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蔡文姬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曹操是大政治家兼文学家,碰上蔡文姬这个绝世才女,没擦出火花,岂知遗憾,简直白瞎了一堵墙。于是忍不住疑问:曹阿瞒这个渔猎高手,花了那么大代价才搞回来的绝世美女,怎么会便宜了农家大爷?
曹操的好色,段位很高,从来不看对方身份,尤其喜欢成熟少妇,甚至连女人带孩子一起收下。有一次曹操还对人深情地说:世上有像我这样对干儿子这么好的吗?
对了,蔡文姬也有儿子,她在匈奴,与南匈奴左贤王生了俩儿子。中原大才女,怎么会嫁给匈奴人,和亲也轮不上她啊?
事实上,蔡文姬比较惨,她是被掳掠过去的。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山河破碎。对蔡文姬来说,国恨和家难交织。早先她被父亲蔡邕,嫁给了河东士族卫仲道为妻。河东卫氏始于西汉卫青,豪门家族,才女配豪门,美满姻缘。可惜老天嫉妒,婚后不久,卫仲道病逝,未留下子女,蔡文姬只好又回到娘家生活。
接着又一大磨难降临,蔡邕因为惋惜于董卓之死,说了几句不当的话,竟然被司徒王允处死。蔡邕一生无子,偌大的蔡家,仅剩一个出归的蔡文姬。古代社会,没有男人做顶梁柱,这样的家庭命运会很惨。
果然,东汉帝国的马仔南匈奴趁火打劫,失去父亲庇护的蔡文姬,不幸被乱兵劫掠,落入左贤王帐中。可怜一代才女,怎么也没料到会遭此磨难。这一呆就是十二年,期间为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
转眼来到建安十一年。某一天,曹操偶然想起忘年交蔡邕。
蔡邕算得上东汉第一学术大家,文学、历史、书法、音乐、经学无所不通,放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绝对是最璀璨的明珠之一。当年董卓为了得到蔡邕,不惜以灭族威胁,迫使蔡邕出山为官。
王允将蔡邕投入监狱后,满朝哗然,纷纷替他求情,曾任司徒的马日磾差点跟王允急眼:这种旷世奇才,你杀了他就等于断了汉家历史,绝了很多经学传承。蔡邕当时正在编写汉史,他自请黥面或断双足,但求留得一命完成汉史。
倘若王允手下留情,或许又是一部《史记》诞生。可惜王允太固执,杀了蔡邕!当时的另一位经学大家郑玄感慨,汉家的事再也没人能考证了!马日磾更是破口大骂王允“命不长”。
可见,蔡邕就是当时学术界、文学界的一座丰碑。曹操是个文艺小青年,他对辞赋、书法等艺术痴迷到发狂,尤其对“八分书”着迷,蔡邕就是“八分书”祖师爷级别的大师。
据有关史料考证,曹操年轻的时候,曾经与蔡邕有一段亦师亦友的交往。曹丕曾经说“家公与蔡伯喈(蔡邕)有管鲍之好”,也直接验证了他们的这段情谊。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物是人非,蔡邕唯一的后人蔡文姬,竟然流落匈奴。曹操一时心不能平,于是令人持重金入匈奴,求赎蔡文姬,以便逢年过节,蔡邕的坟头有人添一壶浊酒。
就这样,蔡文姬抖落一身草原的尘土,满怀苍伤回到故土。
于是,曹操盼望着盼着,春天的脚步到了,蔡文姬婀娜而至,曹操慷慨地一挥手,将她赐给了“农夫”董祀为妻。
搞什么鸡嘛!阿瞒呐,你该盛装迎接,将她迎入你的洞房嘛!这才是符合你的情趣,才符合才子佳人的归宿嘛!难道你嫌弃蔡文姬没给你带回来“干儿子”?
假如你跟曹操,可以达到勾肩搭背喝小酒的程度,他会一脚踢你屁股上:滚犊子,你把老子当变态色魔啦?我阿瞒好色,对女人也不挑剔,不管她是否婚配,是否生子,甚至不管她以前是良人还是歌妓。不过我要的是美女,能给我娱乐的美女,不是女神。
世人都以为,才女必是美女,否则很倒胃口。蔡文姬应该不会让人倒胃口,恐怕也算不上美女,因为正史里面,除了蔡文姬的才情描写,没有一句相貌描述。假如蔡文姬是美女,史书怎肯错过?蔡文姬不符合曹操的情趣。
史书中交代得很清楚,曹操是感念蔡邕无人祭奠,这才想起流落匈奴的蔡文姬。如果为了渔色,曹操怎么能等到十二年后才动手?难道嫌瓜不熟?
