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这个人就是当时的并州总管李穆,李穆是陇西成纪人,自称西汉骑都尉李陵的后代。他也是北周的老臣,资历不输尉迟迥,最关键的是,他还曾经救过北周开国之君宇文泰。当年,李穆跟随宇文泰攻打东魏,宇文泰因马中箭受惊而在阵前堕马,快要被东魏的士兵追上,李穆这时候跳下马,用马鞭狠狠抽了宇文泰一下,一边骂道:“你这个蠢货,怎么连马都不会骑!”东魏士兵看见,觉得这个人肯定地位不高,于是舍弃二人继续往前追击。李穆赶紧把自己的马让给宇文泰,二人都逃脱了。
李穆当时在北周的地位很高,手里又有兵马,自然也成了尉迟迥和杨坚拉拢的对象。当时尉迟迥已经派了使者去劝说李穆,杨坚也赶紧派柳裘和李穆的第十子李浑前去。本来,李穆的另一个儿子李士荣已经劝李穆造反,但看到杨坚派的使者,李穆又改了主意,把尉迟迥派来的使者扣留并将书信交给了朝廷,不仅如此,他还将镶有十三道玉环的金带、象征天子的服饰送给杨坚,又让自己的儿子李浑回到洛阳,对举着熨斗对杨坚说:“希望您将来能安抚天下。”李穆明确的站队让杨坚十分高兴,更让许多本来摇摆不定的观望者纷纷导向杨坚,最终杨坚平定了叛乱。
那么李穆为什么选择了杨坚呢?原因恐怕有两个,其一,杨坚将李穆留在洛阳为质的儿子李浑派去劝说李穆,表现出了十足的诚意,而李浑作为李穆的儿子,说的话当然更比尉迟迥派来的使者在李穆心中分量重。但光是这样,绝不足以打动李穆,毕竟李穆的另一个儿子李士荣也曾劝过他造反。起到主要作用的,恐怕还是第二个原因——那就是李穆自己的野心。李穆作为一个七十岁的长者,显然已经将站队杨坚和站队尉迟迥的后果都考虑到了,他当时已经位高权重,如果选择造反,尉迟迥将杨坚赶下台,尉迟迥做丞相,自己的地位恐怕不会有太大的变动,而如果支持杨坚,杨坚在平定尉迟迥叛乱后,一定不止满足于丞相的地位,他的身份恐怕会进一层,那么自己作为危难之间给他帮助的功勋之臣,必然可以获得更高的待遇。从李穆送给杨坚的东西就可以看出,李穆已经想到了杨坚打算称帝,因此不仅表示支持杨坚,还让自己的儿子明确表达了希望杨坚称帝的打算。
北周皇室的头号名将—齐王宇文宪,以及同族重臣宇文神举、宇文孝伯,此外还有行军总管宇文亮、上大将军王兴、上开府仪同大将军独孤熊,毕竟历次政变尤其是改朝换代都伴随着严重的流血事件,所以点评过历代史书的清朝史学家赵翼才感叹,“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
和北周的明帝宇文毓一起,每人娶了一个独孤家的女儿,岳父独孤信可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八大柱国之一——来自独孤大贵族的支持;北周的前俩任皇帝帝,开创科举制度,选拔人才,这一制度成为后来历朝遴选治国人才的重要途径,历时1300年,直到清末民国时代才废出,谱写了一部万民子弟竞科举的恢宏画卷。宇文觉、宇文毓都被皇室权臣“宇文护”害死,宇文邕借机除掉了“宇文护”党羽,而在真正意义上结束这一段大分裂,大动荡,大混乱局势的正是隋文帝杨坚。宇文邕就是亲率兵灭掉北齐的“周武帝”。
皇叔宇文宪受到猜忌,被宇文赟杀害,这样宗室的权力就遭到削弱,以杨坚为代表的的外戚集团,就逐渐掌握了权力。其实都是关陇贵族内部的争斗,局外人没有这么大的政治力量来干涉,除掉了以赵王宇文昭为首的六位北周皇族,还灭了他们全家。所以他建立隋朝时,北周六王都早以死在他手上,根本就再无北周其它王室宗族阻止。同时只要不侵犯内部贵族的权益,内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李穆就曾公开表示支持杨坚当皇帝。
内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李穆就曾公开表示支持杨坚当皇帝。而且就当时的内外环境,也只有杨坚有这样的手段和方法,维护和巩固关陇贵族的权益。
《隋书》中说杨坚的出生,乃是弘农华阴杨氏,是西汉以来的门阀世家,累世贵族。
其实杨坚并非出生弘农杨氏,据陈寅恪先生考证,杨坚的出身是山东寒族。
