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明太祖朱元璋一生“铁腕治国”的各类成就里,以他的原话说,这“吾京师养兵百万,要令不费百姓一粒米”的“军事豪言”,确是十分出名的一条。
那这“军事豪言”,是不是朱元璋吹牛?就得看看明初有多少兵:明朝卫所制度下,朱元璋在位时(洪武年间)就有近一百五十万军队。支撑这“百万大军”日常物资粮饷的,正是遍布各地的“军屯”耕地。以明朝军事制度,每家“军户”可以从“军屯”里“受田五十亩”,且国家划拨耕牛农具,每处卫所军队“二分守城,八分屯种”,边境要地则是“三分守城,七分屯种”,保家卫国的同时也要完粮纳税,即“子粒粮”。
在如此奇特制度下,明朝卫所账面上的军队数量,到永乐年间时已突破了二百五十万人,弘治年间更达到“官军原额二百七十余万”。这么多兵,军屯真养得起?
其实,明初的日常军费开支,还来自“诸省供饷”“开中法”“赎纳”等途径,比如明初的山东省,就要长期供应北平(北京)辽东的军粮,河南负担起了山西。但“军屯”确实占了“大头”。仅是明朝永乐元年(1403)这一年,明朝的军屯“子粒粮”收入,就达到了2300万石,相当于宋元时代每年粮食收入的近一倍。永乐年间的军屯田亩数,更突破了8900万亩。如此强大产值,正如永乐皇帝朱棣的感叹:“百姓免得转输,军士并无饥窘。”
所以说,虽然朱元璋“不费百姓一粒米”的豪言有些夸张,但这红红火火的明代军屯,确实极大减轻了百姓负担,更供应了兵强马壮的百万大明虎师,撑起了明初一系列辉煌军事功业。
而且这“军屯”的好些贡献,更是超越历史。由于明王朝在西北西南大地广设军屯,那些“皆给于官”的先进农具和农业技术,也就在各地广泛传播。比如明初还在刀耕火种的思南府(贵州思南),在军屯卫所的影响下,渐渐“务本力稼”。云南的屯军也把牛耕广泛传播。另外军屯所及之处,明王朝更广设“卫学”,从东北西北到贵州云南等地都有“卫学”存在,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从此似种子一般播撒祖国边疆各地。
这几条成就,实事求是说,确实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那么问题来了,明朝拥有这么“好处多多”的军屯制度,怎么到了风雨飘摇的明末崇祯年间,就成了一幅“军饷发不出”的鬼样子呢?特别是到了崇祯十七年(1644),北京城破的前夜,紧急来“勤王”的唐通部,每个士兵竟只得了五钱银子的赏金,气得唐通一跺脚带兵投了李自成。守卫北京的“三大营精锐”,由于长期“欠工资”,一个个都躺在城墙上看风景,干看着李自成攻破北京城……
曾经“拥兵二百万”且“不用老百姓花钱”的大明朝,怎么就落到这步田地了?
首先一个原因,就是这“不用老百姓费钱”的军屯制,那历时百年的衰败。
虽然到永乐年间时,明代的“军屯”到达了高峰。但这个“好制度”,说到底还是建立在明初特殊经济条件上。明初历经数十年战乱,到处“土地鲜少”“居民荒芜”,就连曾无比繁华的扬州,都只剩了十八户人家。这种人少地多的情景,建立“军屯”当然也就容易。可到了明朝中后期,人口大量激增,土地兼并也愈演愈烈。“军屯”也就遭到了破坏。
所以,早在永乐年间以后,明朝“军屯”的“产值”,也就每况愈下。大量原本属于“军屯”的土地,都被各级武将乃至朝中权贵高官们巧立名目侵占。耕种“军屯”的“军户”们,也都沦为了农奴。单是到了明朝正德年间时,明王朝账面上的军屯土地,就只剩下了1600万亩,不到永乐年间的百分之十七。就这数字还“注水”。同时代兵部尚书马文升就哀叹说“屯田有名无实”,传说中的土地,早就被分光了。