以曹操跟蔡邕的交往,很可能曹操早年就认识蔡文姬,如果曹操有心思,他与蔡文姬的交集,不会拖延至十几年后。
所以,曹操重金赎回蔡文姬,心思很“纯洁”,别想歪了!
至于给蔡文姬找个新婆家,那就更好理解了。古代男人就是女人的归宿,你总不能让蔡文姬无依无靠,继续飘零吧。
那么为何把她嫁给一个“农夫”呢?
董祀在历史上因为蔡文姬留下姓名,史书称他为“屯田都尉”。“屯田”就是种田吗?都尉是庄稼汉吗?
都尉,是汉朝的中级军官,是郡守的助手,地方最高军事长官,相当于现在军分区司令,兼地市级公安局长。屯田都尉,是东汉设立的,以军屯为目的的地方军事长官。
屯田都尉都尉的俸禄,大约千石或比两千石(一千二百石),跟二千石的部级干部稍有点差距,至少算是中级官员了。请问,哪个庄稼汉这么大谱?
所以,曹操为蔡文姬的安排应该算比较周全了。只是后来又发生了一个插曲,又给了后人遐想的空间。
这位“庄稼汉”董祀后来不知道为啥,犯了死罪,执行令已经下达。蔡文姬闻讯,大冬天披头散发,赤足徒步,求见曹操为丈夫求情。
曹操很为难:命令已经下达了。蔡文姬说:“您的马厩里有的是千里马,您难道还吝啬派人骑快马,追回命令吗?”说话间蔡文姬面色戚戚,磕头不止,声音悲凉。
曹操怜香惜玉啊,他立刻心软了,于是派快马追回死刑令。又让人赶紧取来衣巾鞋袜,给蔡文姬穿上。
借着不多的见面机会,曹操问蔡文姬,当年令尊藏书万卷,听说大多零落散失,是否还有剩余?蔡文姬长叹:当初留到我手上只剩四千多卷,几经颠沛,所剩无几了。不过我还能记得其中四百卷,如有需要,妾可以默记下来。
曹操大喜,意外收获啊,虽然不算多,可也算是至宝,于是赏赐蔡文姬大量纸笔。这位女才子真是名不虚传,四百卷资料,她“文无遗误”地默记出来。
有人说,曹操真是奸雄,原来他赎回蔡文姬,目的就是为了蔡邕遗留的藏书呐!呵呵,过度解读了。
这就是曹操与蔡文姬之间的那点事,没有爱情,没有纠葛,甚至连一点波澜都没有。如果你觉得遗憾,历史那面背景墙永远不倒,自己去涂抹吧,不过要有“本故事纯属虚构”的字样,免得有人又抱着屯田都尉叫大爷了!
三国,是一个男性纵横沙场、建功立业以名垂千古的时代,文臣武将的光彩交相辉映,流传至今。
蔡琰,犹如沙漠中突然钻出的一颗玫瑰,虽不那么耀眼夺目,却也惊艳万分。
她是史书中较少记载的女性人物之一,虽非武则天那样的女皇级别的人物,却也才华横溢,也能以一己之力将丈夫的性命挽回,起到扭动乾坤之效。时间跨越两千年,史学家仍对她颇为好奇,不惜因为一个问题辩论的面红耳赤,也不惜刨根问底一番。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
1.早慧的名门之后蔡琰,名文姬,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人,著名的文学家,乃东汉文学家家蔡邕的独女,母亲叫赵五娘。
《后汉书》记载:陈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 历史上说,蔡文姬从小就博学多识,音乐课学的也很好。这得益于她家里的优良基因和光荣传统。
蔡文姬的祖籍是在关陇一带,高祖辈迁居于今天的杞县。她的爷爷蔡棱和二爷爷蔡质当年分家,爷爷留杞县,二爷爷迁往洛阳。
蔡家是杞县的大户人家,在蔡邕之前的几代人,都在经商,家境非常富裕。但那个时代商人地位不高,到蔡邕这一代,蔡家就放弃经商,走仕途一道。
父亲蔡邕博学多识,饱读诗书,其书法为世人传颂,文学方面颇有建树,作品至今流传;蔡邕通天文、长音律,俨然一名大才子的派头。由于家境富裕,蔡家藏书颇多,汉末有头有脸的学者,如杨赐、玉灿甚至枭雄曹操,都是其家中常客。
蔡邕45岁时有了蔡文姬这个独女,所以蔡文姬自幼非常受宠。蔡邕将一身绝学传给蔡文姬,蔡文姬作为高智商的才女,也得了蔡老师的真传。
