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清朝时期的中堂到底是什么官职,中堂手中有实权吗

以史为鉴 2023-06-18 23:23:30

清朝时期的中堂到底是什么官职,中堂手中有实权吗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中堂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看过清朝影视剧的人大都对“中堂”这个称谓很熟悉,和珅、刘墉、李鸿章等都被叫做“中堂”,可见中堂并不是平庸之辈可以当得上,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内阁大学士,在清朝时期为正一品官员,所以被称为中堂。

中堂这个称谓最早在唐朝开始出现,唐朝时继续使用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并且设立多宰相制度,尚书省、门下省以及中书省这三个部门的最高首领就被称为宰相,宰相们商议朝政的时候都在政事堂,一开始政事堂设立在门下省,公元683年移到中书省,后来就因为在中书省办理朝政而取名为中堂。

然而到明朝时,明太祖为了扩大君主的权利将中书省以及宰相制度废除,由帝王直接管理六部。公元1382设置大学士,内阁制度最终形成于公元1402年,成为皇帝咨询政务的机构,一开始内阁大学士的权利并不大,只是作为政权顾问,终极决策权还是在皇上的手中。

到明仁宗、明宣宗的时候,内阁大学士地位逐渐受尊崇,实际上掌握着宰相之位,由此内阁成为明朝的政务中枢。大学士的办公地点就在内阁,掌握着决策的权利,中书分别位于东西两侧,而大学士在中间,所以这时期就称大学士为“中堂”。清代笔记小说中就有关于中堂的记载,“翰林院中掌院学士居于两旁,内阁大学士坐于中堂,因此称阁老为中堂”。

内阁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公元1644年,也就是顺治元年,多尔衮下令:明朝原来的内阁、六部等官员和满官一起共事。这就形成了清朝的内阁制,满汉大学士一起办事,不过一直到雍正八年才将满汉大学士的官级定为正一品,成为了朝廷中品级最高的文官,相当于宰相。

清朝的六部也由大学士兼管,六部尚书同样也是满汉两个人掌管,办公的时候就坐在大堂的两边,如果其中有一个大臣是大学士的话就会坐在中间,“中堂”之称也就由此而来,除了内阁大学士之外,协办大学士也使用这一个称呼,中堂逐渐成为对大学士的一种尊称。

不过中堂这个名称只是一个虚名,以表示对官员的尊重,并不代表着拥有实际的权利。清康熙年间,具有决策权的是南书房,派几名大臣在南书房值守,参与政务商议,只不过它不算是正式机构。

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大约有三到六名官员,成为朝廷政权中枢,基本上皇帝颁发的诏令都出自这里,但是正式的诏书还是从内阁发出来,于是内阁还是名义上的宰相机构。

正如前面所说的和珅被大家叫做中堂,是因为他曾经是武英殿大学士,后来又升为文华殿大学士,这在当时是特别尊贵的品级,所以被称为“中堂”也就无可厚非。另外他也实际掌管清朝经济、政治、军事大权几十年,身居百官之上,出访的时候总是享受宰相的礼遇。

清朝的官职中"中堂"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中堂不是官职,是尊称,清朝多称呼丞相职。 ?因为明朝以后就没有丞相了,以内阁大学士代丞相职,清朝又设立了更高的机关-军机处。中堂就是称呼大学士和军机大臣的。

而清朝的大学士专以三殿(保和、文华、武英)三阁(文渊、体仁、东阁)入衔,满、汉各二人;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均为文臣最高官位。

中堂是一个元代沿称。明清时成为对内阁大学士的称呼。明代大学士其办公处在内阁,中书居东西两房,大学士居中,故称中堂。

清代大学士往往要管一个部,京官一般有一满一汉分坐于东西,当中是空的,如有管部大学士在场,便坐在中间,故亦称中堂。清代包括协办大学士均用此称。后来中堂成为一尊称。

扩展资料:

到了清朝以后,基本上都是在明朝的基础上稍稍的做了一些整改。一人之下的就成立军机大臣,而内阁大学士就变成了一个空架子。但是,又为了满足他们的权力欲望,就让他们担任相当于现在部门总管的职务。

那时候满汉官员分成东西两边,坐在中间的大学士就被称为“中堂”。到了后来只要是大学士都被称为中堂,但是品级还是在正三品以上的。就比如李鸿章,他在晚年的时候也是被人称作“李中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堂

“中堂”在过去是多大的官职?

