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元文宗,元朝最有才华的皇帝,可惜生在帝王家

以史为鉴 2023-06-18 20:52:57

元文宗,元朝最有才华的皇帝,可惜生在帝王家

对元文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元朝是蒙古人凭借武力建立起来的王朝,即使在统一天下后,历任皇帝也大都喜好骑射、游猎,而对文学艺术普遍不感兴趣,能跟“文人皇帝”形象沾上边的,唯有元成宗、元英宗、元文宗3人而已。其中,又以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的文艺功底最深,号称元朝最有才华的皇帝。然而,恰恰正是这位元文宗,把元朝带向毁灭之路。

图帖睦尔是元武宗海山的次子,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之侄,泰定帝也孙铁木耳的堂侄,元明宗和世㻋的异母弟,生于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元仁宗在位期间,图帖睦尔被流放到海南,直到泰定帝即位后才被召回大都并晋封为怀王,出居建康、江陵等地。

致和元年(1328年)七月,泰定帝暴崩于上都,由于权相倒剌沙迟迟不肯扶立太子阿速吉八(天顺帝,在元文宗登基后,才被拥立为帝)登基,由此引起朝野内外的忧惧与猜疑。在这种情况下,元武宗当年的心腹、佥枢密院事燕铁木尔在大都发动政变,迎奉图帖睦尔入京主持大局,并在当年九月拥戴他为皇帝。1个月后,燕帖木儿率军攻陷上都,俘虏并处死天顺帝和倒剌沙等人,内战由此结束。

内战结束后,元文宗遣使往迎远在察合台汗国避难的兄长和世㻋,并将皇位让与他。天历二年(1329年)正月,和世㻋在故都和林称帝,随即在燕帖木儿的陪伴下前往大都,并在途中发号施令,任意更换元文宗、燕帖木儿任命的官员,由此引起他们的不满与忧惧。当年八月初一,和世㻋抵达王忽察都,与图帖睦尔相聚并举行宴会,然而仅过了4天便被毒死,终年30岁。

元明宗暴死后,燕帖木儿率群臣拥戴元文宗复辟。元文宗重登大宝后,进拜燕帖木儿为丞相,封太平王,把军国大事全部交给他处理,并且把泰定帝的1位皇后(并非正牌皇后八不罕)和40位公主赐予他做妻妾(“取泰定帝后为夫人,前后尚宗室之女四十人。”引文见《元史·卷一百三十八卷》)。由此,燕帖木儿成为元朝的“无冕之皇”,而元文宗则几乎成为傀儡皇帝。

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元文宗虽然在政治上无所作为,但在文化方面的成就却斐然可观,堪称元朝最有才华的皇帝。跟元朝大多数皇帝喜武厌文的性格不同,元文宗成长于汉地,自幼便酷爱学习汉文化,加之天赋秉异、有大儒的悉心教导,因此拥有极高的文化修养,尤其是在书法、绘画方面的成就最高。

据史书记载,元文宗的书法成就很高,其“落笔过人,得唐太宗晋祠碑风,遂益超诣”(引文见《至正集·卷七》)。不仅如此,元文宗在绘画方面的造诣也颇深,虽然流传到今天的很少,但都堪称稀世珍品,其代表作《万岁山图》稿本(2010年拍卖所得高达3.348亿元),被专家夸赞为“意匠、经营、格法,虽积学专工,所莫能及”(引文见《蒲室集·卷十三》及《辍耕录·卷二六》)。

元文宗在位期间重视文治,为此专门创建奎章阁,不仅陈列珍玩、储藏书籍,而且还汇集当时最著名的学者文士谈论儒学、编撰书籍,给后世留下很多宝贵的文化财富。在奎章阁学士院编纂的诸多书籍中,价值最高的莫过于《经世大典》,全书共有894卷,分君事(帝号﹑帝训﹑帝制﹑帝系)、臣事(治典﹑赋典﹑礼典﹑政典﹑宪典﹑工典)两大部分﹐是研究元朝政治制度史不可或缺的专著。

