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杨继盛,嘉靖朝著名谏臣,他是个怎样的人

众妙之门 2023-06-18 22:19:34

杨继盛,嘉靖朝著名谏臣,他是个怎样的人

很多人都不了解杨继盛,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看看。

大明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硬气王朝,在这样的风气下干事的官员也是很有气节的,第一点真不是今天的我们可以比拟的。要说大明第一硬汉,让小编佩服还是这位,虽然他是一个传统意识上“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但他干的事真是谁的干的下来的,这个人就是嘉靖年间著名谏臣杨继盛。

杨继盛生于一个世代耕读之家。他的亲生母亲很早就去死了,父亲另娶的妻子对很不好,对他总是横眉冷眼的小小的年纪就让他放牛。而杨继盛心里却十分的向往读书,因此他放牛经过里塾,看见里面的儿童读书,很是羡慕。虽然没了母亲还有父亲啊,他的父亲见他对学习很是向往在他杨继盛十三岁时,终于让他读书了,但还是要继续放牛或许读书的机会实在太难得因此他学习越发刻苦自厉。不仅乡试中举,进入国子监学习。

嘉靖二十六年,杨继盛参加科举考试一举高中二甲第十一名,初任南京吏部主事,嘉靖二十九年,杨继盛35岁时调升京师,在此期间发生一件事,当时蒙古首领俺答汗数次带兵入侵明朝北部边境,奸臣严嵩死党大将军仇鸾请开马市想以此来与蒙古人求和,杨继盛知道后立即上书《请罢马市疏》痛陈这样的做法,当时的嘉靖皇帝也有些犹豫,但杨继盛位卑言轻那是严嵩等人的对手,在严嵩极其党羽的努力下,杨继盛被下诏狱,后来被贬到甘肃做官去了。

杨继盛被贬,马市得以开放,但是一年之后俺答依然扰边,马市全遭破坏。嘉靖这才算知道杨继盛的先见之明,再次将他,先调为山东诸城县令,改任南京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当时的内阁由严嵩当权,他想将杨继盛提拔为己所用,以此一年之内连续四次升迁杨继盛,但杨继盛一心想到的只是报效国家,更不就买严嵩的账,甚至心里极为厌恶严嵩。

嘉靖三十二年,杨继盛上任刚一个月,就草拟奏章弹劾严嵩,斋戒三日后以《请诛贼臣疏》弹劾严嵩,历数严嵩''五奸十大罪'',严嵩假传圣旨,将杨继盛投入死囚牢。廷杖一百,这一顿打可不得了,直接将杨继盛打残差点要了他的命,一位同僚实在看不下去了,托人送给杨继盛一副蛇胆,告诉他:用此物可以止痛。但杨继盛拒绝,曰:''椒山自有胆,何必蚺蛇哉!''那个年代监狱的卫生条件又极差,满身是伤的杨继盛在这样环境下身材开始慢慢腐烂,流脓,为了减轻自己的痛苦,杨继盛决定干一件,他将一只碗摔碎用碗片自行割下腐肉三斤,断筋二条。严嵩本想将杨继盛杀死,但杨继盛在陆炳等人的保护下,在监狱之中存活三年之久。自挽绝笔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嘉靖三十四年,严嵩在交给皇帝的一份处死名单中加上了杨继盛的名字,而嘉靖皇帝也没细看就这样签字了,一代清官廉臣就这样草草的被杀了,死前,杨继盛留下一首诗:天王自圣明,制作高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死后,天下人痛哭传颂,妻子不久也殉夫自缢而死。当时天下之人都为他鸣不平,将他的故居拆了建成一座庙,将夫妻二人供奉在里面祭祀。

清顺治十三年,顺治皇帝御制《褒忠录序》、《褒忠录论》两篇文章刻碑立于祠内。以表彰他忠君爱国,敢于直言的作风清帝顺治还说道:朕观明有二百七十年,忠谏之臣往往而有,至于不为强御,披膈犯颜,则无如杨继盛。而被祸惨烈,杀身成仁者,亦无如杨继盛。

读《明朝那些事》有感之杨继盛

杨继盛,出生在一个很贫穷的家庭。母亲早逝,于是他的父亲又给他娶了一个不怎么样的继母。

他的童年很是悲惨,不是受继母的虐待,就是放牛。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对他的父亲说,他要读书。他的这个决定,将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但是在当时,在那样一个环境里,读书对他这样一个家庭来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也是一件很不能被人理解的事情。他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在讽刺嘲笑他。但他只有一句话,他要读书。他的父亲妥协了。读书可以,但是你还是要继续干你的本职工作——放牛。

