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回纥汗国的太子,唐朝的忠义王叶护太子简介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8 23:19:30

回纥汗国的太子,唐朝的忠义王叶护太子简介

叶护太子(?--约758年前后),药罗葛氏。回纥汗国的太子,唐朝的忠义王。是英武可汗磨延啜之长子、太子。名字不详,史书通常称他为“叶护太子”或“太子叶护”。

生平事迹

助平叛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肃宗为了尽快收复长安,决定向回纥(回鹘)借兵。唐肃宗在灵武即位两个月后, 即至德元年(756)九月,派遣雍王李守礼之子敦煌王李承寀、名将仆固怀恩、将军石定番出使回纥,以图借兵。回纥的第二任可汗、英武可汗磨延啜也有同唐朝交好、联姻的心愿,提出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李承寀为王妃,唐朝接受了这一提议,唐朝敦煌王李承寀以回鹘公主为妃。于是英武可汗自将回纥军队与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共同讨贼。又派自己的长子、太子叶护率四千骑兵听命于郭子仪。同时,李承寀与叶护太子共同将领军队。

唐肃宗设宴款待太子叶护一行人,又命自己的儿子、当时的广平王李豫(初名李俶,后来的唐代宗)与叶护太子结拜为兄弟。叶护太子很高兴,称呼广平王为兄。太子令达干等人先行去拜见郭子仪,郭子仪犒饮三日。太子推辞到:“现在国家多难,我是来助唐讨逆的,如何敢食!”郭子仪坚决请求,叶护太子才率领军队留下来三日,第四日启程,开始战斗。

随后的一、二年中,叶护太子领回纥骑兵配合唐军,在一系列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帮助唐王朝收复了长安等地。还师后,唐肃宗在宣政殿设宴犒劳叶护太子,封他为“忠义王”。

以罪死

随着叶护太子率领回纥骑兵帮助唐朝平叛有功,以及唐朝敦煌王李承寀娶回纥可汗的女儿为妃,唐肃宗将自己的第二女宁国公主嫁给英武可汗为可敦(王后,回纥可汗之妻)。 英武可汗同时又为自己的少子移地健求婚,肃宗将著名将领仆固怀恩的女儿嫁给了移地健。

大约就在这一时期,叶护太子因罪被杀,他的弟弟移地健被英武可汗立为太子。759年,英武可汗病死,移地健即位,即牟羽可汗(又称“登里可汗”)。

至于原太子叶护被杀的原因,《新唐书》载"始叶护太子前得罪死",《旧唐书》载"长子叶护先被杀,乃立其少子登里可汗",都没有详细的记载,现在无法知道他的死因了。

一千多年过去了,唐朝、回纥汗国都已被历史的车轮碾过,唯有仅存的遗物《唐忠义王叶护碑记》,记述着这位回纥王子曾经率军助唐平叛的赫赫战功,供后人凭吊。

相关文物

《唐忠义王叶护碑记》。此碑是唐肃宗初年,为纪念回纥帮助唐朝平叛而刻造的。“忠义王”正是唐朝廷赐给叶护太子的封号。碑石现存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营里寺。

史料记载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五 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七上 列传第一百四十二上

