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纸质衣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我有位大学同学,是位超级懒做家务的奇葩女孩。据她们同寝室的同学描述:当年这位小姐姐衣服超级多,可是除了内衣袜子,几乎从来不自己洗衣服,过一段时间,她就会把换下来的脏衣服统一打包,快递回家给她老妈去洗。然后家里也会定期给她把洗干净的衣服快递回来。有一次她邻床的妹子跟她打趣:“你这总是往家里快递多麻烦,干脆让咱妈给你直接邮纸衣服过来,你几天换下一件直接一扔,省得这邮来邮去的,大家都省心……”
我不知这个邮衣服回家的姑娘听了这话心中作何感想? 她又是如何回答她同寝室的小姐妹的? 但我却想说,纸衣服的概念可不是那位打趣别人小姐姐突然大开脑洞的创意,咱们老祖宗可是老早就把这想法付诸实践啦。
小编觉得,要说咱中国人有用纸做衣服的创意可是一点儿都不奇怪,谁让咱们震惊世界的古代四大发明里就有造纸术这一项呢!况且造纸本身用的也都是天然的植物纤维,这跟织布缫丝似乎总有那么一种打断了骨头连着筋的亲密感,你要说,古代人从来没有动过用纸做衣服的念头,那我也不大相信。
最晚在唐代,中国就应该能做出比较精致的纸服装了。《全唐诗》中有这样的描写:“云锁木龛聊息影,雪香纸袄不生尘。”看来无论用料,款式还是做工,这纸制的小袄都是非常考究,让人啧啧称赞的。
不知为何,唐宋时不少寺庙里的僧侣们似乎蛮流行穿纸衣服修行的。《辩疑志》中就记载“苦行僧用纸衣御寒”,宋人叶绍翁在《四朝闻见录》中载:
转智,不御烟火,止食芹蓼,不衣丝棉,常服纸衣,号纸衣和尚。
为何这位坚持自虐,法号转智的宋朝大师,还有唐代坚持苦修的僧侣们会选择穿纸衣呢?这让小编我不免展开了想象: 我想到喇嘛庙里的转经筒,那转一圈就是念了一遍刻在筒上的经文,也就积累了一遍经文的功德。那么,各位大师所穿的纸衣上,会不会也是抄满了经文呢?一天十几个小时都穿上这样布满经文的衣服,这得相当于念了多少遍经,做了多少功课,积累了多少功德啊?了不起!能有这样的想象力,我都有点佩服我自己了。
还有更令人叹为观止的事情,原来在宋朝,不仅仅有纸衣服,还有纸被子!陆游曾写了一首致朱熹的诗:“纸被围身度雪天,白似裘狐软如棉。”看来这纸被子可不是样子货,不仅具备保暖性和舒适性,还有观赏性,都是一等一的上品。想来朱熹朱夫子是大宋朝独一无二的哲学家,陆游陆大人也是文武兼备的大文豪,这两个人互赠的礼品应当也不是啥俗物,想必那床纸被应是那个时代文人雅士流行的风雅至极的物件吧。看来,纸衣纸被在那个年代也算是一种附庸风雅的时尚呢。
宋人在《文房四谱·纸谱》中记载了纸衣的制作工艺:
亦常闻造纸衣法,每一百幅用胡桃,乳香各一两煮之。不尔,蒸之亦妙,如蒸之,即恒洒乳香水,令热熟阴干。用箭干横卷而蹙之……近士大夫征行亦有衣之,盖利其拒风于凝沍际焉。
从这纸衣的制作过程看,也不是个简单的事情,用的辅料也甚有些名贵。而且想想一般二般的纸,哪禁得住这又煮又蒸的折腾? 不灰飞烟灭才怪呢。所以看来这做纸衣服的纸也不是普通的材质,绝对不是便宜的货色,所以能够消费得起纸衣服的,只能“近士大夫”阶层了。
不过这用料讲究做工复杂价格不菲的纸衣服,到了明代居然还批量生产了。明人李诩的《戒庵老人漫笔》记载:
宫女衣皆以纸为护领,一日一换,欲其洁也。江西玉山县贡。
