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朱元璋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西北辽远,非亲子弟不足以镇抚而捍外患。其他则分王内地,用资夹辅焉。”
——《明史稿·诸王列传》
于是,在明初的时候,朱元璋确定了分封藩王的制度。将自己的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从孙分封到山西、山东、河南、四川、江西等地,用以“镇抚边防”。然而事情发展的结果,却与朱元璋的主观意愿恰恰相反。
由于诸王尽皆参与军务的缘故,致使明朝形成了外重内轻,强忮弱干的格局。随着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再加上太子朱标早夭的缘故,最终导致了“靖难”之变的发生。说起来,似乎很是让人奇怪,朱元璋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非常精明的开国之君,而且他也非常善于总结和吸取前朝兴亡的历史教训。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他为何对汉代、唐代的分封藩王所导致的骨肉相残历史教训不加以吸取,重走历史老路呢?
朱元璋在《拟封建诸王诏》中是这么说的:“众建藩辅,所以广磐石之安,大封土疆,所以眷亲支之厚,古今通谊,朕何敢私!尚赖中外臣邻相与维持,弼成政化,故兹昭示,咸使闻知。”可见,朱元璋本身并不认为分封藩王的制度有错。
一、广磐石之安
元朝覆灭之后,尽管蒙元贵族已经尽皆被驱逐北上,成不了多大的气候,但元顺帝的继承者仍然使用“大元”国号,自称为大元皇帝。彼时,明朝北方诸多势力中,“大元”仍旧是威胁最大的一方。
当时,大元皇帝经常出兵骚扰通州,并且威胁北平。其治下丞相纳哈出甚至在金山屯兵二十万余,随时盯着辽东之地。尽管所谓的大元势力早已不是明朝对手,但在朱元璋心里,其势力仍然如鲠在喉。
因此,为了防止蒙元势力的反扑,镇守西北地区的边防事务,变成了朱元璋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朱元璋此人又是个独裁统治者,除了亲族子弟之外,他连掌权的将领都不放心。因此,在“非亲族子弟不足以镇抚而捍外患”的情况下,朱元璋将众多儿子分封出去,建立西北边防军事要点,以固守辽东之地。
比如说,秦王、燕王、代王、肃王、辽王等人,就是在朱元璋分封后,被派往西北沿边要地进行镇守。如此一来,不仅可以防止将领“拥兵自重”而叛变导致皇权旁落,还可以起到镇守边防的作用。因此,在防止皇权旁落的思想影响下,朱元璋为了镇守四方只能进行“分藩”了。
那么,除了防止皇权旁落之外,朱元璋分封藩王还有其他原因吗?
事实上,除了稳固皇权统治的缘故之外,其中“眷亲支之厚”也是一大原因。
二、眷亲支之厚
朱元璋在元末农民起义战争之中脱颖而出,一举推翻蒙元建立了明朝,确定了由朱氏王朝统治的封建政权。但当时明朝社会经济破败,加上天灾频发,导致经常出现“疫疠饥荒相继作,乡民千万死无辜”现象时有发生。
如此情况下,敝衣枵腹的饥民往往经过“煽动”之后,就会四处剽掠,揭竿而起。从《明实录》中的记载我们可以得知一个很惊人的事情,那便是仅在洪武年间,就发生了多达两三百余次的农民起义。
而朱元璋此人虽然是明朝开国皇帝,但他却是实打实的农民起义亲历者。尤其是在元末明初,在那疾风暴雨般的农民起义中,朱元璋能够脱颖而出成就帝王伟业,他更加明白天下农民的力量有多大。
不巧的是,明朝政权初建之时,社会经济仍然不够稳健。再加上天灾时有发生的缘故,以至于虽然国家换了主人,但农民的日子并没有好过多少。便是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就做了一系列的措施用以应对此种艰难的局面。
比如说,朱元璋就在政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一方面,他下令招抚流亡,给天下百姓一个“活路”。另一方面,他还鼓励农民去开垦荒地,并且还减轻了赋税。通过这样的措施,朱元璋在很大程度上将农民给安抚了下去。
这种方法虽然非常有效,但是对于朱元璋这样的独裁帝王来说,就不是“唯一”有效的方法了。除了安抚奖惩等一系列正面的措施之外,朱元璋还打算从根源上稳固朱氏王朝的政权。
他是怎么做的呢?很明显,他“大封土疆”,以“眷亲支之厚”。通过这样方式,不仅能够镇守西北边防,还能镇压那些起义反抗的农民。因此,为了确保朱氏王朝能够长治久安,能够不被农民起义所倾覆。朱元璋“不得不”分封诸子为藩王,使得诸王成为拱卫皇权的重要藩辅。
如此一来,分封藩王不仅能够保证朱氏王朝的长治久安,又能够稳固西北边防,实在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封建制度。正因如此,朱元璋才认为分封藩王制度是“古今通谊”的制度。
当然,对于朱元璋分封藩王制度的原因,在大家了解之后仍然难免有些疑虑,朱元璋本身是精于吸取前朝兴亡的历史教训的。因此他定然明白分封藩王这种制度其实对皇权是有一定的威胁的。
既然如此的话,那么朱元璋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事实上,若是深入研究就会发现,朱元璋所定的分封藩王制度跟以前汉代、唐代的分封藩王制度是不同的。朱元璋确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防止藩王势力过大,对皇权统治者造成威胁。
三、措施
