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乾隆千叟宴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千叟宴顾名思义就是数千名老人在一起的集会,在一起欢乐庆祝,畅谈往事。一般能够参加“千叟宴”的老人一般都在60岁高龄以上,寓意是长寿延绵。
这里有的朋友会产生疑问,60岁就能称谓高龄吗?确实是如此。古人六十就是高龄能活七十就是高寿,八十以上的都是以寿星自居了。因此“千叟宴”有福寿绵延之意。
其中最为著名的“千叟宴”就是乾隆年间大摆的一次,之所以著名的原因是很多高寿老人因此死去,那么究竟那次千叟宴是怎样的一个场景,乾隆的那次“千叟宴”发生了什么?
“千叟宴”源于康熙
康熙六十年,康熙已经六十六岁高龄,时封国泰民安,万邦来朝,大喜。带感而言:自秦汉一来称帝者,一百九十之多,然有朕之高龄者,稀数以,成朕之伟业者更甚稀数也。随下诏书:即日起,昭告天下,凡六十五岁以上高龄者,不分贵贱,不分族亲,均可到宫中一聚,共享朕之寿宴。
诏书一出,举国大振,起初老人们不敢相信,询问官兵之后才确定是真的。许多老人都想跃跃欲试,因为这是一次机会能和皇上一起共进晚餐,那是何等的荣耀啊,说不定在皇上面前崭露头角还能某个一官半职,举国上下数千老人齐奔京城。
康熙龙颜大悦,十分高兴,他也是第一见这么多的老人共聚一堂,而且是给自己过寿。当时的场景浩大,夜间灯火通明,整个皇宫內苑都笼罩在康熙寿宴的欢庆之中。
康熙一共组织两次“千叟宴”,第二次是在他康熙七十年举办的,场面比肩第一次的气势,但是不同的是这次康熙的一个最喜欢的额孙子乾隆也在场。千叟宴的场面让乾隆震惊了,深深的被其浩大的场景惊呆了,并且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乾隆一共举办两次“千叟宴”
不得不说影响乾隆最深的不是他爹雍正,而是他的爷爷康熙,乾隆一生都拿康熙作为榜样,就连“千叟宴”也同样要比肩康熙。乾隆是清朝第二个长寿的皇帝,因此他也举办过千叟宴。而且还是两次。
第一次是乾隆五十年。他为求天下老人一起来为他祝贺,和康熙一样发布诏令:凡年过六十者,无论贵贱均可参加。诏令一出,前来参加千叟宴的老人数量超过三千余人,因为他们早就传闻康熙年间康熙爷举办过“千叟宴”,没想到毕生也能参加,因此争相报名参加。吃的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一睹皇上的尊容。望着那么多人来为自己贺寿,乾隆心里甚是骄傲。
乾隆的第二次千叟宴是在乾隆六十年。此时的乾隆帝已经八十多岁高龄,上次的千叟宴的壮观场景依旧是历历在目,因此乾隆决定在举办一次“千叟宴”。
因为乾隆本身已经八十余岁高龄,如果在把参加千叟宴的标准定在六十,那岂不是显得太年轻化了。这次乾隆把标准定在了七十岁。诏令随即发了下去,据有关资料显示,这次千叟宴的参加人数同样达到了数千人之多。有的从远离京城的地方有家人驱车前来,也有和幕僚结伴而来。浩浩荡荡。诺大的京城一时间成了老人集聚之地。
但是这次“千叟宴”之后,好多老人客死异乡,也有老人回到家中不久后便离世。这在当时掀起一阵大波,有人传言是乾隆爷大限已到,想要带着诸多老人一起离去才摆下这“千叟宴”,一时间众说纷纭。
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的发生,且不说这“千叟宴”上的山珍海味,单说各方老人不远千里奔波到京城在,一路之上那个年代可没有现在飞机和火车,有的只是山路和马车,在一路上的颠簸之下七十岁的老人哪能经得起这般颠簸。同样在面对山珍海味的“千叟宴”使他们一生都没见过的美味,不免多吃几口吃伤了肚腹。那个年底,那种情况下这些老人只能黯然离去,毫无办法可言。
从这一点来说乾隆大摆“千叟宴”劳民伤财之外,带来的却是举国的高寿老人的离去,封建思想下老人的离开,就是断了国家的运气。乾隆在后来也在为自己的自私买单。很多人也因此认为“千叟宴”众多老人的离去也正是预示着大清逐渐开始衰败的开始。
