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曲礼上》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事。”汉代经学大家郑玄在其上注解:“致其所掌之事于君而告老。”
从这些文字记载来看,古代官员正常退休的年龄在七十岁。从这一点来看,古代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似乎对官员还不错,还允许朝廷官员退休。然而细细思考,便知道这样的规定实在是太“过分”了。
因为古代封建社会生活水平比较落后,医疗环境极差等缘故,以至于通常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说法。也就是说,古代人能够活到七十岁那是相当稀少的。所以说,古代统治者定下的“七十而致事”实在是有些“多此一举”了。当然,也许那些统治者也知道这个关窍,于是自古以来便有一个约定成俗的规定,那便是官员可以主动请辞。
既然如此,便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古代官员们辞官回乡之后靠什么生活呢?
其实,那些请辞回乡的官员们在待遇方面还是比较不错的,跟现在一样有着一笔“退休金”可以领取。
一、“退休金”
其实说起来,各个朝代官员退休后的情况都有所不同。在秦汉时期,官员退休之后就彻底成了平民,这个时候的官员退休之后就没了生活来源。这就需要官员们自己重新找份“工作”来做了。当然,那些原本就有贵族身份的官员退休后仍然会活得有滋有味的,所以秦汉时期爵位是官员们人人所向往的。
到了魏晋时期,朝廷规定请辞退休之后,会有一个类似“顾问”这样的闲职可以让其担任。这样一来,生活方面会稍微容易一点。但要想生活下去仍然得找个“工作”去做。
到了隋唐以后,古代官员们的生活条件就比较优渥了。因为自那以后,无论官员在位期间的品级有多低,他们请辞回乡之后,都可以享受“半俸”养老的待遇。换句话说,隋唐以后,古代官员辞官回乡后就有“退休金”了。
到了宋神宗以后,退休官员的待遇似乎就变得更好一些了。因为从那以后退休的官员可以领取原俸禄一般的退休金,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官职。换句话说,虽然官员退休了,但他本身的官职仍然还在,不仅官职还在,退休之后的官职还能升级。除此之外,退休的官员若是家里太穷的话,还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向朝廷申请,然后朝廷会给其每月发放二石米。
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的官员们辞官回乡之后似乎可以依靠退休金来生活了。然而事实上却并非是这样的。因为古代官员的俸禄通常都是很低的,一旦退休之后,他们所领取的退休金更是只有原俸禄的一半。这点退休金养活自己一个人是没啥问题,但是要养活一家子人,那就几乎不可能了。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辞官回乡的官员们靠什么生活呢?
实际上,除了官员们自己领取的退休金之外,他们还会找别的“工作”以赚取银两养活家人。
二、“工作”
实际上,并非是所有的官员都一定要去另找活干,因为有的人就是个清闲的性子,辞官归乡之后就隐居山野,过着田园生活,这般自然是不需要令找“工作”的。比如说,唐朝的张彖,他因每次荐举提升而被县令和太守打压,结果直接辞官归去,隐居在了嵩山。
除此种情况之外,多数古代官员请辞归乡之后,都会找些“工作”,用来赚取生活费。譬如说,清朝有个叫做钱振伦人,这个人辞官回乡之后,去做了一名教书的先生,以此赚取生活费。
因为古代官员辞官之后并非孤身一人,他们辞官之后总要拖家带口,甚至还要带着那些雇佣的家仆和丫鬟一起离开。即便他们辞官退休,但仍然要跟以前官场同僚保持往来予以应酬。如此一来,那些官员所能领取的退休金就捉襟见肘了。
钱振伦在扬州当官的时候,一年俸禄多达七百两。相比其他年收入一百多两的穷官来说,算是不错的收入。但是跟各个地方同级的官员来说,他没有所谓的“灰色收入”,因而也不算太高。于是,钱振伦辞官回乡之后一直以教书为生,当了二十九年的教书先生之后,于扬州去世。
此外,再说一说明代的袁宏道。袁宏道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以及国子博士等要职。他此官职后并未为生活来源发愁,反而做了“自由撰稿人”和“驴友”。他整日游览东南名胜古迹,嬉戏于山林之间,写下了《初至西湖记》、《虎丘记》等著名游记。游览结束返回故乡之后,他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
由此可见,对于古代官员来说,他们辞官回乡之后,要赚取生活来源的话,会找一份可以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来进行谋生。倘若不为生活来源发愁的话,则多半会过着优游林下、渔阳山水的清闲生活。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人会奇怪,既然古代官员辞官回乡之后,还要为生活来源而发愁,那他们为何要辞官呢?
