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陈叔陵的一些故事,欢迎阅读评论。
中国历史悠久,改朝换代都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而说到中国历史上的亡国之君,有的昏庸无道,有的碌碌无为。而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国的亡国之君陈叔宝,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就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诗中描绘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中的后庭花就是指陈叔宝所创作的艳词《玉树后庭花》,可见这个陈叔宝是多么地昏庸无道,尽管如此,他能登上皇帝也不是那么顺畅,其间发生了什么呢?
陈叔宝在江陵出生,是陈宣帝陈顼嫡长子。陈叔宝出生的时候,陈霸先已经是一方的大将,而梁元帝为了控制陈霸先,就把陈霸先的族人都留在了江陵。等到后来西魏大举进攻江陵的时候,因为梁元帝的失败,陈霸先的族人们都被抓到了长安,其中就包括陈叔宝和他的弟弟陈叔陵。
好在这样的日子没有过多久,陈家的族人都被接回了江南。陈叔宝久居宫中一直养尊处优,老老实实地过着自己的幸福日子。而他的弟弟陈叔陵就不一样了,在异国他乡受尽屈辱的陈叔陵看到自己的哥哥可以当太子,而自己要一直做哥哥的部下,这让陈叔陵心里很受不了,就一直想密谋夺取哥哥的太子之位。
虽然心里一直想当皇帝,但是在明面上还是要掩饰自己的情感,一直变现得很谦卑。而陈叔陵的才能也很优秀,就被自己父皇迁为都督湘、衡、桂、武四州诸军事,湘、衡、桂、武这一片区域就陈叔陵一个人说了算。
可是远离京城的陈叔陵就更变了一个人一样。他严厉苛刻,手段残忍,对一切忤逆他的人绝不手软。在湘州的几年,陈叔陵对将士们丝毫不予奖赏,对百姓们也索取无度,陈叔陵在任的几年,地方官员和百姓们痛不欲生。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因为陈顼非常宠爱他,只是责备了几句,并没有责罚他。
陈叔陵这个人对活人如此刻薄,对死人也没好到哪里去,他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盗取别人的陵墓。当时,他路过看到的知名的古墓,他都会派手下把墓里的财宝洗劫一空。就连名士谢安的墓,他都没有放过。当时陈叔陵的生母彭氏去世,他想把母亲葬在风水极好的梅岭,由此谢安的墓才被他盗取。
尽管生活如此不堪,但是对于找机会当皇帝的事情,他可是一点都没有忘记。因为他常年不在京城,为了掌握京城的动态,他就买通了侍中新安王陈伯固。公元581年,陈宣帝驾崩,陈叔陵终于等来了机会。
陈宣帝死的时候,陈叔宝就跪在床边哭泣,等到第二天入殓的时候,陈叔陵将刀子藏在衣袖中带入灵堂,对正在哭泣的太子的后颈猛的砍过去。好在没有伤及性命,而陈叔陵的三弟陈叔坚当场抓住了陈叔陵。就在陈叔坚询问怎么处置陈叔陵的时候,陈叔陵奋力挣脱,夺门而走。
逃出宫中的陈叔陵,召集囚犯以及将士,想要拉起造反的队伍,但是除了死心塌地的陈伯固外,无人响应。不过在陈叔陵东凑西凑下,好歹还是组成了一个千余人的小队,但是这样的队伍又有什么战斗力,很快就被陈叔宝派来的人消灭,而陈叔陵本人也被杀。这就样陈叔陵的叛乱就成了陈叔宝登基之前的小插曲。
大秦帝国的兴衰是近年来人们经常谈论的一个历史事件。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到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投降,只存在了短短的15年时间。据《秦史》记载,秦朝由周朝的诸侯国发展到春秋五霸、战国七国及后来的六国统一,但历时七百多年。但是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六国之后,发展到最繁荣的时期,在短短10多年的时间里死去,真是可惜。大秦帝国崩溃的原因,不仅为许多学者所探讨,也为许多学者所研究。俗话说得好?先发制人,后发制人?一个国家之所以设立史官来记录历史,当然是为了歌颂当权者,更重要的是,为子孙后代记录朝代的兴衰。?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知道它的起起落落?在历史中寻找社会起伏的规律,转运避祸,使后代掌权者永享和平与繁荣。在司马迁的史书《中国第一部通史》中,分析了秦国迅速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当时的秦国处于战争与和平的状态,也就是说,应该有一个不同的政治体制来开办和经营企业,但他的法令并没有改变。县制在今天被认为是一种先进的政治制度,但在2000多年前就应该有一个过渡时期。秦始皇没有赏赐功臣给自己的儿子,也使得在秦朝的时候,自己的皇室也没有出来造反的反游击战。秦二世登基后,赵高专政,屠杀皇室,杀害大臣,增加百姓赋税,增加刑法,百姓无法生存,加速了秦朝的灭亡。班固在他的书《汉朝的王子和国王》中也推测了秦的灭亡。据班固所述,西周建立了公侯、伯、子、公、分封大小的藩属王国800多年,但能经历800年。
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度,使他的子女成为平民百姓。朝廷里没有一个姓氏和血统相同的人来帮助它,也没有一个附庸把这片土地分成国王的两翼。当陈圣武光大泽乡起义时,没有人能侍奉秦王,刘邦和项羽出来反抗秦王,秦王很快就被消灭了。随着近代考古学的发展,诸如睡虎地秦简等秦朝规章制度的发现,逐渐颠覆了秦朝暴政的历史观。秦朝灭亡之谜被重新提出并研究。