“军屯”到了这个地步,别说给国家军备“输血”,就是“养兵”也难。明朝账面上的“二百万大军”,逃跑也成了常态。比如广西省,理论上该有十二万驻军,到了弘治年间时就剩了一万八千人。江西南昌左卫旗军,原本该有四千七百多人,到了弘治十六年操练时,竟只有141人。金华千户卫该有一千二百精兵,到了嘉靖年间时,竟只剩了34人……
所以也就不难奇怪,为什么明朝嘉靖年间时,鞑靼阿勒坦的骑兵,能够一口气打穿明朝北方防线,嚣张杀到北京城下,而沿途“理论上”该有的明朝十几万边军,竟是纷纷躲猫猫。而东南五十三个倭寇,登陆后一路烧杀抢,竟能视沿海卫所如无物,一度逼近南京城——军屯这根“血管”都断血了,大明朝号称“二百万大军”的国防,当然成了缺血的空架子。
不过在那个时候,明王朝的“家底”仍在,一批有识之士也绞尽脑汁,推动了募兵制的发展,凭借明王朝强大的国力与正确的规划,终于在嘉靖晚期至隆庆早期时,重建了强大的明朝陆海军,且打赢了“三大征”等大扬国威的战争。但为什么到了崇祯年间,这个“成功经验”都不能复制了?因为大明朝摊上的,是一位志大才疏的崇祯皇帝。
不容否认,明朝军队发展到崇祯年间,已经问题成堆,除了国家缺钱,军队的腐朽败坏也加剧。将领吃空额也成风。以明末军队的“潜规则”,一万人的军饷,往往会被克扣掉四千人。“没钱发饷”还引发了一拨拨叛乱兵变,以至于官军们“动以打粮为名,劫商贾,搜居积”成了常态。但大明的军备,并没有烂到不可救药的地步。
比如就是在崇祯年间,经略陕西的孙传庭,在陕西一片残破,且面临战事压力的情况。手里“镚子没有”的孙传庭,就做足“军屯”的文章,先火速查清楚陕西军屯被侵占的实情,然后恩威并施“谈条件”。既承认军屯被占的事实,又迫使这些侵占军屯的豪门认怂,乖乖缴纳赋税。就是凭着这些钱粮,孙传庭才组建了著名的“秦军”,一度拳打高迎祥脚踢李自成,为崇祯杀出“中兴”希望。
另外还有卢象升周遇吉等人,也都在艰苦条件下因地制宜,利用明朝军事制度的框架做足文章,在基本少花朝廷钱粮的情况下苦心打造强兵。卢象升的“屯田”“筹饷”经验,还被崇祯大力推广,一度积极“抄作业”的明朝各地边军,也一度战斗力满血上涨。著名的明清“松锦之战”上,集合九边精锐的明军,就一度硬杠八旗精锐,如果不是关键时刻崇祯帝瞎指挥,几乎就能躺赢。
但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此,大明在这个特殊年代,“摊上了”崇祯。抛开“瞎指挥”的问题不说,崇祯在晚明军事建设环节,至少有两个致命短板。
首先一个,以现代企业管理的话说,就是“执行耐力”问题。就以明朝京营来说,崇祯登基伊始,名臣李邦华受命整顿京营,一顿大刀阔斧后,京营战斗力有所提升,甚至还在京城保卫战里硬杠后金八旗。但李邦华也挨够了骂,不久后就被崇祯解职,但这以后,号称大明精锐的京营,战斗力直线下降。到了崇祯十五年时,京营的士兵已是“沿路无籍游棍”扎堆,整个一个流氓军团,对上李自成?当然一触即溃。
而且看看孙传庭、卢象升等人的遭遇,几乎都是一个套路:都是一开始深受崇祯信任,然后在整军过程里遭到非议,本应一起扛的崇祯呢?却是先躲猫猫再犯嘀咕,往往事情还没办好,就把干活的人推出去顶缸。孙传庭的壮烈殉国,卢象升的屈死巨鹿,基本都是被崇祯的瞎指挥坑死。大明军界遭到这么的“逆淘汰”,就算是金山银山,也得糟蹋了。
而第二个重要原因,就是崇祯“钱花不对地方”。
后人说起崇祯苦,常叹息崇祯没钱。但崇祯真的没钱吗?且不说他的“私人储蓄”,就说每年的加派,就“先后增赋千六百七十万”。且不说这些钱通过层层叠加,给老百姓加了多少负担。拿到这些钱的崇祯,倘若能把这些钱用好,打造强兵没有问题,起码不至于“发不出饷”。