唐朝皇帝好朋友:曾雄踞漠北草原的回鹘汗国简史

历史上,出现在漠北草原上的族群集团众多。失势的霸主要么是少量统治者西迁,要么是大批底层融入中原。彼此之间的联合与争斗,也与同时期的中原王朝相互影响。从古典是的匈奴再到中世纪前期的突厥,莫不是如此。随着突厥的霸权衰落,新的回鹘势力也就悄然登场。 漫长的蛰伏 回鹘最初源自匈奴时代的丁零人 回鹘也称回纥,由几个铁勒部落联合发展而来。早期两汉时期,铁勒人就生活在西伯利亚南部和贝加尔湖西-巴尔喀什湖一带。当时的他们还臣服于匈奴单于,被同时代的中原称为丁零。随着匈奴霸权瓦解,铁勒部开始南移占据生存空间,与当时的鲜卑柔然部相邻。 北魏时,回鹘作为铁勒部的一支游牧于伊犁河、鄂尔浑河和色楞格河流域,依附于新蹿起的突厥汗国。这是,他们的名字又变成了袁纥。公元605年,袁纥部因反抗突厥的压迫,与属于铁勒的仆固、同罗、拔野古等部落成立联盟。这个联合体开始被称为回纥。 隋唐之交 回鹘依然是突厥汗国的附庸势力 到了隋唐易代之际,漠北草原上的霸主依然是东突厥汗国。就连初创唐朝的李渊也因兵力不足,曾向东突厥称臣。李世民通过宣武门之变上位后,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已经处于统治崩溃边缘。由于连年征战和霜冻干旱等天灾人祸,使得民疲畜瘦、属部反叛。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开始谋划反击东突厥的战略。通过联合西突厥、薛延陀、回纥、拔也古等有影响力的部族,一起出兵围杀了东突厥。 公元630年,唐朝在攻灭东突厥汗国后,北亚草原上的形势再次发生变化。吃进大量突厥遗产的薛延陀和回纥最为强盛,两者共同控制漠北达15年。到公元645年时,薛延陀真珠可汗逝世,其子拔焯自立为多弥可汗。但新可汗残暴无道、大失民心,整个薛延陀因此陷入内乱。唐与回纥又趁此机会合力进攻薛延陀,杀死多弥可汗,直接灭亡了薛延陀。 唐朝对突厥的瓦解 让回鹘有了发展空间 唐朝的漠北盟友 鼎盛时期的回鹘汗国势力范围 此后,漠北之地尽入唐朝的势力范围,回纥也成为漠北最强部落。他们从色楞格河流域南迁,占据了鄂尔浑河流域的哈啦逊。这里也曾是匈奴王廷、柔然汗廷和突厥牙帐的都城之地。首领吐迷度自称可汗,但仍然接受了唐朝的节制,被唐朝册拜为怀化大将军兼任瀚海都督,统属于燕然都护府。 三年后,回纥汗国发生乌纥之乱。唐朝的燕然都护府副都护元礼臣,平定叛乱,改立叶迷度的儿子婆润为回纥可汗,使回纥汗国又重归稳定。在太宗逝世后,西突厥首领阿史那贺鲁借机起兵,回纥首领婆润请求协助唐朝出征,并出50000骑兵共同讨伐。双方再次联手将老对手突厥人打翻。 师承突厥技术的 回鹘具装骑兵 但在公元7世纪的后半叶,阿史那家族后裔复辟东突厥,建立了后突厥汗国。他们向北进入回纥人的活动中心鄂尔浑河,直接攻陷了漠北。战败的回鹘人大部分归属了这个后突厥汗国,只有少部分迁至土拉河流域。还有部分南投唐朝,被安置在河西走廊一带。几十年后,回纥人因不堪忍受后突厥的残暴统治,将反抗斗争推入了 *** 。最终,利用后突厥内部出现的混乱,再次获得独立。 公元742年,回纥开始向突厥大举反攻。他们与拔悉密、葛逻禄联合,向后突厥进攻,击杀了阿史那骨咄叶护可汗。后突厥余众遂又立右贤王阙特勤之子为乌苏米施可汗。当时的玄宗皇帝想招降这位突厥可汗,但后者去对此无动于衷。唐朝方面只能派出朔方节度使王忠嗣联合拔悉蜜、回纥、葛逻禄三家,对后突厥势力发起围攻。两年后,这位乌苏米施可汗被拔悉蜜部所杀。其弟白眉可汗即位,成为后突厥的最后一任可汗。但他很快也被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击杀,后突厥势力至此全灭。 阿史那家族的后突厥汗国 是回鹘人崛起的最后障碍 随着阿史那家族彻底丧失草原霸权,回纥汗国真正成为了当时草原北部的最强势力。