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宰相议政时竟要皇帝闭嘴

说历史 2023-06-08 01:01:56

宰相议政时竟要皇帝闭嘴

宰相在议政时竟要皇帝闭嘴

天子是一个国家的顶端,是整个帝国食物链的顶端。皇帝在的地方,都是皇帝做主。不过在历史上也有傀儡皇帝。对于傀儡这个词的定义,事实上有很多种,比如汉献帝,他从小就做了皇帝,有人说他是有名的傀儡皇帝,但是也有人说他不算是原因,不过是因为年幼,从小即位的他没有合适的能力去亲政,当时又恰巧是董卓专政时期,所以就做了傀儡。不过后来的时候也确实有过亲政。

说白了,他们实际掌管不了什么权力,就只是名义的皇帝而已。而这些被架空的皇帝,他们和使命的大臣脱不了干系。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他是用治暴治国,没有过多的仁厚和德行操守,所以他的帝国内部不是很安稳,内乱不服都是常事。他留给自己的儿子的辅佐大臣,都是唯我独尊的小人。也正是因为这样,才导致后来出了很多乱子,最终被灭国。先帝去世之前,曾召宰相杨邠和苏逢吉等五人辅佐自己的儿子刘承佑。

这几个人之中,前三个人主政,事后两个人主财政,这几位大臣其实心并不坏,但是杨宰相很猖狂。经常和皇帝对着来,他也就这样死于皇帝手下。有一次朝堂议事,杨邠和王章两人讨论的热火朝天,还自作主张准备拟定计划,但是丝毫没有把把刘承佑放在眼里。

后来皇帝忍不住提醒了他们一句,没想到杨邠的一句,陛下你不要再说了,我们可以办好这件事情,让皇上的颜面荡然无存。最让皇帝受不了的,是不同意他立耿氏为后,还不让用皇后的礼仪来安葬她,也就是这些事情最终惹得刘承佑大怒,因此刘承佑把他们给杀了,最终也是导致了后汉的灭亡。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宰相议政时竟要皇帝闭嘴

李世民手下第一大将李靖,为何一上朝就十分低调不说话?

功高有时候不仅能镇主,还能惹得旁人眼红嫉妒,让你不知不觉就进了是非之地。大唐的军神李靖也有这样的烦恼,敌人的进攻完全吓不倒李靖,但是朝堂上的纷争却能折腾的李靖疲惫不堪。

尤其是当李靖成为尚书右仆射,领宰相之职的时候,已经是处在了风口浪尖。出将入相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所以当李靖做到了的时候,难免招人嫉妒,他们并不会去想李靖立下了多少战功,他们只会时时打量李靖,希望找到那么一点瑕疵,然后揪住不放。

说起来,李靖自从投唐开始就已经体验到了政治的残酷,他先后两次差点被李渊下令杀死,让他知道了仅仅功高是保不了命的,你必须足够低调,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闭嘴。《旧唐书》记载:靖性沉厚,每与时宰参议,恂恂然似不能言。

这是在李靖成为宰相之后的表现,说是李靖性格沉稳厚重,在与宰相们参政议政的时候,温润和气,很少发表意见,即便发表意见也只是附和大家的决定,这样的李靖存在感是很低的,但是也是最不容易得罪人的,他是武将,说到底对朝堂上的事看得分明,帝国的大政方针他不需要插手,他要做的就是对外征战,保大唐平安。所以他即便已经是宰相,却从来不把自己当做宰相来处理政事。

关于他这个宰相的由来,还是经过了一番磨难的。630年,李靖为统帅率军攻灭东突厥,举国欢庆,这个时候御史大夫萧瑀就站出来弹劾李靖,说李靖治军无方,当初在攻进颉利可汗的时候,一些贵重珍宝被士兵抢走。李世民狠狠地训斥了李靖,李靖自然是赶紧跪地认罪。

