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战国四大名将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始,赵国走上了强兵之路,可以说在战国七雄之中,赵国的骑兵水平是数一数二的,战国时期有四大名将,白起、廉颇、王翦、李牧四人,其中的廉颇和李牧都是赵国的名将,并且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赵奢在军事上水平也不弱,但是最终的赵国依然灭国了。
首先要说的是赵国灭亡的内因,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国家的性格,赵国的性格和秦国类似,两国都处在边陲地区,秦国在西边,西边有游牧民族西戎,为了对抗少数民族的骑兵,秦国牺牲了很多。赵国处在北边,北边有少数民族北狄,为了对抗少数民族的骑兵,赵国大力发展胡服骑射。
虽说外部环境类似,但是内部环境却千差万别,秦国在整个战国时期都非常的团结,再加上制度的发展,秦人都十分的好战。而赵国就不同了,赵国追溯到赵盾时期,从赵盾到赵襄子期间,赵氏族内部的争斗十分的严重,有过大起大落。到了赵武灵王时期,赵武灵王的儿子为了上位,发动沙丘政变,赵武灵王最终被活活地饿死在了沙丘。
赵武灵王的朝令夕改最终葬送了自己,但是也把赵国内部的矛盾暴露无遗。据统计,在赵国的十二代国君之中,有过十一次兵变政变或内乱,这个频率在整个战国时期都是少有的。
经常性的临阵换将也是赵国经常犯的毛病之一,可以说,这个原因就是赵王对自己手下的不信任,耳根子太软,经常听风就是雨。最著名的两次,一次“造就”了长平之战,这一战中,赵国四十五万士卒被坑杀,就因为赵王听信谗言,中了反间计,最终把廉颇换了下来,让当时非常年轻,经验不足的赵括统领大军。第二次,又因为赵王听信谗言,把驻守边关的李牧换了下来,结果面对多次失败和重大损失之后,不得不重新让李牧回到边关。
说完内因之后就是赵国灭亡的外因,赵国所在的地区多数都是山和平原相互交错,不适合种田,而赵国人口又多,总是要生存的,于是赵国就特别的注重以智谋生,这就导致了头脑聪明的,能活得下去,但是头脑不够用的,活不下去的就去抢。
因为外部地理环境的缘故,造成了赵国的贫富两极分化,从赵国的思想家荀况的思想就可以看出赵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在荀况看来,人性本恶,人天生就是坏人,需要后天的培养和法律条文的约束,因此就引出了第三个赵国灭亡的因素。
赵国灭亡的第三个因素就是缺少变法家,赵武灵王只是在军事上进行了改革,但是一个国家要想真正变得强大,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军事,在政治,法律等方面都需要改。所以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由内到外的逐渐变强了,而赵国只是对军事进行了改革,然后,赵国的强大只是表现在了军事上。
赵国灭亡的第四个因素源自另外的一个思想,这个思想的提出者名叫慎到,慎到的思想在封建皇权主义者看来是离经叛道的,因为他所提倡的是反对忠臣,而这也就造成了赵国经常性的会发生政变兵变。
公元前245年,因为廉颇是前一任赵王任命的伐燕元帅,到了现任赵王上任的时候,想要拜廉颇换掉,于是就把乐乘派了出去,廉颇因为不服,最终下令把乐乘给杀了,自己则逃往魏国,而赵国的朝野对这类事司空见惯,对赵王的忠心可就可想而知了。
内部不团结,前一任老臣对后一任君王的不满,国内经常性的会发生各类政变,可以说,就算没有秦国,就这样的赵国也撑不了太久。
导语:长平之战前,赵国是足以和秦国相抗衡的大国,也是极有可能一统天下的大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后,赵国国力大增,足以与天下诸侯争雄。赵国的文臣武将更是战国杰出的代表人物,比如说文臣蔺相如,机智勇敢就连秦王都要佩服。
武将就更加层出不穷了,廉颇、赵奢、李牧等人都是战国顶尖武将,实在是黄金配合,完美组合。可赵国还是亡国了,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比较复杂,长平之战对赵国国力的消耗,那是不可想象的,不过这只是个开始而已。赵国末期三代君主,活活把赵国的基业给坑完了。
?
