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朱棣当上皇帝之后,朱棣是怎么对待朱标的其他儿子的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8 20:14:07

朱棣当上皇帝之后,朱棣是怎么对待朱标的其他儿子的

对朱标的后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并且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在这场战役中,建文帝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朱棣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南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都城应天(今南京)。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同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那么,问题来了,朱标一共有五子,除了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如何处理其他四人的?

长子:朱雄英

朱雄英(1374年12月1日-1382年6月12日)明太祖朱元璋嫡长孙、明兴宗朱标嫡长子、明惠帝朱允炆的异母兄,生母是孝康皇后常氏。作为太子朱标的长子,朱雄英于洪武七年十月二十七日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按明朝“居嫡长者必正储位”的规定,朱雄英本来可以作为皇太孙的他于洪武十五年五月初一死去,只活了八岁,葬于钟山(今南京紫金山)。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朱雄英夭折的话,皇太孙的宝座,应该就轮不到朱允炆了。相对于朱允炆,朱雄英作为皇太孙,无疑是朱元璋更加合理的选择了。

次子:朱允炆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后,继位为帝。作为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确实在削藩等措施上有些操之过急了,不过,建文帝朱允炆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所以也不能说是一位毫无作为的皇帝。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时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从黄彦清之议,为发丧,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壬午以后谥不行。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朱允炆的下落终成为一件悬案。

换而言之,谁也不能肯定他是否真的被烧死。在此基础上,;后来对他的帝业抱同情心的历史学家们都说他乔装成和尚逃离南京。当时官方的记载当然只能说皇帝及其长子已死于难中;否则,燕王就不可能名正言顺地称帝了。总的来说,朱允炆最后的真正命运仍然是一个谜,也即属于下落不明的情况。并且,对于朱棣在位时推动的郑和下西洋,有说法认为也是和寻找建文帝的下落有关。

三子:朱允熥

朱允熥(1378年11月29日—1417年9月),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明太祖之孙、明兴宗朱标嫡次子,虞怀王朱雄英的同母弟,明惠宗朱允炆异母弟,常遇春的外孙。公元1402年,朱棣登基称帝之后,朱允熥被降封为广泽王,居漳州。同年九月,朱允熥被召还,废为庶人,禁锢凤阳。也即明成祖朱棣虽然没有直接杀了朱允熥,但是,因为他是朱允炆的兄弟,所以自然会对朱允熥严加防范。永乐十五年(1417年),谷王朱橞诈称蜀府崇宁王朱悦燇为“建文君”,意在谋反,朱允熥遂于是在同年暴卒,年仅39岁。因此,在笔者看来,对于朱允熥的死因,自然还是存在一定争议的,也即其去世的方式,实在存在蹊跷之处。

四子:朱允熞

朱允熞(1385—1414年),出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明太祖之孙、朱标第四子、明惠宗同母弟,生母是吕太后。公元1402年,朱棣登基称帝,朱允熞被降封为怀恩王,居建昌,同年九月,朱允熞与三哥吴王朱允熥俱被召还京,废为庶人,禁锢凤阳,约公元1414年卒。对此,在笔者看来,就朱标的四子朱允熞,应该获得了善终的结局。不过,因为被朱棣严加防范,朱允熞的日子,自然是非常凄凉的。

五子:朱允熙

朱允熙(1391-1406年)明兴宗朱标与继室吕皇后所生的第三子,出生于应天府(今南京)。1399年,朱允熙被封为徐王。到了公元1402年,朱棣登基称帝后,朱允熙被降为敷惠王,和母亲一起居住在懿文太子的陵墓。两年后,也即公元1404年,朱允熙被改封为瓯宁王,世奉懿文太子之祀。公元1406年,朱允熙的府邸火灾,他也被烧死,时年16岁,谥号哀简。

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朱允熙是建文帝兄弟中最年轻就离世,也是唯一一个在永乐年间获得谥号的一个。总的来说,在笔者看来,太子朱标一共有五个儿子,除了长子夭折之外,另外四个儿子,都经历了明朝初期的靖难之役。因为建文帝朱允炆的失败,其他三个儿子自然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能获得相对较好的结局。换而言之,在朱棣的严加防范之下,朱标的这三个儿子显然不能过着正常藩王的日子,甚至可以说连普通人都做不了。当然,整体上来看,明朝历史上的藩王,只要没有被造反所牵连的话,最后的待遇还是相对丰厚的。对此,你怎么看呢?

朱棣称帝后,他是如何对待大哥的女人和儿子的呢?

