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臣李鸿章身上有不少标签,诸如"肱股之臣"、"汉奸"和"卖国贼"。而后两个标签,也曾让他被革除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的职务。
光绪二十二年(1896),被国民抵制的李鸿章"无所事事",清廷便把他这个列强眼中的清廷代表派到沙俄去祝贺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而此次出使,李鸿章还有另一个任务——进行一次环球访问。
在参加完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仪式后,李鸿章南下访问欧洲多国。当时欧洲的报纸把这位来自东方的老人,与德国首相俾斯麦和英国首相格拉斯顿并称为"当今天下三大老"。就连俾斯麦本人在见到李鸿章之后,也称赞说李鸿章是"东方俾斯麦"。
而待李鸿章完成对欧洲多国的访问,在英国乘"圣·路易斯"号邮轮横渡大西洋去到美国的时候,他受到的欢迎更甚。
8月28日的《纽约时报》报道说:"人们都想一睹清国总理大臣的风采, 因为此人统治的人口比全欧君主们所统治的人口的总和还多。"这"人们"不仅包括人山人海的普通美国民众、诸如摩根等富豪,还包括大量美军军舰和民间汽艇。
时任东部陆军司令的卢杰将军,率领乔治·大卫陆军少校和希尔斯舰长、大清国驻美公使杨儒和秘书和美国助理国务卿诺克赫尔登上"圣·路易斯"号邮轮,亲自迎接李鸿章踏上美国的土地。此时的纽约港,到处都已挂满大清的国旗。
当时的纽约记者报道,当天除了纽约港挤满了美国民众,在第五大道和中央公园一带也有约五十万民众等在路旁,希望一睹乘着四轮马车的李鸿章的风姿。
那天的人们看见,"他的面庞有一种引人注目的慈祥表情, 他双眼明亮, 闪烁着睿智的光彩, 目光里包含了幽默和机智。他戴着一副老式的硬框眼镜, 颧骨高而不瘦, 黝黑的皮肤看上去显得很健康……他从不显得傲慢。他是那种从不向他人提出什么要求, 但又总能获得满足的那类人。他能很轻松地与人交谈, 而又不会使与他交谈的人感到紧张……他对妇女尤其礼貌, 也很喜爱儿童。"
在到达美国的第二天,专程为李鸿章从华盛顿赶来纽约的时任美国总统克利夫兰在纽约前国务卿惠特尼的私人住宅为李鸿章举办了欢迎午宴。当晚美国前国务卿约翰·W·佛斯特又做东在李鸿章下榻的华尔道夫饭店为其举办了欢迎晚宴。一些曾出使过大清的外交官和领事官员也出席了宴会。
8月30日,李鸿章还去拜谒了老朋友美国前总统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的陵墓。此时陵墓虽尚未竣工,李鸿章仍旧在墓前哀悼了很久。
9月2日,李鸿章在华尔道夫饭店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以向美国方面分享自己的一些访问感想。随后《纽约时报》对李鸿章在这场招待会上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和刊载。
美国的记者向李鸿章问到:"您认为我们做得不好的事呢?"李鸿章回答到:"我不想批评美国, 我对美国政府给予我的接待毫无怨言, 这些都是我所期望的。只是一件事让我吃惊或失望。那就是你们国家有形形色色的政党存在, 而我只对其中一部分有所了解。其他政党会不会使国家出现混乱呢? 你们的报纸能不能靠国家利益将各个政党联合起来呢?"