元文宗虽然在文治方面颇有建树,但在其他领域的作为却乏善可陈,甚至可以说很糟糕。除了放任燕帖木儿专权,从而导致政治大坏外,元文宗还极端崇信佛教,不仅提升帝师的地位、滥做佛事,而且还允许佛教徒干预朝政,并免除天下僧尼的一切赋税、差徭,由此导致佛教势力的迅速膨胀和财政收入的锐减。燕帖木儿的专权祸国及佛教势力的泛滥,无形中激化各种社会矛盾,为元朝的灭亡埋下祸根。

元文宗晚年对毒杀兄长的行为深感懊悔(“昔者晃忽叉之事,为朕平生大错。朕尝中夜思之,悔之无及”。引文见《庚申外史》),为此在临终前颁布遗诏,将皇位传给元明宗的长子妥懽帖睦尔,而非太子燕帖古思。至顺三年(1332年)八月,元文宗驾崩,年仅29岁。然而,元文宗死后,权相燕帖木儿却擅作主张,将年仅7岁的懿璘质班(元明宗次子)立为皇帝,是为元宁宗。

元宁宗在位仅53天便病死,此后大半年时间里,军国大政全由燕铁木尔一人处理,直到他病死后,妥懽帖睦尔才被太后卜答失里(元文宗之妻,曾残忍地杀死元顺帝的嫡母八不沙)册立为帝,时在元统元年(1333年)六月。7年后,元顺帝罢黜权相伯颜后亲政,并彻底清算元文宗夫妇的罪行,下诏拆毁太庙当中的文宗室,将卜答失里、燕帖古思母子流放到东安州,旋即将他们赐死于贬所。

孟子的生平经历

孟子,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的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和《寡人之于国也》被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扩展资料

地位奠定:

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人称为"亚圣"。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是很高。有一首讽刺孟子的打油诗:“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有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

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

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

《孟子》一书,在汉代就被认为是辅翼“经书”的“传”,和孔子的《论语》并列。至五代,后蜀主孟昶下令将《易》《书》《诗》《礼》《周礼》《仪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论语》《孟子》十一经书写刻石。

《大学》和《中庸》被认为是孔子弟子曾参和孔子之孙子思的著作,这样,《孟子》一书便与孔子及孔子嫡系的著作平起平坐了,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

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在明清两代,官方规定,科举考试的八股文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要“代圣人立言”。于是,《孟子》一书便成了明清两代士子们的必读书之一了。

追封追谥:

?

宋朝?元丰六年(1083年)?宋神宗?邹国公。

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元文宗?邹国亚圣公。

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奉为亚圣,罢公爵。

明朝景泰二年,孟子嫡派后裔被封为翰林院五经博士,子孙世袭。

民国三年,73代翰林院五经博士孟庆棠改封奉祀官。

民国24年,改称亚圣奉祀官。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s/1RC1XztUIPgz6PqKlnlMMkA