不久后,李世民觉得做的不妥,毕竟李靖的功绩摆在那里,并没有进行封赏反而只是抓着李靖的错误不放,到底不合适。于是李世民加封李靖为左光禄大夫,过了不久,李世民还是觉得不妥,于是又提升李靖为尚书右仆射,并对李靖说:?前有人谗公,今朕意已悟,公勿以为怀。?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李靖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更加谨慎小心,于是在与宰相们参政议政的时候?恂恂然似不能言?。即便是这样,李靖觉得还是不够,于是在做了四年宰相后请求辞职回乡,理由就是年老有足疾,当时李靖已经是64岁。李世民不准,李靖还是固执己见,最终李世民让岑文本传达旨意,要成全李靖的美德,让李靖做了正二品的文散官特进。仍旧是宰相职,只是变成了虚职,并且允许李靖每两三天到门下、中书参议政事。

第二年,也就是635年,土谷浑犯边,李世民下令回击,这个时候的李靖不顾足疾找到了宰相房玄龄,请求挂帅出征,于是李靖再一次统帅各军攻灭了土谷浑。但接着李靖又被人诬告谋反。当时盐泽道总管高甑生没有按期到达,以至于延误了战机,被李靖斥责了一顿。高甑生怀恨在心,遂诬告李靖谋反,虽然最终李世民查明是高甑生在诬告,但是李靖确实厌倦了这种争斗,开始闭门谢客,尽量减少和别人的接触。

644年,李靖进为从一品的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同一年,李世民决定亲高句丽,问计于李靖。当时李靖已经74岁,但是依旧愿意随军出征,只是走到相州的时候,李靖的病情加重,没有办法继续前行,不得不回到了京城。自此,李靖再也上不了战场,一直到649年去世。

与李靖的低调形成对比的就是尉迟敬德,这个在玄武门之变立下大功的猛将梦想着李世民登基之后,他还是最重要的功臣。但是太平时期,帝国需要的是治世能臣而不是武将,更何况尉迟敬德还一直桀骜不驯,一再给李世民找麻烦,先是在宴会上公然对有人的席位排在自己之上表示不满,接着用拳头揍了想当和事佬的任城王李道宗,被李世民警告了一番。

后来李世民又对着尉迟敬德说有人说他谋反,结果尉迟敬德直接在李世民面前脱了上衣亮出自己为大唐征战留下的伤疤。后来李世民又表示要将自己的女人嫁给比李世民还要大十几岁的尉迟敬德。

终于,尉迟敬德开了窍,在643年请求致仕,得了个开府仪同三司的虚职,五天一上朝。在跟随李世民征讨高句丽回来之后就闭门不出了。

说到底,太平时期的武将就应该和李靖似的找到自己的位置,尽量低调,能在帝国需要的时候上战场,下了战场就要学会低调自保。

谁能具体的讲讲中国古代宰相制度?

自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二千多年以来,中国的皇帝们越来越把国家的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越来越对王公大臣们不放心。下面请看:

秦汉时期

在秦朝,在皇帝之下,设“三公”,即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与皇帝共同管理国家。丞相管理行政,太尉管军队打仗,御史大夫管官员的监督,三公相互监督制约。丞相受皇帝委托管理国家日常行政,只要不是涉及国家安全和政权稳定的大事,具体事务丞相可以作主自行处理,不必请求皇帝。丞相对皇帝负责,大权独揽。比如李斯在秦统一六国后就作过丞相,郡县制就是李斯的主意。

