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李维钧,大清第一任直隶总督,最后结局如何

以史为鉴 2023-06-18 20:33:10

李维钧,大清第一任直隶总督,最后结局如何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维钧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724年,李维钧被雍正皇帝任命为直隶总督,在这之前直隶总督这一职位本是一个临时职位,但在李维钧当上之后这直隶总督才被固定下来。要想在清朝的官场上混的风生水起,必须有个靠山,而李维钧并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在朝廷里也没有什么人脉,他是如何成为清朝第一个直隶总督的呢?

其实李维钧还真有一个靠山这个靠山就是年羹尧。而李维钧与年羹尧的关系八竿子打不着,他是怎么攀上年羹尧这个靠山的?原来,李维钧非常宠爱他的一个侍妾妾,当他的妻子死后,便将这个侍妾扶正,而这个侍妾的干爹就是年羹尧府邸中的管家,非常受到年羹尧的信任,就连年羹尧搜刮贪污的金银财宝都交给这位管家打理。李维钧非常聪明,很快借助他侍妾干爹的这层关系进入了年羹尧的圈子,并且渐渐的走进了年羹尧的视线,这样的话,李维钧的当官之路就变得十分顺畅。

年羹尧利用雍正帝对他的信任,把作为直隶巡抚的赵之垣弹劾了下去,并扶持李维钧上位,于是李维钧便取代了赵之垣的官职,跻身与封疆大吏之列。靠着走后门上位的李维钧非但不是一个庸人,反而是个很有能力。然而李维钧虽然靠的是年羹尧才当的大官,但后来李维钧也因为年羹尧而倒的霉。

李维钧和年羹尧的关系雍正心里十分清楚,当李维钧刚上任直隶总督的时候,雍正就告诫过李维钧最好与年羹尧疏远一点,别被他抓到什么把柄。可李维钧非但没领会到雍正真正的用意,而且还和雍正玩起了双面把戏,在私底下仍然和年羹尧走得很近。

直到1725年,雍正因为年羹尧在奏折中存在着一处笔误,便以此为由,开始讨伐年羹尧。李维钧一看事不好,为了自保,便向雍正呈上了三道揭发年羹尧劣迹的奏折,但为时已晚,雍正对李维钧已经不再信任,并且对李维钧阳奉阴违的行为感到非常厌恶。

于是在当年8月,李维钧以“年羹尧之逆党”等罪名被判斩首,李维钧的妻子及其家眷则沦为内务府的奴隶。而李维钧不久之后便因病死于狱中。

雍正为何提拔一个文盲为直隶总督呢?

一般来说,清朝的高官往往都是进士出身,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是他们展现在世人眼前的形象。不过,凡事均有例外。清朝也出了一些没啥文化的高官。比如我们很熟悉的名臣李卫,他的官职是花钱买来的,本身大字不识几个。

李卫好歹还认识几个大字,本文的主人公宜兆熊却几乎一字不识,完全是一个文盲。虽然是文盲,宜兆熊官运亨通,还被雍正皇帝提拔为疆臣之首的直隶总督。

这是怎么回事呢?

宜兆熊是奉天(辽宁沈阳)人,隶汉军正白旗。宜兆熊出身官宦之家,曾祖父宜永贵做过福建巡抚。他本人虽然一字不识,却承袭了祖父辈的三等男爵位,从而进入官场。宜兆熊在官场上如鱼得水,升迁频仍,到1725年时已经升迁为闽浙总督,继而又转任湖广总督。

1726年12月,宜兆熊再次转任直隶总督,成为疆臣之首。

雍正皇帝为什么将一个文盲放在直隶总督这样重要的位置上呢?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雍正皇帝对前三任直隶总督都不满意。

首任直隶总督叫李维钧。李维钧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能人干吏。他提出了"摊丁入亩",在清朝经济社会发展上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可是,李维钧因为与年羹尧有不清不楚的关系,被雍正皇帝以"年党"革职问罪,病死于狱中。

在李维钧之后,继任直隶总督的是蔡珽和李绂,他们的能力也较为出众,在任内也办了不少实事。可是,蔡珽因为在直隶灾荒中用"以工代赈"的形式赈济灾民,遭到大臣弹劾;李绂又得罪了雍正皇帝宠信的田文镜,被雍正皇帝调整为工部侍郎。

两年时间,直隶总督就走马灯似的换了3个人。雍正皇帝或许就有了文凭不重要、重要的是忠心体国的想法。于是,宜兆熊就成了第四任直隶总督。

宜兆熊担任直隶总督的时间为一年零五个月,比蔡珽和李绂加起来的任期还长。他是怎么做到的?应该归功于他有一个好助手:刘师恕。

刘师恕22岁就考中了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河南督学、中允、国子监祭酒、贵州布政使、贵州通政使、礼部左侍郎、右副都御史等职。宜兆熊到任直隶总督后,刘师恕也奉命协理直隶总督。

没过多久,天降暴雨,永定河发生决口,引发洪灾。在刘师恕的建议下,宜兆熊没来得及奏报朝廷,马上就下令布政使发放银两,赈济灾民。同时,下令各州县不拘于饷银的用处,先拿来救灾。

由于赈灾及时,永定河洪灾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老百姓很快恢复了平定。雍正皇帝很赞许宜兆熊的做法。在那以后,宜兆熊的做法就逐渐成为官场惯例。

当然,雍正皇帝虽然信任宜兆熊,可当宜兆熊做错了事情,一样会挨他的骂。有一次,宜兆熊因为在一件事上处理不当,挨了雍正皇帝的骂。雍正皇帝毫不留情地骂道:"庸愚之极。欺诳瞻徇,昏庸无识之督抚!"

过了一段时间,雍正皇帝深思熟虑后,才发觉事情没那么简单,宜兆熊似乎错得不多。于是,雍正皇帝在一份奏折中补充声明:"朕前谕误矣。"能够让雍正皇帝在大臣面前承认失误,真是罕见。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82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