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你以为嘉靖不理朝政

说历史 2023-06-08 02:41:42

你以为嘉靖不理朝政

你以为嘉靖不理朝政

提到嘉靖皇帝,他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这个皇帝大家对他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有的人说他是一个好皇帝,也有的人说他是一个昏君,因为这些人认为明朝的灭亡,就是在嘉靖皇帝在位时期就留下隐患。那么这其中到底又是有着怎样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其实一个朝代的兴起和衰落,跟在位时期的皇帝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嘉靖是明朝在位时期最长的皇帝,他在位时间达到了40多年,并且在位期间前20年,他的功绩是很大的,但是到了后20年,他居然每天都不上早朝,都在寻求长生之术,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留下了很多的祸患,导致了后面明朝的灭亡。

关于嘉靖皇帝前20年的功绩,他在刚上位的时候巩固皇权,是一个特别明智的人。他坐上皇位就对朝堂上的官员进行了整顿改革。那时候嘉靖皇帝回收政权,他把很多的权臣重臣都变成了没有权力的人,并且之后也是提拔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并且在文化方面他也进行了改革,在科举制度上面进行了很大的改动,让很多的寒门弟子都有了能够出人头地的机会。并且他在位时期也很是重视古铜的开发和冶炼,用于那时候的兵器,所以他在位时期,很是重视军事。那时候的戚继光就是嘉靖皇帝身边的将领,戚继光曾经在边疆打击倭寇,为边境安宁战斗,所以才保持了明朝内部的安宁,这也就是嘉靖皇帝在位前20年所做的功绩。

但是嘉靖皇帝在位后20年,并不像之前一样在一心处于朝政,就是想着如何才能永生,所以他便是白天修炼长生之术。晚上来看大臣们的奏折,并不是说完全的不管政事,所以这样的朝代也就是就此衰落下去。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你以为嘉靖不理朝政

嘉靖帝和万历帝都是怠政皇帝,他们怠政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呢?

首先,要说明的是,嘉靖万历两帝只是不上朝,但不能说完全不理事,朝政大事依然是他们亲自决定的,而且权力依然牢牢的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

虽然嘉靖和万历都怠政不上朝,但我认为他们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还是先说说共同点吧:

一、时间都长达20几年

在嘉靖二十一年发生了?壬寅宫变?后,险些被宫女勒死的嘉靖帝就隐居在西苑,从此不上朝。

万历帝是在万历十七年后开始逐步减少至最后完全不上朝

二、都把朝政事务交给大臣

都把朝政具体的事务交给内阁处理

三、都把皇位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嘉靖就不用说了,万历虽然未能压制群臣,派系斗争严重,但始终无法威胁到他的皇位

至于不同点

一、不上朝的原因

嘉靖:初登基就弄个?大礼仪?争名份,斗倒三朝元老杨廷和,把群臣掌控在手中,自认聪明绝顶的他或许就觉得没必要上朝浪费时间了。

万历:不上朝的原因至今也是众说纷纭,争论不休。一说懒惰。二说沉迷酒色。三说腿脚不便,身体不适。还有说刻意跟群臣对抗报复等等。我认为以上种种皆有之,但我认为这些不是万历十七年突然出现的,这是他天生就是如此。

二、对朝政的控制

嘉靖:虽然不上朝,但不是不工作,他经常批奏章到深夜,有事就与内阁大臣开会商议,对朝局了如指掌。如抗倭重臣胡宗宪,严嵩想推荐胡宗宪当闽浙总督,嘉靖给了仅六个字的批示:?宪似速,宜如何??能立刻推荐杨宜,证明嘉靖对群臣是知根知底的。纵使不上朝,群臣朝局也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万历:前十年活在张居正之下,朝廷做主的实际是张居正。人一死就搞清算勤奋了几年,不知是认清自己没有驾驭群臣的能力还是懒惰成性,后面就怠政不上朝了,与他爷爷嘉靖不同,万历是不上朝不理事务,官员缺失没人干活了也不批准后补。未能控制好群臣,下属派系党争严重,投机夺权谋利益的官员多,办实事的少,?争国本?更是导致朝堂争论不休。

三、造成的影响

嘉靖:采用无为而治的方法在幕后制作一切,突出了内阁的职权而打压了宦官的干政,在掌握了权力的情况下也同时培养了一批政治人,使徐阶,高拱,张居正等名臣陆续出现,开创了名臣的的时代。