杨坚的父亲杨忠经历坎坷,他是在山东老家被南梁抓了壮丁而成了梁朝军人,后随着梁朝陈庆之北伐,陈庆之失败后杨忠就留在了北魏。之后,杨忠到了权臣尔朱荣的堂弟麾下,后来又到了名将独孤信麾下,最后随着孝武帝元修到了长安的宇文泰麾下。
北魏军队的主力是北方六镇,北方六镇军队大多掌握在怀朔镇出身的高欢手中。宇文泰算是另起炉灶,可是因为他本人是武川镇出身,于是一大批武川镇出身的军人来到了他的身边。
杨忠并非六镇出身,但是他的表现特别突出,堪称战绩辉煌,受到宇文泰特别的喜爱。宇文泰特将杨忠留在自己的帐下效力,为了让杨忠在同僚面前不被孤立,特别向大家宣布杨忠也是武川镇人。
宇文泰此举无疑是向杨忠表示他是自己人。
也就是在杨忠生活稳定,事业蒸蒸日上的这段时间,杨坚出生了。杨坚出生之后就被送到了寺庙抚养,因为杨忠信佛,他相信这种方式能为杨坚带来好运。
杨坚是在杨忠事业的上升期出生的,因此起点比较高,他15岁时就因为父亲杨忠的功勋而成为车骑将军,并得到了县公的公爵;16岁成了骠骑大将军,有开府之权;25岁成为隋州刺史,进位大将军;28岁时父亲杨忠去世,杨坚承袭为隋国公。
有了父亲杨忠的照顾,杨坚的职位和地位升得很快,也因此招来很多人的注视。
杨坚长相不殊,被宇文泰认为非普通人。在那个年代,不是普通人就意味着位极人臣或者贵不可言。北周明帝宇文毓甚至还偷偷找人给杨坚看相,看相的人向着杨坚,因此对宇文毓说:“这个人只是做柱国的料。”之后又对杨坚说:“ 公当为天下君 ”,明确指出杨坚要做帝王。
宇文泰之后,他的侄子宇文护成了权臣,对杨坚也非常猜忌,几次要谋害杨坚,都被一帮功勋老将保了下来。
后来,北周雄主宇文邕即位,他也看好杨坚,让自己的太子娶了杨坚的大女儿杨丽华,和杨坚结成了儿女亲家。宇文邕的五弟,齐王宇文宪对宇文邕说他每次见杨坚,都感觉诚惶诚恐,因此这个人可能以后要篡位,最好先杀了。宇文邕则说:“杨坚还可以作为将领用。”
内史王轨也对宇文邕说:“太子恐怕不是做皇帝的料,而杨坚有反相。”意思也是劝宇文邕杀杨坚,可是宇文邕不高兴地说:“一切都是天命。”
其实,宇文邕对杨坚的看法,与宇文宪和王轨并无区别。但是宇文邕雄才大略,上任后除掉了权臣宇文护,手中权力愈加集中,朝堂之上一言九鼎,因此在他面前没有人敢有一丝不敬之心。在宇文邕看来,杨坚只是他的旗子而已,他需要杨坚为他灭北齐、南陈和北方柔然,更何况自己还有年轻的优势,即使要除杨坚,也要等到飞鸟尽和狡兔死的时候。
这么多人都猜忌杨坚,杨坚心里当然清楚,他也害怕,就不得不小心翼翼,收敛锋芒。
雄才大略的宇文邕虽然年轻,可是他在年富力强的36岁年龄突然病死了。
宇文邕死后,19岁的太子宇文赟即位,也就是周宣帝,为了依靠杨坚巩固自己的皇帝位,他就立了杨坚的女儿杨丽华为皇后。
正如内史王轨当年对宇文邕所说,宇文赟不是做皇帝的料,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先后立了5个皇后,只是在他的5个皇后中,只有杨丽华的父亲杨坚是有能力和实力的。
宇文赟用杨坚,又要压制杨坚。宇文赟压制杨坚的手段就是和杨丽华过不去,甚至有一次找茬要杨丽华自尽。杨坚的夫人独孤氏吓得急忙进宫道歉,一直磕头到流血,宇文赟才罢休。
虽然如此,宇文赟对杨丽华还是不依不饶,经常说:“早晚我要灭你们杨家满门。”又特意召杨坚进宫,他事先对左右说,如果杨坚神色有异就杀。好在杨坚神色自若才躲过一劫。
杨坚心里害怕又没有办法,他就请教自己的老同学,在宣帝宇文赟面前正得宠的内史上大夫郑译。郑译给杨坚出了外出避祸的主意,他又在宇文赟面前建议让杨坚出镇寿阳。郑译的建议也正中宇文赟下怀,于是下诏让杨坚担任扬州总管。
宇文赟下诏让杨坚担任扬州总管是在公元580年5月初5,可是11日,宇文赟突然得了重病,25日就死了。
宇文赟才22岁,他死得太突然,连后事都没有时间交待,他的长子宇文阐才7岁,这就出现了一个谁来辅政的问题。
皇帝突然病死,由谁来辅政自然就由他身边的亲信们说了算。宇文赟宠信的亲信有6人,他们是御正下大夫刘昉和皇甫绩,内史上大夫郑译,御史大夫柳裘,内史大夫韦谟,御正中大夫颜之仪。
刘昉认为应该由杨坚辅政,因为杨坚是皇后的父亲,而且还被公认为有能力,因此最有条件。刘昉先征求杨坚的老同学郑译的意见,郑译当然一万个支持,之后又统一了皇甫绩,柳裘和韦谟三人的意见。只有颜之仪反对,他认为应该由宇文家族的宗室,即在外的五个王爷回京辅政。
