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后金杀了尚可喜的父亲,他为何还投降清朝

众妙之门 2023-06-18 23:27:09

后金杀了尚可喜的父亲,他为何还投降清朝

尚可喜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尚可喜的父亲尚学礼在明朝天启元年,参加了毛文龙的军队。两年后,尚可喜也投身毛文龙麾下,父子才得以重逢。然而好景不长,尚学礼在一次与后金军队交战时,战死沙场,明朝追赠为游击将军。自此尚可喜接替父亲的职务,逐渐成为一员骁勇善战的将领。

毛文龙很喜欢尚可喜,被收为养孙,还赐名永喜。不过到了崇祯二年,毛文龙被袁崇焕杀死,自此他的部下开始走向分裂。崇祯四年,皮岛发生兵变,新任的东江镇总兵官黄龙被部下拘禁。其实这场兵变的幕后主谋是副将沈世魁,他打算利用兵变除掉黄龙,成为总兵。然而,这场兵变被尚可喜率军平定。

两年后,又爆发“吴桥兵变”,辽东的一些海岛驻军也参加了这场叛乱。黄龙派尚可喜等人“抚定诸岛”。后来,孔有德率军航海,打算投降后金。黄龙派尚可喜等人率军截杀,杀死活捉孔军及家属多达四五千人。之后,尚可喜被封为副将,率军驻守广鹿岛。

不过孔有德还是归降了后金,他立即献策攻打旅顺。在旅顺之战中,后金在孔有德帮助下,顺利占领旅顺。当时尚可喜的妻小、家丁全都在旅顺,结果数百人全部被杀。按理说,尚可喜和后金有着不共戴天之仇,那么他为何在一年后,就投降了后金呢?

原来在旅顺之战中,总兵黄龙战死,总兵之职就由沈世魁接任,他原本就与尚可喜的关系很差。此时沈世魁的部将又诬陷尚可喜,“构可喜,诬以罪”。于是,沈世魁下令征召尚可喜到皮岛,其实就打算将其害死。当尚可喜抵达长山岛时,大风骤起,指的暂时停留。

此时沈世魁不断派人催促,他手下的将领也都给尚可喜写信,表示欢迎。心思缜密的尚可喜发现问题,凡是他的至交好友都没有给他写信,于是他悄悄派人到皮岛打探消息,才发现了沈世魁的阴谋。尚可喜陷入矛盾之中,他一直效忠明朝,但却已经无路可走。尚可喜叹息道:“大丈夫将扫除天下,宁肯以七尺之躯俯首就戮乎!”

于是,尚可喜返回广鹿岛,经过仔细考虑,他决定不顾家仇,投降后金。崇祯六年,尚可喜的使者抵达盛京,向皇太极表示愿意归降。崇祯七年正月初一,尚可喜在广鹿岛起兵反明,并率军攻下五座岛屿,然后率领一万多军民登陆,向后金投降。

之后,尚可喜被封为智顺王,跟随清军四处作战,在他的帮助下,清军顺利攻下皮岛。清军入关后,尚可喜被封为平南王,率军平定两广地区,成为三藩之一。尚可喜的人生就是当时明朝社会的一个缩影,明朝虽然地广人众,但内部矛盾错综复杂,对外作战时没什么能耐,但内斗的本事绝对厉害。

尚可喜对康熙忠心耿耿,为何他的儿子尚之信却举兵反清?

尚可喜对康熙忠心耿耿,但是他的儿子尚之信这举兵反清。这主要是因为尚可喜和他的儿子尚之信之间也一直有矛盾,最后导致尚之信和吴三桂勾结,举兵反清。

尚可喜一开始是明朝的将领,后来投降了清朝,为清朝立下很多功劳,在顺治六年的时候,尚可喜被封为平南王,镇守广东,尚可喜对清朝一直忠心耿耿,但是他的儿子尚之信后来却举兵反清,这是为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第一,尚之信生性残暴,不服管教。

尚可喜镇守广东以后,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治理有方,然而他在教导儿子方面却不怎么成功,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是一个残暴的人,尚可喜根本就管不了他儿子,同时他也担心因为儿儿子尚之信会给自己带来灾祸,所以他向朝廷请奏,想要告老还乡,让他的儿子尚之信守藩,但是顺治君王不同意,而且还把他儿子尚之信调入京城成为人质。顺治君王在的时候,尚之信在京城的生活也很不错,还和顺治君王的关系也相处的很好。

第二,尚可喜与尚之信矛盾升级,改立继承人。

可是后来康熙君王上位,尚可喜就向康熙君王请求,让儿子回来,考虑到尚可喜年迈,康熙君王同意了。尚之信回去以后,依然还是以前的臭脾气,根本就不服尚可喜的管教,尚可喜非常的郁闷,后来尚可喜身边的一个谋士给尚可喜出了个主意,那就是?立贤不立长?,改立小儿子尚之孝继承王位。而尚可喜接受了这个建议,并且向朝廷请奏。可谁曾想,就因为这件事情,最后尚之信竟然举兵反清。

