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手握重兵的诸葛诞,造反叛乱为何会失败

以史为鉴 2023-06-19 06:36:33

手握重兵的诸葛诞,造反叛乱为何会失败

你知道诸葛诞造反为何会失败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造反可是玩命的行为,那是需要“本钱”的。诸葛诞之所以敢造反,那是因为他手中有两张牌!第一张牌就是他手中握有重兵。在拒绝朝廷的命令后,诸葛诞率军突袭,杀死了扬州刺史乐綝,兼并了扬州的四五万人马。诸葛诞造反时,“敛淮南及淮北郡县屯田口十余万官兵,扬州新附胜兵者四五万人,聚谷足一年食”。

第二张牌就是外援。诸葛诞在谋反后,立即派长史吴纲带着自己的儿子诸葛靓前往东吴求援。当时执掌东吴朝政的是权臣孙綝,他闻讯大喜,立即派兵三万先行救援,急接着又派兵三万向曹魏进犯,接着自己亲统大军来援。与此同时,蜀汉方面也得到了消息,姜维率领数万军队趁机北伐,“出骆谷,径至沈岭”。

2.诸葛诞的决策存在失误

前面说了诸葛诞造反,不是为了推翻司马家族,重新扶持曹魏皇帝,而是出于自保的目的。所以,诸葛诞起兵后,没有打出为“清君侧”的旗号,反而向东吴称臣。淮南地区是对抗东吴的前线,这里的军队长期与东吴交战,双方互为仇敌,根本没有好感,诸葛诞向东吴称臣,引起了军队的不满,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诸葛诞起兵后,没有派出军队攻城略地,占据险要直抵,而是将十五六万军队聚集在一起,“聚谷足一年食,闭城自守”。得知诸葛诞谋反后,司马昭挟持魏主,率领二十六万大军前来平叛,将寿春城团团包围。由于城中粮食减少,部下蒋班、焦彝提议出城与魏军决战,诸葛诞非但不听,还想杀他俩。最后,两人率军投降司马昭。

3.钟会出谋划策,司马昭言听计从

司马昭征召诸葛诞入朝时,钟会正在家守丧,他得到消息后,当时就意识到诸葛诞必反。司马昭率军出发时,钟会作为“军师”随军前往淮南。别看钟会年轻,但他很有才能,在他的建议下,司马昭采取了“围城打援”的战术,围困寿春同时,还要击败东吴的军队。

之后,钟会有设计了一个“反间计”,利用东吴将领的内部矛盾,各个击破,“说吴中怒怿等不能拔寿春,欲尽诛诸将家,故逃来归命”,“怿等恐惧,遂将所领开东城门出降,皆蒙封宠”。自此之后,寿春城内军心涣散,不断有人出城投降。经过七个月的围困,城中已经无人愿意抵抗,“四面进兵,同时鼓噪登城,城内无敢动者”。诸葛诞打算率领百余人突围,结果遭遇大将军司马胡奋,“斩诞,传首,夷三族”。

古代镇守边关的将军,明明手握重兵,为什么就是没人敢造反?

古代镇守边关的大将,手中都掌握着数十万的重兵,但是就是没人敢造反,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历朝历代的边疆都有着很大的困扰,很多少数民族与外来蛮族会时常骚扰边关, 皇帝就会派出很厉害的武将去镇守边关。

而在边关天高皇帝远,手握重兵再加上没有皇帝的管束, 将领们真的没有起过造反的心思吗?