颜之仪是《颜氏家训》著作者颜之推的哥哥,是个忠心耿耿又毫无私心的人,他认为宇文家族的江山就应该由宇文氏辅政。
可是刘昉、郑译想得比颜之仪复杂,他们想让杨坚辅政,有两个原因:
1、当初宇文赟用刘昉、郑译等人就是为了削弱宗室五王的权力,一旦五王进京他们必然会受到清君侧的打击;
2、刘昉、郑译等人还有一个更深层的想法,就是以杨坚辅政的名义架空杨坚,达到自己辅政的目的,而要自己辅政,就坚决不能让五王进京。
因此,刘昉、郑译5人趁着颜之仪不在的机会,由刘昉代颜之仪签字拟成了一份矫诏,命杨坚入宫总领朝政。
也有一种说法,是杨坚的女儿杨丽华在这个时候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她的授意下,刘昉、郑译等人拟了矫诏。
但是无论哪种说法,杨坚是毫无准备地,突如其来地当上了辅政大臣。
刘昉、郑译等人让杨坚辅政,并非真心拥戴杨坚,而是想架空杨坚,他们原来的计划是让杨坚做冢宰,郑译做大司马,刘昉做小冢宰。
自宇文邕以来,冢宰名义上是百官之首,实际徒有虚名而无实权。杨坚心里明白,他问计于当年的北齐才子李德林,李德林说:“要做就做大丞相,假黄钺,都督内外诸军事,否则,你一事无成。”
结果,杨坚用李德林之计,自任大丞相,都督内外诸军事,总揽军政大权。也因此手下笼络了一大批亲信能臣,著名的如高颎,李德林,韦孝宽等人,形成了一个坚强的集团。
杨坚总理朝政,已经达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是,他本人从来没有想过会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辅政大臣,因此面对突如其来的权力,他心里还是忐忑不安,他并不认为自己能做好这个辅政。
杨坚从小在寺院长大,因此他信天意,他私下秘密问太史中大夫自己是否符合天时人事,太史中大夫说放心吧,天象已定了。杨坚还是忐忑不安,最终还是他的夫人独孤氏医治了他的心理病。
独孤氏说:“你现在已经骑上了老虎背,想什么都没有用,只有干一条路,你想想怎么干好吧。”
杨坚这才狠下心来一条路,干。
杨坚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他本就是清教徒似的人物,因此一反宇文氏的奢靡浪费,提倡勤俭节约,又恢复了被宇文邕禁止的佛、道二教,短时间内就收获不少人心。
之后杨坚用4个月时间平定了相州(治地邺城)总管,勋州(治地湖北安陆)总管和益州(治地成都)总管的三方叛乱。
4个月时间平定三方总管的叛乱,说明杨坚的平叛并不费劲,一方面是他代表国家力量,师出有名,另一方面是他得到了传统关陇功勋们的支持。
平定三方叛乱后,杨坚的地位已然稳固,也正是在三方叛乱中,杨坚才感觉自己得到了关陇勋贵们尤其是北周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后代们的拥护,代表性的人物是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李远的弟弟李穆,北周八柱国之一于谨的儿子,关中门阀韦孝宽以及梁睿等,以他们为代表,关陇勋贵们都坚定地站在杨坚一边。
关陇勋贵是西魏和北周政权的支柱,他们转而支持杨坚,是因为他们对宇文氏家族已经失望。先是宇文护弄权杀了好些功勋旧将,好不容易出了个雄主宇文邕开始了欣欣向荣,却戛然而止,代之而起的是昏庸无道的宇文赟。因此选择杨坚,符合大家的利益。
杨坚得到关陇勋贵的支持,他开始起了代周建隋之心,其标志性事件就是向宇文宗室下手。
从公元580年7月到12月的半年时间,杨坚对自己矫诏骗回京城的北周宗室五王下了杀手,随后屠杀了宇文氏子孙50多人,将有可能威胁自己的宇文子孙几乎屠杀殆尽。
做完这一切后,公元581年2月,杨坚强迫8岁的北周静帝宇文阐禅让自己,建立了隋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86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李渊是怎么想造反的是被儿子逼迫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