其实,那些官员们之所以要辞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官场太过“黑暗”以至于官员心神俱疲,饱受摧残的缘故。
三、“不得不”辞官
说起来,大家可能不相信,对于很多想要做出一番事业的官员来说,甭管他有多大的抱负,都必然会遭到一些同僚的打压和弹劾。因为官场清规戒律多如牛毛,古代官员们在做事的时候必须小心翼翼的处理每一件事,一旦有所疏漏,必然会被上级或政敌攻讦。
比如说,明代中期的大臣李廷机。此人在南京任职期间,为人清廉,官风颇正,在严厉打击各种乱象的同时,还鼓励小贩经商等等,将整个南京的经济搞得红红火火。更难得的是,他从来不收贿受贿,是一个人人称赞的好官。
正因如此,在万历三十四年的时候,李廷机被明神宗提拔进入了内阁。然而因为李廷机是沈一贯的学生,以至于大臣们将他和沈一贯、申时行等人联系了起来,天天对他攻讦弹劾。以至于他进入内阁之后,大半时间都在应付这些琐碎杂事。连续几个月被几十位同僚泼脏水,以至于李廷机身心饱受摧残,心神俱疲之下再也无心做官了。
于是,为了让明神宗看到自己辞官的决心,他让全家老小先回福建,自己则将房子捐给穷人,而后独自居住在庙里,同时给明神宗连写五份辞呈。然而五份辞呈递交上去之后,明神宗丝毫反应都没有,李廷机没有气馁,再连写五份辞呈递交上去。
然而明神宗对李廷机的辞呈依然视而不见,结果李廷机一连写了五十份辞呈,有一种你不给我批准,我就天天写的劲头。最后,李廷机在庙里一连住了五年,写了总共一百二十三份辞呈,都没有被明神宗批准辞官回乡。让人觉得比较有趣的事,李廷机倒是得了一个“庙祝阁老”的称号。
万历四十年九月的时候,李廷机递交的辞官辞呈仍然没有得到批准,无奈的他只好在皇帝的台阶前向皇帝请辞,然后自行离去了(明代规定,递交辞呈之后,准与不准都可自行离去)。
这件事情被明神宗知道之后,他还专门给李廷机加封为太子太保,并且送上了丰厚的银两盘缠。回到家乡之后的李廷机,心中紧绷的那根筋似乎一下子松了下来,结果四年之后,李廷机于家中逝世。
可见,对于古代官员来说,官场上的蝇营狗苟之事太多,也会导致他们“不得不”辞官离去。这一点,倒也能够理解。
结语:
古代官员任职的时候,一般都有回避原则。也就是说,官员不许在原籍或者有产业的地方担任官职。因此不论官员在哪里任职,必然会被安排到条件优越的官邸以供官员和家属居住。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旦辞官退休,官邸就必须出让出来,让给继任者居住。在南宋的时候,更有一个规定,说是官员辞官之后,不仅要将官邸让出来,还要在三年内不得在任职地居住。正因如此,古代官员辞官之后,就必须回乡了。
中国古代很多官员为了避免权利斗争和年事已高不堪重任选择辞官回乡,也就是所说的告老还乡,这也是古代官僚制度的重要内容。那么这些官员告老还乡之后是靠俸禄和田地租金以及其他友人的帮助生活下去的。
著名的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就是告老还乡,耕耘于田园阡陌之间的典型人物,从他的日常生活劳作可以看出,他辞官回乡以后开垦土地,自己种粮食和蔬菜,过上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这也是他生活的真实生活写照,虽然远离官场生活,生活过的比较清苦,但是这也是他放荡不羁热爱生活的表现。
其次就是靠朝廷发放的俸禄安度晚年,就像是现在的退休制度一样,退休之后还是有俸禄可以拿的,虽然得到的不如在朝为官的时候多,可是还是可以维持家庭生计的,毕竟是朝廷命官退休之后,俸禄肯定不会太少,而且既然回到乡下,那么消费水平就不会那么高,所以靠朝廷的俸禄维持生活还是绰绰有余的。
官员退休之后,虽然不再为官,但是朝廷人脉还是很广的,之前结交的好朋友门客等肯定都是有一定势力财力的。古时候最看重忠义礼节,想必他们也不会眼睁睁看着老友流落街头而不闻不问的。所以辞官回乡的官员倘若没有生活来源的话可以去找那些有钱的有人寻求帮助,可以借点钱,以缓急。
所以古代官员辞官回乡之后生活还是有很多保障的,可以有俸禄和种地还有一些朋友的资助。
人一上了年纪,在体力和反应力上就不如年轻人,所以古代官员上了上了岁数都会退休,或者换一个文雅的说法叫做?致仕?,一般来说这个年龄都在70岁左右。早就西周时期就有了关于?致仕?的制度:?大夫七十致仕,老于乡里,还禄位于君?。即退休将权力归还于君王。
一般来说有两种人满足?致仕?的条件,一个就是前文中说到的70岁;另外一种就是自己的身体不行了可以提出致仕,唐朝规定?老病不堪厘务者,与致仕?,相对来说还是很人人性化的。
而官员的养老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些官员为了国家奉献了自己一辈子的时光,所以国家是有义务赡养退休官员的。其实早在唐朝时期是没有退休金制度的,所以唐朝的官员为了退休之后可以安度晚年,在职期间都会大捞钱财,到最后贪污现象越来与严重唐朝政府只好每月给退休官员发放钱粮。所以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历朝历代都十分的关注官员退休后的生活问题,毕竟这也十分的关乎到国家颜面。
作为中国古代最富的朝代,宋朝的退休金政策着实让人羡慕。《宋会要辑稿?职官》中记载:?应曾任文武职事恩许致仕者,并给半俸。
只要是国家审批同意后致仕的官员,每个月都可以领到原工资的一半,而且这是一张长期饭票,活多久拿多久,所以宋朝官员退休后的生活往往都是十分滋润的。并且每到佳节、节气,政府还会发放实物慰问退休官员,包括吃的面与肉,还有御寒的棉衣。
最后官员还有?恩例?的权力,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家里遇到了什么困难,没钱了或者遇到大病了,禀报国家国家帮你解决,不过?恩例?的程度依靠先前的官职而定,但也是非常人性化的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89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