刘邦建立汉朝后,也基本上沿秦制,也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三人掌管国家的军政机构。汉朝初期,萧何为丞相,灌婴为太尉,申屠嘉为御史大夫。但是到汉武帝时期,由于宠任外戚,废除了太尉一职统领军队的权力,而以大司马大将军成为事实上的执政,丞相也成了奉命办事的职务,失去了决策权。这样,丞相府本来是国家的最高执政机关,这时却成了虚职,而大将军以下的非正式官职却成了实权派。到了东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这种三权分工的形式也取消了,而以太尉、司徒、司空三公(这种三公与汉朝初期的三公差别很大)作为联合执政的首脑,但并不把实权交给他们,而以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这样,“三公”无权了,尚书也并没有权力。汉朝还有一种临时的非正式的官职,叫作“郎”,经常被皇帝委以重任。所以,后来丞相之职就只是有其名无其实的虚职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动乱时期,政权和军权都在权臣手中。这些权臣在正规的官制之外组织了一套班子,由于是非常时期,军、民、财不再各成体系,权力都在临时机构手中。曹丕称帝,由于他的父亲曹操是以丞相之职取代汉朝的,所以,从他以后,就没有了丞相一职,而以他的幕僚为中书监和中书令。这就是中书令成为实际上的宰相的起源。中书令、中书监与丞相不仅仅是名称的不同,而且实际权力也大不一样,中书令监只能算得上是皇帝的秘书长。在汉朝,尚书只是一个临时官职,到魏晋南北朝,尚书就成了一部之长,由于中书令监并没有决策权,皇帝直管各部,各部的权力就大了。由于吏部管人事,吏部尚书就成了朝廷权利显赫的官职了。魏晋时期的皇帝再把亲近的侍从官如侍中、常侍提拔起来,成立门下省,作为皇帝的机要顾问,兼管宫廷事务。这样,中央就有了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这三个省的长官也就算得上是我们常说的宰相了。所以,自从东汉以后,宰相一职并没有定员,也没有定名,也没有定职。制度上并无此官,但是习惯上又确有此官。为了有一个政务管理中心,就由尚书省为主。

隋唐时期

隋文帝统一全国后,也设“三公”,但这只是虚职,下面并没有属下。实际行政机构是五省:尚书省是政务总汇,下属六部;门下省管纳言,听取下官和民众意见的;内史省(也就是中书省)实际上就皇帝的秘书机构;秘书省是管图书和文献的;内侍省是管宦官的;御史台是管监察的;都水台是管河防船只的。还有九个寺: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将作寺、国子寺)

到了唐朝,基本上承袭隋制。中书令代中书省,侍中代门下省,尚书令代尚书省。是共同辅佐皇帝处理国家政务的首脑。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但是,唐朝后来的皇帝也沿魏晋朝的习惯,不把重权交给三省长官,而是任意差派其他官员参与其间,慢慢地,这些参与的临时官员就成了实际上的宰相,而正式的丞相就只剩下空名了。这时,丞相们的办公地点还在中书门下。唐朝的丞相与汉朝时期的丞相的区别是:一是唐朝丞相是集体负责,而汉朝丞相是个人负责;二是唐朝的丞相除了办理公文的低级职员,没有僚属,也没有独立的机构,没有直接指挥的权力。但是,三省的组织仍然是正规的机构。尚书省是行政总汇,由于李世民在当皇帝之前是尚书令,所以,尚书令一职就空着,事实上管事的是左、右仆射,这个左、右不是现在正副的意思,而只是名次的排列,这里面关系相当微妙。如果是正副,就有了主次。左右却没有主次,(右在前,左在后)但皇帝如果要左仆射去办某一件事,可以不告诉右仆射。目的就是不让权力掌握在一个人手中。以后又在三省设左右丞,皇帝经常派左右丞处理重要政务,这样,左右仆射也就成了一个空职了。唐玄宗后,皇帝又经常委派翰林处理重要政务。翰林学士就由起草文书的官职变成了有权的官职。

宋朝时期

宋朝的最高机构是最混乱的。宋朝初期,以同平章知事为丞相,以参知政事为副相;神宗元丰改制后,虽然名义上恢复了三省长官,但是,都是虚有其名。以尚书省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作为丞相,名义上是三省,实际上是合三为一。徵宗时,改左右仆射为太宰、少宰,仍兼二省侍郎;高宗时,改门 下侍郎为参知正事;孝宗时,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宋朝的官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有某一个部门的官职,并不一定能管这个部门的事,比如说工部尚书不一定能管工部的事,要管这个部门的事,必须要有一个职,后来,有职也不一定能管事,因为朝廷又派去了差官。只有差官才是管事的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部门既有下正官,又有职官,又有差官这样重床架屋的现象。例如包拯的官职是:吏部郎中、龙头阁大学士、知开封府。吏部尚书是官,龙头阁大学士是职,知开封府是差遣。官,只是一种荣誉头衔,职,是正式职务官,差遣的“知”官才是管事的官。如果你是吏部侍郎,就并不管吏部的事,要管吏部的事必须在后面加上“判本司”的头衔。到了南宋,又恢复了左右丞相的职务,但是,这个“丞相”与秦汉时期的丞相大不相同了。只是一种秘书职务罢了。