公年1399年,朱棣举兵抵抗建文帝,接着挥师南下,建文帝启用旧将耿炳文领兵北伐,又派李景隆再次征讨,而建文帝因为缺乏智谋,导致主力军不断被击溃。

朱棣适时进攻,熟练掌握对策,经几回对决解决南军主力军,战事历经四年,公年1402年,占领皇都应天。但是不管朱棣如何装饰,实际上,他都是一个篡位者。因而,朱标一脉的子孙后代,对他来说全是威协,没有例外。当朱棣建立对明朝的执政之后,他对哥哥朱标的后嗣们,基本是怀着除根的态度去处理的。亦是绝情帝王家,每一个时期都是如此。

朱标在去世后,朱元璋为他溢号“懿文皇太子”。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称帝,追尊朱标为“孝康皇上”。朱棣获得靖难之役的胜利,登基即位后,改叫朱标为“懿文皇太子”。

朱棣这么做,一方面是说明不认同朱允炆的追尊,另一方面也表明,它的帝位是以朱元璋那边承继过来的,与朱标、朱允炆都没有任何关系。朱标是朱元璋的大儿子,早日被封为太子。

朱标本来娶的是常遇春的女儿,常遇春是朱元璋身边的给力将军,他的能力和地位仅次徐达,遗憾在洪武二年暴病丧生于军内,那时候仅有四十多岁。

到洪武四年,常氏被封为太子妃,她给朱标生落了嫡子朱雄英和朱允熥,她自己的使用寿命也不长,在洪武十一年过世。除开常氏,朱标还娶朱氏。朱氏的父亲名字叫做吕本,寿州人,原本是清朝的官员,入明之后做了吏部尚书、太常司卿。

朱氏给朱标生了三个儿子,主要包括朱允炆。这般算起来,朱标一共有五个儿子,各是儿子朱雄英,二儿子朱允炆,三儿子朱允熥,四儿子朱允熞,最小的是朱允熙。大儿子朱雄英早早的夭折了,建文帝朱允炆也有三个小弟朱允熥、朱允熞、朱允熙。

先讲三弟朱允熥,在建文帝时期被封为吴王,朱棣一登基,立刻以“弗知省躬,自生疑怼”为罪行,剥夺了王位,被监禁到周家的老家凤阳。

但朱棣或是放心不下,朱允熥迅速在被囚禁的地区忽然暴亡,谁都不知道缘故,死得极为诡异、悲惨。四弟朱允熞状况更加激烈,基本上全过程跟三弟一样,起先被剥夺了王位,然后以无缘无故的罪名被关起来,随后忽然就死了,谁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五弟朱允熙一开始存留出来,朱棣得出的原因是要给自己的哥哥朱标留有奉香烛的儿子。因而把它监禁在朱标的帝陵,本来以为可以稳定渡过残生。

到永兴四年,朱允熙的住所忽然烧起一把走红,朱允熙被杀死。不用问,这事极有可能是朱棣指使的,他不会让朱允炆的兄弟留到世界上。

因此,在朱棣登基以后,除开建文帝朱允炆失踪以外,朱标的妻子和子女基本上都被朱棣给害死了。来看在这一方面,朱棣和李世民也是相当的相近的。

在靖难之役后,朱棣是怎样对待大哥朱标的妻子和儿子们的?

朱允炆一上位,就开始着手削藩,引起了自己叔叔朱棣的不满。随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把建文帝朱允炆赶下了台。那么,朱棣是如何对待同父同母哥哥朱标的后代呢?根据历史记载,朱标有五个儿子,两名太子妃。朱标的第一位太子妃是常遇春的女儿,为朱标生下了嫡长子朱雄英和朱允熥,常氏早在靖难之役爆发之前就已经逝世了。后来,朱标娶了元朝的贵族吕氏,生了三个儿子朱允炆、朱允熞和朱允熙。

朱标的大儿子朱雄英在八岁时就已经逝世。朱允炆继位以后,封自己的弟弟朱允熥为吴王、朱允熞为横王,朱允熙为徐王,尊奉父亲朱标为孝康皇帝,母亲吕氏为皇太后。朱棣在北京起兵以后,一路南下,最后攻占了南京,自己当了皇帝。在这场动乱之中,朱允炆和皇后被烧死在皇宫之中,也有传言说朱允炆逃出了南京,不知所踪。

紧接着,朱棣取消了自己哥哥朱标的皇位,重新封他为皇太子,吕氏也由太后变成了太子妃。朱允炆的弟弟朱允熥被封为广泽王、朱允熞被封为怀恩王。但后来两人都囚禁在凤阳,后来被贬为平民。朱云熙因为年纪较小,没有被看押,但最后不知为何家里起火,被活活烧死了。

朱允炆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朱文奎跟着父亲一起失踪了,小儿子朱文圭被看押在安徽省凤阳县老家。朱棣对于朱文圭虽然没有直接杀死,却没有让人教导他,完全就是一个傻子,被放出来的时候“不识牛马”。所以说,朱标的后代都很凄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81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