骨力裴罗开始自称骨咄禄毗伽可汗,将都城设在斡耳朵八里为了使其他草原部落臣服,他遣使赴长安请求册封,获得了怀仁可汗的头衔。依靠这一系列的军事和外交胜利,回鹘的版图也达到了历史最大状态。从东接室韦到西方的阿尔泰山,手握整个漠北草原。 公元788年,汗国还向唐德宗上表请改「 ”回纥”为「 ”回鹘”,取「 ”回旋轻捷如鹘”之意。我们今天常常使用的名称,就由此而来。 回鹘汗国是和中原关系较好的草原势力 回纥汗国大体上不同于其他游牧草场帝国,并不会对中原的河道农业区进行持久性的掠夺。他们选择与唐朝建立信任,双方一再将彼此说成是甥舅,就是这种友好信任关系的体现。 除了相互通婚,在唐朝发生的不少内外战争中,回纥的军事援助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回纥人的精骑力量,在攻灭东突厥、后突厥的战斗中就已崭露头角。回纥人还曾派兵援助唐朝对高丽的战争,帮助过平定安史之乱和徐州的银刀军兵变。长此以往,回鹘人已经成为了唐朝非常倚重的外族部队。 吐蕃崛起后 回鹘又是唐朝稳定西域的重要助力 此外,回纥人还为唐朝在保卫边疆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在安史乱后的20多年里,因河西走廊被吐蕃占领,安西和北庭都两地无法与长安方面取得联系。回纥人就为了保卫北庭的重要力量,常与吐蕃人发生冲突。公元805- 820年,回纥在保义可汗的领导下大破吐蕃,帮助唐朝收复了北庭和龟兹。也让唐朝对外的交通要道再次打开。 公元9世纪时,沙洲首领张议潮等人率领各族军民打败吐蕃占领军。西迁至此回鹘人在其首领仆固俊领导下,也和吐蕃人展开激战,斩杀了吐蕃大将论恐热,并将其首级献到了长安。 正在草原上巡逻的回鹘重骑兵 盛极而衰 黠戛斯人终结了回鹘的草原霸权 公元840年,新的黠戛斯人派出10万铁骑攻打回鹘。在杀死可汗之余,还焚烧了都城哈喇巴喇哈逊。 事实上,回鹘与黠戛斯的恩怨已存在近百年。早在公元755年,黠戛斯人就趁回纥倾巢出兵援唐平定安史之乱时进攻,占领了漠北的一部分。三年后,回纥主力回到漠北,正式和黠戛斯翻脸。黠戛斯人在这场战争中惨败而归,但并没有就此衰落下去。相反,他们一直都在积聚实力。到公元840年,黠戛斯人终于等来机会,出兵攻破了回鹘汗国。 回鹘人的精英重骑兵 原本看似更强势的回鹘汗国,灭亡原因也不难理解。首先是后代统治者因为地位拔高而变得残暴。无能和不得民心,大大削弱了部族的战斗力。其次是长期与附近部落打仗,自身也受到严重的消耗。最后是内部贵族也经常内讧。回鹘汗国武将句录莫贺就因与可汗发生矛盾,向黠戛斯借兵10万,最终导致回鹘灭国。 汗国灭亡后,大部分回鹘人分三路向西域迁徙: 10多个部落迁往西域北部的吐鲁番盆地,史称「 ”西州回鹘”。他们联合这一地区原已生活在这里的回鹘人、铁勒人等少数族群,建立了历史上的高昌回鹘王国。 后来成为死敌的喀喇汗国与高昌回鹘 庞特勤等人率领的15个部落迁徙到西北的楚河、七河流域一带,史称「 ”葱岭西回鹘”或「 ”阿萨兰回鹘”。他们联合当地的葛逻禄等其他突厥语集团,建立了更为强大的喀喇汗国,也称中原称为黑汗王朝。 最后一路迁徙到河西走廊,史称「 ”甘州回鹘”。他们在与当地原有的回鹘、丁零和突厥结合,一度发展到30万人的规模。后来被以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攻灭,部分人演变为近代的裕固族。 今人看到的回鹘形象 大都源自汗国灭亡后 此外,还有少量分回鹘人向南迁徙,投奔到幽州附近的室韦部,后来逐渐被同化。至于,那些停留在漠北的回鹘人,也就只能屈居于黠戛斯之下。公元848年,黠戛斯击破室韦,部分东迁的回鹘部落又被收归故地。在辽国崛起并控制了大半个草原后,专门设置了回鹘国单于府进行管辖。这些回鹘人又和其他突厥融合,成为了克烈部之类新势力。 一直到13世纪,蒙古帝国再次控制了整个草原。无论身处何地的回鹘后裔,大都成为了黄金家族的部众。