01赵孝成王主持的长平之战战败,赵国落后秦国数十年。长平之战其实是一场持久战,早在赵括上战场之前,老将廉颇已经在前线与秦军对峙了三年之久。秦赵两国其实都在死撑着,三年之内,前线的数十万将士全都不能作为劳动力,每天的粮草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赵王压根就顶不住,试想一下大一统王朝的雍正时期,年羹尧在西北带着二十万人马,雍正用全国财政来支撑,都未必撑得住,更别说当时小小的赵国了。赵王认为,如果再不决战的话,那么赵国肯定会被拖垮的。其实秦国也是快拖不起了,这么下去秦国后备力量再强大,也撑不下去。
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後,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而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史记》
可是秦国还是忍住了,他就是要等待赵国换将出击,这就中了他们的圈套了。结果我们都知道,赵国把廉颇换成了赵括,结果赵括带着四十万万大军与清军决战。大战过后,赵括被射杀而死,40万大军被困只好选择投降。可让人想不到的是,秦军主将白起居然把这40万赵军给坑杀了。
这可是赵国最健壮的劳动力,就算他们不打仗,回到国内也是可以耕种发展生产的,所以说秦国的这一举动,直接把赵国一夜打回了解放前。就算后来楚国和魏国出手,救下了赵国,却也无法挽回赵国衰败的必然结果了。所以说长平之战,是赵国国力衰落的一个重要标志。
?
02赵悼襄王无视国力落后,一直都在打仗消耗力量。长平之战过后,赵国的生产力急剧下降,赵孝成王虽然极力拉拢诸侯国对抗秦国,以此保住了赵国的存在,却无法改变赵国衰败的局面。赵孝成王死后,他儿子赵悼襄王并没有吸取教训,也没有重视国力的发展。
而是继续各种战争,尤其是对燕国的战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可他不知道的是,这么消耗下去,赵国压根就顶不住。都说姜维北伐消耗蜀汉国力,我们看赵悼襄王这一生,先攻打燕国,后来攻打齐国,再攻打秦国,一直在折腾。他老爸留给他那点家产,根本就不够他挥霍的。所以我们会发现,赵悼襄王压根就没有注重休养生息,而是继续消耗国力,想要通过掠夺来充盈国力,这现实吗?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
赵以数困於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於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史记》
本身赵孝成王就不是什么英明的君主,只能算是守成之君。可生了个儿子,却是个败家玩意儿。在赵悼襄王的努力之下,赵国的国力急转直下,他自己一个人打仗打爽了,死了以后把个烂摊子就扔给后人不管了,可真是想得通。秦国就比较聪明了,他们长平之战战胜以后,步步为营,看准了再出手。知道赵国在消耗国力,所以就故意不打赵国,先让他自己消耗着,等到时机成熟了,大将王翦直奔赵国,夺取大片城池。
?
03赵幽缪王杀掉大将李牧,等来了赵国的灭亡。李牧一直以来都是赵国的重要将领,他之所以前期不怎么出名,那是因为一直都在北方防守长城地区的事务。后来匈奴人倒是没怎么犯境了,可赵国跟秦国之间,却发生了亡国战争。无奈之下李牧只好辗转南下,带兵对抗秦国。
李牧不亏是赵国最后的名将,他一出手,就算是弱小的赵国,也能够抵挡秦国猛烈的攻势。在这种情况下,秦国也只好避其锋芒。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史记》
赵悼襄王的儿子赵幽缪王上台以后,国家已经被他爸玩的支离破碎了,所以赵幽缪王基本就是接手了一个烂摊子。当然了这不是他亡国的理由,当时秦军连续攻占赵国十几座城池,赵幽缪王实在是顶不住了,就让李牧出马,总算是挡住了秦国的进攻。这个时候秦国虽然退兵了,韩国和魏国又来进攻赵国,李牧又跑去抵挡这两个国家的进攻。过了一年赵国境内又发生了大地震和大饥荒,这些破事儿都让赵幽缪王给赶上了,他运气是真的差到家了。
更让人气愤的是,秦国大将王翦,花钱买通了赵幽缪王身边的宠臣郭开,郭开诋毁大将李牧,昏庸的赵幽缪王居然就派人把李牧给宰了。没有李牧抵挡秦军,那秦军还不是势如破竹吗?再说了,阵前杀将不利于赵国的士气,所以赵国兵败如山倒,最终导致了亡国的厄运。
?
