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慈禧男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女性统治者中,吕雉临朝称制、实际掌权西汉政权时47岁,掌握最高权力15年;武则天建立武周,登基称帝时67岁,在位15年;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成为晚清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时26岁,实际掌握晚清朝政大权长达47年。
47岁的吕雉,尚且有着审食其这个男宠的陪伴;67岁的武则天更是拥有众多面首,薛怀义、沈南璆尤其是备受武则天恩宠的张易之、张易宗兄弟均在正史文献中留有痕迹。可26岁便早早守寡的慈禧太后,在长达47年的统治时间内竟然没出现过秽乱后宫、蓄养男宠的情况。
26岁,正值精力旺盛、风华正茂的大好年华;再加上咸丰皇帝这个“耽于声色,体多疾,面常黄”的丈夫根本无法满足慈禧太后的正常需求;按理说,掌权后的慈禧太后最是应该蓄养男宠、暗藏面首的女性统治者。可除了诸多坊间传闻、野史笔记的刻意抹黑外,慈禧太后为何没和吕后、武后一样,真正活成一个女性统治者该有的模样呢?
其实,慈禧太后不是不想,而是在诸多限制条件的制约下,不敢而已!
慈安太后对慈禧太后的绝对制约
和独自掌权的吕后、武后不同,慈禧太后对于晚清政权的掌握并不彻底,还有着母后皇太后——慈安太后绝大程度上的分割。“辛酉政变”成功后,晚清政权形成了“两宫垂帘、亲王秉政”的政治格局,虽然恭亲王奕訢的秉政权力被很快剥夺,但慈安太后这位曾经的中宫皇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根据《清宫遗闻》的记载,慈安太后“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慈禧太后在她面前也只能“慑于嫡庶之分,亦恂恂不敢失礼”。同治皇帝选择皇后时,慈禧太后败给了慈安太后;选择光绪为嗣皇帝时,慈禧太后主动将其抚养权和教导权交给慈安太后;甚至凡涉及朝政举措的大事,慈禧太后明知道慈安太后没有异议,依然也先要请示,都是因为慈安太后的权力、地位和影响都在慈禧太后之上。
有这样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后宫之主镇着,慈禧太后即使有蓄养男宠、供自己享乐的想法,也断断然不敢付诸行动。
清朝祖制对慈禧太后的绝对制约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充分吸取了前朝历代的经验教训,用各种祖制规矩、机构设置、人员安排来尽可能地降低皇帝妃嫔秽乱后宫的可能性。
晚清宫女荣儿就在《宫女往谈录》中,详细列举过慈禧太后无法秘密蓄养男宠的具体原因:
1、清朝对于太监的管控手段非常成熟,野史笔记中的“假太监”根本不可能出现在后宫。
2、慈禧太后的身边从早到晚都围着一大帮太监、宫女,这是清朝延续200余年的祖制规矩。
3、即使慈禧太后掌权,紫禁城中的前朝和后宫之间的界限也是明确分开,不能擅自逾越,否则就是人头落地的严惩。
慈禧太后和其随从人员
正如宫女荣儿所说,“唐啦,汉啦的我不懂,那些乱事,宫里也不许说。不过我敢说,我在宫里头七八年,按照宫廷的制度说,根本不会有这种事儿”,清朝成熟的后宫制度和管控措施也使得慈禧太后无法像吕后、武后那样随心所欲、肆意妄行。