万历:官员缺少也不补,导致普通百姓的生活更自由,思想文化方面发展神速,资本主义萌芽。

综上所诉,嘉靖比万历强得太多了,明实忙于万历并不是无道理的。

嘉靖皇帝那么多年不上朝,明朝又是集权,怎么能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

嘉靖真的有那么不堪吗?嘉靖几十年不上朝,一门心思求仙问道,炼丹祁福,这是事实。但是你如果把嘉靖当成一个不理朝政,愚蠢透顶的昏君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嘉靖不仅不愚蠢,而且是聪明绝顶。

我们可以看一下嘉靖从十五岁即位,在他执政的四十多年间,手下的大臣都是些什么人物。从最初的杨廷和,到后来夏言、李春芳、张璁、胡宗宪、沈炼、杨继盛、俞大猷、戚继光、徐阶、高拱、张居正……不要说在整个明朝,即使放在任何朝代,这都是一连串光芒四射的名字。人才在每个时代都有,在他的后代崇祯皇帝时期内也是人才济济,但崇祯皇帝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像一个劳模一样的干了一辈子,最后却把大明王朝给干完蛋了,嘉靖几十年不上朝,国家这部宏大的机器却能够照常运转,而且完全控制在他的掌股之间,这就是能力,你不服都不行。

嘉靖之所以几十年不上朝,并不是由于他懒惰,他和他的孙子万历的几十年不上朝完全是两码事。他干的是他认为比上朝更重要的大事,炼丹修道,长生不老。对于权力,他有这种自信,没有人能够撼动他至高无上的皇权地位,这一点他在十几岁即位之初就知道了。

嘉靖这辈子原本是做不了皇帝的,皇帝是他的堂兄朱厚照。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这辈子会一直在一个叫湖北安陆的地方安安心心地当他的王爷。可是人要走运挡都挡不住,他的堂兄由于太过于贪玩,竟然在坐船游玩时掉进了河里染了病,一命呜呼了。嘉靖是继承堂兄的皇位,按照祖宗的传统,他要认他堂兄的父亲为父亲,先当皇子,再以这个名义当皇帝,可是小小的嘉靖却认为这是个很没有面子的事情,自己不能当了皇帝就不认自己的亲爹啊,于是他与一大帮文臣展开了一场名分之争,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礼仪”事件。

想想这嘉靖也真是少年老成,那么一大帮文臣岂是善类,尤其是杨廷和,三朝老臣,宦海沉浮几十年,朝中大都是他的人,就是不同意看你能怎么办?后面就发生了“左顺门事件”,几百名大臣聚集在左顺门,放声大哭,与嘉靖继续展开斗争,目的无非就是一个—你要听我们的,祖宗家法是不能随便更改的。嘉靖没有慌神,更没有妥协,他想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打。

所以说聪明人就是聪明人,与年龄大小无关。嘉靖十分清楚,对付这帮读书人,你如果想同他们讲道理你是讲不过他们的,你们动口我动手,看到底谁厉害。这一打就打死了十几个人,带头闹事的被发配参军,永不叙用。此事最后以文官集团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年轻的嘉靖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法,轻易解决了问题,此后的四十余年中,再也没有人敢触动他的权威。

这件事让嘉靖深深地懂得,权力这东西确实是个好东西,好东西自然想要长久地拥有它,而要想拥有它,用后代一位皇帝康熙的话讲,叫做“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可那时候医学不够发达,嘉靖不知道人是不可能活到五百年的,他相信借助炼丹修道可以帮他“向天再借五百年”。于是嘉靖就一心扑在他认为可以让他延年益寿的炼丹修道上,他觉得这事比上朝重要得多,国家大事交给那些个大臣们去做就行了。

历史书教给我们,嘉靖几十年不上朝,朝政荒废,奸臣严嵩害死忠臣夏言,大权独揽,权倾天下,后来徐阶伸张正义,扳倒了严嵩。我们从历史书中知道,严嵩是坏人,代表着邪恶,夏言和徐阶是好人,代表着正义。我们在为忠臣夏言的死而惋息,为奸臣严嵩当政感到悲哀,更为徐阶的最后胜利欢呼叫好,因为正义会最终战胜邪恶。 但是我们都错了,权力斗争是任何一个朝代都会有的事情,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又何来忠奸善恶之分呢?其实这场斗争真正的幕后人物是嘉靖,大臣们的一切权力之争都在他的控制之中,是他用严嵩来制衡夏言,再用徐阶来制衡严嵩,在他的统治之下,他不愿意看到也不允许有任何人可以号令百官,除了他自己。因为他才是集团老板,夏言也好,严嵩和徐阶也好,只不过都是他的打工仔,他们只要把工作做好就行了,如果有谁胆敢越过他的权威行事,那就是他自己找死。

明世宗为什么二十多年不上朝

嘉靖真的不理朝政?

