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孙权拒绝投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中,孙权和刘备的联盟军,力克强敌,击败了北方曹操的南下大军。此次战役一举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大局,而且也让孙权刘备找到了对抗曹操的妙招:抱团取暖,两弱联手对抗一家独大的曹操。三国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不过,所谓“孙刘联盟”,只是看起来很美,实际上作为盟友的孙权和刘备,暗中一直彼此心怀不满,明争暗斗持续始终。曹操遭到惨重大败后退回北方,暂时无力南下,巨大的危机刚刚解除,孙刘两家立即斗得不亦乐乎。
建安二十年(215年),孙刘两家因为瓜分荆州疆域的问题产生矛盾。刘备得到益州后,孙权认为他此时羽翼已丰,应当把东吴借给他的荆州还回来。但刘备却置若罔闻仍然赖着荆州不走。双方都感到忍无可忍,最终发展到兵戎相见的地步。
万幸的是,两家军队正在紧张对峙中,刘备后乱起火,汉中地区遭到曹操进攻。刘备为了集中兵力对抗曹操,被迫向东吴让步,退还了长沙郡、桂阳郡等地,然后撤兵西去,双方矛盾暂且平息。
公元220年,刘备在汉中地区与曹操激战,为了策应西线战场,镇守荆州的关羽也向北方中原曹魏占领区发起进攻。关羽一路势如破竹,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蜀国一时声威大震。
江东的孙权密切关注着前方关羽的动向。如果坐视关羽的势力日渐强大,日后就会对江东构成巨大威胁,对东吴没有好处。于是孙权和吕蒙、陆逊等人商议,最终决定抛弃孙刘联盟,乘着关羽后方空虚,奇袭荆州腹地,一举端掉关羽的老巢。
关羽在前方浴血奋战,做梦也不会想到,盟友孙权在背后对他下了手。后方基地的丧失,使得关羽失去了粮草辎重的补充来源,无法再把战争进行下去,被迫退兵。更为糟糕的是,吕蒙俘获了关羽部下将士的家属,使得关羽部下兵无斗志,溃散瓦解。
关羽失去了翻盘机会,只得落荒而逃,在东吴军队的追击下走投无路,被迫暂时退避进入小城麦城,权且栖身一时。东吴军队赶到后,很快把麦城牢牢围住。城中的关羽兵微将寡,益州的刘备又无法得知这里的战况,即使知道了也是远水不解近渴,一时间关羽陷入绝境,死到临头。
就在这时,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发生了,《三国志》记载,“羽在麦城,使使请降”,困守麦城的关羽,居然不可思议地派遣使者向孙权请求投降。关羽一生以忠义勇烈闻名天下,根本不是贪生怕死之人,为什么会向孙权投降?
孙权也感到迷惑,不知该如何应对,于是跟部下大臣商讨此事,看是否该接受关羽的请降。孙权手下有一个谋臣名叫吴范,吴范沉吟片刻,分析判断一番后说:“彼有走意,言降诈耳”,认为这必定是关羽的缓兵之计,想借此延缓孙权军队的攻势,然后再寻找机会逃走。
孙权于是果断拒绝了关羽的请降,一方面下令将士们严防死守,加紧围攻麦城,防止关羽遁逃。另一方面他“使潘璋邀其径路”,派遣潘璋带领一支人马,埋伏在关羽逃奔益州的必经之路上,安排天罗地网,单等关羽入网。结果关羽一看诈降失败,只得带领人马杀出重围继续逃命,在临沮落入吴军手中被就地斩杀。
由此可见,关羽向孙权请求投降,不过是缓兵之计,孙权看破了这一点,所以拒绝了他的投降。一代名将就这样以一种令人遗憾的方式退出历史舞台。
参考资料:《三国志》
在荆州之战中,孙权利用关羽北上攻打襄樊的机会,派遣吕蒙白衣渡江,袭取了荆州。由于关羽将防备东吴的兵力抽调襄樊前线,造成后防空虚。这使得糜芳和傅士仁被迫投降,公安和江陵兵不血刃的落到了东吴之手。由于关羽部下的家眷都在江陵,他们落入东吴之手,得到了东吴的优待。关羽的部下得知消息后,军心离散,大军瓦解。关羽只得走保麦城,后来在突围的时候被东吴的伏兵擒杀。
孙权要夺回荆州,主要是为了实现他全据长江的战略目标,也是为了他自身的战略安全考虑的。荆州地处长江上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东吴的必争之地。但是,孙权拿到荆州就已经达到了他的战略目标,为什么非要杀了关羽不可呢?这在现在看来似乎是失策的。
这是因为如果仅仅是夺了荆州的土地,刘备还可能忍受,可如果杀了关羽,就必然会引发刘备的报复。关羽是刘备的老部下,两人名为君臣,情同父子。如果刘备不能为关羽报仇,不但自己无法对关羽交代,也无脸面去面对过去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老部下。所以,刘备肯定要起兵报复东吴。可刘备和孙权双方打得两败俱伤,只会让曹操渔翁得利。
不过,如果我们从孙权的角度来看,杀关羽也是逼不得已的。首先,杀不杀关羽,孙权都要面对刘备的报复。杀了关羽,如同我们上面所说的理由,孙权肯定要面对刘备的报复。那么,孙权如果不杀关羽,让关羽逃回了西川,刘备就不会出兵报复孙权了吗?