随后记者又问:"那么阁下, 您在这个国家的所见所闻中什么使您最感兴趣?"李鸿章便提到了让他心动又辛酸的事物:"我对我在美国见到的一切都很喜欢, 所有事情都让我高兴。最使我感到惊讶的是20层或更高一些的摩天大楼, 我在大清和欧洲从没见过这种高楼。这些楼看起来建得很牢固, 能抗任何狂风吧?但大清不能建这么高的楼房, 因为台风会很快把它吹倒, 而且高层建筑没有你们这样好的电梯配套也很不方便。"
如我们不知这话来自百年前的李鸿章,那我们大概会觉得说出这话的毫无常识。可放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人身上,在见到数层高楼之后,不畏畏缩缩,反倒思考在国内建起高楼的可行性,已是一种难得。
清朝是我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朝代,由于其懦弱、无能,受到后人的口诛笔伐。一方面清朝的建立是在镇压汉人的基础上进行的,另一方面,由于清王朝政治腐败、不思进取导致中国跟不上世界发展的步伐,因此发生了1840年著名的鸦片战争。而清朝由于各个方面都落后于西方列强,因此在之后屡遭列强侵犯,成为列强砧板上的鱼肉。
而许多英雄也是在这种局势下抓住了机遇,成为这个时期的重要人物,比如说收复新疆的左宗棠,以及推行洋务运动的李鸿章等人,这些清朝大臣虽然仍然支持封建君主制,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他们也是有一定功绩的。
当时为了与西方列强进行沟通交流,也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清朝曾派出过很多代表团去交流,而其中李鸿章去美国的那次访问,规格无疑是最高的。李鸿章在到访美国之后,第一次看到耸立的高楼大厦时,不禁发出感叹,说出一句让中国人心酸的话。
李鸿章是晚清重臣,出生于书香世家,他自幼聪明,有才智加上后期刻苦努力,20多岁时,便相继考中举人、进士,并且还入了曾国藩门下。但不幸的是,文人出身的李鸿章,文官没有当多久便因为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而被迫去领导军队镇压,李鸿章也凭借着这次战争中的赫赫战功,地位得到提升,从小文官成为清朝一名举足轻重的伯爵。
1861年,李鸿章积极参与爆发的洋务运动,并建立了一些重要商务机构,极大推动了清朝工业的发展。另外,为了在海洋上能够与列强一战,李鸿章还建立了4支海洋舰队。当时北洋海军成立之时,得到美国的极力推崇,可以说是风头极盛,然而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无一幸存,洋务运动也随之宣布失败。清王朝也陷入到被列强瓜分的狂潮之中,在这种环境下,1896年李鸿章带领使团访问了美国。
清政府曾经派遣过不少使团出使美国,但像李鸿章此等重臣尚属首次。在李鸿章还没有到达美国时,纽约报纸就报道了这件事情,而李鸿章到达之时,纽约港更是人声鼎沸,彩旗飘扬,舰队鸣放礼炮,东部陆军司令卢杰将军亲自前往迎接。对于落后的清政府,他们并不放在眼中,但对声名在外的李鸿章,他们还是带有些许敬意的。
尽管只是短暂时间的访问,李鸿章却给西方媒体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而卢杰也是热情招待了这位贵客。当时纽约作为全世界最豪华的城市之一,自然是高楼林立,而清朝则是遍地平房,李鸿章第一次见到高楼大厦,不可思议地惊叹道,清朝是不可能建造出这种高楼的。这也是说出了一句让中国人心酸的话。
当时美国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与之相比是天壤之别,当李鸿章看到他们的现代化高楼大厦之时,再想到我国平民大部分还是生活在破烂平房里,顿时感到无力和心酸。今日想到李鸿章的那句话,就会想到那段不堪回首的时期,落后就要挨打,这既是耻辱,也是提醒我们奋发图强的动力。
自甲午战败后,李鸿章再次被清廷想起,一面跟日本人忍辱谈判,一面还要遭受清廷内部的各种明枪暗箭。这与其说是,李鸿章的悲哀,不如说是历史的悲哀。
但清廷甲午战争的惨败,却在列强眼中意味着一桩大买卖要到来了。所以在公元1896年时,李鸿章被邀请出访西方列强。所到之处,无不高规格接待。
至于理由,法国的《吉尔·布拉斯报》已经写得很露骨:他(李鸿章)要看看我们的士兵,我们的海军,我们的大炮,我们的军舰,我们的工厂,我们的军火库……
所谓的财神爷,或说人傻钱多,莫过于此吧。但出人意料的是,李鸿章对欧洲列强似乎并无多少好感,相反当他来到大洋彼岸的美国时,却显出了一份难得的真性情。
想来也正常,因为那时的美国,还没法跟英、法等列强相提并论,同时更没有日本表现出来的贪婪,所以对大清造成的伤害,相对来言要少一些。
也许正是如此,李鸿章在美国时,接受了不少媒体的采访。其中有人便问李鸿章:“在美国见到的事物中,最让阁下感兴趣的是什么?”