就这样,整整六年,他在私塾的外面,一边放牛,一边忍受着风霜雨雪、忍受着交了钱的私塾学生的侮辱的眼神,在私塾的窗口听先生讲课,坚持了整整六年。他终于把他的父母感动了,在他十三岁的那一年,送他进了私塾。黄天不负有心人,他靠着他的坚持,靠着他的努力,终于中了秀才,中了举人。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励志很鸡汤的故事。但是这个励志的故事,却没有童话里,幸福和快乐的完美结局。由于不善钻营,他依旧很贫穷,贫穷到只能靠着国子监的一点点补贴来生存。幸好,他依旧有着穷人家孩子的坚韧。在国子监同学读书的时候,他在读书。在国子监同学寻欢作乐的时候,他在读书。在国子监同学,为了自己的前程在找各种关系的时候,他还在读书。他靠着他的坚韧,又迈出了人生的一大步,他中了进士。

但是命运的神啊,依旧在和他开着玩笑。他被分配到了南京吏部,一个冷的不能再冷的衙门。这是任何一个官员,都不希望分配去的一个衙门,这是一个没有油水的衙门,一个一辈子可能都不会有升迁机会的衙门。但是他很知足。这个世界是黑暗的,可是他没有被这个世界的黑暗同化,他依旧是当年那个坚持着读书的简单的书生。相比较以前,现在已经是很幸福了。他很知足。

他一面感恩这个世界,一面极力的同这个世界的黑暗做斗争。因为在他读过的书里,孔夫子的教导时时在耳畔回响。他深知作为一个官员的责任,那就是报效国家,体恤百姓。这个一个很多读过儒家经典的人都知道的一件事情。只是他们大多数人都已经忘记了,被这个世界眼前的繁华所诱惑,失去了原来的本心。但是他没有忘记。所以在庚戌之变之后,仇鸾又要故技重施,重开马市,对蒙古的统治者寇边又一次做妥协的时候,他忍不住上书了,反对,坚决反对。

反对无效。尤其是在一个皇帝能决定一切人生死荣辱的时代里,上书反对一个当时皇帝很喜欢的人。他的下场是清晰可见的。他被贬官,贬到了偏远的狄道。在那个鸡不飞狗不叫连鸟都不拉屎的小地方,他依旧勤恳的,毫无怨气的做着他能做的一切,兴办学校,疏浚河道,开发煤矿……似乎在等待命运召唤那一天的到来。

命运的转机,终于来了。一场铺天的富贵也即将到来。因为一个人,向他伸出了友谊的手。这个人就是严嵩。

严嵩是当时的首辅。国家一号人物,是嘉靖皇帝。在嘉靖皇帝一心求道的那段时间里,国家实际上的一号人物,就是首辅,也就是严嵩。严嵩和仇鸾,有一段纠缠很深的恩怨情仇。简单的来说,就是杨继盛上书反对的仇鸾,是当时首辅严嵩的政敌。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是严嵩的思维。仇鸾现在败亡了,自然要拉朋友一把,然后再把他拉到自己的阵营里面。富的流油的职位——兵部武选司,就是严嵩最大的诚意。

可是,事实却不像严嵩想象的那样。一件严嵩打死也想不到,也不能理解的事情发生了。他,杨继盛,没有接过严嵩抛来的橄榄枝,走进严嵩的阵营,而是斋戒了三天之后,选择弹劾严嵩。不是当时习以为常的不痛不痒的弹劾,而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死劾。

严嵩不知道的是,他和仇鸾有的不是私仇,而是公仇。他的仇人只有一个,那就是丑恶的黑暗。在他的黑暗的仇人名单里面,仇鸾只能排第二。排第一的,正是这个权倾朝野二十年,弄的国将不国,民不聊生的第一大奸人,严嵩!