这是不可能的。孙权也是从刘备一方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我们都知道关羽和刘备的关系密切,刘备对关羽言听计从。再加上关羽的性格,他是一个极端自傲的人,正是因为他的自傲,才得罪了不少的人。他自傲的资本就是他的才能,由于他才能出众,刘备才让他独当一面。在他守卫荆州的时间里,虽然遭到了曹操和孙权轮番的进攻,他还是出色的完成了刘备的重托,守住了荆州。
而这一次他丢失了荆州,是他平生的奇耻大辱。以关羽的性格脾气,他会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东吴的背信弃义身上。从此之后,为自己洗刷耻辱就成为关羽的毕生追求。我们可以想见,如果关羽能够逃回西川,关羽一定会向刘备进言,亲自带兵夺回荆州,向东吴报仇雪恨。而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刘备也肯定会同意关羽的意见。这样,就是孙权不杀关羽,双方的战争依然还是要打。
而且关羽的军事能力是刘备阵营中最强的,东吴也少有人是他的对手。尤其是当时吕蒙身体不好,生命朝不保夕。如果吕蒙一死,东吴更没法抵抗关羽的进攻了。如果是这样,孙权还不如直接杀了关羽,免得放虎归山,留下后患,为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
第二个原因是向曹操递的投名状。这一点是孙权从曹操的角度来考虑的。孙权为了夺回荆州,准备以武力夺回荆州的时候,为了免于陷入刘备和曹操的夹击,他不惜向曹操投降。但是从曹操的立场出发,他并不信任孙权。这是因为曹操在过去曾经上过孙权的当,让曹操记忆犹新。
那是在赤壁之战前,曹操和孙权也是结为了姻亲的关系。曹操和他的部下都以为孙权年轻,加上双方有姻亲关系,孙权会投靠曹操。因此曹操只是给孙权写了一封信,并没有将孙权作为自己的敌人对待。当时,曹操阵营的人竟然还讨论是否孙权会去讨伐刘备,用讨伐刘备的战功作为见面礼呢。可是,接下来的赤壁之战打破了曹操的迷梦,让他遭受了刻骨铭心的失败。
这一次孙权又故技重施,再来投效曹操。可这回曹操可不会像上一次那样相信孙权了。在这一次,曹操就在战役中做了不少手脚。比如说,他不顾孙权的请求,将孙权要求偷袭荆州的密信一式两份,分别用箭射给樊城和关羽。在关羽得知荆州失守后,赶快向荆州撤军的时候,曹操又专门向襄樊前线的曹军下令,任何人不得追击关羽。
孙权心里也明白曹操的看法。如果在下一步抵抗刘备的报复时,曹操对自己依然抱着怀疑的态度,甚至和刘备一起夹击自己,东吴就会处于灭亡的深渊。所以,孙权必须要打消曹操的顾虑,明确表明自己的立场。因此,孙权杀了关羽,将关羽的首级送给曹操。一方面是作为投名状,表明自己已经和刘备决裂,势同水火。另一方面也是孙权的嫁祸之计,企图将刘备的报复引向曹操一方。
第三个原因是为了报复关羽对自己的侮辱。这是孙权从自己个人角度出发做出的决定。关羽为人过于自傲,他看不起东吴君臣,动不动就骂东吴君臣为江东鼠辈。而且还不顾外交礼仪,信口开河。