其实边关大将不敢造反,有以下几个原因:

古代的人们思想非常封建,因为他们自打一出生起,接受的教育就是忠于皇上,这是现代的人们所理解不了的。

皇上作为最高的掌权者,天下的臣民都要对他唯命是从 ,一个君王代表的就是国家,忠君就是忠于国家。

在百姓的心中,皇上就是保障天下安宁、促进生产、甚至是庇佑他们的存在 ,所以哪怕古代很多帝王非常昏庸,百姓们仍旧不敢忤逆。

当然了, 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古代的刑罚严厉 ,百姓们手无缚鸡之力,命运不过是掌权者的一句话。

人们长期处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每一代都接受忠君的思想,也就不可能有人想着去忤逆君王,否则就是愧对祖先、离经叛道的行为。

百姓尚且如此,为朝廷效忠的将领们就更不可能背叛皇帝了, 他们只会对皇帝更加效忠,嫌命长的人才会造反。

第二个原因:皇帝会对边关将领有束缚。

敢放心把数百万的兵权交到一个将军的手中,士兵们跟着将军出生入死,很容易就会臣服,万一遇上一个很会收买人心的人, 岂不是等于把兵权握到自己手里了吗?

其实皇帝也不是傻子。

首先,守边关是一个非常苦的活,为了不让他们有怨言,皇帝一定会给他丰厚的赏赐, 比如在京城赏赐一套宅子,让他的家人能享尽荣华富贵。

不过说的好听是赏赐,实则是为了约束将军, 皇上只有把他的妻儿老小都掌握在手中,他在边关才不会乱来。

另外, 边关的将领一般会不定时轮换 ,这样不但能避免一人独大,还能让他们互相监督,造反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在将领去边关后,一般皇帝还会安排一名监军随行,监军的目的不是管带兵打仗,而是负责监视将士们的一举一动。

这种监军一定是皇帝最为信任的人,一旦他察觉到异常就会上报, 皇帝知道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将军的家人给控制住。

这边的将军恐怕还没有行动呢,他的家族已经被满门抄斩了。

不过 历史 上造反的人很多,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他们又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胆子呢?

其实唐朝时期的安禄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安禄山一人掌握三镇节度使,手中握着18万大军,要知道当时唐朝的中央军也才不到十万,并且他的家人就被皇帝留在了京城。

那么他又是怎么敢起兵的呢?

其实唐玄宗还是小看了安禄山的野心,一个人的野心之大,足以让他抛弃家人、抛弃道德, 安禄山就是在牺牲家人的前提下造反的。

更重要的是,他本来就是胡人,对于中原的皇帝少了一些归属感跟认同感,最重要的两点都抛弃了,那么安禄山还有什么不敢的呢?

一般的边关将领只有布防权,没有调兵权,调兵权要么在朝廷的手中,要么在监军的手中。

将军真正握在手中的兵马,可能也就几百个从家中带出来的私兵, 那些将士们效忠的是皇上,并不是将军。

就拿宋朝来说,宋朝重文轻武,边关将领的实权被一削再削,乃至于他们看似手中有几十万的兵马,实际上排兵布阵都没权利做主。

打仗的时候可以提建议,但是能不能打要等朝廷的命令, 要是将军私自做主了,不管打赢打输回去都要砍头。

试问这些将军连调兵遣将的权力都没有,他们拿什么造反呢?

古人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足以可见粮草在一场战争中有多重要了, 历史 上不少因为粮草问题而征战失败的案例,其中赤壁之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人人都赞叹孙刘联手,以少胜多完成了一场战争奇迹,曹操手握重兵却最终失败而归, 其实真实的原因就是粮草问题。

那时候曹操的北方初定,根基还不稳定,并且这场战役的后勤补给线拉的很长,粮草运输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再加上当时有时役的干扰,曹操的兵马苦不堪言,曹操知道这样下去必败,这才主动退出,避免了更大的损耗。

这也是很多战争中,先派人去敌方烧粮草的原因, 只要没有粮草,困也能活活将对方给困死了。

那么后勤补给是从哪里来的呢?自然是朝廷给的。

边关的几十万的将士都是靠朝廷养着 ,一打仗也要靠着朝廷拨款拨粮,战争一旦发动可不是三五天就结束的,少则几个月,多则能打好几年。

粮草、伤药、银两哪一个都不是小数目,很多朝代都曾为了打仗而掏空国库,可见后勤的需求量有多大了。

假如边关将领想造反, 朝廷切断补给后,粮草从哪里来呢?