李鸿章答道:“最让我惊奇的是高楼大厦,有二十层,甚至更多。不论是在中国还是欧洲,我从来没见过这么高的楼。它们看上去建造的非常好,就像可以抵御所有风暴。但在中国我们恐怕建不了这么高的楼,因为台风很快就会把它们吹倒了。如果不是你们优质的电梯,它们也会极度不方便。”
承认你们很牛逼,以至于都超过欧洲列强了,同时也感伤大清的无能为力。所谓的实在,莫过于此!能坦言和正视差距,虽很羡慕对方,却更时时记得自己的根基在哪里。
但这句实在的回答过后,却又是满满的心酸味道。尤其是对于开启和推动“洋务运动”的李鸿章来言,更是如此。
他曾经把希望,寄托在了这次“师夷制夷、中体西用”的自强或说自救中,可结果却是,耗费了他无数心血的“北洋水师”几乎全军覆没,而李鸿章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还更要去跟“仇人”去谈判。
所以李鸿章在谈完《马关条约》后,就发了誓:终生不踏上日本国土。哪怕这次出访,必须要先登陆日本,再转乘欧洲邮轮,李鸿章也不为所动,无论谁说啥,就是不脚踏日本国土。
最后只得再在两艘船之间,搭个移动浮桥,李鸿章这才走出来,移步到欧洲邮轮之上。这即是满满的心酸,更是满满的无奈——所谓有多少恨,就有多少无能为力!故而,说一千道一万,什么也不如自强奋发。
但恐怕包括李鸿章在内的所有人都想不到,仅仅几年后,八国联军就再次侵华,慈禧把光绪的爱妃珍妃,塞入井里后,就胁迫着光绪撒丫子逃跑了。而李鸿章却又被抬出来,去收拾这个烂摊子,进行另一次更屈辱的谈判。
这一次,李鸿章全无任何真性情了,在慈禧的幕后操纵下,签订完《辛丑条约》后,就大口吐血。
不知此刻,李鸿章是否,想起了美国那高楼大厦。但可以确定的是,“台风 ”却吹飞了他自己,无论他是否愿意,有否挣扎,都被钉在耻辱柱上。
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这是一个不忍细读的李鸿章,在风雨飘摇中,遥望着那海市蜃楼般的“高楼大厦”。
如今,当我们终于站起身躯,挺直了比“高楼大厦”还雄伟的腰身后,应该回望一眼,并告诫自己:悲剧绝不能再重演,哪怕“台风”来得再猛烈!
今天的中国空前繁荣强大,许多城市已高楼林立,几十层楼的大厦更屡见不鲜。其实像那种摩天大楼早年就已在美国兴起。1896年,美国纽约就已建起了高楼大厦,整个城市看起来一片欣荣,大有现代化都市的感觉。
而那个时期的中国却刚经历甲午海战惨败,国家十分落后,清廷也处于外国列强的压迫之中,中美之间差距十分大。1644年,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清王朝从此建立。清朝存在了267年,传了12代帝王。客观来说,清初几个皇帝把国家治理得还算不错,尤其到了乾隆时出现了所谓的“盛世局面”。
不过也正是乾隆仗着自个儿的帝国庞大而开始走“闭门造车”路线,后来清朝因不与外界交流而彻底沦为了西方小国的欺凌对象。1793年,英派出了马戛尔尼来拜见乾隆,结果清又1次错过了与外国先进国家接触的机会。
就在清朝“躲开”了与世界的联系之际,西方小国却完成了工业革命,最后双方的差距就迅速拉大了:清还在使用刀剑、木船,而别人已用火器、铁甲船了。1840年,英凭借先进的火器敲来了中国大门,清廷才彻底认识到了世界的变化,后来咱们也开始了洋务运动。
这个时候,如李鸿章、曾国藩这样的大佬也渐渐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李鸿章生于1823年,于22岁时到了京城会试,得到了曾国藩的提携而做了官。因镇压太平天国有功,1857年,李鸿章成了两广总督。