千叟宴,顾名思义,就是皇帝专门用来招待寿星们的宴席,但是如果从题目的字面意思上来看,千叟宴好像是乾隆帝用来折磨那些古稀老人的,真的是这样吗?虽然乾隆帝并未折磨老人,但很多老人的确是在宴席过后就去世了。
第一次千叟宴,主要是康熙皇帝为了庆祝自己的六十大寿,于康熙五十二年农历三月举办,康熙宴请天下所有前来为自己祝寿的老人,只要是年纪在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无论官民,皆可参加寿宴。
一,导致老人身亡的原因跟寒冷的天气有关这些老人本身就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因为皇极殿不够大,只能让他们待在殿外,当时可是正月初四,正值寒风呼啸的日子,这些老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也勉强支撑着参加了整个宴会,身子骨自然受不了。
二,老人们在寿宴之上,吃了太多不该吃的东西寿宴之上,老人们在这里享受着乾隆帝为他们提供的满汉全席,那可都是山珍海味,这些古稀老人平日里吃的大多都是粗茶淡饭,突然让他们吃这些东西,肠胃自然受不了。此外,这次宴会时皇帝亲自举办的,老人们就算是为了给皇帝面子,也是要可劲吃的,不管能不能吃得下,他们都是在可劲的吃,吃得多了,对身体自然不好。
三,老人们舟车劳顿,赶赴京城参加宴会这些老人很多都不是京城的本地居民,不少都是从外地千里迢迢专门赶赴皇帝举办的千叟宴的,那么远的距离,老人们身子骨又弱,身体自然是吃不消的。
这个问题问得好!众所周知,康熙雍正乾隆,史称康乾盛世!
试着代入一下,在这样一个状态的朝代:
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领先状态,军事实力对边关各国也相对强盛,帝王们都想干点啥呢?
对!搞文化!
“千叟宴”在清朝第一个搞起来的其实不是乾隆,而是他追随了一生也被他的影响力压制住一生的爷爷:康熙。
那年,乾隆11岁
京城畅春园中,众老云集,不论贫富,都可自愿参加康熙六十岁寿诞,只需要你年满六十五周岁。
雕塑:康熙千叟宴
看着这一群贤老,高呼万岁功德,这可能给年幼的乾隆,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也许正因如此,登基为帝的乾隆,在1785年,第一次完成了这一心愿,却也从这起成为历史中评价其“晚年好大喜功”的又一开端:
那一年的乾隆尚且收敛,仅邀来退休官员约三千人,以及相对少数的民间老人。尽管如此,民间老人面对御膳的狼吞虎咽场景,却也造成了不少晕倒醉倒的笑话。
时间来到1796年,乾隆已经85岁,在位第六十一年。虽然非整寿,亦非整整齐齐的在位时间,但今年人家可就退位了,必须来个疯狂的!
乾隆晚年画像
试想想,提前几个月,县衙门张贴出告示来:
大家一起来参加千叟宴啊!全国各地70岁以上老人都来啊,不仅有免费吃喝,能见找皇上一面,凡是90岁以上老人来了,马上就是七品顶戴县官!百岁老人直接六品顶戴!
那能不去吗?哪怕老人不愿意动弹,儿女们也不能不动心啊!
于是隆冬腊月,许多老人,尤其是90岁以上的老人被护送着就往京城走了......
那些老人万万没想到,隆冬腊月的雪是多么的大,正月的京城又有多么寒冷,而所谓的千叟宴上御膳,也因为人多上菜慢,鲍参翅肚虽有,可却又冷又硬,最后还不得不吃......
(脑补公公飞眼刀:咋地?不吃?这是觉得御膳不好吃吗?)
皇帝坐在室内四季如春,百姓在外头冷冻
因此,很多老人,路上寒冷带病死了一批,在千叟宴上,被迫搞了一整天仪式还吃着不消化的食物,最后消化不良疲劳过度,又去世了一批......
这才有了,千叟宴后老人纷纷去世的讽刺话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86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