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国名相百里奚到底是什么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百里奚为秦国第一名相,千古流芳。
在众多史书的记载里,百里奚的身份是非常混乱的。
但百里奚的人物形象,给人们影响最深的,却是明人冯梦龙的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
该书第二十五回《智荀息假途灭虢,穷百里饲牛拜相》、第二十六回《歌扊扅百里认妻,获陈宝穆公证梦》写:百里奚是虞国人,字井伯,家穷,三十多岁了,始娶妻杜氏,生下一子。百里奚胸藏丘壑,有治国大略,不甘穷困一生,渴望到外面闯荡一番。
妻子杜氏支持他的想法,用“好男子志在四方”的话来勉励他,并杀了家里唯一的老母鸡为他饯行。分手时牵袂而对泣说:“富贵勿相忘!”
百里奚先是到了齐国,因为无人引见,没有得到录用。
百里奚渐渐陷入困境,最后沦落到了沿街乞讨的地步。
所幸食至人蹇叔悲天悯人,收留了他。
百里奚和蹇叔志趣相投,两人结为兄弟。
百里奚比蹇叔小一岁,呼蹇叔为兄。
不久,齐国的齐襄公被上卿管至父和连称弄死了,公子无知为新一代齐国国君。
百里奚认为,一朝天子一朝臣,公子无知接任了国君的位子,势必要招揽大批新人,自己应该有入仕的机会。
的确,公子无知很快就张贴出了招贤榜文,招揽人才。
百里奚跃跃欲试,想去应聘。
蹇叔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说,公子无知的口碑很差,虽然篡夺了国君的位子,但一定不能长久,而且,齐襄公有儿子流亡在国外,一定会回来的,去给他打工,脑袋怎么掉都不知道!
百里奚被冷水从头浇到脚,赶紧打消了主意。
事情的发展,正如蹇叔所料,公子无知很快败亡,百里奚侥幸躲过了一劫。
过了几年,百里奚听人说周襄王的儿子王子颓喜欢养牛,心中暗自思忖:我在乡下养过牛,算是行家里手,不如去周王室打工,看能不能打开局面。
蹇叔告诫他说:“大丈夫不要轻易失身于人。你一旦择主而事,就不能中途弃之而去,否则就是不忠;你一旦选择了一个不肖之主而与之同患难,就是不智。你先去看看,再谨慎作决定,我料理好家事,也过去帮你参谋参谋。”
百里奚风尘仆仆地赶到洛邑,不管不顾,冒冒失失地报名成了王子颓手下的一名养牛郞。
百里奚把心思都花在养牛上,牛群被养得膘肥体壮、龙精虎猛。
王子颓非常欣赏百里奚,准备把他提拔为自己的家臣。
但是蹇叔来了,他经过暗地里一番考察,对百里奚说,王子颓这个人志大才疏、心怀不轨,他手下多是善于谗谄的小人,成不了大事,跟他,别是羊汤没吃到反惹一身膻。
百里奚想起了公子无知被杀之事,心中懔懔,听从了蹇叔的劝,心灰意冷,想回虞国老家。
蹇叔突然想起了什么,说:“虞有贤臣名叫宫之奇,是我的故旧好友,我和他相别已久,你既然要回虞国,我和你一起同行,趁机去拜会拜会他。”
蹇叔见到了宫之奇,极力推荐百里奚。
在宫之奇的张罗下,百里奚被虞公拜为中大夫。
百里奚乐坏了。
可是,蹇叔又给他泼冷水了,说:“我觉得虞君见识少而刚愎自用,并不是什么有作为的君主,兄弟,还是及时抽身吧。”