在孙权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时,关羽不允也就罢了,可他居然在东吴使者面前谩骂孙权,说什么吾虎女安嫁犬子。这种侮辱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孙权必杀关羽而后快。
由于以上的原因,孙权对关羽痛下狠手。他在包围关羽的时候就下定了杀死关羽的决心。因此,在吴兵一抓住关羽,便就地杀死了他,了结了孙权的心愿。
看电视剧《新三国》时有一个片段,是说孙权决定偷袭荆州,命令吕蒙率军行动,然后陆逊派人劝孙权不要杀关羽,因为会引来刘备强烈的报复,孙权恍然大悟,于是马上派人传命令给吕蒙,叫吕蒙不要杀关羽,但是吕蒙根本不听孙权的命令,一心要杀关羽,一是为了报仇,二是为了扬名立万,最终吕蒙还是杀了关羽,孙权因为吕蒙不听命令,特意召回吕蒙并且处死了吕蒙,还把陆逊叫回来看吕蒙的尸体,言外之意是警告陆逊,这就是不听命令的下场。
电视剧中波澜起伏的情节,的确让人感觉到惊心动魄,也让人感觉孙权这个领导当得很窝囊,身为一方之主,做这么重大的军事决定怎么会连后果都想不到,居然还有下属不听命令的情况,只能说这只是电视剧而已,电视剧中的情节连小说也谈不上,更不是真实的历史,只是导演虚构的情节而已,那么真实历史上的孙权为什么要杀关羽呢?
孙权
原因很简单:为了夺回荆州。
孙权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期间,一直虎视眈眈寻找机会夺回荆州,夺回荆州是孙权自鲁肃去世后,就已经改变了联刘抗曹的战略,开始了向西发展夺回荆州的大战略,孙权单方面改变三国政权现状的唯一目的就是夺回荆州,因为荆州扼守长江中游航道,而长江是东吴的命脉所在,孙权为了绝对的战略安全,开始了战略冒险--夺回荆州的军事行动。
孙权利用了关羽北伐襄樊的时机,当关羽在襄樊地区给了曹魏巨大军事压力的时候,就是孙权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孙权私下与曹操达到协议,由东吴军队偷袭荆州,那么曹操的襄樊之围自然就解了,事后由孙权得到荆州,曹操迫于现实的军事压力,答应了孙权,况且荆州之地原本就不属于曹操,曹操只做了个顺水人情,还能解除襄樊之战的军事威胁,一举两得的好事,于是孙权与曹操迅速达成协议。
襄樊之战时的曹操与徐晃
之后便是孙权下令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一举拿下了公安、江陵,占据了南郡最核心的城池,同时陆逊率军不断向西攻打蜀汉的城池,一直打到了与蜀汉交界的秭归、巫山附近,这等于切断了关羽逃回蜀汉的所有道路,事实证明,关羽确实无法逃回益州,在向西逃的过程中, 关羽被东吴军队俘虏,随后立即被杀,首级还被孙权送到曹操那里。
换句话说,在孙权决定偷袭荆州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做了决策:先夺取荆州,再阻断关羽退路,最后杀关羽。
襄樊之战的关羽
也就是说孙权对于杀关羽这样的蜀汉唯一的万人敌名将,汉中王刘备的生死兄弟,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孙权如此决绝地杀关羽,不怕引来刘备的报复吗?