明朝时期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基本上沿袭元朝的官职,设立中书省左右丞相。但是,由于李善长、胡惟庸的反叛,使朱元璋对丞相权力过大不放心,于是,在洪武13年就永远废除了丞相一职,当然也拆销了尚书省的衙门,改由六部尚书直接向皇帝汇报工作。由于皇帝不能亲自处理政务,于是就不得不设立内阁,以大学士担任顾问兼秘书的职务。时间一长,内阁的权力仍然在六部之上,名义上不设丞相,内阁成员大学士仍然是实际上的丞相,而且有些还是权相。不过大学士是由“廷推”产生的,都察院六科给事中又有纠劾建言权,能够制约内阁成员。可是,这样一来,朝廷又容易产生派系之争。

由于明朝自从朱棣之后,皇帝都是昏君,皇帝经常不上朝,文件由内阁起草,再由太监送到皇帝手中,皇帝往往不看,而由司礼监太监“红批”。司礼监的决定就是皇帝的旨意,内阁只能奉行,最多只能与太监商量一下,其他官员更不干涉政务。因为太监有锦衣卫、东场作打手。明穆宗隆庆年间,江陵人张居正任内阁大学士,也对朝政进行了15年赋税改革,国库充实了很多,“太仓粟可支十年,冏寺积金,至四百余万。”1582年,张居正死后改革也就停止了。在明朝,就出了这么一个有作为的内阁大学士,但是贪官却出了很多,严嵩、刘瑾、魏宗贤等等。

清朝时期

清朝早期中央机构是很简单的:军事由八旗总管负责;政务由议政五大臣、理事十大臣负责。后来,康熙年间,清朝开始设内三院,这个内三院实际上就是明朝内阁和翰林院的综合。内阁大学士具有丞相的职务。到了雍正皇帝时,内阁的衙门还存在,但是,权力却没有了。因为雍正皇帝在紫禁城成立了一个军机处。军机处,并不只管军事上的事,而是朝廷的一切大事都由军机大臣决定。军机处的领班有点像丞相,但是那毕竟是临时机构,领班也可以随时拆换,而且,皇帝每天都到军机处听取汇报,军机大臣也没有决定政务的权力。所以,自从明朝朱元璋拆销丞相一职以后,中国就再也没有丞相一职了。

中国有句俗语:伴君如伴虎,说得对极了。人们总以为,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人当官当到丞相一职,人生的目的就达到了。其实,你即使当官当到丞相,也不一定有好日子过。因为皇帝对丞相是最不放心的,随时有撤销你的可能。原因是,你对皇帝的威胁太大了。

唐代的丞相制度与汉朝相比有什麽变化?起到了甚麽作用?

宰相者,是古代对位高权重,有资格参议或裁决重要国事的官员之统称。在人们普遍的认识里,他们的政治地位仅在皇帝之下,得以领衔百官,拥有很大的权力和荣耀。从殷商至明清历朝历代对宰相的称谓都各有千秋,如“篆宰、相国、相邦、丞相、尚书左右仆射、左右丞相、平章、参政、内阁大学士”等等。
历朝宰相所处理的事务都是国家核心军机、财政和民生大事,因此通过宰相的任用模式,可以直接反映出君主的为政治国理念。本篇就从宰相这一概念着眼,略论唐宋帝王的权术之道。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一. 浅谈唐朝宰相1.唐朝宰相是个兼职?
赖瑞和先生援引清代史学家钱大昕先生的考异,大胆地提出唐代的宰相具有使职的特征之观点。什么是“使职”?就是相对于职事官来说的。职事官是官方认可的、拥有固定职务和品衔的官职,如侍郎、刺史、仆射等等。而使职则具有临时性,没有固定的品衔,如节度使、采访使、观察使等,都是为了完成某此任务而设的头衔,并将其加到原有的官职上。唐朝的宰相也是有类似的头衔,而且据悉多达二十二种称谓,可谓历朝之最。
《唐六典》有载:
“武德、贞观故事,以尚书省左、右仆射各一人及侍中、中书令各两人为知政事官。其时,以他官预议国政者,云:‘以宰相参与朝政’,或云‘平章国计’,或云‘专典机密’,或‘参议政事’”。