《三字经》上也说:蔡文姬,能辩琴。
蔡文姬耳濡目染之下,不仅早慧,还能时常向各位名流请教,且音乐天赋极高。
宋代朱文长《琴史》记载,蔡文姬在10岁的时候,父亲发现他的音乐天赋,开始教她学琴,仅两年,文姬琴艺已有所成。
唐代刘商《胡笳曲序》中说,“蔡文姬善琴,能为离鸾别鹤之操”,这说明其琴艺水准极高。
蔡家的家教严格,蔡文姬曾写有一篇《女诫》,大概意思是说:女子要注意外在形象,经常保养一下皮肤,保持心境平和。头发要打理好,不要乱了,这样很没礼貌。
美貌与智慧并重在蔡文姬这里不是空谈,她不仅才华横溢、气质出众,相传有沉鱼落雁之容,故粉丝众多,追随者甚众。曹操当时也对蔡文姬有倾慕之心,只是那时他大业未成,蔡文姬尚且年幼,这件事情暂时搁浅了。
公元189年,董卓率军入长安,其早听闻蔡邕大名,封其为侍御史,拜左中郎将。这一年,蔡文姬12岁。
2.曲折的婚姻尽管蔡文姬很有才华,但她依然没有摆脱古代女子悲哀的命运。
192年,16岁的蔡文姬嫁给了河东大族的公子哥卫仲道。卫仲道熟读经史,也是才子之一,两人算是绝配。未料婚后一年,卫仲道忽染重病,撒手人寰。
婆家没给他好脸色,觉得是文姬克死了丈夫,无奈之下,她只有回家生活。
这一年夏天,董卓被杀,王允当政,诛杀同党,蔡邕遭受余波,冤死狱中。母亲2年后也病故。
孤苦无依的蔡文姬,此时又遇到李傕、郭汜之乱。机缘巧合之下,李傕手下胡兵将她俘虏,俘虏她的胡兵还背叛李傕,投奔到南匈奴的南庭大本营西河美稷县。
辗转千里,颠沛流离,蔡文姬终于还是没能逃脱命运的捉弄。她被作为战利品,送给了南匈奴左贤王。这一去,就是12年。
12年中,蔡文姬为左贤王生了一子一女。
12年中,曹操征战沙场,扫荡北方群雄。
12年后,曹操听闻蔡文姬被俘虏至匈奴,赶紧派遣使者董祀前去沟通协调,表示愿意花重金向匈奴赎回这位奇女子。
于是,有了“文姬归汉”千古佳话。
归来中原后,曹操拜请蔡文姬帮助曹魏修撰史书,希望她将《汉书》完成。
事实上,蔡文姬此刻想必也没有那么欢喜。毕竟她已身为人母,在边疆生活了12年。而对于家乡的一切,也早已从熟悉变得陌生。
因为父母早已不在,当她最需要保护的时候,没有一个超级英雄站出来告诉她:不怕,有我。
但家乡毕竟是家乡,这里物产丰富,生活相对稳定。身为女性,她没有太多的选择。
她陷入了两难境地。
蔡文姬所作的《胡笳十八拍》中,有几句话也表达了这时候她的心情:
东风应律兮暖气多,汉家天子兮布阳和。羌胡踏舞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忽逢汉使兮称近诏,遣千金兮赎妾身。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二子兮会无因。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谁具陈。 纵有千般不舍又如何?她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后台的弱女子,曹操赎她是好意,她不能不领这个情。只可惜从此之后,母子母女,再也不得相见。
曹操很快为蔡文姬物色了一位才子——董祀。董祀文武双全,年轻俊朗,文采斐然,高大英俊,文姬也算找了一个好归宿。
但后来董祀作为屯田都尉,犯了死罪,曹操无奈,下令处斩。
蔡文姬听说之后,披头散发光着脚跑到魏王府求情,当着众多文臣武将的面款款而谈,面不改色,为丈夫做无罪辩护。
曹操为蔡文姬的豪情感动,下令赦免董祀之罪。
3.流芳百世曹魏的生活相对安稳,曹操对曹文姬也非常重视,蔡文姬终于可以一展才情,安心创作了。
他的五言体《悲愤诗》《胡笳十八拍》皆上上之作,一字一句情真意切,诉说自己的故事和见闻,笑中带泪,让人读起来感同身受,悲伤却不怜悯。
这是一种艺术上的高度,千年以来能达到者寥寥无几。