可说来叹息,人生最后几年的崇祯,军费都花在谁身上?都花到了王朴、左良玉之流身上。认真打仗的孙传庭卢象升,由于得罪人多,常常遭非议,非议后就被崇祯百般猜忌。丁点军费都要从牙缝里抠。可喜欢战场上收好处,遇到战事就跑路的王朴,却是屡受封赏。
更典型的是左良玉,此人打仗就知藏猫猫,不打仗时就知奸淫掳掠,可人家“关系网好”,和侯恂等“晚明文坛精英”更是“亲生的朋友”。所以别看战场上跑得快,却总被崇祯各种“宠”,动不动就是“发内帑犒良玉营将士”。孙传庭在陕西苦心筹饷时,卢象升率五千残兵,与清军数万八旗誓师死战时,从没见崇祯这么“大方”过。
而到了北京城破前夜,本该“尽忠”的左良玉,却在武昌安心过着奸淫掳掠的“小日子”。崇祯的钱,算是打了水漂。
甚至,就是在北京城破时,一生以悲苦形象示人的崇祯,还上演了悲壮一幕:把身上仅存的二十多万两银子分给宫里太监们,盼着他们能同仇敌忾,给李自成一个难忘的教训。不料这群“奴才”们拿了钱后,各个闹哄哄跑没影——临了,钱还没花对地方。
崇祯“为何没钱发饷”的问题,看上去是个扛锅的问题,但仔细看看,这锅还要他自己扛。“扛锅”的背后,是能力眼光的差距,对于后世的各行各业,何尝不是个难忘的教训。
朱元璋在开国后不久,曾骄傲的说过这样一句话:朕养兵百万,不耗国家一粒米。朱元璋凭什么敢这么说呢?因为,在朱元璋多年的推动下,明帝国政府专门开垦出0.89亿亩耕地,用来保障军事开支。这0.89亿亩耕地是个什么概念呢?意味着100万的兵士,相当于每个兵士可以分得近80亩的耕地。
在明朝初年,一个人只要当兵,政府就给他耕地80亩。而且一人参军,全家光荣,所以每个兵士家里,还有两三个人,可以以余丁的身份,免除政府的其它差役,因为他们需要帮助兵士耕种这80亩耕地。这也就相当于政府用80亩耕地的使用权,换一个稳定的兵役。
换句话说,谁家愿意给政府提供一个壮丁服兵役,并承担这个兵士的所有开销和费用,那谁家就可以享受这80亩耕地的使用权,可以收取这80亩地的地租,并且可以因此减免家中至少两个人差役的权利,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在明朝初年当兵,并不算特别吃亏。
其后,等到政府将这0.89亿亩土地都分配给兵士的家属后,为方便管理,明帝国就有了军户这种特殊的利益群体。在这种背景下,明朝初期兵士的日常开销,其实就相当于是由自己兵士的家人耕种这80亩地或者收取这80亩地的地租来供养,也正因为此,朱元璋才敢公开宣称,自己养兵百万,不耗费国家一粒米。
但是,随着时间流逝,军屯这笔国有资产,慢慢开始流失。因为,在和平年代,军就是一个数字。换而言之,差不多就行,没有人会真正筛查兵士是否合格。当然,你贪污军费、吃空饷,队伍也依然可以照常运转,至少高高在上的皇帝,是不会发现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在这种背景下,大家对于军事系统的资源,自然是你一块砖,我一块瓦的搬。最常见的行为就是,军官们与地方官员相互勾结,随便挂个空饷、或者找些老弱残兵来顶替,然后将这些土地逐步变成自己私人的。
这样发展下去,等到了崇祯时期,这0.89亿亩耕地早都已经全部成为官员们的私人财产,所以等到再次要打仗时,各个军区都是嚷着没钱发军饷,皇帝想追查相关问题,也是无从查起。因为,这种事情的源头,那要推到一百多年前,现在又还如何能分的清楚?而且参与相关的事情的人,也是人山人海,又如何来追究?