唐朝时期中国境内的阿拉伯士兵参加过什么战斗?

主要参加过怛罗斯之战和安史之乱的战斗。

公元751年曾爆发过怛罗斯之战,唐朝战败,但是两国战争后马上修好了关系。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曾借用回纥、大食等国及地区的军队,协助镇压安禄山反叛。阿拉伯帝国参加了广平王李淑率领汉蕃联军,参与兵力约有三四千人。
后来唐朝曾再次借用回纥兵讨伐史朝义反叛,不过这次援军中肯定没有大食兵了。 援助唐朝的大食兵,有一部分可能包括在“赐而遣之”的范围内,并沿海道返回本土。
另有网友说阿拉伯士兵曾经洗劫广州,实际上这是某些人杜撰的,唐朝的阿拉伯士兵安史之乱后减员很大,大部分定居长安,极少数移居广州,据史料仅有100—200人左右,不可能洗劫军事重地广州城,再安然扬帆起航全身而退。

下面是相关文献和资料:
安史之乱发生后,至德二年(757年)九月,唐朝曾借用回纥、大食等国及地区的军队,协助镇压安禄山反叛。当时广平王李淑率领汉蕃联军15万,号称20万自凤翔东进讨贼。除安西、朔方等唐军外,回纥、大食的武装也参加这支联军。唐朝方面是郭子仪率领的朔方军;蕃军方面是叶护太子统领的回纥,大食兵。九月克长安,十月取洛阳,从此安史叛军闻回纥而胆寒。在史籍中,对大食的兵众有多少,起了多大作用都语焉不详。由于回纥援兵统共只有“四千余众”,所谓大食派“三千回兵”的传说可能有所夸大。按当时实际状况估计,既然史籍对回纥援兵的参战人数、战斗情况皆有记载,对大食的援兵仅提及其名称,且排列在援兵之后,所以人数不会接近回纥援兵,大约在千人左右。那时在呼罗珊驻有大食兵,派千把人的一支军队去劳务输出援助唐朝,赚取外汇不会有什么问题。至于其军队成员,除了大食人,也可能包括其属国波斯人和中亚人。从中国史料看,这些大食援军参加了收复长安和洛阳两京城的战斗。《旧唐书》198卷记述:“至德初,(大食)遣使朝贡。代宗时为元帅,亦用其国兵以收两都”。又据《资治通鉴》220卷“唐纪36”记载,收复两都以后,至德二年(757年)十月“叶护自东京还,上命百官迎之于浐水东长乐驿。上与宴于宣政殿。叶护奏以军中兵马少,请留其兵于沙宛,自归取马,还与陛下扫除范阳余孽。上赐而遣之。
”蕃军似乎再没有参加战斗。尽管后来唐朝曾再次借用回纥兵讨伐史朝义反叛,不过这次援军中肯定没有大食兵了。 援助唐朝的大食兵,有一部分可能包括在“赐而遣之”的范围内,并沿海道返回本土。但是,大食援军的大部分人却没有回国,留居于长安一带,并与中国妇女通婚,这是首批正式落籍中国的大食人。大约三千的阿拉伯士兵,在参加收复长安和洛阳两京城的激战后,经过人员死伤减员,大概还剩2/3约6-7百人,大部约4-5百人留居于长安,归国的顶多也就是1-2百人,而就是这区区1-2百号人,是不可能能攻占,洗劫,焚毁,军事重镇广州城,吓得刺史韦利见弃城而遁。还能在完事后扬帆起航,乘风破浪,绝尘而去,全身而退的,所以说有关大食兵洗劫广州城是不存在的。

大唐广平王是哪个朝代

  在《大唐荣耀》中广平王的戏份非常多,大家认识这个广平王吗?那么大唐广平王是哪个朝代的?一起来看看吧!

  大唐广平王是哪个朝代?

  广平王(727年1月9日-779年6月10日),本名李俶。

  安史之乱中,以天下兵马元帅名义先后收复长安、洛阳。乾元元年(758年),被立为皇太子。宝应元年(762年),李豫即位。次年,安史之乱平定。李豫在位时期,改革漕运、盐价、粮价等,实行了安定社会,发展生产,“以养民为先”的财政方针。

  广平王早年经历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讳豫,肃宗长子,母曰章敬皇太后吴氏。以开元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727年1月9日)生于东都上阳宫 。初名俶,年十五封广平郡王。玄宗有孙百余,王是嫡皇孙。宇量弘深,宽而能断。喜惧不形于色。仁孝温恭,动必由礼。幼而好学,尤专《礼》、《易》,玄宗钟爱之。

  收复两京

  禄山之乱,京城陷贼,从肃宗搜兵灵武,为天下兵马元帅。至德二年(757年)盛夏过后,肃宗加紧了对安史叛军总攻的准备与部署。这年闰八月二十三日,肃宗犒赏三军,总攻长安、收复京师的战斗即将打响。