也许会有人说,有些人造反会暗中筹备数年之久,如果暗中存下粮草,是否能造反成功呢?其实这更不可行了。

几十万人的粮草可不是个小数目,要是皇上连这么大的动静都不知道,那么皇帝也肯定是个昏庸的人。

这么看来,其实边关将领造反的几率非常低,不过在 历史 上也不是没有造反成功的人, 比如赵匡胤、朱元璋等就是正面例子,他们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边关将领造反的成功率很低,朱元璋到底是如何成功的呢?

其实朱元璋能造反成功,首先就是民心所向,元末时期混乱不堪,本来他们的暴政就让百姓苦不堪言,再加上天灾人祸, 这才有了官逼民反。

朱元璋在造反的时候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在他造反之前,爹娘跟一众兄弟姐妹都已经不在了,他的大姐倒是还有一位儿子,但也早已流落民间找不到了。

朱元璋本人也没有娶妻,起兵之前,他也早早就把剩下为数不多的亲属都接到了身边。

理论上来说,造反跟起义还是有一些本质上的不同,造反不是民心所向,而起义却是百姓乐见其成的事, 因为一般都是遇到昏庸帝王才会爆发起义。

那么起义肯定就不会用朝廷的粮草,他们会一路征集,有些是被迫上交,有些是甘愿上交, 而朱元璋路过起义之地时,就曾经引来很多百姓主动加入。

既然是起义军,那么就不存在“忠君”的问题了,朱元璋在军中十分爱护士兵,每路过一个村庄也是对百姓呵护有加。

因此他的美名远扬,吸引了很多人前来投奔, 作为起义将领,他就是人们的主心骨 ,士兵们对朱元璋唯命是从,上下团结一心,这就是他能造反成功的最大原因。

当时实力较强的起义队伍还有好几支,不过论能力还是朱元璋略胜一筹,最终才成为了赢家。

朱元璋一坐上皇位,就用最快的速度稳定了下来,为什么后来没有人再去反抗朱元璋, 实则是他太明白造反所需的条件了,早就做好了充足的防范。

此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那就是造反的“性价比”并不高。

这是一起超高风险、成功率却非常低的买卖,从汉朝开始,就对造反有了明确的律法, 谋逆者斩立决、并被灭三族。

后来随着皇帝集权的增强,造反的罪名就越来越重了,成功了就改朝换代,失败了就被诛九族。

诛九族是什么概念呢?那就是家里的一只苍蝇都别想再飞出去,祖上几辈子流传下来的分支都会被斩草除根,从此这一脉都会从世界上消失。

更重要的是,古代的酷刑花样百出,没有谁想要去尝试, 只要酷刑还在,就是对天下人的一种震慑。

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完成一个成功率几乎为零的事件,没有谁敢轻易地去做,除非天下已经大乱,皇权被动摇,百姓全都奋起反抗,这才有成功的希望。

综合来看,边关将领之所以不造反,一是不敢,最重要的还是他们做不到。

三国的时候,诸葛三兄弟为何没有共事一主?

不能。统一天下不仅需要人才,还需要实力。蜀国最弱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况且除了诸葛亮以外,其他二位也不是顶尖人才。不过这三兄弟共同发力,确实影响了三国后期的历史走向

三国中后期,在魏蜀吴,诸葛家族几乎掌握了历史的走向,怎奈何最后的结局都不是太好,时也命也啊。这三位诸葛姓氏的牛人分别为:魏国的诸葛诞,蜀国的诸葛亮,吴国的诸葛瑾、诸葛恪父子。按照魏蜀吴的顺序来吧。

魏:诸葛诞


诸葛诞,字公休,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族弟。与蜀汉的诸葛亮、孙吴的诸葛瑾是本家。官至魏国的征东大将军。老实说,这三位诸葛先生虽然各有所属,但都是各自主公的忠臣。诸葛诞也是。只不过诸葛诞忠于的不是司马家族而是曹魏。