以上谈及的尚书省左、右仆射、侍中、中书令都是具体的职事官名,而且都是三省的长官,给这些官员加上“知政事”的头衔,他们就成了唐初的宰相。发展到后来,也出现很多以其他官职充任宰相的事例,他们所获赠的头衔就是“‘参与朝政、平章国计、专典机密、参议政事”这一类称谓。
由此推断,唐宰相非常任职务,官职和品衔也没有定律,皇帝认可哪个官员,直接给他一个类似使职的名分,就可以行使宰相的职权了。但是他们原职事官的职位尚在,职责没发生改变,例如《新唐书》曰:“裴寂除尚书右仆射,知政事”,说的是裴寂除了在尚书省任右仆射之职外,还是一名辅佐太祖皇帝的宰相。所以唐宰相是兼任的说法也有道理。

2.从三省制废弛到宰相使职圈子。
三省制起源于魏晋南北朝,在唐宋时期得以完善,分别由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书、门下省审核诏书和尚书省执行政令。《朱子语类·法制》中记载:
“唐制: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付门下,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从这章程来看,唐朝的三省的政务是一环扣一环,有一个既定的流程,但实际操作却并非如此。按《新唐书·百官志》中的说法,凡遇到重大的政务,三省的长官会齐集到门下省的政事堂共同商讨,如果出现意见相左,最后会由皇帝进行裁定。那么在政事堂参与议政的班子就是唐朝的宰相班子。

唐太宗时期,除三省长官以外的其他官员,需要在头衔上加上“参与朝政、参知机事”等名目,才能进入政事堂参政,而能够加参政头衔的官员,亦被视为唐朝宰相。到了高宗时期,宰相的头衔以“同中书门下三品”为主(再后来使用“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知政事”居多),并且很少以三省长官去充任,一般起用侍郎、尚书、御史大夫等官。正如《百官志》所记载:
“自唐高宗以后,为宰相者须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虽品高者亦然”。如此一来,三省就沦为了三个执行机构,由多人构成的宰相班子担当起了辅政职责。

二.宋朝中央集权过程中的宰相状况一览1.宋初中央集权的步伐。
宋初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立国,所以在他登基以后,相当忌讳这件事,担心后人会效仿。因此宋太祖首要考虑的是兵权的集中,通过“杯酒释兵权”的策略,宋朝中央集权的政改顺利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收了各地的兵权之后,又在全国各地推行路—州—县行政体制。
这个制度简而言之就是在让原本属于每一路行省长官(节度使)的职能权力被分化成几块。先后设置了转运使、经略安抚使、提点刑狱使、提举常平,分别将地方的财税、军队、刑名以及国家应急储备职能一一进行分割,其最终结果就是架空了节度使,以便于地方权利更好地向中央集中。最后,宋朝的皇帝又开始考虑在中央政府的领域内,如何让皇权最大化集中的问题。

