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郭英,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看看。
郭英十八岁的时候就来到朱元璋帐下,被称为“郭四”,最初在朱元璋身边做事,后来四处征战,作战勇武,做过指挥佥事、前军都督府佥事等。
洪武十七年,郭英被封为武定侯,食禄二千五百石。郭英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他的妹妹给朱元璋做了妃子,就是宁妃,所以朱元璋对他比别人更为亲近与信任。
郭英本人和一般的武将还有一个不同的地方,就是他读过书,而且也很忠诚,做事小心谨慎,注意约束部下。也因此,洪武年间那么多文臣武将身败名裂,郭英却能平安无事,非常难得。
郭英的儿女挺多,十二个儿子,九个女儿,其中两个女儿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我们下面要讲的这段故事,与他的大儿子郭镇、二儿子郭铭有关。
郭镇是驸马都尉,十七岁的时候娶了朱元璋的女儿永嘉公主,岁禄两千石。建文元年,郭镇因为出使辽东而染病,回来之后很快死掉,当时只有二十八岁。《国朝献征录》中说,郭镇留下了三个儿子,分别是郭兰、郭蕙和郭荃。
郭英的二儿子郭铭是辽王府的官员,郭铭的女儿嫁给了朱棣的大儿子、皇太子朱高炽,也就是后来的明仁宗,被封为贵妃。也因此,郭铭的地位就比较特殊。
郭英死在永乐元年,此时,大儿子郭镇已经死了,按理说,武定侯这个爵位的继承人应该选一个郭镇的儿子,另一个选项是郭镇的弟弟郭铭。大概明成祖朱棣感觉这事不太好处理,也就干脆不处理,把这个问题悬了起来。到了明仁宗时代,他当然要照顾自己的岳父郭铭,这个时候郭铭也不在了,决定就由他的儿子郭玹继承了武定侯的爵位。
到了明英宗时代,郭玹去世,按理应该由他的儿子郭聪继承武定侯。但是,此时永嘉公主还活着,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自己的儿子郭珍是郭英的嫡孙,比郭聪更有资格继承爵位。
这里说的郭珍,大概是《国朝献征录》中所说的郭兰、郭蕙和郭荃中的一个。
永嘉公主的说法很有道理,但郭聪坚决不答应。明英宗感觉不好办,就学他的曾祖父朱棣的办法,把这件事悬起来,给郭珍和郭聪每个人一个锦衣卫指挥佥事的头衔。
又过去了十几年,明英宗复辟,郭珍此时也死了,就确定由他的儿子郭昌继承了武定侯。郭昌也是没福气,没多久就死了,他的儿子郭良准备继承爵位。
此时郭聪还在,又出来争夺,于是武定侯的爵位又被搁置起来。皇帝认为郭聪一再争夺,不成体统,把他关入牢狱。当然,很快又放了出来。
此时,郭英的后代都认为,这样争下去没完没了,既伤了一家人的感情,又败坏了郭家的名声。于是大家坐下来商议,一致认为,应该从郭英的大儿子郭镇的后代中选择继承人。
郭良符合这个条件,所以应该由他继承武定侯,此时,郭英已经死了将近百年。
用人之术,任之必专,信之必笃。——欧阳修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一生可谓是传奇的一生。他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中,从一名四处乞讨的小乞丐,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个统一王朝的开国皇帝。他的经历不仅仅是在中国历史,甚至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事情。参军入伍之后,他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有了3万多跟随者,不禁令人好奇,未来皇帝的人格魅力真是高呀。
为生存选择出家
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中,由于在家族兄弟里排行第八,父母就给他取名为朱重八,后来才将这个名字改为后人所熟知的朱元璋。朱元璋的出生也伴随着许多神话色彩。明朝的历史中就有相关的记载:
据说朱元璋的母亲还未怀孕之时,就曾梦见过一个仙人赠予了一颗仙丹。他的母亲将这颗仙丹吃过后不久便发现自己怀有身孕。过了很长一段日子,朱元璋便出生了,在他出生的时候满屋红光,天空中也出现了奇特的景象。
这个故事只不过是为了让朱元璋的皇位更加合理化所编造出来的,实际上朱元璋刚出生时,家中十分贫寒一度吃不上饭,无奈之下一家人只好搬到了安徽凤阳。朱元璋的父母虽说是农民,但是他们一家一年收获到的粮食根本就不够交税,更别提生活。朱元璋的父辈常年拖欠税款,到处躲债。
由于家中生存都是一个问题更别提说让朱元璋识字读书了。为了生活,小小年纪的他就开始给村里的地主放牛为生。原本朝廷就压榨,百姓难以生存,再加上灾荒不断,最终他的父母以及大哥都先后去世。
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下就到寺里剃度为僧,成为了一个小和尚。虽然他在寺庙里整日忙里忙外打扫卫生,经常受到老和尚的责骂,好在寺庙中还能给他一口饭吃。他在寺庙里还没有做多少天的和尚,当地就发生了饥荒。没有人再愿意施舍给寺庙,无奈之下,寺庙里的主持只好打发寺里的和尚去化缘。
投奔郭子兴
小和尚朱元璋只好离开寺院,到处流浪乞讨。他在外面流浪乞讨了三年,才又重新回到了寺庙中。在这乞讨的三年中,他走遍了很多个地方,不仅开阔了眼界,还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这一段流浪的生活对于朱元璋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造就了他坚毅果敢的性格,但也让他变得残忍猜忌。
在外流浪的三年,也正是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一个时期。回到寺庙里的朱元璋,收到了儿时最好的玩伴汤和的来信。汤和在信中想邀请他一起去参加郭子兴的义军。由于那时候帮派众多,各地纷纷起义。
当他正在思索是否要去参加的时候,他的师兄却告诉他,有人要将这件事情告发出去。无奈之下,朱元璋立即投奔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当时他来到了濠州城下,守城的兵士看到这个衣衫破烂,头裹红巾的和尚,觉得十分可疑,便将他抓了起来。
在朱元璋解释良久之后才被释放,就这样。朱元璋成为了一个随时都有可能被人杀死的步兵。朱元璋在做步兵期间遇事沉稳,记忆力力强,虽说没有文化,但却让人觉得他是一个能担当的角色。在濠州解围中他的才华被郭子兴所发现,并让他担任了亲兵九夫长。
效忠与义气并存
虽然这个职位只能带几个小兵,但每一次郭子兴派出的任务,他总能漂亮地完成。在打仗过程中所收缴的战利品,他从不私吞,全数交给郭子兴。每次打了胜仗之后,郭子兴给予他奖赏,他总会说这是大家的功劳,得到的奖赏也平分给手下的几个小兵。
朱元璋的做法也让郭子兴觉得,这个人不仅对上将效忠对下还十分义气,便认为他是一个可用之才。郭子兴为了壮大心腹力量,便将自己的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随后不久,徐州城便被元军攻破,潮州城内的局面也开始失控。
郭子兴出门之时被他人绑走,关押了起来。当时的朱元璋正在率兵打仗,手下来报郭子兴被绑之后,他便打算返回濠州。朱元璋身边的人提醒他现如今郭子兴被抓,那么你将会十分危险,还是不要回去吧,自己保住性命要紧。
然而朱元璋考虑到了恩义,虽然如今自己手下有不少的兵力,但还是无法立足于这个混乱的时局,所以他冒着风险,赶回了郭家。当时国家的人并不信任他,他以一句“我家人也”打消了他们的疑虑。
面对当前的局势,展开了冷静的分析最终成功解救了郭子兴。朱元璋奉命回乡招兵买马,一共招募了700人。他从这700人中挑出了二十几个人成为了自己的嫡系。这20个人中就有张兴,郭英,徐达等大明的开国元勋,这些人对他的崛起有着重要的意义。
帝王的舍得之智
带着这700多人回去之后,他就将这700人交给了别人来统领,而自己只愿意带那20多名挑选出来的嫡系离开。朱元璋那时候就明白不能只贪图眼前的利益,要果断舍弃掉,这样才有机会博得一个前程。这一种舍得也是朱元璋迈向帝王之路最关键的一步。
