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大清第一位皇太子

说历史 2023-06-08 01:11:26

大清第一位皇太子

中国清朝第一位皇帝是谁

说到清朝,大家肯定会想到清太祖,因为是他建立的大清朝,当然他的后代也有着很多优秀的存在,比如后来的皇太极、多尔衮等。不过在这些优秀的人之中,他最喜欢的是自己的长子褚英。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这个最爱的儿子后来不是皇帝?

其实褚英是努尔哈赤当时落魄的时候入赘到所生的孩子,不过后来他的母亲去世。所以努尔哈赤对这个孩子特别疼爱,他从小就把这个儿子带在身边,一方面是填补对他的照顾,还有一方面就是培养这个孩子的能力。因为长时间的东奔西战,年幼的褚英展现出自己很强的能力,再包括后来战场上也表现出的能力非凡,

所以一时之间,他的名字就传遍了部落里面,看着自己的儿子努尔哈赤更加的开心,并且更加重视,甚至到后来,努尔哈赤还以为这个儿子文武双全,有着嫡出的背景,能够做自己的接班人,为了这个想法,他开始慢慢培养他接触除了军事以外的东西,同时,还把自己政务中的一些东西交给他处理,一来是为了锻炼他的能力,再者也是向大家宣布他的地位。凭借着父亲对自己的重视和自己的能力,很快褚英就成了努尔哈赤身边的左膀右臂。

没过多久,终于坐上了皇太子的位置。同时也是清朝的第一位太子,本是离皇位最近的人,但是最后还是失之交臂,一切都是从他做了皇太子开始,他性情大变,恃宠而骄,不止如此,还对身边的大臣很不尊重,对那些对自己有羡慕之心的兄弟举一定的威胁。说要是不听他的话,就在他做了皇帝之后,把他们都关起来。基于努尔皇努尔哈赤对他的疼爱,准备把他关起来好好反思。但是他不懂父亲的心思,大臣们一致认为他是一个气量小的人,认为他不应该做皇帝,如果他要掌权,那么清朝就离覆灭不远,所以他引起了众怒,最终努尔哈赤把他赐死了,可以算他上是自作自受了。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大清第一位皇太子