孙权还真不怕。12年前赤壁之战,面对天下最强大的势力,面对曹操83万大军的威胁信,孙权都没有怕过,又怎么会怕一个比自己势力还要弱的刘备呢?孙权不怕刘备,但他也有怕的地方,孙权唯一怕的就是:两线作战。这是孙权不能承受的。
孙权
孙权怕的是:如果刘备发动针对东吴的军事行动,能够保证北方的曹魏不在同一时间对东吴发动战争,不要两线作战,就是孙权夺取荆州后的最高政治战略,所以孙权给曹操送关羽的人头,代表了他的投名状,所以孙权宁愿向曹魏称臣,来换取曹魏在他与刘备战争时不要趁火打劫,而且这事孙权办成功了。
所以,孙权已经做好了与刘备彻底决裂、彻底开战的所有准备工作,刘备后来发动的夷陵之战,早就在孙权的预料之中,事实上,孙权不仅是个成熟的政治家,而且是个很有能力的政治家,他的手下不可能有不听命令的将军,他也不可能会在发动重大军事行动前,不想好所有的后果。
刘备发布伐吴命令
既然孙权已经决定与刘备彻底决裂,那么为什么要留着关羽呢?要知道关羽是蜀汉唯一的名将,唯二的万人敌之一,周瑜评价关羽为熊虎之将,关羽的能力孙权是一清二白,如此强大的一个将领如果不杀了,还准备让关羽日后率领军队再打过来吗?我甚至怀疑张飞被杀也与孙权有关,孙权为了在刘备发动大战前消耗刘备手下的大将,暗中派人勾结张飞手下,杀了张飞也是极有可能的,关羽、张飞一死,刘备手下再也没有万人敌和熊虎之将了,孙权也就不怕刘备的军事进攻了,这就是孙权杀关羽的原因。
另一方面,关羽是蜀汉集团最懂水军的将领,关羽在荆州治水军十几年,如果关羽被杀,蜀汉就没有水军方面的领军将领,到时候就无法与东吴水军作战,要知道水军可是东吴政权的立国之本,无限地消灭对方的水军就是东吴保证自身安全的条件,这既是孙权要消灭蜀汉水军的原因,也是后来刘备在夷陵大战失败的原因之一。
吕蒙白衣渡江
所以,从孙权的角度来看问题,从他决策夺取荆州开始,他杀关羽就是完全正确的,既然这是孙权正确的决策,即使手下人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也是不敢反对的,毕竟东吴从鲁肃去世后,联合刘备的政治力量就开始衰弱,取而代之的是像吕蒙这样的少壮派,主张向西发展夺取荆州的战略,这也与孙权的战略是一致的。
诸葛亮在《隆中对》之中,曾经说过, “江东孙氏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其后为刘备指出,10年之内的发展方向,联合孙氏抗曹,伺机占据荆州、益州,如此便可以徐图天下。
诸葛亮的《隆中对》到底是不是最适合刘备的战略?其实在刘备前半生创业时期,《隆中对》还是非常适合刘备的。但是在刘备占据益州之后,他依然采取《隆中对》的战略,导致荆州丢失,上庸诸郡又相继落入他人之手。能看出什么问题?很简单,《隆中对》战略只适合于公元215年之前的发展实施战略,而占据成都之后,就必须要改变战略,以求利益最大化。
然而,对于刘备来说,在他占据益州之后,他并没有采取较大的战略改动。在大体上,刘备依然采取之前诸葛亮所定下的《隆中对》战略。但一直坚持诸葛亮在6年之前所提出的战略,一定会是正确的吗?关于这个问题,简单分析一下便可以发现,刘备确实是错误的。
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对》战略,其实是把实力最小的刘备,分成数个小兵团。在赤壁之战过后,刘备便让关羽镇守荆州,而他本人则再次分兵入西川。如此一来,关羽占蜀汉总兵力的大概一半。而刘备也占一半。
《隆中对》战略的致命缺陷,也就是分兵而治。蜀国兵力最小,然而却要分兵来治,最终会给孙权、曹操机会来吞并蜀汉。这一料想,在刘备、诸葛亮尚在人世之时,便已经得到应证。关于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对》战略,当年毛主席曾经也做出过这样的评价,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其实,实力小,还有作死分开。到最后,也就是只能兵败梦破了。