看看,一个县都在为皇宫做纸领子,这个批量的规模还不小呢。我觉得要是我那个不爱洗衣服的同学生活在明宫里,一定会偷着乐的。这记载也让我想起计划经济年代,很多人穿过的的确良衬衫的假领子(估计九零后们,都没见过),那种专为制服配置的假领子,跟明皇宫内宫女们一天一换的纸领子,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想来是因为纸衣服造价昂贵,工艺复杂,一天一换可利用率也太低,所以明代以后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19世纪末,美国人才开始探索一次性应用的纸布,从这点来说,我们中国人在这个领域的起步比西方起码要早一千多年,要往大里说,这功劳可不只局限在服装领域里,咱们可应该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一次性用品开发的鼻祖。
想起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漏洞之一,就是孟范结婚竟是因为孟在救范的时候漏出手脖子被看见,于是嫁给了他。这种迂腐的行为绝对早不过汉朝独尊儒术之时,甚至更有可能是宋以后,根本不是先秦民风。
很迷的一点是,为啥那么多?明立领旗装领?不分、?版型形制?不分以及根本不知道汉服圈的?山寨?是定义复杂色彩、图案设计而不是作为公共知识的部分版型和所有形制的人也在下面宣扬汉服形制、仿古无意义化。
越远古越保守,这是错误的。明代清代恐怕是中国封建时代最禁锢人思想和肉身的时代吧。一个老百姓是不允许随意远行的,除非有官府公文。而元宋以前老百姓是可以自由通商的。明清的时候你还听说过?丝绸之路?吗?
小时候在农村,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国家经济还不好,很多农村下地干活的女性都是一个汗衫加七分裤,不穿内衣,那时候经济不好的地方也没有内衣可以买,去城里买内衣也是有钱家庭才能办到的。夏天干了一天农活,回到家也没有空调,热啊,家门口乘凉穿的自然也少。现在农村家家有空调,已经没有人种地了,大家穿衣的选择标准也不是照着咋样干活方便,就是啥好看穿啥,长的短的,款式明显多了。
我生在八十年代末,见到过我姥姥冬天穿斜襟盘扣的棉袄,也见过她夏天上身只单穿着宽大的白色棉汗衫,夏天热,穿这种汗衫干活方便,吸汗又凉快,那个时候中国的农村生产力还落后着呢,吃饱穿暖是第一,我们老家那里在平原,当时已经逐渐有了村办企业,不算是特别穷苦的那种农村(距离省会城市四十公里),但农村女性依旧是把考虑干活方便第一,遮羞放其次。之后到了大转折得时候,95年经济突飞猛进衣服款式越来越丰富,很明显就是有了空调且不再下地干活(企业越来越多,村民都是厂里上班,下地的少了)以后,穿得看起来?保守?了,穿长裙的就多了,她们不再担心长裙不实用下地干活不方便了。
很多人其实想象不到也体会不到这种变化,这不是单一现象,这是那个时候国家的普遍现象,大多数人可能都不知道九零年之前大多数国人的生活是什么面貌,只能看到周围的圈子,更何谈去了解古代普通底层百姓的生存环境和生活面貌。衣服会透光不代表衣服本身就不是多层经纬。
因为一般的布料是透水走光,工人走光是因为衣服被汗湿了发生了透光,凸点是因为贴身和料子薄。大部分单衣在沾湿以后都会这样,这个明显不可以用来作为评判它制作工艺的标准。在不同的节气场合,穿衣都是不同的。工人在工厂穿便装,那么他在其他场合就不会穿正装吗?明代衣料商的衣料大部分都是从农村采办,农民是很明显有制作不同种类衣料的技术的,这一点在老农村也很明显。现在的非遗技术传人也有不少就是在农村,他们既然完全能制作老爷的衣服,那么限制他们能不能穿老爷衣服的只有财力和身份等级了(禁制)。