他带领着这24名心腹,来到张家堡拿下了该堡的寨主,并对张家堡内的3000人马说道:在如今的乱世之中,只有建立严明的纪律,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建功立业。很快他就收拢了这3000人马。随后又带领着这3000人马,收拢了2万多人。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他就有了3万多人跟随。
这除了他有较好的运气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对部下十分讲义气,有着广大的格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朱元璋有统一天下带兵打仗的能力,这些都是一个皇帝的人格魅力。凭借着这些他最终推翻了元朝,结束了民族压迫制度,恢复华夏政权。
朱元璋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同时他也是最传奇的一位开国皇帝。他不仅打下了明朝近300年的基业,还影响到了后世的发展。
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了大明王朝之后,就册封了34位开国功臣,但随着天下逐渐安定,权力欲望极强的朱元璋又坐不住了,为了给孙子留下一个较为安定的统治环境,朱元璋再一次举起了屠刀,大肆清理手下这帮开国重臣,最终,这帮开国重臣几乎被屠杀殆尽。
当然,也有那么4位高人完美的躲过了朱元璋的屠刀,得以善终,他们是信国公汤和、长兴侯耿炳文、西平侯沐英、武定侯郭英。
那么,这4位高人是如何躲过朱元璋的屠刀呢?
汤和,他应该算是朱元璋造反生涯的领路人了,朱元璋开始加入郭子兴义军时,汤和已经是义军千户了,明朝建立后被封为中山侯,后来进封为信国公,汤和这人为人谨慎,沉敏机智,在洪武后期,他敏锐的洞察到了朱元璋的心机,于是就找机会向朱元璋请辞说“臣年事已高,不能再指挥军队驰骋战场了,希望能返回故乡,为将来死去找一片容身之处。”主动交出兵权,对于这样识时务的下属,朱元璋自然放了一马,汤和最终得以善终。
耿炳文,也是一名能征善战,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他能躲过朱元璋的屠刀,应该说是与他的军事长处有很大关系,那就是他善于防守,不善于进攻,当年朱元璋在与张士诚争夺天下之时,朱元璋派耿炳文驻守重要战略要地长兴,耿炳文凭借他优秀的军事才能,在长兴坚守了十年之久,为朱元璋打败张士诚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此,在明朝建国后被封为长兴侯。朱元璋正是看中了耿炳文的军事特长,因此将他留给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耿炳文也得以躲过朱元璋的屠刀。
沐英,很早就跟随了朱元璋,八岁时就被朱元璋收为义子,视如己出,后被封为西平侯,后随傅友德南征云南,云南平定后,受命世代镇守云南。不论是作为朱元璋的义子,还是从出于镇守边疆的需要出发,朱元璋都没理由杀他,因此,沐英也躲过了朱元璋的屠刀,最终得以善终。他的子孙后代也恪尽职守,世代镇守云南,直至大明王朝覆灭。
郭英,明朝建立后被封为武定侯,他的姐姐是朱元璋的妃子,就是著名的郭宁妃,这么说来,朱元璋算是他的姐夫,他应该算是国舅了,但这绝不是他得以善终的理由,朱元璋对待外戚是从来不会手软的。真正让他得以善终的原因是他的忠诚、谦卑与睿智,因为姐姐的缘故,他备受朱元璋恩宠,但他绝不以此为傲,反而更加谦虚,当时文武百官大都为自己置办很多房产,唯独他不为所动,还常常说:“我本一介草民,幸得皇上恩宠,得以封官进爵,子孙已衣食无忧,怎么能再有其他奢侈之心呢?”这让朱元璋非常感动,同时他也得以躲过朱元璋的屠刀。
因此,汤和得以躲过朱元璋的屠刀,是因为他识时务;耿炳文得以躲过朱元璋的屠刀,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军事特长;沐英得以躲过朱元璋的屠刀,是因为边疆安定的需要;郭英得以躲过朱元璋的屠刀,是因为他的忠诚、谦卑与睿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97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