在公元219年,关羽见大哥刘备已经打下汉中,而且汉中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修复的。当时,曹操把汉中的人口、财物、军资、器械基本上都给搬走。最可怕的是,曹操把军队驻扎在长安,曹操的战略目标很简单啊。就是想趁着刘备疏忽之际,趁机再夺回汉中。如此,一来,刘备想偏安川蜀,也将不会实现。
为了给汉中喘息的机会,关羽率领屯养多年的荆州精锐,向襄樊地区的曹仁发起猛攻。如此一来,曹操便挥师襄樊,撤掉长安的大部分兵将,前往救援曹仁,以保中原重镇不失。然而,关羽毕竟是三国公认的名将。打他主意的人,不单单只有曹操,就连名义上的盟友也会随时盯上他。
就在关羽攻打襄樊之时,东边的孙权却开始坐不住了,孙权派遣吕蒙、陆逊等人开始策划如果夺取荆州?如果收拾关羽,这颗“眼中钉,肉中刺”。不过,关羽也并非颜良、文丑之辈,首先撇开他的个人武艺、战绩不说,单是他的战略格局就让孙权等人无法小看。
原因,在关羽出征之前,早就让人在江边,设置好烽火台,在台上大约有50名兵士,每天的任务就是把守烽火台。一旦东吴水军有任何动静,便举火为号,南郡、公安守军便立即做好防御工事,准备迎敌。
然而,此时的吕蒙已非当年的阿蒙,他已经是饱读兵书,而且实战经验亦是非常丰富。关羽做如此安排就是为了防备吕蒙,但是让关羽没有想到的是,吕蒙身边还有一个小参谋,他就是陆逊。陆逊先拍关羽的马屁,然后再暗地里却使出, “以假乱真之计” ,先让吕蒙假病,然后实行白衣渡江的计划。
然而此时的关羽呢,还在前线跟曹仁、徐晃等人硬磕。却不知道,他所镇守将近10年的荆州,即将落入孙权之手。吕蒙、陆逊实行白衣渡江计策之后,便立即搞定了傅士仁、糜芳二人。如此,荆州兵不血刃,就被孙权给拿到了手中。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孙权在拿下荆州之后,还让部下吕蒙,追击关羽最后把关羽逼得走麦城,带着数十人向成都方向撤退。但是,刘备又没派遣任何援兵过来。在《三国志/关羽传》中有这样的记载: “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很明显下令追击关羽的是孙权。在活捉关羽之后,孙权几乎上没有怎么经过思考,更没有考虑到他和刘备还有着联盟关系存在,便直接命人将关羽、关平给斩杀。
其实,孙权的举动让人感到非常奇怪。曹操方面的话,在击退关羽之后并未对关羽进行追击。然而,孙权则不一样,他派遣吕蒙、陆逊,还有东吴七大名将包括:韩当、蒋钦、朱然、潘璋、周泰、徐盛、丁奉等人把关羽往死里打。而且,先是收买关羽兵士的人心。此话怎讲呢?很简单,当时关羽得到南郡、公安已经丢失之后,吕蒙进城之后,对荆州兵士的家属丝毫无犯,而且派兵保护。
而,关公方面士兵看到外无援兵,内无斗志,便个个无心再与东吴交战。后来,关羽手底下的兵马都跑了大半。直到后来突围之时,随从关羽的人不过10余骑而已。可以看出,孙权对付关羽是做了相当的准备工作。而且是从武力到,兵士,孙权是把关羽拿捏得死死的。
当擒住关羽之后,便没有多想,直接就斩了关羽、及关平。孙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孙权为何非要杀死关羽,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孙权当时为什么非要杀死关羽呢?他的真正目的绝对不仅仅是占据荆州。为什么如此说呢?孙权、刘备、关羽,乃是完成孙刘联盟所必须的人员配置。如果,孙权仅仅是为了得到荆州,那么他在活捉关羽之后,大可以和刘备正面谈论,收取荆州事宜,例如:只要关羽保证日后不再打荆州数郡的主意,便可放关羽、关平一马。
