿亭侯的于禁相比,无论职位权力还是爵位张辽都不如于禁,而且差距还有点大。

其后两人际遇来了个天翻地覆的变化,219年于禁在襄樊之战中兵败投降关羽,一年后回到曹魏早已时过境迁,赏识他的曹操已经死了,曹丕对他虽然表面还算客气,但是他的左将军和假节钺肯定是没了,曹丕只给了他一个安远将军,随后于禁羞愧而亡;张辽则是步步高升,曹丕登基后,授予张辽四方将军中最尊荣的前将军,比于禁当初的左将军还要大。可以设想的是如果一切平稳发展的话,或者说前往襄樊前线的不是于禁的话,这个前将军一定是于禁的,而且很有可能曹丕给他的还不止前将军,当然一切都是如果了。但是无论如何在曹操时代,五子良将第一人非于禁莫属这是毫无疑问的。

于禁为什么会被封为五子良将

  这是因为于禁久经沙场,善于作战,濮阳之战大胜所以被曹操封为五子良将。

  在建安二年时,于禁随同曹操到濮阳讨伐吕布,于禁单独率兵在城南攻破了吕布两座营寨,又率兵在须昌打败了高雅。随从曹操攻打寿张、定陶、离狐,在雍丘包围了张超,占领了四座城池,战功赫赫,后被封为五子良将。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98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