清乾隆第一个太子介绍下

爱新觉罗·永琏,密储立为太子,乾隆帝次子。永琏这个名字是他的祖父雍正帝取得,据说含有将来要继承皇位之意。永琏生于雍正八年(1730年),生母是孝贤纯皇后。清朝前四个皇帝都是妃子所生,没有一个属于嫡出。乾隆帝决心从自己的儿子开始,由嫡出皇子继承皇位。永琏既是嫡出,又“聪明贵重,气宇不凡”,所以在乾隆元年(1736年)被密定为皇位继承人。未想两年多以後,永琏竟病死了,年仅九岁。乾隆帝极为伤感,赠给永琏的谥号为“端慧皇太子”。
  永琏於乾隆八年十二月十一日入葬端慧皇太子园寝。
  永琏死后,首先要办理的后事就是选择园址,营建园寝事宜。大臣们提出了几个地方,乾隆都不同意。为什么呢?原来乾隆想把永琏葬在自己的陵寝附近,使骄儿长倚膝下。而这时乾隆的万年吉地还没有派人卜择,这样永琏的葬地自然不能确定。所以只好把他的金棺暂安于京西田村殡宫。
  据史记载,清王朝共建有十二座皇帝陵、七座皇后陵及大量的皇室园寝,唯独皇太子陵只建有一座,即朱华山下的端慧皇太子永琏的园寝。朱华山,坐落于孙各庄满族乡朱华山村,村以山名。直到清道光年间,此山才载于《蓟州志》:“在州东三十里,内有端慧皇太子园寝。”
  乾隆七年(1742年),他的万年吉地终于确定在东陵的胜水峪(胜水峪在嘉庆四年(1799年)定名为裕陵)。随后,乾隆派大学士纳亲、户部尚书海望会同钦天监官员带领风水人员到东陵一带为永琏相度园址,先后相看了马兰峪、七星山等地,因这些地方垣局狭窄,下砂稍低,规模未备而落选。后来,相中了黄花山之南鞍子岭前的朱华山。朱华山来龙秀丽、穴情明确,水口交锁、罗城周密。考之理气,龙自天皇左旋入首,水从辛酉右转归辰,立癸山丁向兼子午,乘气消纳,最为合局。又刨验土色,至一丈有余,俱系纯黄嫩色,且坚而细,实为上等佳土。经风水官反复详加相看,以朱华山地方山势整秀,垣局实属严密,公同酌议,定下了在朱华山建造端慧皇太子园寝,并绘图呈请乾隆御览。经过反复挑选,最后朱华山以“来龙秀丽,穴情明确,土色纯黄”而中选。经乾隆钦定,钦天监选择吉期,于乾隆八年(1743年)二月初二日破土兴工,乾隆九年(1744年)十月园寝正式竣工,共耗银十六万八千二百三十五两,叶子金三百七十八两九钱九分二厘。永琏的葬期选择在乾隆八年(1743年)十二月十一日,当时园寝的大殿还未建成,仍如期葬人了园寝。
  乾隆十年(1745年),乾隆谒陵路过朱华山,还写了一首《朱华山酹酒》:
  “兆叶维熊意举男,髫龄书史即深耽。坟前省识吾怀悼,地下应知汝抱惭。觉后梦因原是幻,悲深痛定更难堪。从今拟废苍舒诔,古佛无生叩宝龛。”充分表达了乾隆失去爱子之后的悲痛心情。
  端慧皇太子园寝,坐北朝南,背靠朱华山,左右砂山围护,栽种了1360棵仪行树,建有三孔石桥一座,过桥东侧为神厨库、井亭,这是任何王爷陵都不曾有的设施,在太子陵后院,建有石券两座、砖券一座,三券并排,上面封土,里面安葬着端慧皇太子。端慧皇太子在乾隆八年(1743年)十月二十一日入葬,尽管园寝工程一直加紧施工,但直至端慧皇太子下葬时,大殿尚未建成,待皇太子金棺入葬中央石券后,工程才于第二年十月基本告竣。
  这座园寝,名为端慧皇太子园寝,不单单葬入端慧皇太子永琏一人。乾隆为他心爱的皇太子永琏修建的园寝中,后来又陆续葬入了早殇的6个皇子、1个皇女共8人,故当地有人称之为“八仙陵”。正中石券内葬永琏一人,左侧石券内葬皇七子永琮、皇九子、皇十子。右边砖券内葬皇十三子永璟、皇十四子永璐、皇十六子。皇八女葬于太子陵东南角的天落池中。
  其中皇七子永琮也是富察氏皇后所生,本文后面单有他的介绍。
  因为是皇太子园寝,所以祭祀的等级仅次于帝、后陵。每年的清明、中元、冬至、岁暮祭日,都由皇帝从京师派王公前往祭祀。皇帝谒东陵时,有时也亲往奠酾。
  太子陵建成后,尽管有固定的人员看管,但因为陵园内有贵重的陈设与器皿,故受到许多人关注,自清末至民国年间,多次发生盗案,不仅地宫中殉葬品被洗劫一空,就连地下、地上宫殿的砖、石、瓦、木也全被拆走。如今这座园寝已不复存在。

努尔哈赤是清朝第一位皇帝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算不算是“清朝”的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算不算是“清朝”的皇帝? 按照清史,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太祖高皇帝(乾隆前称为太祖武皇帝),他是清朝实际上的开国之君。但是他自己生前没有使用“大清”国号,也没有称帝,他的国号是“大金”(史称后金),君主称为“汗”。年号为天命,所以叫“天命汗”。

他的儿子皇太极先称汗,国号仍为金,年号天聪;后称帝,改国号为清,年号崇德。 所以叫个真,皇太极才是清朝第一个皇帝,努尔哈赤不是。但讲清史必须从努尔哈赤开始,说他是第一位皇帝也未尝不可,还有的习惯从通史角度出发,那清朝第一个皇帝就是入关之后的第一位皇帝,皇太极的儿子清世祖章皇帝福临,这几种说法都没错,就看角度。 但要是考试,必须回答皇太极,因为他称帝,改国号为清。 清朝各皇帝,从第一位到最后一位分别是谁 清朝总共有十二个皇帝,清朝的皇帝列表分别是(括弧内是年号):努尔哈赤(后金天命汗);皇太极(后金天聪汗,改元为清后年号崇德)、福临(顺治);玄烨(康熙)、胤禛(雍正)、弘历(乾隆)、顒琰(嘉庆)、旻宁(道光)、奕詝(咸丰)、载淳(同治)、 载湉(光绪)、溥仪(宣统)。

