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昂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安史之乱后,唐朝宦官势力开始坐大,唐德宗委任宦官掌管禁军并且成为定制,从此宦官势力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宦官刘克明等杀死唐敬宗并伪造遗旨,欲迎唐宪宗之子绛王李悟入宫为帝。两天后,宦官王守澄、梁守谦等又指挥神策军入宫杀死刘克明和绛王李悟,立李昂为帝,改年号为“太和”,是为唐文宗。被宦官拥立而即位的文宗李昂,似乎从登上帝位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一生要在宦官的阴影之下生活。
李昂本名李涵,为唐穆宗李恒第二子、唐敬宗李湛之弟,母为贞献皇后萧氏。长庆元年(821年)李昂被封为江王,原本他的命运可能会是安安分分做一个藩王,平平静静的富贵一生。但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宦官刘克明等杀死了他的哥哥敬宗李湛,然后另一个宦官王守澄又杀了刘克明和他拥立的绛王李悟,并撇开了敬宗的四个儿子,而立敬宗的弟弟李昂为帝。李昂在位期间,朝臣分为牛、李两派,各有朋党,互相攻击,众多清廉有志之士都成了党派之争的牺牲品。即位之初,李昂励精求治,他出宫女三千余人,放五坊鹰犬,五坊是唐机构名。即雕、鹘、鹞、鹰、狗,供君主狩猎游戏玩乐之用。五坊的宦官们到处张挂罗网,捕捉鸟雀。并借此为名,个个横行霸道,用各种卑鄙手段来夺取钱物。李昂解散由宦官负责管理的五坊,令免受勒索之苦的老百姓们拍手称快,朝廷也节省了大笔的开支。同时他又减省冗员,恭俭儒雅,不好声色犬马,勤勉听政、厉行节俭,革除奢靡之风,下令停废许多劳民伤财的事,致力于复兴王朝,在唐朝中后期诸帝中颇为勤政。但他虽能勤勤勉勉、宵衣旰食,但自身缺乏治国的才干,最终也无法消除祸患。
这位意图励精图治的皇帝,此时摆在他面前的有三大难题,其一宦官专权,其二牛李党争,其三藩镇割据。唐文宗决心先解决最困难,也最直接的问题,宦官专权。李昂一心想铲除宦官势力,夺回政权,便从下层分别提拔了郑注、李训为御史大夫和宰相作为心腹。又采纳郑注等人的建议,首先利用宦官之间的矛盾,任命王守澄部下仇士良为左神策中尉,掌管一部分禁卫军,以削弱王守澄的军权。接着,又削去王守澄的兵权,下令王守澄饮毒酒自尽。为了彻底诛掌握禁军实权的宦官,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早朝于紫宸殿时,金吾大将军韩约奏报左金吾仗院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在李训的建议下,文宗先命宰相和中书、门下省官先往观看,再命宦官神策军左右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志弘等,带领宦官去察看。仇士良等至左金吾仗院时,见韩约惊慌失措,又发现幕后埋伏了武装士兵,慌忙退出。李训等本想以观看甘露为名,将宦官诱至金吾仗院,一举而歼灭之的计划就此失败。
仇士良、鱼志弘等宦官退到含元殿,迫使李昂乘软舆入内宫,并调左右神策军持刀出东上阁门,逢人即杀,死者一千多余人。李训、王涯、韩约等先后被捕杀遭族诛,更多的人被牵连而死,朝堂为之一空,史称甘露之变。事变以后,李昂被宦官软禁,国家政事由宦官专权,朝中宰相只是行文书之职而已。宦官更加气势凌人,并时常威胁天子,出言不逊,藐视宰相,欺凌朝臣有如草芥。文宗对此一筹莫展,只是饮酒求醉,赋诗遣悉。一次问当值学士周墀:“朕可方前代何主?”周墀答:“陛下尧、舜之主也。”文宗叹道,“朕岂敢比尧舜,何如周赧汉献耳!”周墀:“彼亡国之主,岂可比圣德?”文宗说:“赧、献尚受制于强诸侯,今朕受制于家奴,以此言之,朕殆不如!”因泣下沾襟,墀伏地流涕,自是不复视朝。
开成五年(840年),李昂抑郁成病,不能下床,便嘱咐宰相杨嗣复、李珏二臣辅助太子监国。仇士良、鱼弘志得讯,于当天晚上就伪造遗诏,废太子为陈王,立颍王李炎为皇太弟,负责处理军国大事,并带李炎登上朝堂接见百官。李昂闻知也无可奈何,群臣更是没人敢反对,这位皇帝连自己死前确认继承人的愿望都未能实现。正月初四日,李昂带着无限的惆怅,病死于长安宫中的太和殿,享年三十二岁。
文/杜豆豆
过去有这么一句话:“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为啥说不清呢?