再回到形制问题,什么决定了形制,现实需要决定了形制,衣服是社会的副产品,换句话说当你在讨论形制的时候我就是默认你已经承认以上的事实(也就是我评论这段话的内容),然后才有我们说的服装的社会文化问题。基于这个认识我们去看原始人的衣服就是服务于生产生活需要,我们去看商周也有很多的短装,在这个基础上又发展出贵族的服装。平民的衣服从来就在讨论之列。只是大部分没人关注或者不懂装懂。衣服是基于实用性发展的,所以以前平民的衣服是完全有可能变成现在人的常礼服,比如西装原型以前就是城市平民的便装,后来礼服化。现在的唐装是在以前劳动人民的短衫上发展的,而以前的圆领袍现在变成戏服,这种事情在历朝历代都在发生。
所以我们在讲衣服必须理解衣服不是人,人可以分成固定的阶级对立,衣服不能。除了特殊工种之外,从来没有一种自古以来只有平民穿的衣服和富人穿的衣服,?专属于x人的衣服?通常只会在一时一地存在。而在衣服不搭配起来之前,忽略掉上面的纹饰和材料,只看衣服的样式(形制),还是不能给它下定论的。便装会透还是不等于开放或者不在意的,开放是设计上为了开放,不管背心汗衫它正常情况或者一般是不会透。而开放是为了显身材或者其他目的,这也是为什么印度妇女会觉得紧身牛仔裤很开放,但是印度传统服装不算开放的原因。因为谁都知道这种是有场合的,而不是不管场合都是这种情况。历史是活生生的多元体。
?把一揽子朝代打包过来,绑架史料和古代人,去证明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这是我看到过的对?汉服?最本质最鲜明的判定。希望更多的历史专业人士能出来正本清源,抨击这种亵渎历史歪曲文化的产业,给沉默的大多数以理论上的支持。汉服产业为了扩大利益已经跳出服饰本身从民族史观上面颠覆了,小孩子已经认为这玩意就是历史产物了。历史界是时候要改掉对?汉服?一贯的不屑纠正和沉默态度了。
在没有洗衣粉的古代社会,洗衣服确实是桩困难事。
比如在古代西方社会,这事就相当折腾。虽说古埃及时代就发明了肥皂,公元3世纪时欧洲各国也有了肥皂作坊。但直到17世纪,肥皂的产量还非常稀少,只有达官贵人才用得起。工业化的肥皂生产,要等到18世纪末才可以实现。在此之前,欧洲人用肥皂洗衣服?基本不可能。
洗?古罗马人开发出了重要方法:草木灰加尿液。罗马的洗衣工匠们,每天早晨都要挨家挨户收尿,然后把待洗的衣物,放入盛满尿液的洗衣缸里。罗马皇帝韦帕芗还设立了?征尿税?,一度是罗马帝国的重要财源。中世纪的欧洲各国,也是有样学样。?尿液洗衣服?的操作,也就在西方风行了一千八百多年,直到近代肥皂大量普及后,才渐渐销声匿迹。
所以,在古代西方历史上,以如此操作洗出来的衣服,画风也是可以想,所谓?又脏又丑还特别油??那只是比较委婉的形容。
那么,放在同样?没有洗衣粉?的古代中国,洗衣服又该用啥?这事儿,千万别低估了老祖宗的智慧。
最老资格的?中国古代洗衣粉?,那当属?草木灰?(碳酸钾)。与欧洲人一样,中国人也很早就发现了草木灰的洗涤作用。《礼记》里就说?冠带钩和灰清漱?,也就是用草木灰来清洗衣物,民间老百姓则叫?淋灰水?:把草木灰放在竹筛里兑上水,淋下来的灰水就可以用来洗衣物,算是草根版的?洗衣粉?。也可以把草木灰与贝壳灰混合使用,增强洗衣效果。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麻织品,经鉴定就曾这么洗过。
同样老资格且深入草根民间的?洗衣粉?,还有天然碱(碳酸钠)。在汉代的南北大地,老百姓可以在春秋干燥季节的碱地上,采到含有天然碱的?碱土?,用于衣物的洗地。汉朝时将其称作?卤碱?,唐朝时又改叫?石碱?,一直是好用且不贵的?洗衣粉?。
而到了明朝,?石碱加工业?又完成了重要一步:人造石碱。明朝的生产商们,把蒿和蓼两种植物放进地窖里浸泡,然后再曝晒后烧干,接着再用水淋加浇面,一块上好的?石碱?就能制成,价格也便宜得多。从金元年间时的?馈赠礼品?,变成了明代老百姓家常见的日用品。既能发面又能洗涤,堪称生活好帮手。而以后来西方学者的公认:工业革命以前,这种?中国石碱?的提纯度,公认世界最高。