这样一来,自己不但可以得到荆州,而且还可以卖刘备一个人情。如此,两全齐美之事,孙权他不可能想不到。但是,孙权他却并没有这样做。孙权的主要目的,除了是占据荆州之外,他还有以下3个目标。
孙权斩杀关羽的真正目的,除了占据荆州之外。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嫁祸给曹操。
说到这一点,相信不难看出。孙权在斩杀关羽之后,便命人把关羽的首级送给曹操。其目的非常简单,孙权是想把斩杀关羽的行为,转移到曹操身上。可谓是移花接木之良策,如此一来,刘备有可能直接派遣兵马攻打曹操。而孙权,便可以坐收渔人之利。
如果,刘备、曹操,在二人相争之中,有人伤亡那就更好不过了。如果没有,那么孙权也可以权宜发兵,如果刘备败那就瓜分刘备的地盘,如果刘备胜,那么就伺机占据曹操的领土。其实,襄阳、樊城等地亦是孙权想要谋取的,因为孙权想要继续扩大地盘,他必须要向北发展,或者是向西刘备统治的区域发展。
除了利用关羽之死,嫁祸给曹操之外,孙权还有什么打算呢?很简单,他是做好了与刘备死战到底的打算!换言之,他是直接想和刘备来个了断了。
孙权、刘备,可以说是三国时期实力最小的两个国。其中,以刘备的实力最小,作为弱势团队,刘备他之前不得不依靠孙权,来进行抵抗曹操。当年若不是孙权相助,刘备早在赤壁之战前就已经被曹操给灭了。
但是在赤壁之战过后,刘备不但不感谢盟友孙权,而且还趁着东吴大都督周瑜在与曹仁交手之时,迅速占据荆州桂阳、零陵、长沙等郡。此举,不但让孙权恼火,更加让周瑜无语。从这个时候开始,其实孙权、便与刘备是貌合神离。碍于合作关系,孙权又不好直接翻脸刘备。
但是为了稳住刘备,孙权采用周瑜所提出的“美人计”,打算把自己年轻貌美的妹子孙尚香,下嫁于刘备。这对于刘备来说,已经是天大的福气,但是最后刘备不但迎娶了孙尚香,而且也把城池给霸占不还东吴。最后,孙权趁着刘备进取西川之际,派人把孙尚香给带回了东吴。其实,通过这件事情,已经让,孙、刘,出现严重的不平衡。
公元219年,东吴的实力再次扩大。这次孙权再也没办法忍受刘备的虚伪,于是便斩了关羽。意思是,向刘备挑衅。因此,之后刘备在称帝之后,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东征孙权。这其实不是刘备的过错,而只是接受了孙权的挑衅而已。当然了,在与刘备彻底闹翻之前,孙权是和曹操有着联盟关系的。甚至,为了稳住曹魏他不惜向曹魏称臣。
不难看出,在孙权心里,他是恨透了刘备。
除了上面两个原因之外,孙权的第三个目的又是什么呢?很简单,打造自己的团队。 公元219年,此时的孙权已经是37岁,俗话说岁月不饶人,37岁的孙权也想一统天下。怎么办呢?除了自己要远大的格局观之外,还必须打造一支独具战斗力的团队。特别是为东吴培养统帅级别的人物,在此次攻杀关羽的过程之中,孙权主要是用了两名指挥官。
他们一个是吕蒙,另外一个就是陆逊。
吕蒙,就不用多说了,他是深得鲁肃、周瑜的赏识。用兵、用谋也都颇具风采。而陆逊,则是孙权、吕蒙二人共同培养的第三任大都督。当时吕蒙还向孙权建议,一定要任用陆逊,称他见识非凡,深得兵法精要。
随后,陆逊亲自前往关羽帐中,首先是以书信夸赞关羽一番。随后,又当时称赞关羽乃是三下无敌的名将。随后关羽便抽调了荆州兵马,前往前线,后面才有了东吴的“白衣渡江”。因此,综合来看,孙权之所以斩杀关羽,主要是格局观发生了变化。其次,孙权他是想为自己打造顶尖的团队。最后,顺便把曹操给坑了一把。
要知道,孙权当时是和曹操有合作协议的。可以说,孙权此次的战事行动,他是基本没有花费多少人力、物力的,襄樊之战最大的胜利者,绝对非他孙权莫属。当然,败得最惨的就是孙权昔日的盟友刘备。不但荆州数万精锐损失殆尽,就连大将关羽也兵败身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96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