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刘邦真的是个游手好闲的“流氓”吗起义前的刘邦是个怎么样的人

众妙之门 2023-06-19 05:02:21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邦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汉高祖刘邦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当然,也是一个话题人物。

很多人都说,刘邦真是走了狗屎运,一个街头小混混,四十多岁还打光棍,整天游手好闲,沉缅于酒色,赊人家的酒喝,只不过时运兼济,屌丝逆袭,成了开国皇帝,开创出了煊赫鼎盛的大汉王朝。

这些话并不是瞎说。

要知道,《史记·高祖本纪》里就白纸黑字地写刘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不愿从事农耕生产家务劳作,到了壮年,被试用为官吏,当了泗水亭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以戏弄欺侮衙门里的吏役为乐。又写他“好酒及色”,经常到王媪、武负的酒店赊酒喝。

最让许多人看不惯的是,单父县人吕公竟然力排众议,将自己的女儿吕雉下嫁给了刘邦。

有人因此愤愤不平地啐骂说,刘邦这样一个老光棍,都到了四十不惑之年了,还一事无成,家贫如洗,吃了一顿霸王餐,吃来一个年轻漂亮的媳妇,还获得了一笔彩礼,这还有天理吗?!

说这些话,都是不认真看书,不仔细看书的结果。

他们说话里面的最大一处硬伤——“刘邦四十岁还一事无成”,不知这个其中的“四十岁”是从哪儿看来的?

实际上,《史记·高祖本纪》只记录有刘邦的卒年——汉十二年“四月甲辰,高祖崩长乐宫”,根本就没明确交待有刘邦出生于何年,是在何年娶吕雉的。

现在查很多资料书,都记载说刘邦是出生于公元前256年。

但这个公元前256年,仅来自于宋代人裴骃的《史记·集解》所引用皇甫谧的说法:“皇甫谧曰:高祖以秦昭王五十一年生,至汉十二年,年六十二。”

应该是根据这个,就有了“刘邦四十岁还一事无成”的说法。

因为,《史记.高祖本纪》是明确记载有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时间的:“秦二世元年秋,陈胜等起蕲。”

秦二世元年为公元前209年。

秦昭王五十一年为公元前256年。

而刘邦是大泽乡起义的背景下起兵反秦的。

从公元前256年到公元前209年,刘邦的虚岁可不就是四十八岁?

果然,《史记·集解》里面,就有“徐广曰:‘高祖时年四十八。’”

那么,按照一般人想像,那刘邦和吕雉结婚时的年纪,可不就是四十老几了?

但是,有一个问题:皇甫谧是西晋人,生于公元215,卒于公元282年,距离刘邦生活的年代有四五百年,他是从何得知刘邦的生年的?

鬼知道!

反正他只是说了“高祖以秦昭王五十一年生,至汉十二年,年六十二”这么一句,不提供线索来源,爱信不信,不信拉倒。

极有可能,他是拍脑袋随口说的。

皇甫谧身后三百多年,唐代人颜师古在注《汉书高帝纪》“夏四月甲辰,帝崩于长乐宫”处,提出了另一个说法:“臣瓒曰:‘帝年四十二即位,即位十二年,寿五十三。’”

臣瓒也同样是西晋人。按照臣瓒的说法推算,以虚岁论,刘邦应该生于秦庄王三年,即公元前247年。

也就是说,秦二世元年,刘邦起事时,他其实是三十九虚岁而已。

您信皇甫谧还是信臣瓒?

如果信臣瓒,就不能说“刘邦四十岁还是光棍”了。

保守估计,刘邦是在与吕雉婚后至少过了八九年时间才起兵反秦的。

这个问题,从《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的“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一语可知。

这句话的意思是:吕雉带着两个孩子在田里锄草。

这两个孩子,就是刘邦和吕雉婚后生的两个孩子,即后来的鲁元公主和孝惠帝。

现在我们形容一个人结婚早,往往用“他的孩子已经可以打酱油了”来打趣。

那么,这两个孩子中至少有一个能在田里锄草了(《汉书·惠帝纪》说“高祖初为汉王”时,孝惠帝才五岁),但是,作为姐姐的鲁元公主应该是有七八岁了。

顺带说一下,《史记·高祖本纪》写的“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这句话之前,还有一句:“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是说刘邦在担任亭长时,常请假回家种田。

大禹三顾家门而不入,是说大禹公而忘私,连家都顾不上。

也可以说大禹是个很无情的人,连家里的人也不愿看上一眼。

但从“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这句话里,我们可以充分地感觉到,刘邦是一个责任心非常强的男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

《史记·高祖本纪》开篇就交待刘邦自小“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厌恶从事农耕生产家务劳作;但是,自从结婚成家,他便收心养性了,一方面既要做好自己亭长的本职工作,一方面又要回家种责任田,可谓家庭事业兼顾,可不是一个踏实可靠的责任男?