?提取码:?7juf

元朝的皇帝有几个 怎么样

元朝的皇帝有15个 明朝的皇帝们除了少数几个规矩点外,一个个颇似有穿越人士顶替,要说有多离谱就有多离谱。而反观元朝的皇帝们,个个英武沉毅,虽然大多命数不长,却都豁达大度,颇有君主之气。魏源就曾评价过“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自塞外三帝,中原七帝,皆英武钟立,无一童昏暴缪之主”。 关于元太祖与明太祖,元世祖与明成祖的比较,已经在一篇小文里略做分析,这里且就他们个人素质再谈几句。毫无疑问,元太祖与明太祖都是从无到有,白手起家打天下,两人也都是文盲出身。两人都有过人的帝王素质。在军事素质上,元太祖不学孙子兵法而用兵如神,横扫欧亚无敌手,可谓是天生的卓越军事家与统帅;而明太祖打败陈友谅张士诚北伐灭元,虽是乘元朝衰落之时,在军事上也有不俗的表现,但还是逊了一筹。论知人善任,元太祖豁达大度,从善如流,用四杰四狗统驭得当,用耶律楚材定治国、安民之道,用塔塔统阿创立畏兀儿蒙古文字,又做大扎撒,有天生管理者的素质。朱元璋起事初也能任用李刘常徐等一流人才,扫灭群雄,夺元朝天下,可谓一世之雄,只是雄猜好杀,将其功臣宿将屠戮得所剩无几,作为管理者,未免举措失当,遗祸无穷。在求知素质上看,元太祖对未知世界的兴趣非常大,能尊重不同宗教,胸襟广阔,包容一切文化,具有宽容性;明太祖对未知世界则不太感兴趣,拒绝奇技淫巧,保持小农观念,用八股禁锢天下文人心智,流毒后世。一句话可以概括为“元太祖让他们的民族走向世界,明太祖让他们的民族背向世界”。元世祖秉性里仁厚一面在史籍中反映得相当明显,政治斗争不杀弟弟,定天下之刑,笞杖徒流绞五等。笞杖罪既定,曰天饶他一下,地饶他一下,我饶他一下,马可波罗记载了他救济民众的善举,元史里也记载了他建立各项制度保障弱势群体的功德。明成祖秉性中残暴一面过于突出,十族全诛、剥皮实草建文忠臣,让军汉轮奸建文忠臣无辜妻女,实在太过野蛮,一边杀戮一边又谈“仁义为君”、“以德治国”“慎刑少杀”,未免虚伪过分。论好大喜功素质,元世祖东征日本,遭飓风丧师,可谓一败涂地,征爪哇顶多只是无功而返,征越南实际是大败,却因该国主动称臣挽回一点面子,征缅甸灭亡蒲甘王朝,大大开疆拓土,是巨大的胜利,攻占城掠夺无数财富,己方损失不大,又震慑了中南半岛诸小国,应算胜利。明成祖好大喜功不逊色于元世祖,几十万大军征安南,结果耗资无数,死者无数,徒劳无功,宣德年最终无奈罢交阯布政使司,正式册封黎利为安南国王,在丘福十万大军征漠北全军覆没后明成祖又“五出漠北”,结果除了第一第二次跟蒙古部落打了几场小规模战斗,后三次都是徒耗民力,得不尝失。 [ 转自铁血社区 / ] 元成宗跟明宣宗守成有得一比,他放弃了忽必烈动辄征战,继续扩张的政策,平定了延续几十年的西北战乱,整顿吏治,打击贪污受贿,多次下诏减免赋税,鼓励农桑,发展生产,堪为守成令主。明宣宗之前,安南几乎没有断过兵燹,这使得明初的财政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宣宗决定议和,放弃对安南占领,从泥潭里抽身而出,以史家眼光看,还是比较明智的,而且能用三杨入阁秉政,废除明成祖时代的苛政,也被史家赞许。元成宗原来未即位时好饮酒,被忽必烈训斥过,但他即位之后能戒酒,其毅力远非常人可比。