4年后,以李、曾、左等为代表的洋务派策划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并先后创办了不少先进的军事设施与学堂,其中就包括江南制造、天津机器局、北洋水师学堂等。一时间,清朝的军事力量与科技提高了不少。
1894年,甲午战争彻底击溃了清军,而洋务派的改革运动也宣告破产。后来李鸿章却没有放弃,并在2年后出访先进强国,希望能进一步改变清落后挨打的命运。1896年,李鸿章到了美国。那会儿他参观了美总统格兰特之墓,也看了有名的唐人街。
后来李鸿章到了纽约,并亲眼看到美国的高楼大厦。当时他没问楼有多高,却说了句让人非常心酸的话:“……我想我们大清国不能够建造这样的高楼。”的确,那时的清帝国是死活建造不了这样的高楼,可今天的新中国却到处都是几十层高的大楼。
19世纪末美国第二大城市芝加哥地价昂贵,为了节省土地成本,人们不断地建设高楼。1871年10月8日晚,芝加哥一个叫凯特?奥利尔瑞的女士不小心将油灯打翻在牛棚,芝加哥发起一片大火,城市内不少商业建筑都被火舌紧紧包裹着,芝加哥有2/3的土地都被大火烧过。
芝加哥市长重建芝加哥吸取了这次火灾的教训,改变了芝加哥用木材建造房屋的方式,改成了用钢筋混凝土建设城市,在这种情况下世界上第一个摩天大楼?芝加哥家庭保险大厦?诞生。
虽然现在的摩天大楼上百层的都有,但芝加哥家庭保险大厦只有10层,高42米,从1884年开始建,建了一年完成,从此很多人都开始学这座摩天大楼高楼林立。1931年,这座摩天大楼服役超过60年,由于建材老化不得不拆除。一战结束后,经济中心往美国发展,摩天大楼随之得到发展。
1852年,美国人奥的斯发明出电梯,并拿到1857年的纽约水晶宫世博会上展览,他的电梯因为这次展览一炮而红,很多摩天大楼都将他的电梯安在里面,摩天大楼和电梯在互相协助下共同发展。
在美国建立起钢筋水泥的摩天大楼时,中国的房屋还是低矮的小土屋,仿佛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李鸿章访美时候看到这些会是什么感受呢?1896年,73岁的李鸿章参加完沙皇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仪式,马不停蹄出访欧美各国,李鸿章顽强地游遍了欧美8个国家,8月28日,他来到倒数第二站美国纽约,要在这里进行10天的访问。
李鸿章在这里见到了摩天大楼也坐过了电梯,第一次坐电梯的他还闹了一个小笑话,他当时不知道电梯是什么东西,只见电梯四四方方的,就对周围的美国人说:?这个房子怎么这么小,连张凳子都没有。?旁边的美国人听了发出阵阵笑声,跟他解释这是电梯。
9月2号,李鸿章在下榻的华尔道夫饭店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提到了摩天大楼,记者问他美国什么东西是他最感兴趣的,李鸿章说的就是摩天大楼,他对美国美国20层甚至更高的大楼感到好奇,以前在中国没有看过这样的楼,连欧洲都没有看到过。最后他还说了一句让我们听起来会很心酸的话,他说:?清朝根本建不起这样高的房子,就算建起了也不能遮风挡雨,会被一阵风吹塌的。?
1901年,李鸿章访美5年后病逝,清朝在他死后11年灭亡,他来不及看到现在的新中国。现在的中国被誉为?基建狂魔?为了发展经济,我们也建起了摩天大楼,李鸿章百年前所说的建不起,就算建了也会塌的话,通通被中国自己人建的一座座高楼压得粉碎。
我们不仅建起了摩天大楼,还架起了桥梁,修起了高速公路,开通了海运航运等等。中国不只是在自己的国家建,还伸出友谊之手援助非洲等贫困地区做基建,李鸿章如果能看到现在这一幕就不用再羡慕美国的摩天大楼。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97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