而且拜?明代资本主义萌芽?所赐,这种物美价廉的石碱,产业化规模也极高。除了有山东济宁等著名产地外,更衍生出了多个品种。既有普通老百姓家用的普通款,也有添加香料等奢侈品的豪华款。适合不同阶层用户。诸如?合香楼花汉冲?等明代店铺,更都是享誉百十年的?老字号?。
所以说,一直到明代时,比起同时期的西方人来。哪怕是中国民间最?草根?的?洗涤用品?,论起清洁去污的效果,也远比那些收?尿税?的国家靠谱得多。
不过,别管是?草木灰?还是?天然碱?,清洗的主要都是大件衣物。像古代西方那样价格昂贵且有强力去污效果的?肥皂?,古代中国又是否能找见?不但有,也同样有不同款式。
最常见的?中国肥皂?,就是古代中国城市里常卖的?肥皂团?。这?肥皂团?与现代肥皂有所不同,是把皂树的果实(皂角)磨碎后,制成桔子一般的形状,对衣物袖口领口的去污效果也极好。这种?中国肥皂?汉代时就已出现,且以其便宜好用的特点,深入民间百姓家。
至于豪华版的肥皂,那就首推魏晋起流行于中国宫廷的?胰子?,这是把洗净污血的猪胰脏磨成糊状后,加上十多种香料与药材,制成的特殊?洗涤剂?。单看这原材料,就知其价值不菲。哪怕在晋代的宫廷里,用来洗衣物的时候还是少,主要用来洗澡,所以也叫做?澡豆?。这东西那时金贵到什么程度?豪门出身的晋朝驸马王敦,第一夜与公主洞房时,仆人送来?澡豆?请他洗浴,他却误以为是点心,当场吃了个精光。
不过,发展到技术更发达的明代,这个好东西,也不是宫廷专用了。明代诸如北京南京等各大城市,都有专门经营?胰子?的店铺。当时的?胰子?已不止有?猪胰子?,还有效果同样好的羊胰子。也不是晋朝时的豆子状,而是变成了团状,且有?桂花胰子玫瑰胰子?等各种款式。明清年间诸如《儿女英雄传》等野史小说里,也有这类?高级洗涤用品?的影子:?(长姐儿)搓了阵香肥皂,香豆面子,又使了些个桂花胰子,玫瑰胰子?
夏天穿的衣服质地和别的季节不一样啊,布料稀薄透气,秋冬是裘皮棉袍什么的,夏天就是丝绸棉麻了。包括袍子里的亵衣(就是咱么现代人的内衣),不同季节的质地也不同。古人可是很聪明的哦。古代有钱人冬天穿裘皮毛皮,咱现代人里的有钱人穿皮草,都一样哈。 而且古代也有避暑设施啊,比如不停给房屋檐壁浇水降温的自动设备,储存冰块的冰窖、冰块做的冰镇降暑食品,井水浸泡瓜果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古代的天气可没有现在这么酷暑,地球是越来越变暖的。 早在西周的时候,人们就在腊月采冰,正月往冰窖存冰,二月取出冰来,冰镇着羊羔肉和韮菜上供祭神。到了春秋早期,专门有“凌人”负责在寒冬时凿取天然冰块,并将积蓄的冰块以备夏日用于防暑。春秋末期,在诸侯的宴席上就出现了冰镇米酒。就是夏天将酿制好的米酒滤去酒糟,然后冰镇,饮之清凉味甘,身心皆爽,这是尚好的消暑饮品。 唐代时,皇帝在宫廷中建有专供避暑的凉殿。凉殿,即殿中安装了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采用冷水循环的方法,用扇轮转摇,产生风力将冷气送入殿中。《唐语林》记载“玄宗在凉殿,座后水激扇车,风猎衣襟。……四隅积水帘飞洒,座内含冻。”这种利用自然水冷方法,具有很好的降温效果。同时,还利用机械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檐直下,形成人造水帘,泻满凉气,以达到消暑降温目的。除了机械制冷以外,宫廷中还备有大量的藏冰。每年寒冬季节,都有专职官吏负责采集天然冰块,贮存于冰室之中,炎夏期间取出,以供皇家之用。 唐代的高官富贾们,也有建私家避暑设施的。