朱熹《系辞》云:《胡笳》者,蔡琰之所作也。东汉文士有意于骚者多已,不录而独取此者,以为虽不规规于楚语,而其哀怨发中,不能自已之言,要为贤于不病而呻吟者也。 意思是说,两汉时期文人写诗歌、散文的人非常多,但是文人首推蔡文姬的这篇文章。因为这个作品区别于以往的常用词汇 ,哀而不伤,文辞华丽,比那些无病乱呻吟的文人强多了。
郭沫若也说,这首作品是除了屈原的《离骚》之外,自己最喜欢的诗歌了。他甚至评价说,这首作品,远远高于杜甫的《寓同谷县作歌七首》,语惊四座,却又无法反驳。
因为蔡文姬写的的确很棒!
写完《胡笳十八拍》这首琴曲,蔡文姬觉得不过瘾,不久后又创作了一首五言体《悲愤诗》,来抒发自己一生的经历。虽名为悲愤,其意不全是愁苦。
这首诗的意思正如前文所说,一面是家国情怀思乡情切,一面是亲生子女母爱情深,悲哀的是,两者不能全。所幸曹丞相治理之下的北方,生活安定,人们安居乐业,自己终归是能安定下来了。
关于《悲愤诗》的原创作者,史学家郭沫若曾提出过三点质疑,这三点质疑被中国历史地理学科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谭其骧给当场驳了回去。郭沫若在深入研究之后,写出剧本《蔡文姬》,让一代奇女子的故事再现。
无论如何,这首五言诗,不失为一首佳作。
4.一个女史学家
蔡文姬的记忆力很好,乃是历代少有的天才。如果放到今天的《中国诗词大会》上,她一样能名列前茅。前文说了,曹操希望蔡文姬归来修史,后来董祀犯事,蔡文姬也曾前去求情。
曹操网开一面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委婉的提出一个条件,希望蔡文姬把能记起来的当年的藏书写下来。乱世来到后,蔡家的庭院,不知转了几回手,那些珍贵的藏书,早已不知流向何处。
曹操:“闻夫人家先多坟籍,犹能忆识之不?”
蔡文姬:“昔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诵忆,裁四百余篇耳。”
这是当时两人的对话,曹操问你能记多少?
蔡文姬说:之前有书四千多本,自己有十多年没看这些书了,只能记起来四百多本了。
这对雄才大略的曹操来说,简直是意外之喜,就算放到现在,又有多少人能在12年不看以前课本的情况下,还能清晰的记得那么启蒙书,并一字不漏的默写下来?
蔡文姬可以。
曹操听说后,就说安排十位官吏,让他们听蔡文姬口述,做一下速记,写出来。
但蔡文姬觉得男女授受不亲,多有不便,就给曹操讨要了写纸笔和一处庭院,8年间不间断的回忆、书写,真的还原了当年看过的作品。
后来蔡文姬花3年,把当年父亲负责编撰的《续汉书》再次进行了梳理,又有400篇作品问世,这些作品至今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史学家考究历史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曾写诗赞扬这位才女:
少小闺中慧辩琴,胡风汉月泣婵娟。
归来剩蝶闲花地,可是秦源别一天。
公元249年,73岁的蔡文姬去世。历朝历代,很多文人骚客,用各种体裁记录了 蔡文姬的传奇故事。1978年,北京电影制片从拍摄彩色故事片《蔡文姬》。
在今天陕西西安城东南蓝田县三里镇乡蔡王庄村还有一处蔡文姬纪念馆,那是1991年,村民自发而建。
2008年,河南省杞县圉镇蔡邕蔡文姬故里,村民亦自发修建“蔡邕蔡文姬纪念馆”、“文姬归汉园”、“文姬祠”等项目,以纪念这位历史上的奇女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83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