1、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1626年):明建州左卫都指挥使爱新觉罗·塔克世之子,其祖父和父亲死后,袭任建州左卫指挥使,后累加官至建州左卫都督佥事,龙虎将军,五次入京觐见,获赐龙虎宝剑和蟒袍玉带。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年号天命。万历四十六年四月(1618年)即后金天命三年四月,正式起兵反明。其称汗10年,死后葬于福陵(今沈阳东陵),庙号“太祖”。 2、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643年):努尔哈赤第八子,原名不详,后定名为皇太极。天命十一年九月(1626年9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天聪十年五月(1636年5月)在盛京(沈阳)称帝,建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改族名为满洲。崇德八年八月(1643年8月)猝死,葬于昭陵(今沈阳北陵),庙号“太宗”。 3、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皇太极猝死后,满洲贵族内部爆发了激烈的斗争,最终推出年仅六岁的福临继承帝位,由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共同辅政,次年改元顺治。 顺治十八年正月(1661年)年仅24岁的福临得天花病死,葬于清东陵之孝陵,庙号“世祖”。 4、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1722年):福临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福临病逝后,其生母布木布泰(谥号:孝庄文皇后)以遗诏的形式册立玄烨为皇太子,并继位为帝,次年改元康熙。 其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六十一年冬(1722年)其病死于畅春园,庙号“圣祖”,葬于景陵。 5、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735年):玄烨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其经过激烈的储位斗争,在玄烨死后得以胜出继位,次年改元雍正。雍正十三年八月(1735年)突然驾崩,葬于清西陵之泰陵,庙号“世宗”。 6、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1799年):胤禛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 雍正元年八月(1723年8月),胤禛亲书立储密旨,立弘历为继承人,藏于鐍匣,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雍正十三年九月(1735年),弘历即皇帝位,以明年为乾隆元年。乾隆六十年九月(1795年),弘历宣示建储密旨,立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定明年归政,改为嘉庆元年。嘉庆四年正月(1799年),弘历于养心殿逝世,葬于裕陵,庙号“高宗”。 7、爱新觉罗·顒琰(1760年-1820年):原名永琰,弘历十五子,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在永琏、永琮相继死去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密建为皇储。乾隆六十年九月(1795年)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年为嘉庆元年。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弘历死,始亲政。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1820年)在承德避暑山庄病死,葬于清西陵之昌陵,庙号“仁宗”。 8、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1850年):原名绵宁,顒琰次子,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二十五年七月,顒琰病重后,众大臣当众开启乾清宫的鐍匣,宣布嘉庆四年的诏书,立旻宁为皇太子。顒琰病逝后,众人当日就护送其灵柩回北京。八月,旻宁登基,次年改元道光。道光三十年正月(1850年),旻宁病重,召众大臣公启秘匣,宣示御书“皇四子立为皇太子,封皇六子奕欣为恭亲王”。二月病逝,葬于慕陵,庙号“宣宗”。 9、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1861年):旻宁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即位,以次年为咸丰元年。咸丰十年九月(1860年)英法联军逼近北京,奕詝携亲眷逃往承德避暑山庄。咸丰十一年七月(1861年)病逝,葬于清东陵定陵,庙号“文宗”。 10、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1875年):奕詝长子,清朝入关后第八位皇帝。咸丰十一年七月(1861年)奕詝病重,召见众大臣“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载淳时年5岁,其生母叶赫那拉氏(即慈禧太后)联合皇后钮祜禄氏(即慈安太后)以及恭亲王奕?等人发动事变后,垂帘听政,改年号“祺祥”为“同治”。同治十三年,载淳病逝,葬于清东陵惠陵,庙号“穆宗”。 11、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1908年):醇亲王奕譞次子,清朝入关后第九位皇帝。因载淳病逝后无子,慈禧太后将其妹妹和奕譞的儿子——四岁的载湉,过继给奕詝,并登基为帝,次年改元光绪。光绪三十四年冬(1908年),载湉病逝,葬于清西陵崇陵,庙号“德宗”。 12、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1967年):第二代醇亲王载沣长子,清朝末代皇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载湉病重,慈禧太后下令将溥仪养育在宫中,11月载湉去世,慈禧太后命溥仪继承皇统,过继给载淳,同时兼承载湉之祧,次年改元宣统。宣统三年十月(1911年10月)爆发了武昌起义,民国元年(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带着年仅6岁的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清祚终。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谁是清朝开国皇帝? 皇太极,因为皇太极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