  九月十七日,唐朝大军正副元帅广平王、郭子仪为中军,李嗣业为前军,王思礼为后军,回纥兵马由叶护率领作为机动队伍,在沣水之东的香积寺(位于今陕西长安南)以北横亘30里,与叛军10万人摆开了决战的阵势。

  战斗一开始,敌人骁将李归仁出阵挑战,唐军前队进逼相应,遭到敌人突然反扑,军中大乱。正当危机关头,壮勇绝伦的李嗣业奋臂高呼:“今日若不拚死一战,必将一败涂地。”说着,竟卸下铠甲,光着膀子,抡起长刀,冲向敌阵。敌军被其英勇所震慑,唐军也士气大振,阵脚方才稳住。李嗣业乘势率领前队军卒各执长刀,列阵而进,他身先士卒,所向披靡,军阵似铜墙铁壁压向敌人。刹时之间,疆场上战马嘶鸣,刀枪撞击声、士兵呐喊声,响成一片。这场血战一直从午时打到酉时,直到夜幕降临,敌军溃逃而去。战场上留下6万多具尸体。叛军退入长安后,连夜逃跑了。

  唐军得到战报,代宗立即下令入城。京师长安沦陷安史叛军15个月后终于收复了。

  起初,肃宗急于收复京师,与回纥相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这时,回纥叶护要按约定执行。广平王李豫与回纥叶护太子说:“现在刚克复了京师,如果大肆进行抢掠,那么在东京的人就会为叛军死守,难以再攻取,希望到东京后再履行约定。”回纥叶护太子吃惊地跳下马跪下来捧着广平王李豫的脚,说:“我当率军为殿下立刻前往东京。”于是与仆固怀恩率领回纥、西域的.jun队从长安城南经过,扎营于水东岸。(当时的“拜”不等于“跪拜”,唐朝太子广平王李豫只是拜没有跪,而回纥叶护太子立即又拜又跪)。百姓、军士以及胡人纷纷拜广平王李豫,都哭泣着说:“广平王真不愧汉夷各族的主人!”肃宗得知后高兴地说:“朕不如广平王!”于是广平王李整军入京城,城中百姓不分男女老幼,都夹道欢呼悲泣。李留在长安,镇守安抚了三天后,率领大军向东去收复洛阳。任命太子少傅虢王李巨为西京留守。

  唐朝官军与回纥军大破叛军,叛军严庄与张通儒等人放弃陕郡逃跑,广平王李豫与郭子仪进入陕城,仆固怀恩率兵分头追击叛军。[4] 严庄先进入洛阳向安庆绪报告败状。安庆绪率领他的部下逃跑,放弃洛阳。回纥军进入洛阳府库收取财帛,在市井村坊劫掠三天,唐朝拿出罗锦一万匹给回纥,回纥停止了劫掠。

  长安、洛阳两京的相继收复,代宗以天下兵马元帅身份立下了卓越战功。肃宗返回京城后,于至德二年(757年)十二月十五日,将他进封为楚王。乾元元年(758年)三月改封成王,五月十九日,立为皇太子,改名豫[7] 。十月五日,举行了册礼,确立了他的皇位继承人地位。上元末年,两宫有疾,太子往来侍疾,亲尝药膳,衣不解带。[1]

  登基除奸

  宝应元年(762年)四月,肃宗病重,张皇后无子,后惧上功高难制,阴引越王系于宫中,将图废立。乙丑,皇后矫诏召太子。宦官李辅国、程元振知道皇后的图谋,于是兵到凌霄门,候太子至,保护太子到禁军中。当晚,领兵到三殿,将越王系及内官朱光辉、马英俊等囚禁,又将皇后软禁于别殿。肃宗因此而崩,元振等迎太子于九仙门,见群臣,行监国之礼。己巳,即皇帝位于柩前。

  唐代宗继位后,李辅国以立帝有功,恃此骄横,竟然对代宗说:“陛下只须深居宫中,外面的政事有老奴来处理。”代宗虽然心中不满,但慑于他手握兵权,只好委曲求全,尊称他为尚父(可尊尚的父辈),事无大小,都要与他商量后才能决定。不久,代宗乘李辅国不备,派人扮作盗贼刺杀了李辅国,然后假装下令追捕盗贼,并派宫中使者慰问其家属。

  荡平余孽

  宝应元年(762年)四月二十日,代宗即位。经过一番周折,代宗开始亲政。他亲政以后,发布的第一道诏书就是委任奉节郡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所谓“国之大事,戎马为先”,这一天是宝应元年(762年)四月二十五日。