这三位诸葛先生都有点生不逢时的感觉,诸葛诞的黄金时期不是生逢曹操。而是三司马(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秉政阶段。我觉得诸葛诞自己都有点彷徨。在毌(guan,四声,注意不是毋,也不是母)丘俭、文钦的叛乱的时候,还与司马师一起平定了这两个人。平定就平定吧,好好跟随司马师,也能安稳的过个小日子。但是诸葛诞反而害怕了,这一害怕,诸葛诞也造反了,不过,诸葛诞毕竟有诸葛家族的优良基因,比那两位聪明,实现联合了东吴。只可惜上天站在了司马家族一边,没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诸葛诞于起兵的第二年也失败了。诸葛诞被杀,并且夷三族。

如果诸葛诞刚开始就与毌丘俭、文钦联合,如果东吴再给力一点,说不定历史就要改写,三司马就会一命呜呼。此时曹魏、司马家族的命运是掌握在诸葛诞手里的。

蜀:诸葛亮


这个不用多说,这个很熟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说掌握蜀汉命运,但是并没有篡权。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也在守卫绵竹,与邓艾交锋的时候,战死在前线。

蜀汉的诸葛亮是完全可以控制蜀国的命运走向的。同样,结局也不大好。50多岁就累死了,儿子也没能善终。

吴:诸葛瑾、诸葛恪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官至大将军,领豫州牧。与吴主孙权“神交”。为东吴和蜀国的关系做了突出贡献。虽与诸葛亮为亲兄弟,但孙权和刘备从来没怀疑过这两位会被对方策反,是潜伏在自己阵营里的内鬼。能取得这样子的信任,诸葛瑾也不是凡人。只是他弟弟的名声太大,显得这位诸葛先生平庸了一些。

诸葛瑾的个人能力虽然不弱,但是还完全到不了决定东吴命运走向的地步。要说能决定吴国命运走向的那是他的儿子诸葛恪。

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逊,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吴权臣。孙权病危,诸葛恪被任命为托孤大臣之首。孙亮即位后受封太傅。开始掌握吴国的军政大权。影响力超过了孙亮本人。这位诸葛先生年少成名,聪明异常,从小就受到孙权的喜爱。刚开始顺风顺水,声名、官职、战功都得到了快速提升。秉政初期,深受百姓、官员、皇帝的爱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在挫败了魏国的进攻之后,诸葛恪的名望到达了极点,开始膨胀了,力排众议,要求主动进攻,讨伐魏国。只可惜,诸葛恪和孙吴的好运都到头了,惨遭新城之败。

这一败,给孙吴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要知道诸葛恪可是倾全国之力出征的。诸葛恪自己也没能善终,后来孙峻暗中联合吴主孙亮,将诸葛恪以赴宴为名诱入宫中,在宴会上将诸葛恪杀害,时年五十一岁,还被夷灭三族。孙休继位之后,为诸葛恪平反。