拓展资料

皇太极简介

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即清太宗(1626年-1643年在位),又译黄台吉 、洪太主,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第二位大汗,兼任蒙古大汗,清朝开国皇帝。

崇德元年(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并且迫使李氏朝鲜臣服于清朝。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他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皇太极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葬于沈阳昭陵。死后其第九子爱新觉罗·福临即位。

皇太极政治方面的为政举措

缓和矛盾:皇太极逐步建立国家统治机构,以取代八旗制度所行使的国家权力,并通过这套政权机构,把权力牢牢地集中到自己的手中;经过努力,农业有了较大发展,粮食基本上能够自给,社会矛盾得到缓和。

完善机构:立了都察院,给他们稽察一切官员的大权;改都察院为又改为理藩院,合原有的六部、都察院,构成了有名的八衙门;清军入关前没有内阁的名称。但是皇太极统治下的清朝已初具内阁性质的内三院。

建立清朝:天聪九年(明崇祯八年,1635年)十月十三日,皇太极下令改族名为满洲;建国号大清,实际是把后金改为大清,改元崇德。祭告天地完毕,在坛前树鹄较射。

皇太极军事战略

军事建设:随着蒙古的臣服,明朝将领的降顺,皇太极逐步建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大大增强了军事力量。

对外战争:对于李氏朝鲜,皇太极经过两次出征,朝鲜国王李倧被迫投降,称臣纳贡;对蒙古诸部,皇太极采取“慑之以兵,怀之以德”的政策;对明朝,皇太极全力以赴发动战争。

清朝第一代皇帝是谁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是谁?

清朝13位皇帝 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 1616年~1626年 天命

清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 1626年~1643年 天聪 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 1643年~1661年 顺治 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 1661年~1722年 康熙 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 1722年~1735年 雍正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 1735年~1795年 乾隆 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1760—1820) 1796年~1820年 嘉庆 清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 1820年~1850年 道光 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1830—1861) 1850年~1861年 咸丰 清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5) 1861年~1875年 同治 清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1871—1908) 1875年~1908年 光绪 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 宣统 清朝第一个皇帝是努尔哈赤还是皇太极 努尔哈赤是后金的开国皇帝,在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才建立了清朝,所以说清朝第一位皇帝应该是皇太极。

清朝的第一个皇帝是谁叫什么名字 清朝的第一个皇帝可以认为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后金建立者,清朝奠基人),或者是爱新觉罗·皇太极(清朝实际建立者)。