  看得出,代宗即位后,确实把平叛当成了重要工作。在他部署平叛的过程中,也对朝廷上下、宫廷内外的人事关系进行了调整。五月于丹凤楼颁布的大赦制书已透出这一意图。其中可注意的内容是:玄宗时被废黜为庶人的王皇后、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等均恢复了封号,因擅兵被废为庶人的永王璘等也予以昭雪。代宗的良苦用心似乎是通过对皇室成员的平反昭雪来梳理玄宗、肃宗时期淤结的政治遗留问题,从而寻求开拓进取的途径。假如代宗能够沿着这一思路顺利地进行下去,再利用肃宗平叛时期图谋中兴的余荫,未尝不能获得一个有所突破、有所振作、全面中兴的良机。但是,由于内政头绪繁杂,兼以外患交困,特别是宦官势力过于膨胀,致使代宗的努力在刚刚闪现出一丝希望之光后即销声匿迹。这不能不说是大唐帝国的悲剧。

  宝应二年(763年)正月,安史叛军的最后一个元凶史朝义走上末路穷途,自缢而死。很快,降将李怀仙就将他的首级送到京师。元凶授首,大功告成,唐朝诸道兵马皆凯旋班师。

  史朝义的死,标志着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总算平定了。八年之中,不仅玄宗、肃宗各赴黄泉,唐朝皇帝换了祖孙三代,叛军元凶也变了两姓(安、史)父子四人(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代宗完成了肃宗未竟之事,总算可以告慰祖宗,松口气了。举国上下的黎民百姓似乎一夜之间忘却了兵灾战火的苦痛,也为这来之不易的胜利而欢呼。杜甫在梓州(今四川三台)听到这一喜讯后所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