杨继盛不聪明,但是他也不傻。所以他知道,在皇帝还在信任严嵩的时候,斗倒严嵩的几率几乎为零。他知道他这样弹劾严嵩失败的结局是什么。也有学过心学的朋友唐顺之告诫过他留着有用之身,以后做有用的事情。可是他还是义无反顾的这样做了。放弃了以后将会一帆风顺的前途,放弃了他拼搏半生得来的荣耀,也放弃了他的生命。因为他知道自己很普通,没有聪明才智老谋深算,没有权势背景,没有名望,除了自己心中的那一份信念,能和严嵩一拼的,只有自己的性命而已。那就豁出去自己的性命,让这个天下,让那个只知道修道的皇帝知道,严嵩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这场弹劾,结局早已注定。嘉靖皇帝怒了,对象当然不是严嵩,而正是这个放弃了一切,只为了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的杨继盛。而杨继盛的结局,似乎也早已注定。他将被打入诏狱,然后在昭狱的折磨中,一个人孤独、凄惨的死去。

然而,他终究不是一个平凡的人,是一个任何知道他故事的后来人都将会记住他一生的人。

一百廷仗由锦衣卫执行,打的是皮开肉绽,血肉模糊。他的友人看不下去了,托人送给他一副蛇胆,告诉他,此物可以止痛。他说,椒山自有胆,何须蛇胆。这对常人来说,已经算是有种的了。但是对他来说,这不算什么。因为他还有更有种的事情,有种的让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震惊。在诏狱的蝇虫滋生、肮脏的环境里,他的伤口开始恶化感染。在一个深夜里,杨继盛叫来了一个守卫,提出了一个要求,这里太暗了,请帮我点一盏灯。看守答应了。就在灯光照亮黑暗房间的那一刻,看守看到了一幕让他在这个诏狱里见惯了残酷血腥之后依旧永生难忘的可怕的景象。杨继盛就那么安静的坐在那里,低着头,用一片破碎的碗的碎片,在一下一下刮着腿上的腐肉。你知道碎片并不锋利,所以腐肉也并不容易被割断,这样,将是比用刀子在身上割肉困难十倍,也将更加痛苦一百倍。可他就是那么一脸平静的刮着,没有哀嚎没有呻吟的刮着,一下一下。安静的空气在凝结,凝结的让人感到窒息。

他就这么顽强的活了下来。除了他的死敌严嵩,没人想杀这样一个人。嘉靖皇帝也不愿意,因为杨继盛的敌人是严嵩,而不是他。自以为聪明玩弄朝臣三十余年的嘉靖皇帝也不想给严嵩背锅。然而嘉靖皇帝最后还是被严嵩玩弄了,三年后,在另外的一件案子里,和杨继盛完全不相干的案子里,在一个惹得嘉靖皇帝暴怒的案子里,严嵩悄悄的将杨继盛这个名字填在了这个名单必死的案卷里。就这样,杨继盛还是死了。在一件不相干的案子里,结束了他正义而强悍的一生。

叙述完他的一生,我不禁在想,是什么样的土壤,才能衍生出这样一个纯净的灵魂?

孔夫子应该笑了,一千多年的儒家传承,不仅出了阳明先生这样的圣贤,也出了如杨继盛这般舍弃了一切,只为信念的铮铮君子。

我们需要像阳明先生这样的人。这个世界总是肮脏的居多,光明的居少。尤其是那样专制的时代,那样浑浊的朝廷。我们需要阳明先生这样变通的人。因为很多时候,打败利益的并不是正义,而是另一种利益。因为很多时候,我们要伪装成和肮脏的人一样的人,才能活着、才能得到最好的机会给他们最致命的一击。

但是我们更需要杨继盛这样的人。呆在黑暗里久了,我们就很容易变得黑暗。呆在肮脏里久了,我们就很容易变得肮脏。我们需要杨继盛这样纯洁的灵魂,无畏的勇士,为了心中的信念义无反顾的铮铮君子。他们最不容易成功,但他们绝不是鸡蛋去碰石头那样无意义。是他们让很多已经不再相信光明的人,重新相信这个世界还有光明。是他们让很多已经变冷的心,重新变得火热。他们是人性的火种,尽管弱小,终有燎原之势。

顽强意志的人有哪些

历史上意志顽强的人有:杨继盛、刘备、谈迁、石达开、姜维等等。

一、明朝著名谏臣—杨继盛

首先说下,这是个谏臣,不是奸臣。因为弹劾大奸臣严嵩,被打了100庭杖,腿骨被打断,腿肉一片血肉模糊,拖到阴暗潮湿的牢房里,没几天伤口就开始恶化感染。这个时候,杨继盛干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

在一天深夜,让狱卒拿了一盏灯,用牢房里的碎瓦片,借着微弱的灯光,没有麻药,没有堵嘴的毛巾,只有碎瓦片,一点一点的,自己把腿上的腐肉挖掉,把感染的腿骨表面刮掉,就这么一个深夜,一声不吭。