努尔哈赤(穆麟德转写:Nurgaci,1559年2月21日 -1626年9月30日),爱新觉罗氏,出身建州左卫都指挥使世家旁系,祖父觉昌安被明朝授予都指挥使,父亲塔克世为觉昌安第四子,努尔哈赤是嫡长子,宣皇后喜塔喇氏所出。努尔哈赤少年时曾以采人参为生,常到抚顺关马市进行贸易活动。后因父祖被明朝误杀,努尔哈赤遂以先人留下的“十三副遗甲”起兵复仇,开始了其建国称汗、征战一生之路。他先后征服了建州女真其他势力、海西女真诸部和部分野人女真部族,大体上统一女真。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又称天命汗,建立后金,两年后誓师伐明,后金军在四年间接连攻占抚顺、清河、开原、铁岭、沈阳、辽阳、广宁等地,并迁都沈阳。 由于努尔哈赤是后金的创建者、清朝的主要奠基人,所以其继承人皇太极在改号称帝后追尊其为太祖高皇帝。正因如此,努尔哈赤虽然没有亲自建立清朝,却仍有“清朝第一帝”之称。 皇太极(穆麟德转写:Hong Taiji,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爱新觉罗氏,是后金的第二代大汗和大清国的实际建立者,1626年10月20日至1643年9月21日在位,年号天聪、崇德,庙号清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皇太极早年译名不定,或作“黄台吉”、“洪太极”、“洪太主”、“洪佗始”、“红歹是”、“黄台鸡”等,乾隆年间改用现译,沿用至今。他是后金建立者努尔哈赤(尊为清太祖)第八子,在1626年努尔哈赤逝世后继承汗位,年号天聪,当时后金的实际统治区域为现中国东北大部及俄罗斯远东部分地区。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为后来清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大清、年号崇德,在沈阳称帝,正式建立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又改女真族名为满族,定满语为国语。仿汉制,立百官。故真正建立清朝的皇帝是皇太极。 清朝的第一个皇帝是不是努尔哈赤?? 清朝的第一个皇帝是皇太极。公元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建立清朝,尊父亲努尔哈赤为太祖

努尔哈赤(70)爱新觉罗(329)

清朝的首位皇帝

第1个是努尔哈赤
下面是清朝的皇帝

1、努尔哈赤
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在位11年。努尔哈赤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完成了统一女真各部大业,对后来满族共同体的形成,对加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辽东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2、皇太极
天聪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年),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前后在位17年。在位期间,注意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作战,确定满族族名,建立清国,为清王朝的确立和后来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3、顺治皇帝
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6岁继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清初满汉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极为激烈,而至顺治朝结束时,清廷击败了各种抗清势力,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4、康熙皇帝
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他平定了三藩叛乱,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康熙也创下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的重大业绩,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
5、雍正皇帝
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他对有碍于皇权的反对势力大加挞伐,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国库收入,为乾隆朝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6、乾隆皇帝
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他在将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顶峰的同时,也亲手将它带向低谷,他是影响中国18世纪以后历史进程的重要皇帝。
7、嘉庆皇帝
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 (1760—1820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年为嘉庆元年,时年27岁。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弘历死,始亲政。在位25年。顒琰亲政后,立即铲除贪赃枉法蠹国肥私的权臣和珅,使人心大快,复多方采取措施,力图保持康乾之盛世,但内忧外患重重,积重难返。由于腐败势力甚强,又缺乏新生机制,终难摆脱江河日下的命运。
8、道光皇帝
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年),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即位,以次年为道光元年,时年29岁。在位30年。在位期间,由于国力开始衰落,故极力提倡节俭,改革盐政,部分弛禁开矿,并整顿吏治。但由于腐败成风,阻力过大,奏效甚微。对鸦片之害,他最初力主抵抗,但因他本人对时势无知,主要大臣懦弱无能,战略动摇无定,反而迫害禁烟主力,不能抵抗列强的侵略,酿成百年遗憾。
9、咸丰皇帝
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即位,以次年为咸丰元年,时年20岁。在位11年。在位期间,正逢清朝乱世,国库空虚,危机四伏。即位不到一年,太平天国即在金田起义,且三年左右就危及北京,咸丰帝屡派兵将镇压太平天国及各地农民起义。战火未息,英法联合侵略军又迅速攻占天津、北京,奕詝从圆明园逃往避暑山庄。只命奕欣留北京与英法讲和。侵略军竟野蛮地焚掠了圆明等园。不得已奕詝与英法等国签订了数宗不平等条约。奕詝纵有重整江山之心,已无回天之力。
10、同治皇帝
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年),清朝入关后第八位皇帝。5岁即帝位,终身成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傀儡。
11、光绪皇帝
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1871—1908年),清朝入关后第九位皇帝。醇亲王奕譞之子,因其冲龄践祚,导致慈禧太后第二次垂帘听政。在其亲政期间,甲午之战中他力主反击,大力支持维新变法,但因变法失败而遭幽禁,直至去世。
12、宣统皇帝
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醇亲王载沣之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即皇帝位。1911年2月12日,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退位。此后,以逊帝身份居住在皇宫。1924年11月5日,被冯玉祥驱逐出宫。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8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