这位诸葛恪,如果能够听从大家的意见,休养生息,积蓄力量。或许孙吴还会撑的时间更久。诸葛恪是能够决定东吴命运走向的

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请简述其过程并据此分析失败的原因

一出祁山

诸葛亮恢复与吴联盟、平定南中后,就准备北伐曹魏。第一次北伐在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春,他令赵云等作疑兵,摆出由斜谷(今陕西眉县南)攻郿城(今眉县北)的态势,以吸引魏军;自己则率主力向祁山(今甘肃西和县祁山堡)方向进攻,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继叛魏降蜀,又收服了姜维,一时关中大震。失败原因:马谡违背诸葛亮部署,为张郃所败,丢了街亭;赵云等出兵也不利,诸葛亮只得退回汉中。不久,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又叛汉附魏。
二出祁山
第二次北伐是同年冬,诸葛亮乘陆逊在石亭打败曹休之机,出散关,包围陈仓(今陕西宝鸡西南)。失败原因:攻打二十多天未破,魏的援军赶到,他不得已又退回汉中。
三出祁山
第三次北伐是建兴七年,亮进攻武都(今甘肃成县)、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打败魏援军,占了这两郡,留兵据守,自己率部回师。次年,魏军进攻汉中,诸葛亮加强防守,又增调援军,再由于连续大雨,子午谷、斜谷等道路不通,魏军撤退。
四出祁山
第四次北伐是建兴九年,蜀军包围祁山,魏军统帅司马懿迎击,诸葛亮准备决战。司马懿知蜀军远来,军粮不多,凭险坚守,拒不出战。诸葛亮想用退兵的办法引诱敌人,但司马懿追赶很谨慎,蜀军一停,他就扎营拒守。此时李严假传刘禅要求退兵的圣旨,加上蜀军粮草将尽,诸葛亮只得班师,在归途中以伏兵杀了魏国名将张郃。
五出祁山
第五次北伐是十二年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口,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五丈原扎营。司马懿也筑营阻拦,不与蜀军作战,料知蜀军远来,粮草运输困难,想把蜀军拖垮。诸葛亮也有准备,在渭水分兵屯田,作长期战争的打算。诸葛亮在这次出兵前曾与孙权约定同时攻魏,五月吴军十万攻魏,不胜,撤回江东,所以蜀军只得与魏军单方面周旋。八月间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情日益严重,不久就与世长辞。死后,姜维等遵照他的遗嘱,秘不发丧,整军退入斜谷。诸葛亮出师北伐共为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还有一次是魏军进攻汉中,不是诸葛亮出击。后世概而言之,说成是「六出祁山」。 正史中诸葛亮没有六出祁山 先引凌云雕龙关于祁山、岐山地理位置的片段: “祁山与岐山不同,岐山为山名,位于今日陕西省岐山县东北附近,古公亶父曾率领周室迁居于此,兴建开创周朝八百年天下。祁山亦为山名,位于今日甘肃省西和县西北。光从地图鸟瞰,一个在天水以南,一个在陈仓以东,两地航空距离超过一百公里,实际山路弯涎,更胜于漫漫途遥
姜维则是以攻代守,是十一次北伐,不是九次
一,后主延熙元年(238年)姜维和蒋琬率偏师出陇右,在南安与魏军相持不下。
二,延熙七年(244年)姜维和费祎出兵兴势,遣王平袭击魏将曹爽,曹爽大败。
三,延熙十年(247年)出陇西,与魏将郭淮,夏侯霸大战洮西。
四,延熙十二年(249年)姜维派廖化去洮城,此时已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情况下,姜维独力与魏国众多将领作战,双方互有胜负。
五,延禧十三年(250年)姜维以羌胡为辅,与郭淮战于洮西,双方平手。
六,延禧十六年(253年)费祎遇刺被害后,姜维出兵包围南安,粮尽而退。
七,延禧十七年(254年)出陇西狄道,斩魏将徐质。
八,延禧十八年(255年)与夏侯霸出狄道,大破王经于洮西,王经退守狄道城,后陈泰派兵解围。
九,256年姜维再次出兵,蜀将胡济失期不至,为邓艾破于段谷,死伤惨重。
十,257年乘魏将诸葛诞叛乱,姜维出兵秦川,魏军坚守不战,到了永安元年(258年)诸葛诞兵败后始退兵。
十一,景耀五年(262年)姜维再次出兵,与邓艾战于侯和,为邓艾所破,然后还住沓中。这是姜维最后一次北伐,此时黄皓欲以阎宇替代姜维,姜维因厌恶黄皓擅权,曾向后主请求诛杀黄皓,但后主没有接受,姜维察觉此举可能惹怒黄皓,为了避祸便避居沓中,屯田避祸。钟会,邓艾领大军征蜀。景耀六年(263年)蜀亡。
姜维历次北伐战绩,互有胜负,军队已到达华阴、蒲城一带。其中大胜两次;小胜三次;平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历年史家对姜维的北伐却是贬多褒少,连年征战,耗损国力至巨。在最后一次北伐进行时,廖化劝姜维休整军队,认为“连年征伐,军民不宁,兼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建议勿“强欲行难为之事”。《三国演义》卷末有诗说:“孔明六出祁山前,愿以只手将天补;何期历数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劳;钟会邓艾分兵进,汉室江山尽属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96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