这时候,王子颓造反被杀,百里奚因为抽身早,又躲过了一劫。
现在听了蹇叔的话,他也很纠结。
犹豫了许久,他下定了决心,对蹇叔说:“兄弟我久困风尘,犹如鱼困陆地,有一勺水延续性命就谢天谢地了,管不了那么多了。”
蹇叔黯然,告辞而去。
不得不说,蹇叔的见识实在高出百里奚太多。
百里奚在虞国当大夫还没当几天,虞国就被晋国灭了,百里奚成了晋国的俘虏。
秦国国君秦穆公为了与中原文化接轨,积极与晋国联姻。
晋献公让太史占卜,得出的结论是:与秦国利于姻好,不利于战争。
于是,他同意了这门亲事,嫁女伯姬给秦穆公。
伯姬出嫁时,百里奚成为了陪嫁奴隶。
百里奚认为自己空有济世大才,未能遇上明主舒展,年近老迈又成了奴隶,比仆妾都不如,不堪其辱,偷偷开溜。
百里奚逃到了楚国,重操旧业,替楚国国君楚成王养牛。
秦穆公的手下里有一个来自晋国名叫公孙枝的谋士,他告诉秦穆公说,百里奚是个世间罕有的大贤士,鼓动秦穆公派人去楚国赎取百里奚。
秦国的使者拜见楚成王,仅仅用了五张黑公羊皮,就赎取了百里奚。
秦穆公见到了须发俱白的百里奚,有些愣,问:“年几何?”
百里奚拈须大笑:“才七十岁。”
秦穆公捶胸顿足,叹道:“惜乎老矣!”
百里奚不服老,夸夸其谈了一通,说什么你想让我逐飞鸟、搏猛兽,我的确是老了点。如果你想让我和你坐在一起策论国事,那还年轻着呢。你想想,当年姜太公年已八十,垂钓于渭水之滨,周文王知贤爱贤,车载以归,拜为尚父,终定周鼎。我现在遇了你,岂不比吕尚遇上文王更早了十年?
秦穆公壮其言,爵百里奚为上卿,任以国政。
人们因此称百里奚为“五羖大夫”。
百里奚郑重地向秦穆公推荐了蹇叔。
蹇叔于是与儿子白乙丙入秦。
关于这个白乙丙,书中特别交待:蹇氏,丙名,字白乙。
百里奚在秦国干出了政绩,名扬四海,他的妻子杜氏也带着儿子孟明视前来投奔。
孟明视也被拜为大夫,与蹇叔的两个儿子西乞术、白乙丙合称“三帅”,掌管秦国军队。
……
以上所写,活灵活现,但终究只是小说家言,可信度很低。
比如小说中写的:“百里奚是虞国人,字井伯,年三十余,娶妻杜氏。”
但《史记·商君列传》中却记:“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而《谷梁传.庄公十年》云:“荆者,楚也,何为谓之荆?狄之也。”即荆国就是楚国,百里奚是楚国人。
《水经注》里面交待得更明确,该书卷三十一(淯水)载:“淯水又南,梅溪水注之。水出(宛)县北紫山,南经百里奚故宅,奚,宛人也,于秦为贤大夫,所谓迷虞智秦者也。”
另外,《荆州记》也记:“(南阳)郡西七里有梅溪,溪西有百里奚宅。”
《太平御览》亦载:“(南阳)郡南七里有梅溪,故考传云城西有百里奚宅。”
现在的南阳市中心城区西,的的确确就有一个百里奚村。
不过,让人生疑的是,《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记载:“在百里奚村东,高约七米,称百里大夫墓。墓前摆放七块巨石,俗呼七星冢。唐开元二十三年郑琏书五大夫碣铭,后佚。”
百里奚死于秦国,而且在秦国有封地百里邑,怎么死后又葬到楚国宛邑去了?