明宣宗则好玩蛐蛐,终身不改,又向朝鲜不时索要善于烹饪的妇女入侍以饱口福,求索海东青这样的猛禽。可见逸乐之心胜于元成宗。 元仁宗跟明孝宗行仁政有得一比。元仁宗以世祖时所定成法为准,将武宗新增之官衙,滥封之官爵,尽行 废去,“悉复至元旧制。”又将武宗时为增加支出而滥发之铜钱、钞币,禁 止使用,令民间百姓将其交到官府,换取原来的钞币。他又听从老师李孟的 建议,依照中原传统的选拔官吏之法,开科取士,由此而提倡儒学。可以说, 仁宗是继世祖、真金之后的,推行“汉法治国”最有成效的帝王之一。明孝宗个人素质并不像他的父亲宪宗一样,一味迷恋于房中术,而是任用大臣、修明制度、体恤民情,赢得儒家士大夫的一致好评,被视作明代历史上最符合儒家伦理的君主典范。二人素质基本相当。 元英宗与拜住君臣协和,虽施政仅仅二年,所作所为却大可称道。首先,他们制定颁行了《大元通制》这部元朝新法,成为元朝最重要的法典,填补了忽必烈朝代《圣元新格》的许多法律空白;其次,罢汰冗官,精简机构,节省了不少行政费用;第三,推行“助役法”,减轻了忽必烈以来汉族民众长期以来负担的沉重徭役;其四,也是最有特点的,就是准备“以儒治国”,大用汉儒,把不少汉族官用选进省、台及六部内任职,并下诏在全国范围内“举善荐贤”。只可惜被奸臣刺杀,英年早逝。明英宗与王振也是君臣协和,所作所为却令人捧腹,五十万大军土木堡一败涂地,自己也做了俘虏,丢人丢到姥姥家,居然还不醒悟,复辟之后还赐王振祭葬,立祠曰:“旌忠”。杀于谦之举实在天下人寒心,其罪过于宋高宗。然而他在后世的评价却远比宋高宗好,难道仅仅就因为临死前良心发现,停止让妇女殉葬这一点小善行? 元武宗最大过失在于滥行封爵滥发纸钞,但他遣使阙里,以太牢之礼祭祀孔子,且加号“大成至圣文宣王”,对全国遵行儒教者予以优赦,由于他尊崇儒教,宫廷内外,习经成风。又勉励兴办学校,对受灾地区,作出停止征收山场湖泊税,听任贫民就地采取。而反观明武宗,荒淫无耻,信任宦官,强抢民女,不理朝政,实属千古昏君中属得上号的人物。 泰定帝派遣官吏访察民情,考核吏治,审理冤狱整顿地方吏治废去分封地州县官的世袭特权,除去官吏的害民弊政,大兴儒学,本有中兴元朝之政的希望,却不幸天灾连年,百姓多流离失所,而自身又因病夭亡。而明世宗迷信道教,好神仙老道之术,一心求长生不老,又以处女血炼丹增强性欲,结果导致“壬寅宫变”,他也险些被宫女勒死。 元文宗能大兴文事、提倡教育,大力尊奉儒学宗师们,下令“加 封孔子父齐国公叔梁纥为启圣王,母鲁国太夫人颜氏为启圣王夫人”,其他如颜子、曾子、子思、孟子等,皆封以公爵,还特在曲阜的陋巷之中,为 甘于清贫的颜子立庙以祀之,还下令纂修元代集大成之著作《经世大典》。他对于吏治的整顿也十分重视,对政府中的滥官、冗员尽量加以裁减。而明神宗初期有张居正执政,国事尚有可为,张居正死后则胡作非为,破坏张居正改革成就,怠于政事,酒色财气,醉生梦死。他对于朝政的兴趣,显然没有对敛财的兴趣浓厚。在他亲政的后20年,他基本上是一个不理朝政的皇帝。明朝灭亡,实亡于神宗。 [ 转自铁血社区 / ] 元惠宗(顺帝)其实素质还是不错的一个君主,早期能任用脱脱,修撰宋辽金史,提倡文教,只可惜后期兴趣转向木匠和机械制造方面,不过论制造,他也远胜于明熹宗,他被称为鲁班天子,可见手艺之精湛。不过罢脱脱表现出他的错误。明思宗刚愎自用,杀袁则是最大污点。