从历史记录和现代考古发现来看,我认为秦朝的灭亡应该是以下三点的最重要原因。1.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南方与南方作战,北方与匈奴作战,秦始皇陵的修建,以及长城、笔直的道路和众多的基础设施工程,都没有让人民得到休息,使老百姓的生活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2.秦始皇的继承人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不管胡海是不是秦始皇的合法继承人,事实证明他确实是秦的掘墓人,秦始皇对此负有主要责任。他应该尽快确立福寿的继承人,否则就不该选胡海继承他的位置。3.秦始皇实行县制的决定被证明是错误的。当我们回顾历史进程时,这是真的,但在2000多年前并不适用。
作为一位骨灰级的无赖,说勇武,说智谋,说才华,汉朝开国皇帝刘邦还真就一样也没占到,但是这也没什么可惊讶的。不过刘邦还是在48岁的时候造反了,54岁就称帝了,建立了汉朝。前面说的几样他是一样也占不到,这个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呢?对此韩信一语道破。
有一次,韩信和刘邦聊天,谈到了领兵多少问题,这就是著名的“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典故,其中就谈及了刘邦的核心竞争力。
上(刘邦)笑曰:“多多益善,何为我禽(有辖制、趋势之意)?”信(韩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一句“不能将兵,而善将将”,道出了刘邦的竞争力。其实,刘邦何止“善将将”,从起义反秦、楚汉争霸来看,刘邦非常善于识人用人。
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事实上,在任何时代,都是人才最重要,只要手下有足够的人才,能团结一致的往前走,夺取天下并非难事,历史早就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刘邦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识人用人。
和刘邦相比,项羽手下曾有范增、韩信、陈平、英布等人,却都不能很好的使用,范增被逼走,韩信陈平英布等人投靠了刘邦,所以最终项羽乌江自刎。韩信评价项羽是“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在领导能力上,项羽可谓一塌糊涂;陈平的评价是“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项羽识人用人能力一目了然。
正因如此,有学者感慨,在识人用人上,如果刘邦能得9分(十分满分)的话,那么项羽最多只能得5分,刘邦比项羽要高明的多。
关于刘邦识人用人的案列有很多,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韩信。
韩信命运极为坎坷,在家乡年代不必多说,参加起义军之后,项梁“未得知名”就兵败,项羽对韩信的计策谋略不屑一顾,所谓“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所以,韩信投靠了刘邦,历经万苦、差点被砍头,以及萧何月下追韩信之后,韩信才正式被刘邦认识。
从史料来看,韩信应该缺乏独立领军的机会,不然以韩信之才,在项羽手下早就脱颖而出了。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沙场“初哥”,却在萧何建议之下,刘邦直接拜韩信为“大将军”,相当于是军方第一人。
古往今来,将一个没有实战经验之人,骤然推上了第一元帅的位置,还有比刘邦胆子更大、心胸更开阔的豪杰吗?但如果刘邦不重视韩信,那么还能击败项羽,夺取江山吗?
其实,萧何、张良、曹参、周勃、樊哙、雍齿等人,刘邦首先是认识到他们的能力,其次基本做到了“人尽其位,人尽其才”,或知人善用,将这些人摆在合适的岗位上。尤其刘邦对萧何、张良、韩信三人的评价,说明了刘邦对才人认识和使用极为合理,有独特的眼光。
刘邦究竟有怎样的用人之道呢?有学者总结为“三不用”,即无才之人、不忠之人、完美之人。
其实,大家别觉得简单,首先要辨别出“无才之人、不忠之人”,其次才谈得上用不用。另外,完美之人为何不用?原因很简单,天下没有完美之人,且政坛上的完美之人,对刘邦来说可能就是想要夺取他的江山。
《史记》中记载了二个故事,就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刘邦的这种用人之道。季布和丁公是甥舅俩,都是项羽手下,但季布多次毫不留情的击败刘邦,丁公却在战争中放过刘邦。汉朝建立之后,按照常理而言,这两人的命运应该很简单:丁公高官厚爵,季布死路一条。
然而,汉朝建立之后,刘邦放过了季布,认为季布这是尽其所职,却将对他有恩情的丁公处死,所谓“使後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丁公是投机取巧,属于“不忠之人”。
显然,从季布和丁公的遭遇来看,刘邦在识人用人这一点上,的确非同一般,比较“逆向思维”。
总而言之,从刘邦夺取江山的过程中来看,主要是因为张良、萧何、韩信等人,但这些人的被认可和任用,却又是刘邦之功。当然,也别觉得这些人才亏了。没有刘邦的整合和正确使用,张良、萧何、韩信等人,分散到其他大小势力之中,他们可能也就史上无名了,或做不出如此大的功绩。
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韩信之类的人才很多,但刘邦这样的伯乐却稀少。如果你能遇到一个伯乐,或许就能还世界一个奇迹,很多时候,并非你能力真不行。
纵观古今历史,刘邦这种领导型人才一直极为稀罕,属于高级才能,古今成大事业者莫不精通此道。即便你的才能一般,但如果你能遇到这样的领导,或也能混个“公司元老”之类,能够功成名就。否则,即便才华横溢,若无人赏识,也难以出头。所以说,很多寂寂无名之人,不是能力问题,而是缺少一个伯乐,将他摆在合适的岗位上,给他一个发挥的机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89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王朴是五代大臣,赵匡胤为何很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