话说回来,《东周列国志》之所以写百里奚是虞国人,也是有根据的——《战国策》称:“百里奚,虞之乞人,传卖以立革之皮,穆公相之而朝西戎。”
现在的山西平陆县槐下村也立有“虞贤百里奚墓记”墓碑,碑文记载是北魏太和丙子年(公元497年)立。
很多当代书籍如《运城地区志》、《凤翔县志》、《移民大迁徙》、《迁民姓氏寻源》、《凤翔史话》、、《大秦史》等等,也都沿袭了《战国策》的记载,把百里奚定位为虞国人。
《东周列国志》里面一口一个“百里奚”,《周史演义》在介绍孟明视时更是说他“复姓百里,名视,字孟明。”但是,这个“百里”,应该是指百里奚到了秦国后得到的百里邑封地。人们尊称他为“百里”,并不是因为他姓百里。
那么,百里奚本来应该姓什么的呢?
唐人林宝编撰的《元和姓纂》中记载:“虞仲之后,公族有井伯,即百里奚也;生子孟明视,子孙以王父字为氏。”
虞仲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次子仲雍的曾孙。
周康王封其于虞(今山西平陆县北),从而建立虞国。
根据这个说法,百里奚就应该是虞国人,是虞仲之后,属于虞国的公族,名叫井伯。
也就是说,百里奚就和周天子同一个姓,姓姬。
南宋人郑樵撰写的《通志》支持此说,称:“姬姓虞仲之后也,有百里奚者,为虞之公族大夫,晋献公灭虞,虏虞公及其大夫百里奚,以媵秦穆姬。”
不过,《百家姓·井》里面却说:“据《姓源》所载,周代姜尚(太公望)受封于齐国。其后有出仕虞国者,为大夫,受封于井邑,称为井伯。”
在这儿,百里奚又成了姜太公的后代,姓姜。
当然,最权威的还是先秦典藉《左传》里的说法,该书在“僖公五年”条中说:“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
百里奚在《史记·秦本纪》的第一次出场,就是出现在“以媵秦穆姬”这个环节中,原文为:“五年,晋献公灭虞、虢,虏虞君与其大夫百里傒,以璧马赂於虞故也。既虏百里傒,以为秦缪公夫人媵於秦。”
由此可知,井伯就是百里奚。
也无怪乎《东周列国志》写秦穆公与百里奚一番长谈过后,心悦诚服地说:“孤之有井伯,犹齐之得仲父也!”
百里奚在《史记·秦本纪》中出场后,就亡秦走宛,从而被秦穆公以五羖羊皮赎了出来。书中特别提到:“百里傒年已七十馀”。
《左传》里面从未出现过“百里奚”的名字,只有“百里”、“孟明”、“百里孟明视”、“孟明视”的说法。
秦史学家马非百先生指出,“奚”的本义为隶役。《礼记》有《疏》:“有才能曰奚,无才能曰奴。”《周礼·酒人》:“奚三百人”。注:“犹今官婢”。
即百里奚是一个卖身为奴之人,被秦人称为“奚”。
也就是说,“奚”,和“五羖大夫”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外号,并不是百里奚原来的名。
马非百先生因认为,孟明视和百里奚其实是同一个人。
他的依据是,《左传》里面写的“召孟明、西乞、白乙伐郑”,“复使孟明为政”,“犹用孟明,孟明增修国政,重施于民”,“遂霸西戎,用孟明也”等等事迹,与《史记》中写的百里奚相秦,伐郑霸西戎等事迹完全重合。而且,秦国在秦武王置左右丞相之前,还没出现过两人同时执政之例,尤其没有以父子同时执政之例,由此可知,百里奚、孟明视就是同一个人。
马非百先生还提到了最有说服力的一点:《左传》中记载的“秦用孟明,遂霸西戎”,“奚相秦,而西戎八国来朝”。而《战国策》又说“百里奚,虞之乞人,穆公用之而朝西戎”,“朝西戎”、“西戎来朝”等等,显而易见,都是同一件事。但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穆公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买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枝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李斯是秦相,自然深谙秦国历史,孟明视既然有“秦用孟明,遂霸西戎”的光辉业绩,李斯在历举秦国前贤时,只提百里奚而不提孟明视,足见百里奚就是孟明视。否则,李斯对“遂霸西戎”的孟明视而不见,根本说不过去。