关二爷尚有华佗掌刀,有手下陪伴喝酒下棋,而杨继盛呢?这意志力,简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二、蜀汉开国君主—刘备

有人或许说,刘备又没受过刑,算什么意志力开挂?来看一下刘备的履历:卖草鞋出身,五易其主,四失妻子,颠沛流离30多年,从幽州到徐州、到许昌、到邺城、汝南、新野、江夏,其间的凶险与辛酸就不说了。最难能可贵的是,50岁了,一事无成,竟然还坚定的带着自己的团队,想着兴复大汉!

还有,袁绍想拉他,曹操想拉他,却非要自己干!更可怕的是,这么一个落魄的团队,在刘备的带领下,扑街20多年,竟然还是雄姿英发,斗志昂扬!没人能体会的到,作为团队的核心,刘备的内心,该有多强大!

三、明末史学家—谈迁

谈迁为了写一部明朝的史书,叫《国榷》,走遍了中国的万里河山,寻遍了资料,历时26年,26年啊,说是千辛万苦,一点都不为过吧?终于把这部史书编写完成了。可这个时候,家里突然来小偷了,把资料、完结稿什么的,统统都偷走了!

可怜年过半百的老人家,叹了口气,颤颤巍巍的又重新拿起了笔。4年后,大作写成!这时,已到清朝了。

四、太平天国—石达开

太平天国成员里有恶人这个不否认,可石达开却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英雄。据史料记载,石达开去世时,被处以的,是极为恐怖的“凌迟”。目击者称,石达开全程一声不吭!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五、蜀汉大将—姜维

也许有人会疑惑,为何提姜维,不提诸葛亮呢?诚然,诸葛亮也是为蜀汉尽心尽力,可是看看姜维的经历,接手时的蜀汉是个什么样的蜀汉,九伐中原,内有奸臣,外有强敌,就为了对诸葛亮的一句承诺。甚至刘禅投降了,姜维还在想方设法的复国。

明代第一硬汉

杨继盛是明代第一硬汉。

近期继续看《明朝那些事儿》一书,今日看到《勇气》一章,被明朝第一硬汉杨继盛的事迹震撼、感动!

嘉靖三十四年(1555)十月二十九日,本该是停刑之日的这天,却破天荒地有三个人被执行了死刑,他们分别是直隶浙福总督右都御史张经、浙江都御史李天宠以及兵部员外郎杨继盛,史称杀“三良”。特别是其中的杨继盛,在他临刑前披枷戴锁游行时,围观者把道路围了个水泄不通,只为看看传说中这位嫉恶如仇、铁骨丹心的大明第一硬汉。

面对凛凛刀光,杨继盛仰天长啸,作了他人生中最后两首诗:“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前未了事,留与后人补。天子自圣明,制度高千古平生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手起刀落,杨继盛身首异处。在场的无论是监斩的锦衣卫、监察御史、杨继盛的亲友还是围观百姓无不眼含热泪,因为他们知道,再往后,大明再无谏臣。

年少怀大志,苦心习绝学

杨继盛出身微寒,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去世了, 父亲给他找了个继母,更不幸的是这位继母也不是省油的灯,缺少博爱精神,没把他当儿子,让他做杂役。在苦难的童年中,杨继盛开始成长。

童工杨继盛的主要工作是放牛,她没有父母的疼爱,也没有零花钱,犯了错还有挨打。然而,杨继盛没有办法,日子只能这样一天天的过。

可放牛娃心中也有一个读书梦,在他的坚持下,父母最终准许他去私塾旁听,但前提是必须干本职工作(放牛)。

于是每天放牛之后,杨继盛都会把牛系在学堂门前,然后站在窗外或是或是躲到角落里,忍受着那些交过学费的学生鄙视的的目光,认真地听课。这对他而言,经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站了六年之后,杨继盛的热情终于感动了他的父母,于是他们把13岁的儿子送进了私塾。在这里,杨继盛努力学习,不负众望,先后考中了秀才和举人,投身了国子监祭酒徐阶门下。

这年他到曲阜拜访孔子、颜回的庙宇时,登泰山山顶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志欲小天下,特来登泰山。仰观绝顶上,犹见白云还。”