先来看看嘉靖皇朝基本划分的两段时期:前期,是后世比较一致承认的,执政前期嘉靖是很勤政的。他继位之初, 制定了整顿吏治、裁抑宦官等方面的改革,下诏废除了武宗时的弊政,诛杀了佞臣钱宁、江彬等,使朝政为之一新。之后的“大礼议”事件,更是初现嘉靖过人之术。嘉靖本以外藩继皇帝位,为了巩固皇权,他使用了张璁,操纵出议礼派与护礼派之争,在“血溅左顺门”事件之后稳固了新皇的权威,彻底握住了皇权。《嘉靖初年的政治格局》一文中说:嘉靖初年以“大礼议”为标志的政治斗争,一方面反映了皇权与阁权既合作又斗争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时朝内包括皇权、阁权、勋戚、宦权等主要势力相互整合的关系。皇权取得胜利的原因不在议礼新贵的理论优势,而是明世宗嘉靖武力镇压的结果。

而在嘉靖后期,他却二十余年不上朝,学道求仙,任用佞臣,那么对于朝政他真的放手了吗?“张弛操纵,威柄不移”是史料对嘉靖皇帝用臣谋略的记载。嘉靖通过核心集团加强中央集权,控制朝政,并逐渐退出前台,淡化上朝的工作,但实际并未放松一点手中的权力。《国榷》卷64引李维桢语:“(世宗)斋居数十年,图廽天下于掌上,中外俨然如临。”又引范守已语:“臣于徐少师阶处,盖捧读世庙谕札及改定旨草,云人尝谓辅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窜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意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则醮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揽乾纲如帝者,几何人哉!……以故大张弛、大封拜、大诛赏,皆出独断。”

正如许多历史学家所指出,嘉靖其实是最懂得怎样做皇帝的人。正因为精通帝王之术,所以嘉靖不像高祖朱元璋那样日夜操劳,也不像后代朱由检那样大权旁落。他在位四十五年,二十七年不视朝,但朝廷里哪怕飞过一只苍蝇他都知道,更不要说国家大事了。也就是说,大明帝国这四十五年其实是他当家的。

嘉靖帝王到底因为什么原因,20年不上朝国家都不腐败?

嘉靖帝不上朝的原因就是为了炼丹,他特别信任方士,迷恋方术,所以忙的顾不上上朝。还有一点值得提一下的就是:不上朝不代表不理朝政,朝堂的一举一动还是控制在嘉靖帝的手里,嘉靖帝在西苑修道的同时坚持亲自批阅奏疏,始终牢牢掌控着一切大权,且这个时候有清官海瑞在,臣子能干,所以朱厚熜皇位坐得稳稳的。

话说当年的嘉靖帝也是捡了一个皇位:他堂哥朱厚照三十一岁去世的时候,并没有孩子,然后嘉靖帝就上位了。但是让嘉靖帝同样害怕的就是:他已经二十好几了,也依然没有孩子。他担心自己走上堂哥的后来,于是就开始修道、炼丹,也不知道是机缘巧合,还是这些丹药真的有用,三十岁的嘉靖帝终于喜当爹。

本来前期的嘉靖帝对朝堂上的事情还是很上心的,但是自生下孩子以后,他越发觉得是这些方士拯救了他,而且加上中间差点被宫女杀死,所以他更加迷恋修道。而且开始长时间不上朝,把朝堂上的事情都交到了宰相手里,不过嘉靖帝手段还是很高明的:不上朝只是为了偷懒,炼丹的同时还是兼顾着朝堂上的事情。

所以当后来宰相权力太大想要做点其他事情的时候,嘉靖帝就出手把他解决了,也就是说人家嘉靖帝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本职工作,加上朝堂上还有其他栋梁,所以国家依旧在运行,没出啥大乱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9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