朱元璋为了能够让朱氏王朝长治久安,以及对皇权的进一步巩固,才确立了分封藩王的制度。换句话说,朱元璋分封藩王的核心指导思想便是巩固朱家的皇权统治。但是历史上分封藩王都会导致藩王势力做大,以至于威胁到皇权内部的统治。为此,朱元璋做出了一系列的措施来限制藩王的发展。
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又一条明确的规定,那就是取消藩王自己选择文官和首领官的权力。换句话说,朱元璋尽管分封诸子为藩王,但他们却没有在各自封地任命官吏的权力。这一点使得诸王在政治上的权力大大减少。
另外,在经济上,朱元璋还做出了“列爵不管民,分封不锡土,食禄不治事”的限制。其大致意思便是,虽然分封的藩王具有爵位,但是其没有管理百姓的权力。不仅如此,其虽然被分封藩王,但却没有土地。
除此以外,藩王虽然受领朝廷俸禄,但却没有帮助皇帝管理天下事务的权力。再加上,朱元璋废除丞相等措施的实施,实际上他已经把皇权牢牢抓在手中了。
对此,可能有些人会好奇,那些藩王的军权怎么办呢?这确实是个问题。因为明初藩王唯一值得称道的特权就是军权了。不过朱元璋对藩王王府所设立的护卫兵也作了明确的限制。
《明史》卷116中的诸王传序中,明确记载了诸王王府内的护卫兵数量,其“护卫甲士数量少至三千,多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也就是说,朱元璋通过限制诸王兵员的数量以防止形成尾大不掉之势,继而导致皇权内部的矛盾。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重视对诸子的教育,他吸取了蒙元前期不立太子而引发的宫廷政变教训,早早的立了嫡长子朱标为太子。在太子朱标早夭之后,又立太子嫡孙朱允炆为皇太孙。
便是如此,朱元璋在分封藩王的同时,又对藩王的势力做出了一定的限制。通过这样,朱元璋在自己治理天下期间,稳固了朱氏王朝的政权,使得天下安定起来。
结语:
朱元璋在世期间,所分封的藩王安分守己,并没有出现什么意外的状况。然而悲剧的是,朱元璋死后的第二年,朱允炆登基为建文帝之后,因急于削藩的缘故,使得靖难之变发生。
结果燕王朱棣将朱允炆从皇位拉了下来,自己登上了皇帝宝座。尽管朱棣登上皇位的手段并不光彩,但说实话,他在位期间做出的一系列成就,确实是历代帝王中少有能与之媲美的。
朱元璋之所以要建立藩王制度就是为了巩固朱家的权力,想掌握全天下,让他的儿子们分散开来,如果下面的地方出现叛乱的话,藩王可以迅速的解决。同时也是因为他信任自己的儿子。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发生过很多藩王之乱,比如西晋的八王之乱还有西汉的七国之乱,已经有了这么多先例,刚刚在建立了明朝以后,还是采用了藩王制度,把他的儿子们都分封出去了。而朱元璋之所以这样做,可能是因为他们刚刚建立明朝,各方面还不稳定,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外面还有元朝的势力虎视眈眈,内部的人心也不是很稳定,经常会爆发起义。
所以朱元璋需要把儿子们分封出去,一来是可以镇守边疆,二来是,如果地方发生叛乱,那么藩王可以就近解决,迅速的平息叛乱。因为不管怎么说,都是自己家人,朱元璋还是非常信任他们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处理了很多以前的开国功臣,所以他需要把儿子们分封出去,让这些藩王取代功臣,拱卫皇室。
因为和那些功臣们比起来,朱元璋还是更相信自己的儿子的。而且他做了皇帝,他也想让自己的儿子们有自己的事业,给他们一个稳定的地方,让他们自己发展。朱元璋的想法是很好的,但是现实是很残酷的,人心难测,由朱元璋所定的藩王制度最终是出现了问题,要不然也不会发生后来的靖难之役了。
分封制漏洞百出,但朱元璋仍然坚持分封诸王,首先是因为明初北方还残留元朝势力,为了守卫边疆。其次是因为朱元璋在反元斗争过程中感受到元朝对地方的统治过于松散,而其本身又非常不信任地方官府官吏。最后,受到分封的都是他的儿子,朱元璋有能力掌控藩王,而且分封藩王只是他的权宜之计,并不是长久如此,所以朱元璋才会进行封王。
一、守卫边疆的需求。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登基称帝,国号大明,但新生的大明还未彻底站稳脚跟。在北方还有一座元大都,与南京应天府遥遥相望,身处元大都宫殿内的元顺帝似乎感觉到了危亡的气息。同年,朱元璋以徐达、常遇春等为主将,出兵向元大都进发,元顺帝匆忙向北逃亡,后来朱元璋又多次出兵漠北,消灭元朝残余势力,基本上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表面上看起来,北元已经无力回天,但问题似乎又没有那么简单。在大明的北方还有强大的瓦刺、鞑靼,朱元璋为了防止他们渗透,于是进行封王,让他们守卫边疆,因为这些藩王都是他的儿子,所以朱元璋对他们信任有加。事实证明,朱元璋的担心是正确的,几十年后的土木之变瞬间让大明处于危在旦夕之间,瓦刺俘虏了明英宗,围困京城,一切都很突然,好在明代宗朱祁镇及时稳定局面,最终瓦解了瓦刺的围困。
二、控制地方的需求。除了北部的瓦刺和鞑靼,大明西南部的四川与云南也有农民政权和元朝残余势力。其中四川的明夏农民政权经营多年,小有实力,所以为了歼灭并控制这些地区,朱元璋才会封王,将他们安置在那些偏远地区,当国家安定后,在进行削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89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