?总结:内有奸臣当道,外有强敌压境,赵国不亡才怪。其实赵国也比较坚挺了,长平之战那么惨的状况下,赵国居然还挺过来了,很难想象一个哀嚎遍野的国家,是如何熬过那凄凉的几十年的。赵幽缪王时期,奸臣当道,真正有作为的大臣,却无法得到大王的任用,唯一能够抵挡秦军的大将李牧,居然还被奸臣陷害而死。
与此同时,强大的秦军早就磨练出了钢铁般的意志力,他们的战斗力,是赵国无法想象的,这个时候的秦国灭亡赵国当然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赵国本是压制秦国的大国,实力与秦国相当。却因为三代不成气候的国王,导致最终的灭亡:赵孝成王的长平之战,使得赵国彻底失去了与秦国争锋的能力。
赵悼襄王在国力衰败的情况下,一直南征北战,拖垮了赵国的经济。赵幽缪王宠幸奸臣,陷害重量,最终自毁长城,失去了唯一可以抵挡秦军的利器。所以赵国灭亡是再多人才都无法挽回的了,就算廉颇、蔺相如、李牧、赵奢这些人回来,又能改变得了什么呢??
参考资料:《史记》
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提到名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战国四大名将。《千字文》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这四位将领分别为: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四位名将中,李牧、廉颇来自于赵国。对于赵国来说,除了李牧、廉颇,还拥有赵奢、乐乘、司马尚等将领。可以这么说,在战国中后期,赵国的名将是能够和秦国相提并论的。并且,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赵国的士兵,特别是骑兵的战斗力也在战国七雄中保持领先。那么,问题来了,赵国拥有李牧、廉颇等名将,为什么没能一统六国呢?
首先,战国七雄中,虽然赵国的军事实力不输秦国,但是,赵国却有两点输给了秦国。一方面,在地理位置上,赵国不如秦国。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魏国、韩国、赵国、楚国、齐国、燕国等山东六国曾经多次联合进攻秦国。不过,秦国易守难攻的函谷关和足够的战略纵深,这导致秦国拥有较强的防御能力,在面对山东六国的进攻时不会损失太多。比如在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信陵君魏无忌五国联军攻打秦国。结果,秦军就是在函谷关的基础上闭关不出,山东六国就没有办法了,只能选择撤军。
与此相对应的是,赵国则没有这么好的地理位置。对于赵国来说,可谓地处四战之地,西边需要和秦国较量,北边有燕国和匈奴,东边有秦国,南边则有魏国和韩国。由此,对于赵国来说,防守的压力以及带来的消耗是非常大的。比如在邯郸之战后,燕国就趁机进攻赵国,虽然结果是被廉颇率领的赵军击败,但是,这导致赵国依然分兵四处防守。并且,和秦国比起来,赵国也没有函谷关这样的山川之险。比如赵国的都城邯郸,不仅被秦军包围过,在战国中期,其都城甚至还被魏国攻破过。
另一方面,赵国虽然名将众多、士兵精锐,但是,赵国和秦国比起来,缺乏商鞅、魏冉、张仪、范雎这样的战略家和纵横家。对于秦国来说,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而范雎见秦昭王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他主张将韩、魏作为秦国兼并的主要目标,同时应该与齐国等保持良好关系。通过远交近攻的策略,秦国不断蚕食韩国和魏国的疆域,并且离间了齐国和其他五个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如果不是“远交近攻”的策略,秦国一统天下的难度自然也就更大了。
最后,至于张仪这位纵横家,战国中期,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与此相对应的是,赵国则缺乏这样的战略家和纵横家,导致赵国在对外战略上不够长远和合理。比如对于韩国上党地区的贪婪,就是赵国对外策略上过于短视的体现。参与五国伐齐,和齐国结怨,促使自己在长平之战时得不到齐国的救援。凡此种种,都可以归结为赵国缺乏或者说是不够重视战略家和纵横家。
对此,在笔者看来,赵国就好比获得诸葛亮辅佐前的刘备,虽然手下猛将众多,却始终没有立足之地。总的来说,赵国将军事实力发挥到了极致,却忽视了商鞅、魏冉、张仪、范雎这样的人才,这是其不敌秦国,并且无法一统天下的重要原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78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