元朝皇帝的汉语水平究竟如何呢?

蒙古帝国时期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在元朝还是蒙古帝国时,蒙古的大汗们眼光辽阔,且蒙古气息十足,根本不屑于,可能也根本想不到学习汉语。即便是比较重视统治技术的窝阔台汗,他最为信用的大臣耶律楚材,也仅仅是一个汉化了的契丹人,可以说,他向他的大汗描述一些统治道理时想让大汗理解还颇为费劲,很难想象窝阔台汗会有兴趣或者说有必要学习汉语。而且,即使是一个汉化了的契丹人,也迅速在窝阔台汗死后丧失了在蒙古帝国的重要性。

图/窝阔台汗


忽必烈

无论是对于蒙古帝国还是对于元朝而言,忽必烈都是关键人物。正是因为他与阿里不哥争位直接导致了蒙古帝国的分裂,改变了蒙古帝国的发展方向。他最终建立元朝,把统治的重心从草原转向汉地。但就算是封地一开始就在汉地,十分重视统治方法,甚至信用许衡等汉族大臣的忽必烈也可以说汉语水平极其有限,或者压根看不懂汉语。因为他在接见中国学者时,不得不仰赖翻译。

图/忽必烈


但元朝的转向也正是从忽必烈开始,他虽然胸无点墨,但却让自己的皇太子真金接受了良好的汉族教育,真金甚至每天都要练习汉语书法。但是这一时期又恰恰是一个转向的时期,因为真金的长子显然就不具备汉语阅读能力,在打仗时,他只能依靠随从的翻译来阅读随身携带的《资治通鉴》。


元后期诸帝

忽必烈之后,元成宗铁穆耳和元武宗海山的汉语能力不明,不过从历史上的失载来看,其水平应该不会太高。


元武宗之后,元仁宗对汉族学问有着特别的爱好,他下令终于恢复了科举考试。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他甚至可以阅读《贞观政要》,他并下令将其翻译成蒙古文。仁宗之后,元英宗至少具有书写汉语的能力,并且应该不差,因为他甚至敢于将自己的汉语书法作品赐给臣僚。


于1329年即位的元文宗无疑是元朝诸皇帝中汉学素养最好的。他在大都创建奎章阁,命儒臣进经史之书,并且仿唐、宋会要体例,编修《经世大典》,整理并保存大量元代典籍。他还提倡尊孔,加封孔子父母及后世名儒。

图/元文宗


可以说,从忽必烈之后的元朝半个多世纪的统治中,元朝统治者已经渐渐认识到自己的统治重心是汉地,他们或多或少掌握了汉语,有些还表现出对于汉学的特别爱好。并不像刻板认知中的?大老粗?形象。

元明宗是元朝第几位皇帝 元明宗和世生平简介

元明宗和世是元朝的第九位皇帝,但他却是蒙古帝国的十三代大汉。最让大家感到奇怪的一点就是他的上任皇帝是他弟弟,而他的下任皇帝还是他的弟弟,并且这两个弟弟还是同一人。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元明宗和世的生平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元明宗简介

元明宗和世出生于1300年,享年29岁。他是元武宗的长子,但是在元武宗死后,由于当时的皇太子是元武宗的弟弟元仁宗,所以他没有登上皇位,反而被叔叔逼离京城。在十几年后,元仁宗去世,和世和弟弟图帖睦尔一起想要夺得皇位。

后来,由于和世路途过于遥远,所以率先登基的人是其弟元文宗。当和世从远方赶来后,元文宗遵循诺言就禅位,将皇帝的为交给了哥哥和世。和世登基后,将想弟弟驱逐到海南等偏远的地方。但是事实却是在两人见面的第5天,元明宗暴毙而亡。

历史上元明宗有几个儿子

元明宗是元朝有名的短命皇帝,他在位时间还不到一年就被弟弟给毒死了。不过虽然他被弟弟害死了,他的孩子最后还是当上了皇帝。这是为什么呢?历史上元明宗有几个儿子呢?这几个儿子的下场如何呢?

元明宗的帝位并不是父亲传给他的,也不是自己夺来的。他的父亲因为承诺所以将皇位给了元明宗的叔父,元明宗和弟弟也因此受到了元仁宗的迫害。在元仁宗死后,元文宗登基称帝。但是元文宗是元武宗的次子,长子是元明宗。所以迫于元朝的惯例和朝臣的压力,元文宗只能退位给哥哥元明宗。但是得到过皇位的元文宗并不想失去这个位置,所以他在去迎接已经登基的元明宗的路上,就将元明宗毒死了。

元文宗没有料到的是,他虽然毒死了元明宗,但是也亲手将元明宗的儿子们扶上了皇位。这是为什么呢?历史上元明宗有几个儿子呢?

原来元文宗虽然毒死了元明宗,但是却一直害怕元明宗报复,尤其是将儿子封为太子却很快死去的事情让他很恐慌,他在死之前,就决定把皇位还给元明宗的儿子。他告诉大臣想让元明宗的长子继位。但是当时的朝政被丞相控制着,最后丞相劝服元文宗皇后,让明宗次子登基。没想到明宗次子登基后不到一个月就死了。明宗的长子一直被拖延到丞相逝世也正式登基。

所以历史上,元明宗而对儿子共有两个,一个是元宁宗,另一个是元惠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83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