2.二府三司制的推行与相权的削弱。
关于中央政府皇权的集中问题,宋朝初期的做法是推行二府三司制。所谓二府,指的是三省和枢密院;三司就指的三司衙门。这个制度相当于将原来三省的宰相职权分成三块,成立枢密院,负责调度军队,院长官枢密使和枢密副使领导各路经略安抚使,直接剥夺了宰相参与军事事务的权利。再成立三司衙门管理财政税收事务,最高长官为三司使,三司使又被称为“计相”,也可以视为宰相。
如此一来,原宰相的管理财税大权被分离出后,最后留给宋代宰相(加注“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头衔的三省长官)只剩下中书门下的吏治和法度方面的行政事务了。这还没完,还另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名为助手,实则削弱了相权,巩固了中央集权。南宋吕中在《宋大事记讲义》中记载:
“自太祖乾德二年始置参政,所以防宰相之专也。自是凡十三年,止四人。仁宗四十二年,凡三十七人。徽宗二十六年,三十四人。高宗三十六年,四十八人。孝宗二十八年,三十四人……”

数量如此庞大的副宰相队伍出现,可想而知,当朝正印宰相还有多少施展权力的空间,沦落到后来只能充当皇帝的传声筒或是替罪羊。
三.宰相任用与君主的治国理政之道1.宰相权重,任人唯信。
在唐、宋以前,宰相权重而篡位者历历可数。如王莽、曹丕篡汉,司马炎篡魏,司马伦篡惠帝,刘裕、萧道成、箫衍、陈霸先南朝更替,朱温、石敬瑭、郭威、赵匡胤五代称雄。有了这些前朝故事,唐宋君主自然不希望相权坐大,危及皇权,以致重蹈覆辙。于是唐朝开国索性不设常职相位,而是从现有官员中简拔自己中意之人拜相。
这中意之人,必然是皇帝所信任之人。就如唐开国的四位宰相,就与太祖皇帝沾亲带故。另外唐朝宰相的使职化也使得这个兼职非常不稳定,皇帝可以随时提拔他所信任之人,也可以任意贬谪、放逐甚至赐死一个让他起疑心之人。反正宰相也是个临时工,对其的处置连律典的流程都可以不用走。

据统计,唐相共计三百多人,居其位死于非命者四十一人,罢相后死于非命者四十二人,占比超过两成。因此赖瑞和先生认为,皇帝的信任是唐朝相权的基础,这与宰相的名分高低,甚至有没有名分都没关系。
2.广置相位,以削相权。
唐朝国祚不过二百九十年,但记入史册的宰相就有三百多人,相权散置,可见一斑。而到了宋朝,在权力已经削减得七零八落的正印宰相下面,又添置了数量可观的副宰相。可以想象,在一个权力分散的宰相圈子里,这些大人物们虽然难以掀起谋反的风浪,但同时也难有太大作为。只能说是遇到明君时添砖加瓦,遇到庸君时无力回天。
像宋朝二府三司制的推行,名曰“分权共政”。但各个官府衙门以及各部官员之间相互掣肘,将精力花在内耗上面,即便是才华横溢的有识之士身居相位也难以有所作为。

宋真宗时期宰相权力大原因

  宋时的宰相一般指的是政事堂的长官。在宋真宗时期权力增大的原因是:澶渊之盟后,真宗时期基本无战事,所以开始进一步执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加强政事堂的权力来限制枢密院,以防止武将专权、乱政的发生。
  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以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和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共同行使行政领导权,并称为“二府”,为当时最高国务机关。二府制的特点就是文武分权。 宋代设“中书门下”掌握实权,但仅有民政权,设于内堂,称政事堂,是中央的行政机构,长官为宰相,为了限制宰相的权力,又另设副宰相“参知政事”与宰相共同议政,使宰相不能专权。

  宋初把军政权从宰相的手中分出来,设立枢密院,掌握全国军事。枢密院和宰相的政事堂并立“对掌大权”,号称“二府”。枢密使和宰相的职权平等,凡军机要务,宰相无权过问。二者一文一武,互不通气,分别向皇帝奏事。皇帝利用两者之间的异同,直接控制军权和政权。二府是宋朝在唐朝政事堂的基础上所作的改进,使得政权和军事权的分离,另外又将财政大权从宰相手中分割出来而设置了三司:度支、户部、盐铁掌管全国的财政,长官是三司使,亦称“计相”。这些措施使得军、政、财三权分立,互不统属,从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君主专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8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