郭子仪简介

郭子仪,华州郑县人。唐肃宗、代宗时大将。初以武举出身,玄宗天宝十三载,郭子仪为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反于范阳,以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率领大军东讨。从此,郭子仪成为肃、代两朝政坛上的人物。平叛功臣天宝十五载正月,叛将蔡希德攻破常山郡,擒杀常山太守颜杲卿。二月,郭子仪与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夺回常山郡,又南攻赵郡,取胜后回师。叛将史思明率几万人紧追,唐军走叛军也走,唐军停叛军也停,如影随形,伺机决战。唐军退到恒阳,郭子仪坚壁自固,贼来则守,贼去则追,昼扬其兵,夕袭其幕,贼人不及息。几天后,他与李光弼商议说:敌人已经懈怠,可以决战。六月,郭子仪、李光弼率领仆固怀恩等大将在嘉山布阵,史思明率军来攻,被唐军打败。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下令郭子仪班师回灵武,图谋收复两京。至德二载九月,郭子仪率领蕃汉兵15万进取长安,当时请来4000回纥骑兵来助战,郭子仪慷慨有气度,与回纥主将叶护太子搞好关系,双方相得甚欢。到十月,两京收复。郭子仪入朝,肃宗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乾元元年九月,郭子仪与李光弼等九节度使围攻邺城的安庆绪,肃宗认为郭、李两人都是元勋,不便互相统属,所以不设元帅,只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使以监军。最后由于军无统帅,号令不一,各军都逗留不进,只郭子仪有所斩获。乾元二年二月,史思明率军从魏州来援安庆绪,准备与唐军大战,未及合战,大风遽起,吹沙拔木,天地晦暝,跬步不辩物色。我师溃而南,贼军溃而北,委弃兵仗辎重,累积于路。诸军各还本镇。宦官鱼朝恩妒忌郭子仪有大功,趁机在肃宗面前说郭子仪的坏话,肃宗便以李光弼为天下兵马副元帅,罢了郭子仪的兵权,让他回长安闲住
上元二年二月,李光弼兵败邙山,河阳失守。三年二月,河中镇士兵哗变,杀主帅李国贞。形势对于最终平定叛乱很不利,朝廷无奈,又起用郭子仪为朔方、河中、北庭节度使兼兴平定国副元帅,进封汾阳郡王,出镇绛州。郭子仪到任后,恩威并施,很快安定了局势。这年四月,代宗即位,宦官程元振得宠,认为郭子仪功高难制,又向代宗进谗言,罢了郭子仪的副元帅,充任巡视肃宗丧葬事宜的肃宗山陵使。这样,郭子仪上任不到两个月,又失去了兵权
代宗广德元年十月,吐蕃攻陷泾州,又深入京畿,劫掠奉天、武功两县,接着渡过渭水南进,直逼京师。危急时刻,代宗又起用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出镇咸阳。郭子仪自从邺城之败被罢免兵权以后,身边已没有军队,现在仓促出征,只有20名骑兵跟随,显然无法作战。等到了咸阳,吐蕃军队已经渡过渭水,代宗闻讯,东逃陕州,长安失陷。郭子仪也只得从京城南下,沿路收集散兵,来到商州。招辑亡逸,其军渐振。郭子仪派将军张知节、长孙全绪等率兵万人北上,扎营于韩公堆,长孙全绪又派王甫潜入长安城,联络少年豪侠作为内应,一天,齐击鼓于朱雀街,蕃军惶骇而去。郭子仪率大军随后赶到,终于收复了长安。郭子仪在无兵无粮、极其困难的形势下,召集亡散,与敌周旋,用智慧击退了敌人,又一次挽救了唐朝。代宗永泰元年五月,以郭子仪为河南道节度行营都统,出镇河中。八月,叛将仆固怀恩引诱吐蕃、回纥、党项等30多万军队南下,分兵数道进攻京畿,劫掠奉天、醴泉县,京师戒严,代宗下诏亲征,亲率禁军屯驻禁苑内
紧急关头,代宗急忙把郭子仪从河中召来。郭子仪昼夜兼程赶赴泾阳扎营,这时敌军已经会合,郭子仪只有1万人,敌军围之数重。众寡不敌,不能硬拼,只能智取。郭子仪使李国臣、高升拒其东,魏楚玉当其南,陈回光当其西,朱元琮当其北。命诸将守备而不战,自率甲骑二千出没于左右前后。吐蕃、回纥军队见一员老将率军来回驰骋,心生疑惑,问唐人:这人是谁?唐人说:是元帅郭令公。回纥人大惊,说:郭令公还活着吗?仆固怀恩说天可汗已经去世,郭令公也不在了,中原无主,所以才跟他来。现在郭令公活着,天可汗还在吗?唐人说:皇帝万岁无疆。回纥人说:仆固怀恩骗我们!郭子仪了解到,回纥与吐蕃知道仆固怀恩已死,争当进攻唐朝的主持人,关系恶化,分开扎营。于是郭子仪决定利用他们的矛盾,派人到回纥营中劝谕说:过去你们远涉万里,助国讨贼,收复两京。当时子仪我与你们,相交甚契,从未忘怀。现在你们抛弃旧好,助一叛臣,实在不明智!仆固怀恩是个背主弃亲之徒,对你们有什么好处呢?回纥人道:我们听信了仆固怀恩的话,以为令公已经去世,所以才来的。如果令公真的没死,我们能见见他吗?使者回报,郭子仪决定前去面谈,他说道:今众寡不敌,难以力胜。昔与回纥契约甚厚,不若挺身往说之,可不战而下也。诸将请带500铁骑跟从,郭子仪说:此适足为害也。其子郭唏也劝他不要前去,郭子仪说:今战,则父子俱死而国家危;往以至诚与之言,或幸而见从,则四海之福也!不然,则身没而家全。于是,郭子仪出阵去见回纥。唐兵传呼道:令公来了!回纥人开始戒心很重,全军拉满弓弦对着唐阵,随时准备射箭
郭子仪从容骑马来到回纥阵前,摘下头盔,以示诚心,说:各位可好?久同忠义,为何如此?回纥人见郭子仪如此以诚相待,纷纷扔掉兵器,下马拜伏于地说:真是老令公啊!郭子仪召其首领,饮酒尽欢,又劝回纥人说:吐蕃本吾舅甥之国,无负而至,是无亲也。若倒戈乘之,如拾地芥耳。其羊马满野,长数百里,是谓天赐,不可失也。今能逐戎以利举,与我继好而凯旋,不亦善乎!回纥人许诺。郭子仪派朔方兵马使白元光与回纥合兵,吐蕃闻讯,当夜逃走。回纥与白元光纵兵追击,郭子仪大军继进,在灵武台西原大破吐蕃十几万人,斩首五万,生擒万人,收其所掠士女四千人,获牛羊驼马,三百里内不绝。郭子仪得胜后,又回镇河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86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