杨继盛也没有辜负自己志博云天的诗句,嘉靖二十六年(1547),他高中进士,被选任为南京吏部验封司主事。在朝廷的政绩考核中,他被评定为:器深而志远,学博而守严,儒家操行早早形成,正当壮年,堪担大任。嘉靖三十年(1551),又升兵部车驾司员外郎。如此升迁速度,杨继盛已经可以衣锦还乡了。然而为国忧思者,必承非议。

心中唯家国,奋而忘其身

嘉靖年间,明朝北方边境一直受蒙古骑兵的侵扰,自陕西、宁夏、山西到河南、河北,直至辽东,只要是沿长城一线,到处都遭到蒙古骑兵的蹂躏,其首领名为俺答,而明朝政府却对其毫无办法。

嘉靖二十九年(1550),俺答的骑兵终于越过长城,到北京城附近烧杀抢掠,而后扬长而去。对此,手握十几万大军的总兵仇鸾却不敢出兵,选择杀良冒功来糊弄皇帝。甚至在严嵩的支持下,仇鸾开始积极给嘉靖上书建议与俺答讲和,开设“马市”。

然而俺答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并无信誉,与其讲和无异于与虎谋皮,况且仇鸾的讲和条件不清不楚,有卖国之嫌。杨继盛便是开设马市的最激烈反对者之一,他痛斥这些奸佞之辈,给嘉靖皇帝递交一份《请罢马市疏》的奏章,申明“十不可,五谬”,弹劾仇鸾妥协投降的行为。

虽然嘉靖反复看过奏折,觉得“继盛之言是也”,可严嵩、仇鸾之流却并不放过杨继盛,在他们的诬蔑蛊惑下,嘉靖皇帝改了主意:“杨继盛既有所见,何不早言?今差官已行,却乃肆意渎奏,好生阻挠边机,摇惑人心”一封圣旨就这样决定了杨继盛的命运,他被贬到了远在甘肃的狄道县。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不久后,仇鸾与俺答私通的事情败露,嘉靖皇帝终于意识到自己错罚了杨继盛,于是赶紧召他回京,并一年连升四职,得到了兵部武选司这个肥差。眼见杨继盛平步青云,严嵩也起了拉拢的心思,觉得自己能利用仇鸾与杨继盛的矛盾,将他收为己用。然而严嵩这种奸佞之臣永远都无法理解杨继盛的浩然正气。杨继盛不仅拒绝了严嵩的拉拢,甚至在刚上任一个月就草拟了一份弹劾严嵩罪状的奏折,其中论述了严嵩的十罪五奸,这就是流传千古的《请诛贼臣疏》。在其中他字字珠玑:“国之有嵩,犹苗之有莠,城之有虎,一日在位,则为一日之害,皇上何不忍割爱一贼臣,顾忍百万苍生之涂炭乎!”简直把严嵩骂得体无完肤。

可严嵩深受嘉靖信任,在朝中地位安如磐石,杨继盛的请命反而深深戳中了嘉靖皇帝的痛处,大怒道:“谪官怀怨,摭拾浮言,恣肆渎奏”,将他打入大牢。在狱中,杨继盛受尽了严刑拷打,在三年的牢狱生活中,他十个手指被折断,腿骨被夹碎,老肉不断溃烂,新肉生了一茬又一茬。为了不让自己的腿腐烂生疮,他情急之下,想到了把碗打碎,用破裂的瓦片刺进烂肉中,硬生生剜掉血肉。在深夜渗人的刮骨声中,掌灯的狱卒抬头一看,不禁遍体生寒,吓得双手颤抖,连灯都差点掉到地上,连前来查看的锦衣卫看了都毛骨悚然。

这三年来,有杨继盛的奏章在,严嵩每天都活得提心吊胆,生怕哪日被皇帝清算。因此,严嵩从未放弃过置杨继盛于死地,趁着倭寇犯边,嘉靖心烦意乱的功夫,这个机会终于来了。他把杨继盛的名字附在了张经、李天宠案件末尾,列入朝审后行刑的名录。而嘉靖没有心思往下看,就草率降旨,匆匆批了个“依律处决”。

七年后,杨继盛的死谏终于没有白费,严嵩失势,失去了嘉靖的信任。

可杨继盛之死仍然开了个杀谏臣的坏头,使明朝后期的言官之路走向两个极端:要么死谏,要么噤声,这也让有利于澄清吏治、安抚百姓、缓和社会阶级矛盾的言官制度渐渐形同虚设,导致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腐化日趋严重,也加速了明朝走向衰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85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