因为士兵们都是动刀动枪的,不动嘴皮子,说道理没用。显然,说这话的肯定是个秀才,言语间透着对士兵的不屑,言下之意,士兵们都不懂道理。用现代语言表达,就是——没格局。可有格局就能成事吗?还真不一定。
懂道理不等于做得到,活法和格局同等重要。
“有道无术难成功”,这个观点,我是从唐文宗李昂的生平中悟出来的。
唐文宗李昂是唐穆宗李恒的次子,敬宗李湛同父异母的弟弟。想想有一个玩主老爹和球迷哥哥在前,你会很容易将李昂也归入同一类。都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弟弟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哪知,还真看走眼了。
文宗李昂完全不同。他为人恭俭,文采斐然,博通群书,是个勤奋有德的儒雅之君。
他一即位,就励精求治,倡导节俭朴素,立志要学习唐太宗,复兴王室之威。然而,可惜的是,他却只学到了皮毛。
道理很懂,无驾驭之能等于空。
他哥哥李湛当政时养的那些歌舞宫女、球员力士和鹰犬,他该放的都放掉。没必要的宫殿园囿,他下令拆掉,没完成的马上停工。地方上进贡些什么奇珍异宝,他也都下诏不让再献。就连公主穿的衣服华丽了些,都会被他斥责。和他哥哥的奢侈风相比,他完全是另一个极端。
可这难道不也是“抓小放大”的表现吗?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若是唐太宗在世,绝不会对一个公主穿什么衣服如此在意。
不过,他心里倒是也很明白,唐王朝如今走入衰势的最大问题,就是宦官当权。于是,他花了大力气布局,试图要消灭宦官势力。
他先是和宰相宋申锡暗中策划除掉宦官王守澄的势力,结果反被人先下了一手,诬告宋申锡谋立漳王李凑,害宋申锡被贬到死。
后来,他又从下层分别提拔了郑注、李训作为心腹,终于小有起色,利用宦官之间的矛盾,借仇士良之手除掉了王守澄。
然而,在设下圈套准备将王守澄余党斩尽杀绝之时,却因为听信李训之言,临时改变原有计划。因为一场甘露之变,被仇士良等察觉,导致自己被挟持,朝中大臣们几乎被杀光,之后还被软禁了5年之久,直至最终郁闷而亡。
文宗李昂一辈子以唐太宗为偶像,希望能有太宗一样的文治武功,将衰败的唐王朝重新拉回来。他已经很努力了,可是却始终搞不好呢?
做法比努力更重要。
打从李昂登基开始,他就没法和太宗相提并论。太宗是靠自己的力量上台的,手中有兵权,自己有武功;而李昂靠的是宦官发动的兵变。
再看登基后,太宗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有大气度;李昂时期对官员,小家子气十足,不仅有牛李朋党之争,调动频繁,而且还被宦官操纵,清廉能士都成了牺牲品。
宦官为什么能横行?无非是有拥立皇帝之功,手中有统领禁军的兵权,可李昂的每一步都没踩到点子上。结果有点风吹草动,就被心狠手辣的宦官们给制服了。
我们普通人其实也一样。
你很懂道理、很努力,尽心尽力想做个好人、成功的人,可是你却把精力都放在细枝末节上,而不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关键问题。这样的人生,怎么能活得好呢?
有道无术难成功,活法和格局同等重要。
(本文结束)
倾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我是杜豆豆,感谢您的关注。
作者简介:杜豆豆,IT从业20余年,曾先后研修英语、计算机、美学和心理学专业。早年创过业,后就职多家全球知名IT外企,现工作于某研究院。书痴一枚,闲时码码字。兼任多家平台签约作者,会员合伙人,万卷好书工作室、万卷好书读书会创立人。
唐文宗李昂就是这么一位要反抗的主。唐文宗本身是宦官拥立的,但是他并不喜欢宦官,毕竟哪个皇帝也不愿意自己被一群阉人管着啊。于是唐文宗就联合朝中部分大臣,准备发动一场宫廷政变,一举解决宦官专权的问题。
唐文宗知道宦官的权势太大,并且自从唐德宗之后,拱卫京都的神策军就掌握在宦官手里,所以他就听从郑注和李训建议,利用宦官之间的矛盾,先是解决了大宦官王守澄。在此时,唐文宗和郑注本打算趁着宦官去为王守澄送葬之时,再将所有宦官都杀死在墓中,这个方案可以说还是很保险的。
然而李训却动了歪心思,因为利用送葬诛杀宦官这主意是郑注出的。李训认为即使成功了,这功劳也没自己的份,于是他就另外制定了一个计划,这就是甘露之变。而唐文宗主意不够坚定,经过李汛的忽悠,就决定放弃郑注的计划,改用李汛的。
于是在835年11月21日,唐文宗按照惯例上朝与众大臣商议国事,此时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按照事先的安排,站出来说自己看到石榴树上降下了甘露,这是天降祥瑞。可这祥瑞是说降就降的?唐文宗表示很怀疑。于是唐文宗就让宦官仇士良带领着众宦官一起去查看真假。仇士良也没多想,带着人就乐呵呵地去看祥瑞了,毕竟如果真是天降祥瑞,也说明老天爷并不反对宦官专权啊,对他们也是好事。
仇士良走到一半,突然发现韩约满头大汗,连说话也结结巴巴的。他这心里就感觉到不太对劲了,毕竟这已经是十一月啊,哪里会这么热?而这时候恰恰刮来了一阵风,将帷幕刮了起来,漏出了藏匿的士卒。这下子连傻子也知道要出事,更别说是仇士良等宦官了,于是这些宦官们连忙跑回唐文宗李昂的身边,将唐文宗塞进软舆。此时李训也跑到了软舆边,他奋力拉住软舆,想阻止宦官控制唐文宗。然而宦官们虽然身体少了一个物件,但体能还是杠杠的,不但能抬着软舆跑,还能同时挥拳打倒李训。宦官们抬着软舆一溜烟的跑进了宣政门,关闭宫门后就簇拥着唐文宗高呼?万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94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什么是一字并肩王见皇帝都不用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