不得不感服司马迁这种“先抑后扬”的高明笔法。

还有,《史记·高祖本纪》又记,“高祖常繇咸阳”,“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之,时时冠之”。

这里说的是,刘邦经常到咸阳公干、出差。刘邦当亭长时,用竹皮编织成帽子来戴,无论是捕盗还是到地方治安,都时时戴着它。

秦国灭六国,荡平宇内,天下尚未大安,刘邦从泗上到咸阳出差,千里迢迢,路途艰辛、险恶;他又保持艰苦朴素作风,戴竹笠上山下乡,奔波劳苦,风尘仆仆。这样的人,怎么能说他是一个“街头小混混”呢?

再说回刘邦的年龄。

皇甫谧说“高祖以秦昭王五十一年生”,并没有什么证据,很可能只是顺口那么一说;臣瓒说刘邦“寿五十三”也没有什么证据,同样可能是顺口那么一说。

问题是,他们俩谁的说法更合理、更靠谱一些呢?

有一件事,可以拿来做参考。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高祖问医,医曰:“病可治。”於是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已而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馀,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

这里说的是,刘邦平定英布时,被流矢所伤,回来路上,伤口感染。偏偏中医治理效果有限,刘邦本人又不相信中医,以至病倒不起。吕雉在他病危时,询问了萧何之后相国的接班人。刘邦信口开出了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一串名单。

从刘邦的说话里,按照常理推,萧何的岁数应该比曹参大;曹参的岁数又比王陵大;王陵和岁数和陈平差不多,或者比陈平略大,但他们都比萧何和曹参年轻;最年轻的是周勃。并且,萧、曹、王三人之间的岁数必须有一个梯度,彼此间相差了四、五岁这样子。

可惜的是,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人和刘邦一样,早年都寂寂无名,史不载其生年。

但可喜的是,他们都属于自然死亡,而且死亡顺序,也正如刘邦的预料:萧何病逝于惠帝二年 (公元前193年)七月辛未;曹参接替萧何为相,三年后病逝,时为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王陵病逝于吕后八年(公元前180年);陈平病逝于孝文二年(公元前178年);周勃病逝于汉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年)。

萧何等人的卒年,也证实了前面的推断:萧何的岁数比曹参大;曹参的岁数又比王陵大;王陵和岁数和陈平差不多,或者比陈平略大;周勃最年轻。

理清了这一点,就可以进入推理环节了。

《史记陈丞相世家》里记载:“王陵者,故沛人。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

这里说的是,刘邦早年是把王陵当成兄长来对待的。

显然,王陵的岁数比刘邦大。

如果说,刘邦是在“年六十二”时向吕雉推荐曹参、王陵这两个已过花甲、将届古稀的糟老头子为相国接班人,于情于理都不太合适。

但是,这种情形一旦是刘邦在“寿五十三”的情况下发生的,就不足为奇了。

可能有人会感到奇怪:诚如你所说,刘邦既然都比萧何、曹参和王陵老,为何他死在了这些人的前头?

原因前面已经交待了:刘邦是“击布时为流矢所中”,受了箭伤,“行道病”,回朝途中病倒,最终病情恶化而死。

所以,刘邦死时,年纪应该不是太老。

由此可知,刘邦在娶吕雉时,年纪也就在三十岁上下吧。

还有,刘邦的家境并非一贫如洗。

《史记卢绾列传》记:“卢绾者,丰人也,与高祖同里。卢绾亲与高祖太上皇相爱,及生男,高祖、卢绾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贺两家。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里中嘉两家亲相爱,生子同日,壮又相爱,复贺两家羊酒。”

这里说的是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在丰邑有一个好邻居,姓卢,两家相亲相爱。卢家生的儿子名叫卢绾,和刘邦是同一天出生,乡亲们持羊酒祝贺两家。两人长大后又一起上学,乡亲们又持羊酒贺两家。

这段记载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一、刘邦家是有一定名望的,不然,乡亲们不可能在刘邦诞生之日和上学破蒙之日持羊酒前来祝贺的。

二、刘邦是正儿八经读过书的读书人。

如果这还不能说明问题。

再来看看刘邦的弟弟刘交的情况。

《汉书楚元王传》记:“楚元王交字游,高祖同父少弟也。好书,多才艺。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干浮丘伯。伯者,孙卿门人也。及秦焚书,各别去。”

刘邦的弟弟刘交少年时曾和鲁穆生、白生、申公等名人同窗,在浮丘伯门下学《诗》。

浮丘伯更有名,他是战国时期大学者荀子的门客,属于当朝宰相李斯的师叔。

一句话,刘邦家可不是普通人家。

大家别再误会刘邦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94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