刘禹锡在《刘驸马水亭避暑》诗这样描述了水亭特色:“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雨,水晶帘莹更通风。”这种水亭,利用机械将冷水输送到亭顶的水罐中贮存,然后让水从房檐四周流下,形成雨帘,从而产生避暑降温的效果。这种半自动的制冷设施,费用颇大,并非普通老百姓所能建造。 唐代显贵杨国忠还造冰山来避暑,这在历史上极为罕见。《开元天宝遗事》卷上记载:“杨氏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为山,周围于宴席间。”杨氏一族,竟以融化巨大冰块的方式来降温避暑,足见其富贵骄奢。杜甫“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的诗句,反映出唐代市场已出现了卖冰的商人。不过,天然藏冰,在唐代属希有之物,《云仙杂记》说“长安冰雪,至夏日则价等金璧”。还有更邪门的避暑方法,杨贵妃因体型肥胖,至夏怕热,常有肺渴,故她每日含一玉鱼儿于口中,借以凉津润肺。《酉阳杂俎》记李隆基了解到谋士申王很怕热,就赐他一条冷蛇;那蛇白如冰,不伤人,申王把玩手中,暑气遂得稍解。 宋代帝王的凉殿,比唐朝更豪华奢侈。《武林旧事》载:“禁中避暑,多御复古,选德勤殿及翠寒堂纳凉。长松修竹,浓翠蔽日,层峦奇岫,静窈萦深。寒瀑飞空,下注大地可十亩。池中红白菡萸万柄,盖园丁以瓦盎别种,分列水底素馨、建兰、麝香藤、朱槿、玉桂、红蕉等花数百盆于广庭,鼓以风轮,清芬满殿……。”宋代凉殿不但以风轮送冷水凉气,而且还在蓄水池四周摆上各种花卉,使冷风带香,芬芳满室。宋代冷饮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人们把各种水果汁、牛奶、冰块、菊花等混合调制成冰冻的饮品,称之为“冰酪”,这就是我国最早的冰镇饮料。 宋人有亭楼纳凉,荡湖避暑的习俗。每当炎夏来临之际,人们划船行舟,荡于湖中,择风亭水榭,嬉耍度时。此习俗由东京开封一直流传到南都杭州。南宋迁都杭州后,每至盛夏,人们无不携伴行舟,拥向西湖,开展多种多样的纳凉活动。 宋代都市人对夏季避暑十分注重,而且会伴以丰富的娱乐活动增添情趣。 宋代开始流行瓷枕。枕面上釉,脑袋枕着瓷枕睡觉很凉快。瓷枕的形状与品种更是多不胜数,如孩儿枕,塑一小儿头枕双臂,俯卧床榻,憨态可掬。瓷枕两侧常刻上“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久夏天难暮,纱厨正午时。忘机堪昼寝,一枕最幽宜”等诗句,说明瓷枕是夏季纳凉的最佳寝具。 到了元代,冷饮制作坊开始兴隆,精明的商人在加工冷饮时参些蜜糖和珍珠粉,使冷饮不但拥有了较好的口味,而且还冠上了美容的功能!忽必烈执政时期,用牛奶和冰水制成的冰雪状食品,《马可波罗游记》中称之为“冰奶”,就是我们现在雪糕的雏形。 明清时期,民间用冰渐渐多起来。从清代诗人王渔洋“樱桃已过茶香减,铜碗声声唤卖冰” 的诗句中,我们可以推断当时北京的卖冰者是以铜器相碰作响,招揽顾客。清朝设有多处皇家冰窖。据《大清会典》记载,清朝在京城共分4处设冰窖18座,储冰20多万块,每块冰重量约 80公斤,统由工部都水司掌管。除冰窖外,还设有砖窖和土窖。砖窖里的藏冰用于坛、庙祭祀及宫廷生活。土窖里的藏冰用于各官府衙门,官员们按等级发给冰票,凭票领冰。清朝对供冰时间规定为:从阴历五月初一起,至七月三十止。 在古代,普通老百姓主要靠扇子来纳凉,古人称她为“摇风”,亦叫“凉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84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