所以,最后军人的所有日常开销,只能由国家财政收入来承担。但问题是,按照名册上的兵士人数,相关军费绝对是笔天文数字,而当时明帝国的财政收入,早已经被官僚集团沉沉盘剥后入不敷出。
更可怕的问题还在于,一枝在册十万人的队伍,到底真正有多少兵士,恐怕只有上帝知道,而最后相关军费究竟有多少落实到兵士手中,恐怕同样也只有上帝知道。在这种背景下,明帝国中央政府永远都在缺钱,广大兵士们永远被是各种欠饷,而各级官员和军官们永远在要钱。
关于朱元璋用军屯养兵,崇祯却无钱发军饷问题,比较复杂。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元末明初人口锐减,大量土地荒芜。朱元璋建国开始就利用根据地筹饷,建立卫所军屯制度。这在当时是有利的措施。军队粮饷大多依赖军屯解决。但是不用百姓一粒粟解决军饷的说法出自朱元障之口,无非是赞扬自己推行的卫所军屯制。在明代前期和中期问题不大,万历之后,边患渐多,流动作战又多又大,军屯制度弊端渐显问题。万历三大征,基本耗尽国库积蓄,正税之外屡次加征军饷,特别是明后期,边饷、辽饷开征,连民间也无积蓄。这与明前期和中期大不同。不存在卫所完全自给,还要依赖户部统筹才行。明初、中期各卫所维持本地治安,军屯收入大体可自给。从三大征开始,到九边防御、辽东战事和内地平叛时期,军饷自给已落空。明代改革很少,初期创军屯直至明亡未改。
二、中后期军户逃亡,军屯收入减少。明代军户制度僵死不变,军户负担过重,许多军户弃屯逃亡,兵员减少,屯粮减少。无战事卫兵员骤减三、二千人。原设计每卫5600人,都不足编。永乐初期垛集山东沿海七卫,改名屯田捕倭军,七分耕种,三分值守。这种调整适合当时和平环境。明中后期北境设九镇,辽东卫所宻布。洪武时最多内外卫多达300余处,嘉靖后北方加大屯兵,沿海或加卫所或加兵丁,负担很重。军户负担加重,导致逃亡更多。军屯收益远不及民户。由军屯优势渐成劣势。亦兵亦农变成非兵非农。大量集中用兵,卫所土地撂荒,军屯弊端明显。但朝廷并没有改革旧制,军队没有专业化,原本设计的亦兵亦农屯田兵制,不再适应明后期的集中用兵。
三、军屯制降低军人素养,种地不及农民,打仗不及专业军人。因为这种半军事化组织,朝廷用兵时需从各卫所抽调拼凑,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很少有强兵劲旅出显。闽浙倭患依靠戚继光带兵前往,连修长城也得戚继光去。明代后期军队战力很低。对辽东用兵和对内平叛浩浩荡荡出征,却一触即溃。李自成乘荒灾而起,10多年间势成燎原,陷北京亡大明,并非军事上有多少优势,是明廷失人心和军人无能所致。几百万军队内不能平乱,外不能御敌。
四、关于崇祯缺饷问题,原因不在军屯。大量用兵时期,即是内卫和边卫,只要有战事基本都集中朝廷用兵,军屯荒废。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农民起义烽火连天,北方省份大多卷入,起义军所到搜刮一空,官府没法征赋征粮。自崇祯元年至明亡莫不如此;二是万历以来国库亏空,寅征卯粮用兵支出越来越多,国空民穷;三是贵族繁盛,宗室权贵占据大量资源,减少朝廷收入;四是崇祯11年开始,全国灾害持续至明亡,江北省份赤地千里,流寇流民遍及大半疆土,越剿越多;五是内外用兵空前增加,费用支出浩大。在天灾人祸叠加的情况下,收入减少而支出翻番。权贵们的捐赠也成杯水车薪。崇祯缺粮少钱是自然的。比不得明初,也比不得万历及以前。天灾人祸等多重打击,摧毁了明朝大厦。
况且崇祯等死要面子,无力回天却内外开战,连一点战略迂回都不敢想,只能败亡。死得悲壮,于事无补。
总之,崇祯一朝,有可怜之处,也有可恨之处。这就是历史的必然。任何假设都没有用。崇祯背锅也是必然的。有人说魏忠贤若在,外可退兵,内可筹饷。完全是不顾史实,胡说八道。崇祯初年,内乱未成气候,外患未成燎原,日子艰苦,未致亡国。应该是天灾人祸和历史积弊三重叠加摧毁大明风雨飘摇的朝廷。
反映了军屯之制的作用。
屯军之制的内容:
明初土地荒芜,国库空虚,巩固边防解决粮饷是移民的重要目的之一。明太祖为了加强国家的武装巩固边防,在全国各地设立卫所制度,曾迁山西平阳民“选民丁,立都所,置卫屯田”。军士别立户籍,军户由国家分给土地屯田自养;平时军士由卫所路官负责操练、屯田,战时则归部派迁的部兵统领。明朝政权规定每百名军士发给牛40头以及其他农具。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每军士受田50亩为一份,征粮12石,贮屯仓,听本军自支,余粮为本卫所军官俸粮。由于实行了军屯,军粮有了保证,边防也得到巩固。洪武20年7月守大宁前军都督佥事称“所筑大宁两城,见贮粮粟。大宁31万石,松亭关58万石,会州25万石,足供数年边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83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