摇摇欲坠的晚清政权带给慈禧太后的制约
吕后掌权发生于西汉初期、武后掌权发生于唐朝初期,而慈禧太后掌权则发生于摇摇欲坠的晚清时期。此时的大清王朝已经变成了一艘千疮百孔的破船,列强不断入侵、不平等条约一个接一个;太平天国、捻军组织等内部战乱也在不断挑战和威胁着晚清的统治根基。
也就是说,慈禧太后执掌的是一个兵革遍天下、糜烂不堪、摇摇欲坠的破落王朝。为了延续清朝的皇权统治,延续自己的最高权力,慈禧太后必须付出比吕后、武后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行。洋务运动、推行新政、权力平衡,再加上吕后、武后不可能遇到的外交事宜,占据了慈禧太后几乎全部的时间,让其根本没有机会蓄养甚至思考男宠、面首的事儿。
对于慈禧太后而言,至高无上的权力才是真正能让自己满足的所在。
除此之外,相较于“临朝称制”的吕后和“登基称帝”的武后,慈禧太后只是一个以“垂帘听政”的方式,代行皇帝职权的后宫妇人,只是咸丰皇帝的遗孀。也就是说,在传统礼法和伦理道德层面,慈禧太后的遗孀身份也决定了她根本不可能蓄养男宠。
参考文献:《清宫遗闻》、《宫女往谈录》、《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说起慈禧太后,大家肯定并不陌生。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人为自己撑起了一片天,后世的人们对她也是褒贬不一。不过她也是位可怜的女人不是吗?丧夫之痛,旁子之痛沉重的负担压在心中,在她守寡的那么多年中,她全靠这一技术度过深宫寂寞生活。
这位慈禧太后一开始并不是皇后,而古代皇帝的妃子也并不是平常人家的姑娘,她有一个很好的母族,是叶赫那拉氏的后人,所以有幸进宫选妃,她的原名叫惠玉兰,所以就被皇帝赐封为兰贵人。
而她能够一步步在后宫中立足与她的孩子有关,因为当时的皇后并无子嗣,所以说慈禧的孩子又是长子,这就占有很大的优势了。母凭子贵大概就是这个道理,皇帝很注重子嗣,传宗接代,就很重视她了,所以她的地位可谓是扶摇直上,仅次与皇后了。
不过,众所周知古代的皇帝短命的居多,这不,慈禧刚刚26岁就开始守活寡了。26岁的女人可能在现代还没有结婚呢,对于她来说改嫁是万万不能的了,也真是心酸。皇帝死后她的儿子上位,为母亲赐号慈禧,两后并存。
在咸丰帝死时,为了让权利相互制约,设立了八位大臣与两个太后,而这引起了慈禧的不满。她想要的权利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可能这也是咸丰帝生时已经预料到的,恐怕慈禧权力专制,但是慈禧还是联合咸丰帝的亲弟弟也是位亲王发动了政变,废除了那八位大臣,充裕自己的权利。
而大殿之上是不允许女人出现的,慈禧也深知这一点,又发动了一次政变,使自己可以垂帘听政,当然可不止听那么简单,皇帝已经成为了傀儡,决策者还是慈禧太后。在政治生涯上得到满足,而生活上的满足来自于哪里呢?
慈禧为了笼络大臣们,就赏赐他们自己所做的书画,可以见得慈禧太后画画很有一手,而身为大家闺秀的她也是多才多艺的,在咸丰帝生前就经常为他代笔批阅奏折,虽然这一举措引起了很多大臣的不满,认为后宫女子不得干政,但是从中足以见得咸丰帝对于慈禧书法的肯定,事实也正是如此,慈禧太后的书法很是不错。
慈禧太后在守寡的这47年中,除了与大臣们斗智斗勇争夺权利,就是练练书法,作作画来充实自己的深宫寂寞生活。
慈禧是清朝末代的一个传奇人物,野史流传着不少关于她的传闻。比如话说慈禧26岁就守寡了,怎么会在快要绝经的年纪怀孕呢?