另外,《左传》记载秦穆公遂霸西戎之后,周王对秦穆公、孟明视和子桑三人,分别加以赞美。说秦国之所以能称霸西戎,那是因为秦穆公重用孟明;而孟明之所以得到重用,又在于子桑能知人而举善。这个子桑就是公孙枝。《左传》中并没有公孙枝举荐孟明视的记载,而《吕氏春秋·慎人》里面有提到公孙枝向秦穆公举荐了百里奚。《韩非子·说林下》里面也有“公孙支自刖而尊百里”的文字,可见,百里就是百里奚,百里奚和孟明视就是同一个人。
还有,《史记·商君列传》中说的:“百里奚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国之君,一救荆国之祸。”即秦穆公的东进政策,是在百里奚的主持下展开的。但《左传》和《史记·秦本纪》都记载攻打郑国的人是孟明视。原因就是司马迁考证错误,把一人误认为是两人了。
马非百先生还指出,秦国先进伐郑之时,《左传》只记载“公访诸蹇叔”及“蹇叔哭送其子”。同书其他地方,如晋原轸提到的“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又如穆公事后检讨的“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都根本就没有涉及百里奚。《淮南子·道应训》和《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也只仅有“将伐郑,蹇叔曰不可”之类的记载。《吕氏春秋·悔过》和《淮南子·道应训》所记载的劝谏秦穆公及哭送儿子出征的,都只是蹇叔一人。《史记·秦本纪》却强把劝谏秦穆公及哭送儿子出征的人写成“蹇叔与百里奚”,但在《史记·商君列传》的记载中,百里奚本身是主持东进政策的人,是攻伐郑国的主谋,他又怎么会自行谏止呢?《史记·秦本纪》的写法,明显与《史记·商君列传》里的交待不符,可以说是自相矛盾。
《国语》里面又记载:秦穆公九年,晋国内乱,秦穆公曾与群臣商议对策,原文载:“乃召大夫子明及公孙曰:‘夫晋国之乱,吾谁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之,以为朝夕之急?’大夫子明曰:‘君使絷也。’”高诱注:“子明,秦大夫百里孟明视也”。
马非百先生分析说,按照《史记》的记载,百里奚是在秦穆公五年入秦的,在秦穆公九年,时间仅仅过了四年,秦穆公对百里奚计听言从,如果说子明就是孟明视,而孟明视又是百里奚的儿子,那么,秦穆公岂有遇上国家大事不先与为政之父相商,反而向他的儿子求教之理?
最后,《左传》记载在崤之战后,秦大夫及左右要求秦穆公杀孟明视以谢败军这罪。秦穆公长叹说:“孤实贪以祸夫子,夫子何罪?”马非百先生说,如果孟明视是百里奚的儿子,而这个时候的百里奚还健在,秦穆公怎么可能称呼他的儿子“夫子”呢?
种种迹象表明,孟明视和百里奚并不是父子,而是同一个人。
即使孟明视和百里奚不是同一个人,百里奚的年龄也让人感到难以置信。
《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秦穆公五年(公元前655年),秦穆公用五张羊皮赎回了百里奚,百里奚当时七十余岁。秦穆公三十六年(公元前625年),发生崤之战。这之间已经过了三十一年。
不管百里奚是不是孟明视,他都还健在。
那么,这一年,他已经有一百多岁了。
关于百里奚的结局,《史记·商君列传》中借赵良之口称:“五羖大夫之相秦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於国中,不从车乘,不操干戈,功名藏於府库,德行施於後世。五羖大夫死,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
从赵良的说法中猜测,百里奚应该是善终。
但在《史记·蒙恬列传》中,蒙恬又将百里奚与为秦穆公殉葬的“三良“相提并论,说:“昔者秦穆公杀三良而死,罪百里奚而非其罪也,故谥名曰缪。”
似乎,百里奚被秦穆公论罪处斩了。
百里奚,真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94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