第三,尚之信响应吴三桂,举兵反清。

那个时候吴三桂发动叛乱,很多地方有响应吴三桂,尚可喜对朝廷忠诚,于是与叛军作战,但是结果并不是很好,后来吴三桂知道尚可喜还有尚之信之间的矛盾,于是就利用了他们的不和,唆使尚之信反叛,并且承诺事成之后,让尚之信做王,就这样尚之信反了,还把他的父亲囚禁致死,而尚之信则加入了吴三桂反清的队伍。

明朝地尚可喜为什么开始不保大明而后投降大清最后怎么又反了大清?

顺应历史的潮流呗。天聪八年(1634),因受东江总兵沈世魁之加害而被迫降后金(那时候还没改国号为清)。在明朝待着的话就是明摆着掉脑袋,而那时候皇太极的礼贤下士也让尚大大的感动,士为知己者死,认为皇太极是自己的伯乐。清入关康熙在位后,康熙施行削藩,严重的损害了尚的利益,当然就揭竿反清了。

帮助清朝定鼎中原的九个 *** ,你最痛恨(佩服)哪一个?

第一名:范文程   1618年,后金八旗军攻下抚顺,范文程与兄范文采主动求见努尔哈赤,投靠了后金。范文程先后成为了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顺治、康熙的重要谋臣,尤其在皇太极和多尔衮时期,对满洲发展贡献了诸多良策。可以说,为了大清的江山,范文程的确鞠躬尽瘁了! 第二名:洪承畴   本以为他是个忠臣,没想到是个奸臣。可以说,如果没有洪承畴,清军即便入关,最多只能占领黄河以北的区域。洪承畴是个高官,他的投降是个榜样,他的门生故吏很多,因此带动了大批官员投降。况且,洪承畴是有战略眼光的人,为大清制定了一统中原的战略。 第三名:孔有德   孔有德是毛文龙部下,山东人。孔有德投降清军之前,将明朝委托孙元化营造多年的火器基地毁于一旦,他也带着大量工匠和火器,投奔了大清国,被封为定南王。后来,镇压李自成、江南抗清起义、屠城等。后来,被李定国围困在桂林后自杀,只留一个女儿,也不知道他人生追求的是什么! 第四名:耿仲明   耿仲明和孔有德是一伙的,毛文龙部下,同样被调到了孙元化麾下,后来和孔有德一块投降,被封为靖南王。清兵入关后,耿仲明的部队南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吧,就藩在福建福州。顺治六年改封靖南王,与吴三桂、尚可喜合称清初三藩,后来被清廷玩死。 第五名:尚可喜   尚可喜的经历让人不解,因为尚可喜的很多家人都被后金屠杀了,但他依然不计前嫌,还是投奔了大清国,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比如清兵入关后,四处征战屠杀,削减了人口利于国家轻装上阵,在清代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第六名:吴三桂   冲冠一怒为红颜,这种故事也就骗骗小学生。当时吴三桂的位置的确尴尬,处于李自成和满洲集团的中间。也不知道吴三桂当时怎么想的,偏偏把大明寄予厚望的最精锐的部队,投降送给了满清。后来,绞杀了崇祯朝太子和永历皇帝,南征北战,为大清贡献大半生,最终被清廷玩死。 第七名:晋商八大家   晋商八大家是以范永斗为首的八大晋商,后来被清廷封为「 ”八大皇商”。在努尔哈赤弱小的时候,晋商八大家和他就一直风雨相伴,不离不弃。这八家晋商不仅为后金带去各种紧俏物资,为后金销赃等,更为重要的是,为后金提供了诸多军事情报、攻城的内应(清朝所攻之城,90%是内应打开)等! 第八名:孙之獬   坦率的说,孙之獬只是一个小人,不足为谈。但为何要谈这个人呢?因为正是他提出了「 ”剃发易服”,主动剃发易服,积极向满洲权贵靠拢。最终,多尔衮采纳了他的意见,给华夏带来了无穷的灾难,至少1000万人死于剃发易服,影响至今未消。孙之獬却遭到汉满双方一直鄙视。 第九名:佟养正   佟养正(1577—1621),汉族,汉军镶黄旗。本名佟养真,因避讳清世宗胤禛之名讳,清代书籍称其名为「 ”佟养正”。其孙女佟佳氏是顺治帝的皇后,康熙帝的生母。他弟弟叫佟养性,这哥俩是第一个投靠后金的 *** ,虽然功绩未必大,但带来了投降风气。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87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