关于这事,正史无记载,民间野史倒是传得沸沸扬扬。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
01 慈禧17岁进宫,26岁守寡
慈禧从小丧父,生活不幸,所以这就使得慈禧从小养成了争强好胜的性格。不过,虽然生活不太如人意,但是好歹也是出身宦官家庭。
受家庭影响,慈禧从小喜爱文学、历史、书法等,且还喜爱骑马射箭。不过,要谈到水准嘛,也就?菜鸟?水平,毕竟在那个年代,?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过,纵然如此,慈禧在普通的女人堆里,也算得上是鹤立鸡群的。
所以,咸丰二年(1852年),慈禧凭着自身的优势,被选进后宫,那年她已经是17岁的大姑娘。也恰好是那年,咸丰皇帝选秀女,慈禧搭上了最后一趟?末班车?,被幸运选中,并很快被赐予了?贵人?称号,次年又被封为嫔。
注:清代后宫妃嫔的等级制定,皇后以下妃嫔,一共分为7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
慈禧是一个颇有心计的女人,最初只是被封为?兰贵人?的她,并不甘心于只是当个小?贵人?。为了博得皇帝的欢心,慈禧想到了用钱财买通咸丰身边的太监,让他们能够为自己提供便利,创造和咸丰皇帝偶遇的机会。
最终,慈禧果真凭借着自己的小?计谋?,从此获得了咸丰皇帝的宠爱,博得了上位。
1856年,慈禧入宫的4年后,为咸丰皇帝生下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也就是后来清朝的同治皇帝。最后,慈禧?母凭子贵?,从此悄然地改变了整个大清朝的命运。
1861年,咸丰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驾崩,那年,慈禧也就26岁。
02 慈禧40多年的守寡生活如何度过的?
年纪轻轻就丧夫,漫漫长夜,总会引起坊间的很多猜测。为此,一直以来,坊间一直流传着慈禧各种养男宠的故事。当然,正史上并没有记录慈禧如此混乱的私生活,我们也就只能当成是野史传说来看看。
比如传闻说慈禧身边的太监,如安德海、李莲英等人受到独宠,便是因为此原因。根据传闻,相传慈禧和安德海在宫中常常是成双入对,两人散步时,随从只能远望,不能贴身跟着。
后来,安德海死后,慈禧曾一度伤心难过。再后来,李莲英的到来,正好填补了慈禧的空虚,为慈禧带来了快乐。
话说李莲英尤为擅长给女人梳头,而慈禧也正好需要这方面的太监。据说,两人还常常探讨养生之道到深夜。
03 慈禧为什么会在46岁时不慎怀孕?
除了宫中的太监,有关于慈禧的男宠对象,其流传版本还有男戏子、古董商、面点师傅、侍者、饭店的伙计等等。
清代文廷式《闻尘偶记》记载:光绪八年春,一位姓白的古董商,经由李莲英介绍得幸于慈禧,那时,慈禧46岁。后来,这个姓白的古董商在宫中住了一个多月才被放出。
不久,慈禧身体不适,常常感到疲倦,还时不时出现呕吐、恶心等反应。作为早已为人母的慈禧,心中也暗自想到了可能是怀了身孕,但却不好发声,更不能讲出来。
为此,按着宫中的规矩流程,很快便来了一大批的太医给她看病。?
第一个给慈禧把脉的太医,很快便知道了慈禧有喜。但是他很聪明,深知此事不能随口说出去,否则招来杀身之祸。他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给慈禧开了几副滋补身体的药,随口编了几句话圆场,应付之后,匆匆地走了。
第二个太医把完脉后,一口一个恭喜、恭喜,结果把慈禧吓得不轻。慈禧对其怒斥道:
一派胡言!先帝去世多年,本宫怎么可能怀孕??
?
可想而知,到这里,太医的脑袋也就掉了。
而在那时,慈禧想到,第一个太医肯定也早已经知道她怀孕之事,于是便暗自派人去把太医的脑袋给砍了。
之后,光绪帝见前面请了两位太医,依旧没能解决慈禧身体不适的问题,便又请来了第三个太医。第三个太医也很聪明,随口编了一口说辞,什么太后只是因为国操劳过度,导致气血阻滞造成的身体不适等之类的话。
慈禧谙悉太医是个机灵人,问道?太医觉得本宫该吃何药??太医当然也不好明说是打胎药,便隐晦地让慈禧按他开的秘制丸药去调理身体。
服用了太医开的药方后,慈禧?偷偷?地完成了打胎。
之后,太医出宫之外,马不停蹄,昼夜兼程地逃回了老家。
而当慈安太后听闻慈禧怀孕风声之后,怒气冲天,欲要召集大臣来商讨废后之事。礼部大臣诚惶诚恐地告诉慈安:?这事万万不可呀,愿我太后能够明哲保身?结果,当晚慈安就猝死归西了。
关注我,了解更多文化历史知识,若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85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李恢,蜀汉将领,曾助诸葛亮平定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