在古代有非常多的官职,这些官职绝大部分都是由皇上直接授予的,也有一些官职是一些官位比较大的人授予的,在古代的众多官职中有一个官职叫做?中堂?。在清朝的时候,李鸿章就担任过中堂这个官职,被称为中堂大人,?中堂?这个官职的权力还是非常大的,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地位,但都是地位很高的那一类。

其实?中堂?这个官职最开始是出现在唐朝的,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个部门叫做?政事堂?这个地方是宰相的办公之地,这个地方也是中书省下的一个机构,所以在有的史书上被称为?中书门下?,而宰相在这个地方办公的时候也被称为?中堂?,所以说在唐朝的时候?中堂?这个官职的权力是很大的。

到了明朝的时候,因为朱元璋担心宰相的权力太大而威胁到自己,所以他就废除了宰相这个职位,所以在明朝时期?中堂?这个官职自然不是宰相的,而是被授予给内阁中的官员。因为在地位上内阁中的大学士也唐朝时期的宰相地位是差不多的,虽然权力并不大,但还是被授予?中堂?这个官职。明朝的大学士被授予这个官职的原因可能有一点荒诞,因为当时大学士的办公位置是在两个中书之间,所以就被称为?中堂?了。

到了清代的时候,和之前的朝代有了一些不同,但还是有?中堂?这个官职,在雍正之间,首辅大学士被授予?中堂?职位,在有的时候协办大学士也会被授予?中堂?这个官职。在雍正之后,因为内阁的地位被削弱了很多,而设立了六部制,又在每个部中有两位尚书,所以在有的时候这两位尚书都是对着坐的,因此没有?中堂?这个职位。但是在特殊的时候有从朝廷中派来的官员,他来之后,就会被称为?中堂?。

“中堂”是多大的官职?李鸿章和和珅为啥都被称为中堂?

说起李鸿章,我觉得大家应该不陌生了,我们在历史书上学到过,他就是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人,他曾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在历史课本上,他被描述成一个对国家不利的人。

他是晚清的重臣,还曾经参与过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因为他担任过中堂这个官职,所以世人又称他为李中堂,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有疑问,中堂这个词我们并不常见,那么李鸿章所担任的中堂在当时是什么官职呢?

如果大家去百度百科去搜索中堂,就会发现,中堂在唐代其实就是宰相,在明清两代就是内阁大学士。因为大学士通常是要管理一个部门的,大学士在处理工作的时候要坐在屋子的正中间,两边分别是辅助的官员。而六部办公的地方都称为堂,所以大学士也就被称为中堂。其实在清代,所有的大学士都被称之为中堂,所以到了后来,中堂就成了一种尊称。

在唐代,宰相的权力,我们都知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么在清朝,也就是李鸿章所在的时代,内阁大学士也就是中堂,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官职呢?(下文中所提到的内阁大学士皆为中堂)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清朝权力机构的组成,在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就会故意削弱或者分化大臣们的权利,并且建立一套清朝特有的官制。

在清朝的官职分九品十八个级别,有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类。然后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又分别分为几个部分,其中内阁大学士属于中央官职。中央官职除了内阁大学士,还有军机处和六部。

了解了清朝的权力机构,我们来详细的说下中堂也就是内阁大学士的地位。首先中央官职高于地方官职,这我们都知道,然后内阁是清代的主要中央机关,说白了就是最重要的部分,其中的官员主要有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和学士。

协办大学士,顾名思义就是协助大学士的官职,然后学士其实也是大学士的助手。这样看来,大学士在内阁的地位最高,内阁机构又是最高的权力机构。由此可见,内阁大学士的当时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就相当于唐代的宰相。


但是有一点,就是清朝的官员品级因为经常变动,所以他们的权力也会有不同。例如,在雍正时期,内阁大学士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兼任各部的尚书一职,此时内阁大学士是清朝最高的官员。协办大学士是大学士的副职,学士作为大学士的助手兼任各部的侍郎。但是到了乾隆时期,便不允许内阁里的官员兼任职位了,所以在这时内阁大学士的地位也就没有之前那么高了,但是仍然是地位最高的官员。

到了雍正时期,设立了军机处,军机处逐渐替代了内阁的职能。所以军机大臣的地位和职权比大学士要高了。

因为此时实权都集中到了军机处这里,而内阁只是徒有虚名罢了,只是成为了为皇帝传达旨意、公布旨意的机构。但是内阁在名义上还是清代最有权力的机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此时内阁被架空,所以我们猜想,内阁大学士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因为实权都在军机大臣处,所以这个时候的内阁大学士也是徒有虚名而已,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权力了。

在清朝末期,为了仿行君主立宪制,统治者设立了责任内阁,就是内阁和军机处合并在一起的机构,此时责任内阁是最高的权力机构,内阁里的成员通常称为阁员,内阁中的官职则改设成了内阁总理大臣和内阁协理大臣,而大学士这个职位则被拍到了翰林院。

由此可见,在中国的历史上,内阁大学士从一开始的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逐渐演化成了拥有越来越小的权力,然后逐渐被替代,最后这个官职消失不见。从一开始的红极一时,到后来的没落,但是我们应该承认,内阁大学士的权力在某一个时期,确实是非常大的,就相当于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但是不管内阁大学士权力高低与否,都是一个管理体系的需要才出现的,这个职位出现就说明它是有用处的,虽然最后内阁大学士的权力被削弱甚至被替代,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学士的职位在清代确实是非常高的。

正因为如此,在清朝大多数时期,位极人臣权势显赫的人物基本上都挂职大学士,和珅也就被称为“和中堂”,李鸿章被称为“李中堂”。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87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